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东汉好姐夫 >

第223章

东汉好姐夫-第223章

小说: 东汉好姐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璋很是恼火,但正值用人之际,他还不能把张任怎么样。

    关羽对成都外围发动了数次试探性攻击,把刘璋吓坏了。

    这时候想起法正的那封信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现在法正已经走了,没人能给出更好的应对方法。

    姜盛远在庐江,刘璋现在表决心也没用了,远水解不了近渴,他知道张任有点谋略,就派人去雒城问计。

    张任只有一个答案,就是不能主动出击,要坚守不出,刘备消耗不了多长时间。

    刘璋从其言,传令各军务必在城内储备物资,做好长期坚守的准备。

    关羽和诸葛亮各率一军寻机作战,但面对的都是坚守不出的益州军。

    眼瞅着粮草消耗加剧,刘备也是心急如焚,一旦粮草不继,那些归顺刘备的益州部队就会反水。

    姜盛得知了刘备即将攻破成都,也是很着急,他知道,刘备一旦掌握了成都,再想灭他就难了。

    考虑再三之后,姜盛派赵云、张宁率军渡江南下,前往分别从武陵郡和南郡出兵,以应对刘备占领成都后的西南局势。

    刘璋得到了姜盛出兵的消息后大为感激,这时候他考虑的不是益州的事业,而是身家性命了。于是派人送信给姜盛,表明归顺姜盛之意。

    这个时候表态归顺可以说已经晚了,姜盛就是有心,也鞭长莫及。他派赵云和张宁的部队南下的主要目的不是救刘璋,而是对付刘备。

    刘备大军已经在成都外围,赵云和张宁就是不眠不休日夜兼程也赶不及。

    为了拖延刘备的进程,姜盛让甄俨设法通知张任,务必坚守雒城,等待赵云大军赶到。

    事情还是如历史一样,刘备集合了二十多万大军,轮番攻击,并派人去劝降刘璋,刘璋等不来姜盛的援军,只好向刘备投降。

    而雒城的张任和刘循拒绝了刘璋要求他们投降的命令,而是按照姜盛的要求,坚守雒城。

    刘璋在刘备的逼迫下写了奏章,表奏刘备为益州牧。

    至此,益州易主,整个益州除了雒城,都改姓刘备了。

    为了站稳根基,刘备重用益州官员,很快稳定了局势,雒城却成了孤城一座!

第378章 潜伏() 
赵云的兵马从南郡杀进了巴郡,巴郡地方武装很快土崩瓦解,但杀到临江的时候遇到了强敌。

    益州老将严颜聚集了临江城内外的数万百姓协助守城,而自率精兵三万打起了游击。

    赵云军沿途征战迅速,但将士和战马也已筋疲力尽,这个时候打临江这座坚城,实非明智之举。

    初次进攻失利后,赵云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就退后三十里安营扎寨,等部队得到充分休整之后再做打算,火龙箭和攻城武器都还没到位,也确实拿不了城。

    可能是之前太顺利了,赵云有些急于求成,幸好没有造成重大损失。

    张宁的部队在武陵郡境内遭到了地方武装的拦截,打的比较辛苦,

    一路走一路打,虽说十战九胜,但自身的损失也不小,经历了大小五十余战,张宁军依然停留在武陵郡。

    甄俨很快把这两支部队的进展情况报告给姜盛。

    姜盛也意识到自己操之过急了,荆州的兵马说什么也救不了益州,于是就令甄俨迅速通知张任,务必安全有序的撤离雒城,然后化整为零,变装为民,分散到成都周围的村镇内,以备来日攻略益州。

    这与姜盛撤出南阳时的做法如出一辙,姜盛大张旗鼓的撤出南阳郡,也是把大部分将士变为百姓,潜伏在南阳,以备来日之战。

    刘备稳住益州局势以后,广开言路,重用蜀人,很快赢得了蜀地百姓的支持,刘备最会拉拢人心,在这一点上连姜盛都自愧不如。

    五万多人的刘备军滚雪球一样,迅速发展成近二十万兵马。

    益州搞成天府之国,物资殷实,成为刘备大展宏图的基础。

    诸葛亮又是个治世能臣,把益州各方笼络住,动员各世家大族出人出物,支持益州的边防建设。

    各处关隘都得到了整修,守军也成倍的增加。

    姜盛最初的担心还是成了事实,别说赵云一军,就是姜盛亲率战备区全部军力,短时间内也不会有任何进展。

    刘备军围困雒城近一年,期间攻打了多次,都被张任击退,诸葛亮觉得雒城在重围之中,拿下来是迟早的事,也就不着急了,困也要困死张任。

    张任就是趁着蜀军放松警惕的时候,悄悄开了城门,所有将士带着必要的口粮衣物和钱财分散到方圆数百里的广大农村中。

    出城之前,张任把姜盛的要求跟大家说了一遍,每个人都登记造册,并且约定了将来集合时的规则暗号。

    姜盛开出的条件很诱人,将来攻入成都后,蜀地将士仍然驻扎蜀地,而且官升三级,更会在朝廷预留部分官位给蜀人。

    雒城部队是张任一手组建起来的,将士们对张任充分信任,所以就按照预定的计划分批走了。

    包围雒城的廖化闲待了三个多月,不见雒城任何动静,原来在城头警戒的士兵也越来越少,终于在某一天的早晨,雒城城头再也没有士兵警戒了。

    廖化觉得不对劲,就向成都方面报告,诸葛亮让他们作试探性进攻,雒城竟然没有任何防守。

    城门也很快被城中百姓打开,廖化率军进城才发现张任和刘循的部队早已不知所踪。

    他拦住百姓,问守军啥时候走的,百姓们纷纷说几个月前就发现部队在减少,最后的几百人就是前天晚上走的。

    诸葛亮这回是失算了,没想到张任的三万多部队能在眼皮子底下悄无声息的离开,而围困雒城的部队竟然没有任何发现。

    刘备派人出去查找张任军的下落,竟然毫无所获,这三万多将士仿佛凭空消失了。

    诸葛亮亲自到雒城了解情况,得知张任的主力几个月前就走了,有这几个月的时间,恐怕都进了姜盛势力范围了。

    为了保护好潜伏在成都周围的将士,张任和刘循大摇大摆的出现在襄阳。

    连诸葛亮都没有想到,他眼皮子底下埋伏了三万精兵。

    几天后,临江守将严颜发来告急信,说赵云的兵力增加了不少,对临江城有势在必得之意。

    刘备更无怀疑,必定是张任的部队加入了赵云军,于是令张飞率军三万火速增援临江。

    赵云虚张声势,作出要猛攻临江的姿态,只是为了逼严颜向成都求援。

    “围点打援”是姜盛惯用的战法,赵云耳濡目染,也会玩了。他的部队骑兵为主,并不擅长攻城,但对于打运动战可是强项!

    张飞却并不知道,张任军的秘密撤出让刘备诸葛亮产生了误判,急行军支援临江根本就是把张飞军往火坑里推。

    临江城西一百五十里的地方,是片开阔地,特别适合骑兵作战。

    张飞所带兵马是为了守城而去的,只有不到一万骑兵,大部分是步兵,而赵云所带兵马全是骑兵,三万骑,还配备了连发手弩。

    查明张飞军的行军路线后,赵云把三万骑兵做成反口袋阵,左右各一路,他自率一路暗伏在张飞军必经路线的侧后。

    张飞只道赵云军在临江与严颜对峙,全然没想到赵云能埋伏在他的必经之地。

    张飞骑兵在前,步兵在后,中间隔了那么几里地,等大队过去之后,赵云率军从张飞军身后冲了出来。

    密集的手弩如满天飞蝗,倾泻到张飞军的步兵阵中,死伤一片。

    紧接着赵云所带的一万骑兵突入张飞的步军中,切瓜剁菜一般,收割着蜀军的生命。

    张飞见敌军也就是一万骑,就领骑兵折回去迎敌,两军纠缠到一起,喊杀声震天。

    这时候张飞听得身后一通鼓响,两侧山林中冲出无数的骑兵,虽然距离很远,但骑兵的冲击速度很快。

    赵云军骑的都是甄家商队从西域采购的大宛马,性能良好,十几里地一眨眼就到了。

    张飞这才慌了,这荒郊野外的,求援没有任何可能,现在被包了,只能浴血奋战了。

    厮杀更加惨烈了,张飞权衡了一下,从这里突围去临江还能有些许胜算,于是发出号令,全军舍命突围。

    骑兵突围还好说,步兵可就难了,从骑兵面前突围,两条腿毕竟跑不过四条腿。

    伏击战变成了一边倒的大屠杀!两万蜀军步兵就在残阳中纷纷倒下,张飞大怒,挺起蛇矛直取赵云。

第379章 蔡夫人的礼物() 
张飞的武力值也是很高的,赵云军挡在张飞面前的将士遭遇了恐怖的武力攻击,很快就有数十人死在张飞的蛇矛之下。

    赵云见正主过来,战意顿增,舞了个枪花,直奔张飞而来。

    这两员顶级武将枪来枪往,金铁交鸣,斗了百余回合不分胜负,仿佛越斗越勇。

    两边的将士们都相信自己主将的本领,所以根本不考虑保护主将,各自捉对厮杀着。

    月明之夜,这片平地上,两军都杀红了眼。

    赵云和张飞更是缠斗了五百多回合,不分胜负,看这武力值,赵云觉得天下恐怕只有姜盛和吕布能打得过张飞,他赵云再打个百余合恐怕就要落败。

    想到这里,赵云虚晃一枪,打马就跑。

    张飞暴喝一声:“赵云休走!吃我张飞一矛!”

    黄巾和讨董卓时张飞与赵云相识,虽然二十年过去了,但模样没有太大变化,所以认得。

    赵云军现在占绝对优势,傻子才会跟张飞单挑,赵云的亲兵见赵云脱战,早知其意,手弩举起,一枚枚弩箭飞向张飞。

    张飞借着月光,看到黑光油亮的弩箭袭来,知道不妙,蛇矛如轮,只听得“叮叮”作响,张飞面前地上一片弩箭。

    但连发手弩几乎是无缝衔接,张飞抵挡一阵后手臂发麻,蛇矛舞动的速度明显满了下来。

    张飞暗叫不妙,掉头就跑,后背连中五箭,厚厚的铠甲都被射透。

    他的骑兵们看到了张飞的异常,拼死护住,张飞得以逃脱,步兵们就废了,跑不能跑,打不能打,纷纷跪地投降!

    可怜张飞三万援军,只有两千骑兵逃出生天,一万多人投降,其余都是战死!

    赵云也不追了,组织打扫战场,这些降兵被押往赵云军的大营。

    张飞率残兵逃到临江城外的时候,又被赵云留守的部队截杀,张飞只带数百骑往北逃窜。

    严颜外城头看的真切,张飞到了城下,愣是进不了城。

    严颜暗叫:“完了!”

    这次围点打援的战斗取得了巨大胜利,诸葛亮这才反应过来,赵云骑兵为主,攻城难以成功,所以想了这么个招。

    严颜把情况写成书信派人送往成都,希望成都方面派出更多的部队。

    诸葛亮回信让严颜坚守,赵云撑不了多长时间!

    这回诸葛亮分析对了,赵云远来,物资不可能太多,而且南郡目前是刘琮的地盘,百姓并不支持赵云的部队,甚至姜盛发往赵云营地的物资都在半路被劫了。

    围困临江两个月后,赵云不得不撤军。

    张宁在武陵郡苦战几个月,物资紧缺,将士损失不小,有的部队还得了疫病,终于也撑不住了。

    两军在返回襄阳的路上,接到了姜盛的军令,在襄阳南部安营扎寨,与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