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东汉好姐夫 >

第52章

东汉好姐夫-第52章

小说: 东汉好姐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80章 拜年() 
“皇后,芊儿的婚事呢,朕自会考虑。来,先品尝一下饺子!”灵帝夹起一个饺子放在皇后的碗碟中。

    皇上经常会临时决定留人陪同用膳,所以上的餐具都有备用,众人在谈话时早有太监为皇后和万年公主准备了餐具。

    “饺子?这是何物?”灵思皇后不解,但不再板着脸,稍微缓和了一下,品尝之后,灵思皇后面色惊喜,“皇上,妾身从未品尝过如此食物,这就是唤作饺子的吗?”

    “正是,芊儿,来,也尝尝。”灵帝也夹了一个饺子给刘芊。

    历史上记载的灵帝虽然名声不佳,但对于亲人还是很好的,在亲人相聚的时候,灵帝刘宏就成了一个普通的丈夫和父亲。

    “这饺子是子诚创造出来的,怎么样?吃着还行吧?”灵帝道。

    姜盛的战斗故事早已被说书人编成段子到处演说,灵帝也多有所闻,春联一事又让灵帝对姜盛高看了一眼,等到这饺子上来,灵帝更加看重姜盛了,现在来看,这就是宠臣。

    皇后不做声了,或许她觉得对姜盛的态度有些过了,显然灵帝现在对姜盛可是很有好感。

    “皇上、皇后、公主,天色已晚,微臣告退!”姜盛不想再打扰灵帝享受天伦之乐。

    “子诚啊,朕很看好你,你可千万不要辜负了朕的期望。”灵帝看着姜盛,然后眼神瞟了瞟刘芊,灵帝的意思太很明显了,就是想让姜盛设法做万年公主的驸马。

    灵帝本是好玩洒脱之人,见刘芊对姜盛有意,姜盛又得灵帝欢心,而且还是文武双全之人,所以灵帝才会有此意图,要不是这样,他姜盛并非达官贵族子弟,门不当户不对的,相信无论哪个皇帝都不会这么轻易地许配公主吧?

    灵帝都这么明显了,姜盛不会不知,只是无法接受而已,姜盛装傻充愣,说道:“微臣一定为皇上治理好乐安郡。”说完就行礼告退。

    刘芊目送姜盛离开,而姜盛并未回头。

    “你这傻子!”刘芊暗骂道,泪水流了出来。

    灵帝宠爱刘芊,不忍看她如此模样,就道:“子诚是要为朕治理乐安郡,若是做得好,以后朕会让他位列朝堂的。”

    “皇上不会是想让芊儿嫁给那姜盛吧?妾身不答允。”灵思皇后态度明确。

    “皇后,这姜盛文武双全,芊儿嫁给他并无不可,只是我看那姜盛并无此意,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皇上,公主要嫁也要嫁得门当户对,这姜盛——”

    “此事再议,若是那姜盛对芊儿有意,朕是不反对的,至于门当户对,事在人为嘛。”灵帝算是表了态,也就是说只要姜盛提出要娶公主,灵帝就会恩准,封侯也就是灵帝一句话的事儿。

    东汉时候的春节要放假十六天,即除夕到正月十五都不用上朝,三公九卿各府也不用办公,真正的是放假了。

    松鹤楼也放假了,有的伙计也都回乡了,但姜盛的提议还是让甄俨很感兴趣。

    “现在是大长假啊,三公九卿各府都不用办公,正是我们结交他们的好时候啊。如果我们在长假开业,生意必定火爆。”

    “可是,春节期间都是走亲访友,并无光顾酒楼的。”

    “走亲访友不得吃酒招待啊?我们就在松鹤楼推出饺子宴!”

    “饺子宴?你方才所说在宫中陪皇上吃的饺子?”甄俨道。

    “正是,其他菜品照旧,只是这主餐要改成吃饺子。”

    “可酒楼伙计大部分都回乡了。”

    “那就把其他菜品从简,作为配菜,而饺子才是真正的宴席。”

    说做就做,姜盛带着松鹤楼一帮人开始准备,然后在店门外用红纸贴出告示,说松鹤楼正月初四开始营业,只推出饺子宴,开业当天午饭免费送出五十份饺子。

    百姓都不知道这“饺子宴”到底为何物,都感到新鲜,不过有免费这个吸引眼球的词,引来了众多好事者咨询。

    大年初一要拜年,甄俨给松鹤楼留守的伙计都发了红包,然后和姜盛一起到朝廷大员的府邸拜年。姜盛这才知道为什么冀州甄家会实力雄厚,单看结交的这些朝廷大员就知道了,自司空张温以下三公九卿七位,三品以上朝官十六位,姜盛也认识了张温、袁隗、杨赐等二品大员,这对以后的发展大有裨益。

    在拜年的同时,甄俨不忘告知关于饺子宴的事,盛情邀请这些达官贵人前去品尝。拜访完这些人之后,姜盛带甄俨去拜访大将军府屯骑校尉袁绍,甄俨不知为何要拜访此人,姜盛就说以后甄家在冀州还要仰仗此人。

    由于甄逸的影响,甄俨对姜大仙儿的话深信不疑,备了厚礼给袁绍,袁绍深感意外,但转念一想也即释然,袁绍当初说要帮姜盛说情邀赏,但后来听说姜盛已经得到任命,就没再言语。

    姜盛与袁绍寒暄了几句,袁绍表示以后跟姜盛经常往来,以诚相待。

    从军营回来,甄俨自回酒楼去了,姜盛还要拜访十常侍。

    虽然张让等人已经对姜盛产生了芥蒂,但姜盛还是决定去给他们拜年,缓和一下矛盾。

    “姜太守深得圣心,怎么还记挂着咱家呢?”张让说话阴阳怪气。

    “子诚深感大人的提携和厚爱,皇上喜爱子诚,那都是看在大人的面子上,否则子诚何德何能,能得皇上眷隆?”姜盛谦卑地说道。

    “总算还没有忘本。咱家能捧你上天,自然能踩你入地,只要你为咱家办事,功名利禄少不了你的。”

    “子诚谨记在心,谢大人栽培之恩。大年初一,子诚来给大人拜年,小小礼物不成敬意,还望大人笑纳。”姜盛捧出了一个金雕的猛虎给张让,因为他查到张让是属虎的。

    张让爱不释手,看来姜盛已经消除了他心中的芥蒂。

    姜盛看着张让,心中骂了他祖宗十八代,让你再嘚瑟几年,等时机成熟再回来收拾你!

    其余九常侍也是如此这般,重新把姜盛当成了自己人,姜盛此举并没有得到甄家上下的理解,他们觉得姜盛跟十常侍混在一起实在难以接受,但甄逸传信回来,让甄俨满足姜盛一切所需。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82章 赴任乐安() 
二十口大锅热气腾腾,一匾一匾的饺子投入了锅中,几百人看着饺子下锅,都瞪大了眼睛等着吃。

    伙夫们也准备了咸菜等物,众人每人两个碗,一个碗盛了咸菜,另一个碗等着盛饺子。

    看到大家排着队领饭的场面,姜盛回忆起穿越前在部队的日子来,那时候用的是铝制餐盘,想到餐盘,姜盛回过神来。

    姜盛令人去取文房四宝来,然后在纸上画出了后世餐盘的图样。

    “主公真是高明啊,这么一个个小格子可以把饭菜分开盛放,既能吃到多种菜品,又不会混杂口味,真是太好了。”杨凤赞道。

    “令制陶的师父尽快烧制,今后大家就可以好好享用美食了。”姜盛道。

    姜盛和众位兵卒一起,分吃了热气腾腾的饺子,这让兵卒们很是感动,有这样爱护士兵的主公,谁还能有二心?

    几天后,数百个陶制餐盘被送到了山上,就餐时每人一个餐盘,分盛了咸菜、炒菜、调料等物,也算是具有后世军队影子的首个实物了。

    眼瞅着正月即将过去,松鹤楼的饺子宴依然生意火爆,姜盛决定让于禁长期留守,负责收集雒阳的情报,而他也该赴任乐安郡了,他不知道等待他的会是这样一副光景。

    常山小聚之后,姜盛让周仓带队留守常山,赵云为副,而令杨凤和夏侯兰带一百亲兵随他去乐安,杨凤精于军事后勤,夏侯兰善于法治管理,正是去乐安的最佳人选。

    豫州陈县的张郃得到姜盛的指令后,拆毁了陈县训练营地,然后借支援青州剿贼行动的理由,大摇大摆地向青州而去,进入乐安地界后开始昼伏夜出,避人耳目,防止被人发现姜盛私蓄武装的事。

    乐安郡的治所是临济县(今sdgq县县城规模很小,城中人烟寥寥,本就没有几家店铺,还都是关着门的,偶尔上街的百姓也是行色匆匆。

    打前站的杨凤进了临济县城之后,试图找一家酒楼吃住一晚,次日再去接受乐安郡的军政事宜,但找遍全城也未见一家酒楼客栈,只得回报姜盛。

    “无妨,那我们就在城外扎营,天亮后再去交接。”

    是夜,姜盛一行百余人就在城外扎下营帐过夜,早有伙夫布置了晚餐夜宵。

    姜盛带来的百人卫队中有半数是跟随姜盛参加过多次战役的,警觉心较强,其他则是杨凤带上常山的义兵,但经过老兵们的训练后也与正规军无异。

    早有卫兵密报姜盛,说在营帐周围发现不少可疑人员。

    “主公,要不我带人过去搜查一番?”杨凤道。

    “不必,对方身份未名,我们不可轻举妄动,表面上一切如常,暗哨增为双岗,严密监视对方动向。”

    杨凤自去安排,用姜盛的话说,是猎物总会上钩的。

    这些卫兵都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心理素质过硬,就算周围有什么风吹草动,也会泰然处之。

    那些伏在暗处的不明人员看到营寨中并无异常,于是有人悄悄离开,过不多时,不远处灌木丛中窸窸窣窣,看样子是来了不少人。

    姜盛令各处营帐熄了灯火,只留明处的少量哨兵。

    半夜时分,只听得一声锣响,数百人挥舞着朴刀向营帐杀来,那些哨兵不战而逃,这数百贼寇径直往姜盛所在的营帐冲去。

    这时营帐前面突然出现了一排黑衣人,悄无声息。

    数百贼寇动作一滞,接着营寨周围都亮起了火把,杨凤大吼道:“杀!”挥舞鬼头刀就杀将过来。

    黑衣人身后的营帐中传出了一声低沉的口令:“杀!”接着黑衣人手挥短刀猛攻贼寇下盘,瞬间数十人小腿断裂,躺在地上哀嚎。

    外围的杨凤已经掩杀过来,数十名卫兵都穿着黑衣黑裤,他们趁灯火熄灭,贼寇注意力集中在营帐中的时候悄悄潜了出来,待得战斗打响,就从外往内杀来。

    这些贼寇都不像姜盛卫兵一样穿着铁甲,都是粗布衣服,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头上裹着黄巾,原来是黄巾残部。

    黄巾兵的刀砍在卫兵身上只是造成了疼痛,却未伤及筋骨,而卫兵的刀却是刀刀见血,数百贼寇被姜盛的百人卫兵杀死大半,余者都是重伤在地,失去了战斗能力。

    姜盛令人点燃了数堆篝火,只见地上黄巾兵的尸体横七竖八,却不见一个卫兵的尸体,清点之后才知道无一伤亡,而黄巾兵阵亡二百五十三人,重伤一百七十余人,仿佛主动跑到刀口上送死一般。

    “你们是何处黄巾?首领是谁?”杨凤审讯被活捉的黄巾兵。

    这些黄巾兵拒不开口,恼羞成怒的杨凤挥刀砍了十余人,其余黄巾兵看到眼前的人头都吓得瑟瑟发抖。

    “说——你们的首领是谁?若是不说,下一个人头就是你!”杨凤把刀斜放在一名黄巾兵的脖子边上。

    “我——我说——我家渠帅叫做卞喜!”

    “卞喜?”姜盛走了过来,“上次邺城之战放了他一条生路,没想到又在此兴风作浪!你去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