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汽车黑科技 >

第225章

汽车黑科技-第225章

小说: 汽车黑科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额……黄哥…这是什么意思?”

    “噗!”这是刚喝了一口橙汁儿的王瑞。

    妈了个蛋!太卑鄙了,居然掐准了我们最脆弱的弱点!

    老黄见众少年目光都直了,便笑道道:“虽然现在咱们还没正式开始合作,但是钱总看诸位可是投缘的紧。现在我们公司是求贤若渴,刚才慌走临走时交代了,各位要是能留在我们云雀,年薪给你们这个数儿!”

    说完,他伸出了一个巴掌。

    王瑞强忍住笑意,拍了拍身上的果汁儿,招唿道:“走啦走啦兄弟们,咱们的贞操可得留住了。”

    众人赶紧听令,起身走了出去。

    “艹、埋汰谁呢这是!”

    “哎…”

    “虽然给多少钱我都不准备跳槽,可是这个年薪我必须得吐槽一下太特么抠了。”

    “就是……”

    王瑞一边拦着出租车,一边儿在心里感慨,“妈的,这次出来赚外快,凡哥把十分之的研发费都分给团队了。云雀这一行,平均到每个人头上就七十多万。五十万就想挖人,真特么是嫩了。”(未完待续。。)

第365章:为行业制定标准

    “擦!你丫也太傻了,日后再说啊!”

    李凡愚咧着嘴,对电话那边儿的王瑞笑道。

    王瑞那边儿估计也正后悔着呢,毕竟昨天的那些妹纸质量还真是不错。咳咳……可尽管作为一名初哥,王瑞对于自己保住了贞操这件事儿还是挺自豪的。

    于是,他跟李凡愚一顿神吹,仔细的描述了一下他当时内心的挣扎,强烈的思想斗争,以及他强大的定力。

    欢乐的和王瑞扯了会儿闲篇儿后,李凡愚放下电话,脸上浮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真是新鲜,挖墙脚居然挖到小爷头上了。钱戈啊钱戈,你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

    还好小爷早就做了准备,不然这些还没出校门或者刚刚毕业的学生,保不齐就有禁受不住诱惑肥了外人田的。

    按实说,挖角这事儿倒还真不能说云雀错,只能说是没道义了些。每个企业都想引入更多的人才,这是常情。研发人员想得到更好的待遇,追求自己认为更好的前途也是常情。只能说正信的名声在外,连带着正信人的身价也水涨船高了而已、

    树大,招风嘛。

    但其实对于是否会有人忍不住诱惑这一点,李凡愚倒是多虑了。

    事实的情况是;除了王瑞等人之外,几乎每一个出去的研发团队,都多多少少的受到了些暗示。但是从目前国内汽车行业内衡量,想放弃正信另谋高就的,还真就没有。

    只要是智商在八十以上,脑子没有坑的,谁想离开正信这块风水宝地?

    从工资上来说,正信其实给的并不多,人均月工资也就是七八千的样子。不过这次出去赚外快,李凡愚可是直接把车型研发项目收益的百分之十分发给了团队。比如王瑞这一波,直接就到手了将近八十万。

    除了这个之外,正信内部的奖励机制也是非常雄厚。每一次正信内部的研发结束,论功行赏时发的奖金也绝对喜人。而且最重要的是,现在无论是研发环境也好,对团队的支持力度也好,还是企业的发展前景也好,正信都处在国内的顶尖位置上。

    毕竟二话不说拿出几十亿来投资到研发上,国内能做到的车企,也就正信这蝎子拉屎独一份了。

    综合以上几点,要是真有团队真为了点儿蝇头小利跳槽,那才是丢了西瓜捡芝麻。

    而这一次的外出,将外面车企的工作作风和对待研发的态度,也真正让哥哥团队意识到了自己是多么的幸运,能在自己什么都不懂的时候就得到了正信这个难得的机会。

    与正信相比,这些车企的研发环境实在是太恶劣了。

    类似云雀大发这样资本雄厚的车企还算是好的,至少设置了研发部门。等到什么一些小车企,研发必备的一些东西没有不说,连个安置研发团队的地方都欠奉。像李凡愚的师妹魏媛媛她们那一组,直接就被安排在了一厂房的车间办公室里。条件艰苦得,仿佛是没解放一般。

    而且这些车企对待研发的思维似乎还停留在上个世纪,丝毫没有创新意识不说,领导还极其事儿逼。

    每个研发进度都要干涉一下以凸显自己的存在感,这个不行那个不合适。本来挺流畅的研发进程,被硬生生的拖慢了好几个档次。不光如此,还容不得研发团队的半点儿质疑和不满一副老子花了钱,你们就得受着的态度。

    要不是公司跟他们签了合同,再一个此行的报酬还算丰厚,魏媛媛真就想撂挑子不干了。

    比起凡哥利用远见卓识直接划定大方向,剩下的让人放手去做的方式,这些车企差的可不止十万八千里。

    不过好在平台已经定下来,虽然磕磕绊绊,但是研发工作也在往前推进着。

    话说两头,李凡愚在公司里也没闲着。

    所有的团队都被派遣出去,研发中心基本已经空了。这样他才得以抽出时间,在产业园区里按家企业的去走走,看看他们的情况。

    没办法,既然产业园区招商的时候自己打的头阵,用了中汽协代理会长的名头,现在就必须得负些责任。

    产业园区其实是有自己的一套管理体系的。

    既然是国家投资,党委这样的组织那是必须的。而除此之外,管委会这样具体职能部门也很完善。

    但是这并没有什么卵用,除了政策方面的事情,园区内的各种规章制度都需要先与正信沟通,李凡愚觉得可行点头之后才得以颁布。

    程刚在建设上是把好手,但是对汽车行业的弯弯绕却是一窍不通。所以对于管理和经营这一块,早就知会了管委会外事不决找政府,内事不决问正信。

    说白了,除了党委之外,李凡愚整个就是一摄政王。

    这货本来就是想走走,跟企业老总们随便聊一聊。但是管委会得知之后,立刻就把事情搞大了。

    李凡愚现在不论走到哪儿,后边儿都跟着一群拿着小本本的企业主和管委会工作人员。

    这领导视察的赶脚,让他深深恶寒了一把。

    不过他转念一想这样也好;毕竟产业园区还没有真真意义上的走入正轨,借用这个机会给他们定定规矩也蛮合适。

    他之前就想好了,虽然现在产业园区的各企业生产出的配件大部分都是供应正信的。但是园区要万一借着造车热这股东风做大,制度和把控跟不上去可不行。毕竟在产业园区立项之初,自己和程刚可是商定了园区的愿景让天城成为中华汽车产业新中心。

    而按照这个愿景,提高对各企业的要求和制造标准就非常有必要。

    新闻上总说某某领导视察某某企业,要切实按照要求做某事,严格执行某标准巴拉巴拉的。

    但其实,要求和标准完全就是两个东西。

    要求是假大空的,谁都会说。就比如制造业吧,无非就是什么环保高效,降低污染,严把质量关,提升竞争力之类的。

    这些词儿一般就是提醒一下,告诉企业主一个大方向。

    但是标准就不一样了,它是冷冰冰,数据化,但又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而且,要具体到汽车零配制造的各个环节之中。

    就比如一个最普通的铸造件来说;你用多大号的钢材,什么样的钢材可以用,什么样的刚才不可以用。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检验你的原料成分是否合格,品质是否存在问题。加工之前之后各要达到什么样的硬度,成品能保证多大的承重和耐久。允许你宽度,长度,镰刀弯各种形态下的公差是多少,等等等等。

    这些标准看起来琐碎且庞杂,但是把每一个细节做好,才能真正的让产品达到最好的状态,从而保证整个产业链的健康发展,提高产业园区乃至正信的竞争力。

    所以李凡愚在初步的走了几家企业,发现了一些问题后。直接从正信的质检部抽调人手,进驻到各个企业中去,着手制定了一套制造标准。

    而正信的质监部门,在中华的汽车行业可是出了名的。

    据传闻,正信的质检部招聘纳新,不是处女座的不要。

    当然,这是吃瓜群众打趣正信的说法。但是用处女座来形容质检部的员工们,可是一点儿都不夸张。

    就是在这样一群兢兢业业,眼里绝对不会揉沙子的人的监督和参与下,一份涵盖了汽车制造业百分之八十流程的标准,出炉了。(未完待续。。)

第366章:几近严苛

    中华现在是有一套工信部颁发的汽车行业标准目录的,也就是传说中的iso/ts16949。

    但是因为这个时空中中华汽车行业的落后,为了一部分程度的降低行业门槛,所以这个16949是很粗略的。除了一些直接与安全挂钩的环节之外,要求的相当宽松。

    这也是为什么正信之前几款车型都能轻松过审的原因之一;按照李凡愚当初给正信制定下的标准,怕是过了质量体系的标准百分之三十还不止。

    现如今,这套几近于苛刻的标准,又套在了整个产业园区的企业身上。

    面对如此之高的标准,大部分的企业都表示太有难度了。

    比如广袤轮毂制造厂。

    在之前,按照2009版的ts16949要求,轮毂产品只需要做一个via弯曲疲劳测试就可以了。

    但是现在按照正信质监部给出的标准,可就不行了;除了通过via测试之外,轮毂还需要进行一个耐久测试。要求轮毂至少达到十万转的旋转次数,在达到旋转次数之前,加载点的偏移量不能超过初始值的百分之十。

    除此之外,轮毂还需要按批次抽样,进行一个13度冲击测试。

    这个测试其实蛮简单的,就是将重量100kg的冲击锤上升至230mm高度,然后用13度的偏移角正面冲击轮毂,来检验收到撞击后轮毂是否存在穿透裂纹,轮胎在60秒内是否漏气,轮辐与轮辋是否脱离。

    这测试,广袤别说执行了,连听都没听过!

    而这种现象可不光是轮毂轮胎环节这一个典型,在那洋洋洒洒近十万字的《天城市汽车产业园区制造检验标准(暂定)》里,这只是小小的一个例子而已。

    这样一来,就有很多的企业不理解。甚至于,对李凡愚制定这个标准的初衷产生了怀疑、

    广袤轮毂厂,办公室。

    “老孙,你说李总这是想要干啥?按照他这个要求来,咱还能赚到钱不啦?”

    “嘿,他妈的。依我看这小子就是仙儿起来了,过了两天好日子不知道自己姓啥了。这就是胡搞乱搞!依我看,这就是拿小子想用这个劳什子标准拿捏咱们。老刘,这个事儿咱可得绷住了。你那边什么我是了解的,跟我差不多。要是按照这套标准来,花大价钱引进测试设备不说,检验环节这一块以后多花的钱可海了去了。”

    “嗨!老孙,我不就是因为跟你不隔心才跟你说这事儿的嘛。但是光靠咱俩不行,依我看呐,这回还得把大家伙儿都联络起来,好好跟李总谈一谈。”

    “嗯,你说的这正经。人多力量大,咱可不能由着这小子搞独裁!”

    。。。。。

    在这二人的窜动之下,倒是也有不少的企业老板响应。看得出来;大家伙儿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