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东汉好姐夫 >

第209章

东汉好姐夫-第209章

小说: 东汉好姐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纪灵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徐庶游说曹操就是让曹操拿出诚意来,袁术既然是曹操的盟军,在这个时候曹操为了拉拢住袁术,肯定不会再争陈国,但他同时也不想让袁术得了陈国,他的使者就是要让两家罢战,谁也别去拿陈国。

    曹操的人找到夏侯渊肯定比较快,按兵不动会最早实现,但找袁术的人到了寿春再到军令到纪灵,毕竟费些时候,徐庶就把住这个时间差,怂恿纪灵夺城。

    两天后,夏侯渊果然退兵二十里,纪灵大喜过望,让全军连夜进兵。

    在纪灵进军的时候,袁术的军令已经快马加鞭往陈县而来。

第353章 两线战略(5)() 
    没有了夏侯渊所部的牵制阻挠,纪灵军拿小小的陈县轻而易举,袁术军令到达纪灵大营的时候,纪灵军早已赶往陈县。

    信使连忙去寻纪灵大军,却被告知正在攻城,信使惊呼“十万火急”,却没人理会,都在攻城的关键时刻,谁也停不下来。

    纪灵拿下陈县之后就进城休整,这时候才见到了信使。袁术把曹操的意思进行了简要的说明,纪灵暗叫“上当”,怪不得那位叫做“单福”的“百姓”会催着自己赶紧进军,原来是姜盛的细作!

    陈县已经拿下,甩也甩不掉了,纪灵连忙派人去跟夏侯渊解释误会,但已经迟了。

    徐庶早就跑到夏侯渊大营中挑拨了,夏侯渊对徐庶的身份抱有怀疑,但徐庶所说跟曹操给他的军令完全一致,就是退兵拿出诚意。

    徐庶怂恿纪灵攻城,又坐实了袁术表面同意曹操提议而却趁机拿城的罪名,陈县被纪灵攻占的事实让夏侯渊更无怀疑,也不管徐庶的身份底细了,挥军就打。

    曹操也是放着袁术玩手段,给夏侯渊的军令是如果袁术军趁曹军后退之机拿城,那就毫不客气的予以反击。

    纪灵的使者尚未出城,夏侯渊的大军已经围杀过来。

    曹操奸诈,他自然是防着更加阴险的袁术,再加上徐庶这么忽悠挑拨,袁曹两军分裂对抗的现状已经促成,徐庶也算是立了首功。

    两军相争必定各有损伤,热火朝天的打了几天,人困马乏,张辽的雒阳校尉部大军已然杀到,纪灵和夏侯渊这才醒悟过来。

    战场局势瞬息万变,等这两军反应过来的时候,张辽的大军发动了进攻。

    战斗毫无悬念,即使夏侯渊和纪灵临时联合起来,但磨合配合都不行,加上厮杀多日,战力骤降,张辽大军杀的兴起,连胜十三场,就算曹纯虎豹骑战力不凡,也难以扭转颓势,只得后退。张辽分出主力乘胜追击,小部分兵力作出围攻纪灵军的态势。

    长安军分出的两万五千步军没有进颍川,而是转道南下,在纪灵军的后方打响了战斗。

    西线战场打的难解难分,东线刘备被赵云太史慈牵住了后方,刘备不得不全军收缩,若是下邳有失,刘备就无力回天了,荀攸的青州军越打越勇,关羽、张飞不得不撤出临沂南下。

    没有了关张策应,进攻泰山郡的廖化部孤军作战,处境危急,也只好撤回小沛。姜盛的东线危局立解!

    典韦带着冀州的部分援军进入了青州,正在增援聊城的途中,曹操军曹洪部半路堵截,已经杀了一阵,势均力敌,许褚借着机会猛攻聊城。

    刘备军廖化部本来策应聊城战事,因为琅琊失守,而不得不撤,荀攸的青州军分出一部支援泰山作战,稳住了局面,泰山郡的地方乡勇配合青州军游击许褚侧翼,形势向着利于姜盛的方向发展。

    这个时候,刘表的请罪书已经发到了邺城,姜盛看后微微点了点头,对郭嘉道:“奉孝你怎么看?”

    “主公,刘表面临的形势让他别无选择,唯有跟主公修好才能在荆州立足。”

    “那我们应该如何处置?”

    “好生抚慰,并调停孙策、刘璋对荆州的攻略。唯有一点,南阳已被我军掌控,不能让出去!”

    姜盛静静听着,郭嘉继续道:“南阳乃是北方进入荆州的战略要地,为主公一统天下计,必要掌控南阳。”

    “不让南阳,恐刘表又要生事,这个时候实不宜再起事端!”

    “主公只要把刘璋的几个公子兄弟调离荆州,刘表必不会拿南阳说事。”

    “嗯,可行,这是着你去办。”

    “属下遵命!”

    刘表虽然对于南阳耿耿于怀,但姜盛把刘璋的势力从荆州弄走,对于刘表已经是莫大的恩惠了,没有了刘璋势力的影响,益州方面也不敢攻略荆州。

    孙策那边至少还念着姜盛跟孙坚的交情,接受了姜盛的调停,退回了庐江。

    刘表的荆州保住了,也就默认了南阳的归属,李通按着姜盛的意思与荆州隔汉水而治,南阳成了姜盛在西南的大本营。

    南阳稳定了,李通就腾出手来挥军东进,准备与张辽军合围纪灵。

    张辽追击夏侯渊军持续二十日之久,逼迫夏侯渊军退回陈留,考虑到豫州整体战略,张辽并没有收复梁国,而是南下收复汝南。

    经过月余的作战,纪灵大败,灰溜溜地退回了寿春,汝南重新纳入姜盛的势力范围!

    徐庶回到颍川复命的时候,田丰已经进驻汝阳,定为豫州的治所,相当于省会。至此,豫州除了沛国归刘备、梁国归曹操外,尽属姜盛的地盘。

    姜盛的两线战略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效果。

    曹操大张旗鼓“清君侧”的战略宣告破产,眼看着姜盛幽州主力的南下,曹操坐不住了。

    许褚刚刚打下的聊城也被曹操放弃了,各路兵马都收拢回兖州,转攻为守。而曹操自率兖州精锐屯于东郡。

    刘备撤兵之后,赵云太史慈的任务已经完成,就撤出了徐州,乘船南下,进入扬州地界。

    庞大的舰队出现在长江口,袁术的巡江部队发现后立即报与袁术,袁术大惊,姜盛的海军初战辽东,成名于徐州,已经是天下皆知的强大部队,只要在海上或者沿岸,已经是无人能敌,袁术安置在松江(今上海)的岸防部队被太史慈海军的投石机打的七零八落,巡江舰队也被吊打。

    袁术只好上表请罪,姜盛见好就收,命令太史慈和赵云班师。

    曹操的这次行动是非常失败的,各地战略盟友各怀鬼胎,根本就没有形成合力,对姜盛并没有形成实质的威胁。

    虽然曹操退兵了,但姜盛不能就这么算了,着徐晃留守聊城,典韦挥军入豫州,正式归入田丰治下。

    田丰表奏了徐庶的功劳,姜盛听闻徐庶来投,大喜过望,亲自到城外迎接徐庶,表奏徐庶为中郎将,实为军事学院战略系负责人。

    姜盛为了进一步巩固对豫州的管辖,重新整编主力部队,决心拿下陈留和东郡,进而蚕食消灭曹操的势力。

第354章 新军阅兵() 
    大汉军事学院近几年培养了不少的文武人才,成了中下级官员的中坚骨干力量,幽州各县的主要官员基本上都是军事学院出身。

    这些人由于受了系统的教育,文能治县安民,武能指挥作战,属于全能型人才,最重要的是年轻有干劲,在姜盛掌控的朝廷下,待遇优厚,很少有贪赃枉法的现象。

    审配又是个严谨人物,幽州地界上百姓安居乐业,工农业生产都得到了恢复和提升,鲜卑和南匈奴一方面畏惧大汉的军力,另一方面也看到了跟大汉互市的好处,北方算是平定了下来。

    褚燕见形势大好,就把东部的部分完全交给了田豫,在南方混战的时候,田豫挥军征讨,把两面三刀的高句丽直接打服了,高句丽王和他的一众亲眷都被押往昌黎,当众处决,并置信给姜盛请求派人监国。周围的扶余等国无不惊惧,纷纷遣王子到邺城定居,以为质子,并上表请求归附大汉,永为属国,以确保本国平安。

    姜盛对于田豫的战功极为推崇,撤销护乌桓校尉,表奏他为安北将军,节制高句丽、扶余、鲜卑、乌桓等**务。

    对于已经西进的褚燕,另表为征西将军,节制南匈奴军务。

    呼厨泉虽说不愿,但形势所迫,他也只好上表依附。

    北方的大统一和民族大融合让姜盛的名声如日中天,连终日玩乐的献帝还不忘及时下旨封赏。

    刘协也已经看出,这个天下实际上已经不姓刘了,封赏也就是过过嘴瘾,姜盛该咋滴就咋滴。

    闲话不说,且说姜盛要对付曹操的事。

    建安五年春,也就是公元200年,姜盛重组主力大军,除各州郡常备军之外,按照后世军队体制,组建专门的野战部队,辖八个野战军,分别是第一军,统帅赵云;第二军,统帅张郃;第三军,统帅徐晃;第四军,统帅于禁;第五军,统帅张宁;第六军,统帅张绣;第七军,统帅文丑;第八军为海军,统帅太史慈,总人数三十万人,其中海军六万,其余七军均为陆地野战军,均为两万人,配属工程兵和远程支援兵,用于工事构筑、军械制造和远程机械打击。

    陆战各野战军设大将一人,为全军统帅,享车骑将军待遇,中将两人,协助大将管理全军,享卫将军待遇。每军辖三个旅和工程、远程支援、辎重、警卫等独立营,旅设少将,享中郎将待遇;各独立营长为正五品武官。

    海军单设司令一人,享车骑将军待遇,下辖三个舰队、辽东海军基地、海军学院,长官享卫将军待遇。

    这样的指挥更为高效,由于是脱产的专门部队,日常就是训练为主,战时为主攻,而各州郡的常备军主要承担防卫作战、维持地方治安和抢险救援,还要负责官田和军工厂的生产,储备粮草、军械等战略物资。

    野战军直属姜盛指挥,在指挥官调整到位后,姜盛向新军的八个军分别授予了军旗,而各州郡军队由州牧和太守指挥,地方行政机关仍然延续大汉的旧制。

    经过三个月的转隶整编,八大野战军组建完毕,随时可以参战。

    六月初一,姜盛在邺城组织声势浩大的阅兵,献帝刘协被邀请观礼。

    大汉军事学院的规模扩大了近一倍,操练场几乎占了一半,容纳五万大军绰绰有余,阅兵仪式就设在这里,参加阅兵的部队中有四个军在结束后会奔向河东战场。

    姜盛在邺城大司马府斜对面为献帝建了一座行宫,应邀来观礼的献帝就住在行宫,越女营统帅秦绾亲率精锐卫士担任行宫的守卫任务。

    与其他诸侯不同,姜盛的近身护卫完全由越女营承担,虽然都是女兵,但个个精通短距格杀,姜盛不仅用于警卫,也用于暗杀,近几年扩大了规模,已经成为姜盛手底下战力最强的队伍,跟随姜盛起家的玄甲骑兵则成为王牌军,完全听命于姜盛,日常由赵云统率。

    本次参加阅兵的部队,是从军事学院学员和八大野战军中抽调来的,还有轮式攻城车、连弩车、投石车、运兵车等半机械化的部队。

    参加阅兵的部队驻扎在军事学院内东南区域,早早的就已经列队完毕。

    各军军旗位于队列右前方,有擎旗手一人和护旗手两人,护旗手手持最新改进型手弩。军旗往左是军统帅,再往左是二十乘一百的方队。

    第一至七军的将士都是黑色的战甲,第八军是蓝色细鳞甲,体现了海军的特殊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