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东汉好姐夫 >

第80章

东汉好姐夫-第80章

小说: 东汉好姐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云担任了骑兵营的司马,在清剿匪寇的战斗中表现不俗;那审配则以灵寿县为根基全力做好粮秣物资的周转,冀州山区看起来一派祥和。

    反观西凉战事,官军的处境却大为不妙。西凉叛军与张温所率的官军对峙了近两年,毫无进展。叛军方面的韩遂找准机会,一举杀掉了边章及北宫伯玉、李文侯等羌族首领,并将他们的部队纳入自己的部队中,合精兵十余万,转向围攻陇西。

    陇西太守李相如见敌军声势浩大,不敢抵抗,而且也举起了反旗,并派使者与韩遂交涉,约定了联盟事宜,共同进攻长安,太尉张温连忙调兵遣将,苦苦抵挡,但难以取胜,灵帝龙颜大怒,罢了张温的太尉职务,令其戴罪立功。

    无计可施的张温只好令人飞马传书,令乌桓部落派出三千人的精锐骑兵支援凉州战事,中山国相张纯主动请缨要求带这三千精骑平乱,却遭到了张温的拒绝,而改由公孙瓒领军,张纯怨恨在心,但同时也了解到西凉战事不顺,他也蠢蠢欲动起来。

    时间来到了中平四年的七月间,乌桓部落内发生内讧,已经出兵至蓟中的三千骑兵被迫撤回,张纯与同乡张举见朝廷勉力支撑,正是兴大事的时候,于是与乌桓大人丘力居合盟,起兵作乱。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22章 北征张纯() 
张纯起兵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整个幽州,连续击杀护乌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等汉朝官员,声威大震,周边各山寨及鲜卑部分小部落纷纷投效,兵力扩充到十万。

    朝廷被西凉战事拖住,无力北顾,对张纯的叛乱并未作出积极的回应,张举遂发出布告自称天子,封张纯为弥天将军、安定王,公然宣称要取代大汉,责令灵帝退位,令三公九卿奉张举为主。

    十常侍掌控朝政,已是无人可用,灵帝听闻北方之乱,就点名让姜盛领军。十常侍担心京师安危,就说北军无法再抽调兵力。

    灵帝就下诏,拜姜盛为讨逆中郎将,调集青州、冀州地方官军北上讨贼,令平难中郎将褚燕出兵协助。

    姜盛接到诏令后即令杨凤暂代郡守职位,夏侯兰、邓茂领军一千留守,而姜盛领于禁、张郃率私军两千和青州拼凑而来的万余兵马星夜奔走幽州,褚燕令赵云、审配留守冀州,而自率三万兵马北上,冀州各郡县出兵两万。

    姜盛领军六万余人直指张纯叛军的前锋大营所在地土垠(今属河北唐山),张纯亲率大军八万迎战。

    燕山南麓平原上两军对阵,总计十余万人的厮杀即将打响。北边帅旗上“弥天将军张”,南边大旗上书写一个大大的“姜”字。

    张纯的部队由于得到了乌桓丘力居的资助,骑兵达到了两万之数,战鼓响起时,张纯令骑兵冲锋,两万铁骑如潮水一般涌向姜盛军。

    姜盛令骑兵于两翼掩护,步军以刀盾兵为首组成防御方阵,集中全军的两万弓箭手在步军掩护之下严阵以待。

    骑兵的战斗力主要发挥在冲阵上,姜盛就是要避其锋芒,挫其锐气,然后以骑兵冲杀。

    姜盛军在锣响的指挥下徐徐后撤,完全不惧张纯骑兵的冲击,待得骑兵进入最佳射程之后,姜盛一声令下,两万弓箭手分成三组,以三段射的战术向张纯骑兵发射。

    所谓三段射就是把弓箭兵分成三组,第一组发射完毕后即退回后阵搭箭,第二组紧接着发射,完毕后退到第一组后面搭箭,第三组再攻击,如此循环、周而复始。

    姜盛军这边秩序不乱,有条不紊,而张纯骑兵那边则看到漫天的箭雨连绵不断,从气势上就弱了许多,张纯骑兵还未冲到姜盛军前,就已经折了四千多人,而马速快,冲到阵前的又陷入了姜盛步军挖好的陷马坑内。

    姜盛的刀盾兵掩护下并不是只有弓箭兵,后退时行走路线的空隙间都有掘地的步兵紧张作业。燕山南麓平原的土质虽然疏松,但都有直立不塌的特性,此时,姜盛也是利用了这个特性,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挖出较深的沟壑,而又不影响沟壑之间的梗上行军。

    官军的后退都是紧张有序的,而张纯骑兵的冲阵可就相对混乱一些,如此一来,这些陷马坑就发挥了作用,前马失蹄,则绊倒了后马,冲到阵前的骑兵们碰撞踩踏者不计其数。

    姜盛军步兵的舍命掩护下,弓箭手依然在发挥作用,跟在后面的敌骑兵不断有人掉落马下,而姜盛步兵也在骑兵冲杀下死伤惨重。姜盛见时机成熟,一通战鼓响起,两翼的骑兵从两侧掩杀过来。

    张纯见势不妙,连忙鸣金收兵,剩余的万余骑兵应变及时,迅速撤出了姜盛骑兵的杀阵。这骑兵的反应速度还是可圈可点的。

    姜盛见战术失效,连忙鸣金收兵,然后以骑兵为前队,弓箭手为中军,步兵为后军,有序前移,作为后军的步兵,主要任务是收集原先发出的箭矢,简单擦拭后即交付给弓箭手,以备来日再用。

    张纯远远地看到姜盛军万军如一人,徐徐前移,心中生怯,令大军后移至土垠城外高筑营垒,严加防守。

    姜盛大军移至张纯大营前方二十里的地方停下了,他们也需要休整,但大营前却是空无一物,完全不像防守的样子。

    张纯与副将商量迎敌之策,却是百思不得其解,副将道:“姜盛这是故意为之,引我军趁机进攻,阵前说不定早就挖好了坑洞等着我们呢。”

    张纯道:“那可不一定,今日一战,他虽说重创了我部骑兵,但他的步兵损失也不少,怕是无力组织完全的防御吧。且让我带千骑去试探一番。”

    “将军不可轻动,这姜盛用兵向来奇谋百出,咱们不可一身犯险,且仔细观察,再做定夺。”副将还是比较谨慎的。

    连续几日,姜盛军都是毫无动静,而土垠的张纯却是焦躁不堪,这种无形的压力让他们喘不过气来。

    终于在五天后,姜盛军有了动静,原本没有防御的前大营竟然布置了密集的鹿砦、栅栏等设施。

    张纯道:“还是我判断的对,这姜盛就是兵力不足才故弄玄虚的,若是当日率军攻击,必会大胜。战机已失,难以再图啊!”

    “将军不必灰心,看那规模,姜盛的兵力不过四万,而我军还有七万大军,二打一,也是胜算颇高。”

    “那就与他决一死战!”张纯态度坚决。

    姜盛见张纯大营大开,刀盾兵首先出营,足有四万之数,组成密三个密集方阵稳步前行。

    刀盾兵主要是为了防御对方箭矢的杀伤,姜盛不想浪费箭矢,令骑兵落地,组成长枪方阵迎敌。

    一寸长一寸强,骑兵的长枪那可是长三米的武器,而刀盾兵的刀却不足一米。姜盛的骑兵向来就是上马能冲锋,下马能杀敌,而且因为对骑术的勤加训练,下肢力量较强。

    两军对阵是各三个方阵的对敌,姜盛击鼓进军,三个各两千人的长枪阵快速向敌阵冲去。刀盾兵都在想着怎么防御弓箭的杀伤,却没想到对方并未用弓箭,而是出动了长枪兵。

    短兵相接处,长枪兵接着冲劲把长枪刺入了敌阵,那些刀盾兵虽然立起了大盾,但并未挡住长枪的密集进攻,很快就被冲开,死伤两千余人,而姜盛的长枪兵却仅死伤三百二十八人。

    毕竟敌军人多,姜盛连忙鸣金撤军,长枪阵很快补齐了阵型,且战且退,敌军刀盾兵脚力弱,兵器又短,砍不到、追不上,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姜盛长枪队安全撤回大营。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23章 入城() 
长枪队的初战得胜,让姜盛萌生了组建专门长枪队的想法,但目前还不具备这个条件,因为乐安的冶铁工业才刚刚开始。

    乐安境内有少量的铁矿分布,但由于开采技术的限制,产量稀少,取用的铁矿石大部分是通过甄家商队从鲜卑各部采购回来的,一来一去,耗时很多,但数量却不多,难以保证大规模冶铁工业所需。而近期又因为幽州战乱,商队也暂停了北上。

    张纯的攻击再次落空,气得暴跳如雷,然后以骑兵为先、步兵次之、弓箭兵居后的队形倾巢而出,只留万余人马守营。

    姜盛见叛军大举而出,即派出两名传信兵与左右两路骑兵传达进攻指令。

    之前姜盛在大营前故意不加防御并不是因为兵力不足,而是故意示敌以弱,让张纯摸不清虚实,不敢轻举妄动,从而为骑兵进入预定战位争取时间,后来设置了防御,那就是骑兵都已到位。

    张纯的前一次进攻只派出三个方阵,很明显是试探性进攻,姜盛沉得住气,并未发动总攻,而这次是时候了。

    姜盛令人擂响了战鼓,以刀盾兵为前锋,弓箭手依然是三段射战术,张纯骑着战马,挥舞大刀催军前行,那些兵勇们哪敢不从?密集地向姜盛军压了过来。

    张纯前几日战斗时知道姜盛以步、弓为主军,骑兵为侧翼,所以尤其加强了侧翼的防御,却迟迟不见姜盛的骑兵来攻,心下疑惑,但进攻已经开始,临时变阵是兵家大忌,于是击鼓进军。

    一轮又一轮的箭矢飞出,张纯军借着刀盾兵的掩护,并未停止脚步,大军阵后是横七竖八的尸体和伤兵,惨烈至极。

    姜盛见敌军靠近,令大军发起进攻,刀盾兵在前,长枪兵在后组成第一梯队,怒吼着向敌军冲去,后面的弓箭手则边走边射,重点袭击敌军后阵的部队。

    褚燕身先士卒,挥舞着三尖两刃刀冲上前去,只见刀光飞舞,血肉淋漓,敌军冲在最前的数十士兵在转眼之间都死在了褚燕刀下。在褚燕的鼓舞下,各部士气大振,用手中的兵器收割着敌人的生命。

    弓箭手们的胳膊都酸了,但仍然坚持以弓箭杀伤敌人,射程虽然近了,但与步兵厮杀到一起的敌军也遭受了箭矢的射杀。

    姜盛见敌我两军纠缠在一起,就停止了弓箭兵的攻击,令他们回营休整,并防范敌人偷袭大营。他部署了偷营之策,自然也要防备敌人偷营。

    于禁和张郃分率左右各五千骑兵得到指令后即向土垠运动,到得张纯大营左近时,张纯的主力已经远离大营。于禁大吼一声,领军向张纯大营杀去,张郃也不例外,率军冲杀而去。

    张纯大营的守军只有万余人,见官军骑兵来攻,连忙分兵迎战左右两路,这些骑兵们冲到阵前却未直接进攻,而是接着战马的惯性,把油坛扔进了张纯大营,守军被火油泼面,地上也是一片腻滑,摔倒者甚众。

    官军骑兵扔出油坛之后就迅速撤离,以应对敌军追击,却见守营敌军并未追击,于是打着了火石,向张纯大营射出了火箭,火箭落地即引燃了地上的火油,大火冲天而起。

    城中的副将见大营火起,连忙派军出城救援,于禁见此机会,领军又杀了回来,直奔土垠城。

    于禁和张郃的任务是攻击张纯大营,若是烧着了大营,即回撤本军,若是敌军来追,则就地歼灭。

    他们已经完成了既定任务,但战机稍纵即逝,于禁决定趁机攻打土垠城,张郃本已撤退,但见于禁又杀回,当即领会,也领军回杀过来。

    副将见官军骑兵奔县城而来,大吃一惊,连忙鸣金收兵,那些刚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