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汽车黑科技 >

第105章

汽车黑科技-第105章

小说: 汽车黑科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72章:正信速度

    目前在华的外国车企,虽然各自都是竞争关系,但是对于压制本土车企这件事上,还是非常非常有默契的。

    其实别看a4的风阻数据曝光,在网民之中引起了热议。但是在车企看来,这事儿其实是没啥大不了的。

    各个车企都会储备车型,类似于车展上展示的那种概念车,哪家车企没有几台?真要是较真儿,有的可能风阻系数比战斗机还小呢。

    但是设计是一回事,能生产出来又是一回事。

    在没有完成内部结构布置之前,你就是把车设计成梭子型,风阻系数跟水滴一样,也是没有什么卵用。

    真到了往车身添置各种总成模块的时候,外形不可避免的是要给这些主要结构做让步的。

    比如你的机舱,初稿设计是这么大,但是真到了预装发动机的时候结构对不上,你不还是得改嘛?一个汽车机舱盖可以鼓起来点儿,可是你能让发动机凹下去一块?

    动机舱如此,就更别提乘坐仓,后备箱了。

    所以对于正信用风阻系数做文章,他们是嗤之以鼻的。

    但是不屑并不表示不在乎,该打压的,还是要打压。这已经是众多不同国家车企,在霸占了十余年中华市场后,普遍形成的默契了。

    跟正信和品车网的关系一样,各家的车企都有类似于喉舌的“基友”媒体。每当有什么事情不方便通过自家的门户发表的时候,这些车企就会借这些媒体之口发声。

    所以在消息传出的第二天,各路媒体针对此事掀起了一股质疑热潮。

    先是搜虎网汽车板块“不具有产业规模的车企谈b级车,就是明晃晃的耍流氓。”

    文中,看似深刻的对正信公司的规模进行了剖析。在将正信现有的生产资本和企业规模真真假假的扒了一遍之后,又大谈b级车应用技术之高深。并在结尾断言;正信是做不出一款合格的b级车的。

    一些品车网的资深网友看完就笑了;哟、这篇文章的作者……不是雪芙莱御用神托儿胡受权嘛……

    然后是摆渡汽车,双喜说车板块“风阻系数只是哗众取宠,民族汽车想要崛起,仍需放下浮夸脚踏实地。车企,终归要拿实实在在的设计能力和生产制造能力说话。”

    嗯,这是本田门下干儿子,捧臭脚汽车专家甄双喜君。

    再之后,是找猫网新车评测板块“风阻虽低,外观难评。生产方式老旧,制车成本堪忧。”

    哦,这也是老熟人起亚麾下巡山小妖邵泽平思密达。

    再再之后,可就是老熟人了。

    三菱公司是连口舌都懒得找了,掌门人亲自上阵。新任中华区总裁武藤白斋发布微博“正信并没有完整的销售网络,即使是可以做出量产车型,也将面临着巨大的销售及售后问题。三菱目前致力于弥补之前的过失,正在从最基础的销售网络做起,进行从头到尾的蜕变升级……。”

    对于这货,网友们都懒得看下面的安利内容了。直接给他刷了一千多楼,回复内容就一个字“呸!”

    然而这些还仅仅是一个缩影,各家车企不仅仅有一两个合作的媒体,门下的枪手也多了去了。

    一时间这些舆论铺天盖地的,在口碑上倒确实给a4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人嘛,有的时候是盲从的。

    大家都说好,不好也好。大家都说不好,好也不好。

    李凡愚对这事儿倒是没怎么关注他正在夜以继日的进行浩瀚的建模工作,哪有时间理这些里根儿楞。

    不过他没时间看,实验室的学生们却是在时刻关注着网上的动态。

    看着这么多对正信不利的言论,这些年轻人着实是愤慨极了。

    李凡愚闲谈的时候跟他们说过价格壁垒的事情,都是一群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现在看见网上各个外国车企针对正信,针对a4的各种负面言论,他们怎么能咽的下这口气?

    于是,他们合起伙儿来注册了马甲,专门跑去论战。

    得知了情况的李凡愚赶紧叫停这时候理这些个孙子干嘛?早一天把车造出来才是最好的回击!

    于是,在李凡愚几乎是不眠不休的奋战下,在所有人都憋着一股气的状态下,a4的研发进度陡然加快。

    2016年后来被中华的汽车从业者私下里定为中华汽车元年,这一年里,不仅仅有两款优秀的自主车型下线。更被人津津乐道的,还有那一段震惊了当时汽车行业的传奇。

    这个传奇的名字叫正信速度!

    11月25日,仅仅用了不到二十天,由李凡愚主导,六个学生团队的配合下,a4的建模部分便全部完成。

    12月10日,在李凡愚,安宁,老张,三学霸连同十几名学生协力之下,安全化设计和车身轻量化进度完成。

    12月13日,李凡愚利用x维修车间的【万能3d打印机】,暂停了维修车间的所有业务,全力对a4车身零件进行试做。仅仅用了三天时间,所有车身零件试做完毕。当天由维修车间进行组装,首辆a4实车面世,在行业内引发轰动。当时针对奥迪a4,网友们很主流的说法是价格低于十八万,必买。

    12月17日,李凡愚和安宁兵分两路,a4分别在南河市和德国进行了风阻测试,整车耐久测试,可靠性测试,高温高寒高原测试。并且所有的这些测试,都取得了相当耀眼的数据。

    12月22日,李凡愚奔赴安徽,在总后定远试车场进行奥迪a4的首次路试。在最高车速测试,加速测试,爬坡测试,滑行测试,制动距离测试,制动效能测试,转弯制动测试,转向轻便性等二十余项测试均取得辉煌成绩。

    通过17日和22日的谍照路测视频曝光,奥迪a4的市场期待度飙升,在接下来的一周内都占据了百度热搜榜前十。

    12月28日,正信动力旗下的奥迪a4车型通过iso/ts16949质量体系认证,取得了整车生产目录,正式获得生产审批许可。

    12月29日,这一年的最后一天,正信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司掌门人李凡愚,正信实验室主任张利年教授,技术总监安宁一同亮相天城市广电新闻中心。李凡愚正式对受邀而来的全国媒体宣布,正信旗下奥迪品牌成立,第一款车型奥迪a4即将量产。

    仅仅两天之后,奥迪a4进行生产线调试性生产。当天,编号为000001的a4下线。

    随着新年第一天钟声的敲响,正信奥迪,大踏步进军b级车市场!(未完待续。。)

第173章:售价分歧

    a4从开始研发到达到量产水平,仅仅用了55天!

    这个速度,让一群还在捉摸如何在市场上对a4围追堵截的车企措手不及。

    他们完全没有想到,一个成立还没到一年的公司,一个从二手车起家的公司,一个第一次进军民用车领域的公司,会有这种恐怖的研发速度。

    就连以换代速度冠绝全球汽车行业的丰田,看着正信如此疯狂的研发进度也是惊叹连连。

    他们却不知道,作为正信掌门人的李凡愚和其带领的团队,在这一段时间到底付出了什么。

    此时的正信实验室里,仍然是一副繁忙的景象。

    虽然车子进入到了量产阶段,但是他们仍然不能消停下,后续的部分还有许许多多的工作要做。

    三个长毛怪挤在一张工作台前,正对着上面的零件进行耐久复检性测试。把他们长长的头发分开才能看出,这是徐复方,柳青和王宇三个学霸。

    在这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正信的六个团队几乎是在不眠不休的工作。

    这群二十郎当岁的年轻人,饿了就在实验室外面的茶水间泡一碗方便面,困了就去李凡愚的办公室或者公司小会议室的沙发上睡上一会儿。

    六个团队,将近一百五十人轮岗上阵,每天平摊到每个人身上的休息时间不超过六个小时。

    这两个月过的虽然累,虽然苦、可这些学生没有一个人抱怨,没有一个人叫屈。

    宝剑锋从磨砺出,经过这段日子的打磨,他们都获得了巨大的进步。鉴于他们的表现,李凡愚已经决定将这六个团队都签到正信公司名下。

    这里面可能存在着几个能力平平的人,但是只要有这股劲头儿,还有什么是不能弥补的?

    他却不知道,学生们之所以这么拼命,一大部分原因是受到了他的感染。

    李凡愚的形象稍微比三学霸好一些,为了之前的新车发布会,他特意把头发给理了一下,但是也仅限于此。

    他眼眶上的黑眼圈已经和大熊猫无异,连续熬夜让他的脸上泛着一层油光。

    编号1的a4仍然存在问题车内的异响仍然解决不了,即使是用诊断专精也没法找出问题的所在。

    所以没办法,只能将已经装配好的内饰模块全部拆下来,挨个部分进行排查。

    经过了将近七个小时的排查运算,最后还是王宇发现了问题。

    他把笔狠狠地摔在了工作台上,“妈的!咱们是不是把膨胀系数给漏了?”

    李凡愚一拍脑袋,“肯定是!现在外面的气温低,内饰尺寸是按照常温来算的,车身冷缩之后肯定会导致一些内饰部位间隙过小。刘湘,你们组先把手头的事情放一放,把膨胀系数加进去,抓紧修正。完成之后赶紧给采购部传过去,让他们跟供应商联系修改供货协议。”

    另一个眼圈儿黑的跟大熊猫一样的女孩儿听到他的招唿,连忙应了一声。

    ……

    经过了这一番插曲,事情才总算解决。然而这样的情况,这些天不知道发生了多少。

    就这,还是李凡愚脑子里有车辆所有的数据和制造要求。如若不然,从零开始着手,没有个两三年还真是搞不定。

    制造汽车这个事儿,只要车辆设计方面没问题,剩下的就好办多了。

    因为规模和成本方面的限制,正信现在的性质是整车装配厂。除了主要的总成自行生产之外,剩下的零件都是采取对外采购的方式。

    现在,公司已经成立了一个由三百多人组成的,庞大的采购和质检团队。这边儿的图纸一传过来,那边儿就马上开始运作。

    比如说这个内饰模块,这边敲定了设计,图纸给到供应商那里。人家马上就开始制造,然后根据供货协议的要求量,按照正信规定的要求和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供货。

    接到零件之后的正信将这些零件组装,再放到总装生产线上,将每个总成部分放在一起,便能生产出一辆完整的车子。

    但是这么多的零件,这么多的供应商,采购和质检团队不给力可不行。

    正巧奥迪品牌与经销公司的谈判也正在进行,所以在技术问题都解决了之后,李凡愚便马不停蹄的来到公司,将这几个部门的负责人召集过来开会。

    看着会议室里十几个部门经理都到了,他便开口直接进入主题:“我们马上就要对a4进行量产,大家伙儿手头上还有没有什么困难没有解决?”

    王梅梅将笔放在桌子上,抬了抬手:“李总、今天黄琪那里已经和经销公司接触了。可是对于我们的报价,经销公司有些不满意。”

    李凡愚摸了摸下巴,最近自己一心扑在实验室里,公司的事情都是王梅梅在处理,车型定价的事情他还真是不太清楚。

    于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