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东汉好姐夫 >

第20章

东汉好姐夫-第20章

小说: 东汉好姐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灵帝也是深受触动,受了众臣的叩拜大礼后宣道:“拜卢植为北中郎将,护乌桓中郎将宗员为副,率领北军五校(即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营)的将士,前往冀州平定黄巾军。皇甫嵩与朱儁领五校、三河(hn河东、河内三郡)骑士及新募集入营的精兵勇士,讨伐颍川一带的黄巾军”

    灵帝宣布了各部主帅人选和战略分工后,各部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起来,朱儁又上表招募下邳的孙坚为佐军司马,带同乡里少年及募得各商旅和淮水、泗水精兵,共千多人出发与朱儁军连军。

    在官军开始反攻的时候,南阳黄巾渠帅张曼成攻破南阳郡,斩杀郡守褚贡,响应张角。

    全国上下打成了一锅粥,而姜盛和张郃此时却在醉仙楼与张世平饮酒作乐。

    “张兄,不知这战马之事?”菜过三巡、酒过五味,姜盛还是要办正事的。

    “子诚老弟,你放心,明日我与苏双言及,十日内,百匹战马奉上。只是这马鞍脚蹬之物,一时置办不及,还请老弟你另想它法。”张世平拿着沉甸甸的定金作出了承诺。

    “好!只要有了战马,其他的事务都不在话下。”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35章 婉拒() 
天降大雪,幽州大营安静了许多,幽州成了无仗可打的局面,自从程远志所部溃败之后,幽州黄巾都是小打小闹,成了流寇土匪,已经成不了气候了。

    这也与张角的调整部署有关,官军在冀州、颍川大张旗鼓开始反攻,为了避免被各个击破,张角令各州黄巾军向中原集结,形成围攻京城的态势,决心与官军决一死战。

    其实双方都看得清楚,冀州和颍川区域的大战直接决定未来天下的走向,无论是朝廷还是黄巾,都是生死攸关,输不起!

    幽州刺史郭勋扫平幽州黄巾之后就满足于现状,根本不考虑支援冀州的事,一来冀州没有求援,二来他郭勋是幽州刺史,若是出兵冀州于理不合,所以就没有出兵。姜盛趁此机会加紧了骑兵的组建和训练。

    姜盛派出多名士兵分赴各县收购铁器矿石,招募铁匠,然后按照姜盛的图纸打造新型马鞍和马镫。马镫的历史最早见于西汉时期,但最初的马镫是单侧软马镫,只是为了上马快捷方便,其实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马镫。

    姜盛首创了双侧硬马镫,让骑士骑马更稳更省力,双手都独立出来,可以使用分量较大的长兵器,对于骑射的精度也是极大的促进,不过姜盛目前并没有训练骑射的打算,毕竟现在实力弱小,不会有成型的骑兵队。

    由于报酬丰厚,这些铁匠们也是尽心尽力,日夜轮班赶工,终于在战马到位的第二天,交付了百套骑具。由于炼铁技术的落后,统一配偶铁枪的计划失败,众人用的还是五花八门,有矛、有枪、有槊等,好在都是长兵器,用于骑兵作战倒也合适。

    姜盛的队伍人少,作战时不易引人注意,这新式马镫竟然没有人注意,这也正合姜盛的意思,科技就是战斗力啊,姜盛打心眼里不想让人仿制,但开发出来到被他人仿制,期间不会太长。

    三月中旬的时候,姜盛的百人骑兵队算是组建完成了。姜盛看着这支叫花子队伍,叹了口气。毕竟大部分都是皮甲,若是用来冲阵,必死无疑,不过总比步卒要高端。

    为了掩人耳目,不引起幽州方面的注意,姜盛在大兴山选了一处可进可退的空地,建立了简易的营寨,由张郃负责,平时训练完毕后就把战马留在此处饲养,而百人队则留了三十人留守临时营寨,其他人还是在姜盛的带领下化作步卒回大营。

    近几日,义兵走的走,散的散,姜盛的百人队减少了三十多人,并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

    估计郭勋也意识到自己号称十万的幽州军水分太大,大部分由义兵组成,由于郭勋等幽州高层的区别对待,义兵散了大半。为缓解这种不良态势,郭勋决定大宴将士。

    一坛坛美酒送到了各营,一担担猪羊肉都下了锅,幽州大营像是过年一样,多日来的疲软士气得到了缓解。姜盛自然不会忘了荒郊野外的张郃他们,于是趁夜派人送了酒肉去临时营寨,留守的士卒对姜盛的拥护又增了一分。

    宴后郭勋封赏,刘备的部队得到了铠甲军械,刘关张都有赏金,刘备的义兵队伍几乎跟正规军同样装备和待遇了。而姜盛带领的义兵虽说也分得了少量赏金,但没有铠甲武器的补给,看来这郭勋根本就是眼里容不下沙子,对于义兵,仍然是亲疏有别。

    姜盛麾下士卒都是愤愤不平,但姜盛却是一笑而过,因为他在借势,士卒们对郭勋的抱怨越多,将来拉走这支队伍就会面临更少的困难。不管怎样,士兵们在临时营寨的体能训练仍然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俯卧撑预备——每人连续做一百个!做不完的,中午没肉吃!”姜盛吼道。

    “那要是按着标准做完了呢?”有兵士起哄。

    “按标准做完的,中午有肉吃!”姜盛笑道。

    众人哄笑着开始做俯卧撑,可这一笑,破了气力,有几个当场就做不下去了。

    “快点做——趴下的人越来越多了,锅里的肉可还是那么多!谁越坚持到最后,分的肉就越多,加油!”姜盛喊着。

    时间不长,还在继续做俯卧撑的就只剩十来人了,而锅里的肉香开始飘了起来。早已放弃的人受肉的诱惑,又开始做了起来。

    快到中午的时候,能做的都做完了,剩下的也都是确实做不起一百个俯卧撑的。

    那十几个做完了的,都分到了肉吃;中途放弃又重新做的,喝到了肉汤,而那些放弃了没再做的,就只能吃菜了。吃菜的人连连后悔,坚持做到最后,即便是没到一百个,也喝到了肉汤,而放弃的却是啥都没有。

    下午的训练中,大家都是卯足了劲,为了晚饭能吃上肉,能拼的就拼了。姜盛的“吃肉激励法”取得了初步成功。大家虽然劳累,但个个兴奋异常,不用杀敌,只要锻炼身体就能分到肉吃,这活多好干啊。一天的苦练让众人都是筋疲力尽,傍晚时分,除了留守临时营寨的人,其余七十人在姜盛的带领下回到了驻地。

    辕门的士兵见这队义兵虽说衣衫褴褛、个个汗流浃背,但在十多天的时间里精神头总是高昂,不禁暗暗称奇。

    姜盛带领众人回到营帐后就开始打水冲洗身体,这时候刘备带着一支队伍从旁路过。姜盛见刘备所部衣甲鲜明,心中早已不满。

    而周围的义兵们见到此状,也是窃窃私语,不满的眼神早已流露出来。姜盛自然是看在眼里。

    “大哥,郭刺史如此慢待我等,何必还留在此间?”张郃凑过来说道。

    “时候未到,不可造次。”姜盛低声道。

    刘备虽说带的也是义兵,但至少得到了郭勋的认可,算是幽州军的一部分了,无论是待遇还是地位,都与官军无异,这也是少许有些战斗力的义兵部队,而其他的义兵部队就走的走、散的散,不成样子。对比之下,姜盛所部的精神头就引人注意了,邹靖提议也将这些人编入幽州军,但郭勋不置可否,邹靖也只好作罢。

    关羽见姜盛受到不平等待遇,看不过去了,要去讨个说法,但被姜盛制止了。

    “子诚老弟,大兴山一战,愚兄也是甘拜下风,如此功劳不加赏赐不说,还不发铠甲武器,而是让众士卒拿命去拼,如此冷待,岂是道义所为?”

    “云长兄不必介怀,兄弟我本就是自愿参与剿贼,大丈夫只求问心无愧,而不是用义举去换取报酬。”

    “子诚忠肝义胆,实在令愚兄汗颜啊!愚兄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当讲不当讲?”关羽道。

    “云长兄且道来。”

    “玄德乃我之义兄,深得郭刺史厚爱,将来建功立业自然不在话下。子诚老弟何不跟随玄德兄共谋大事?”

    姜盛一怔,按照开始时的想法,姜盛还想招揽关羽呢,现在倒成了关羽为刘备招揽姜盛,这让姜盛很是遗憾。不过事已至此,也只好接受现实。

    “云长兄与玄德、翼德二位豪杰结为兄弟,实乃一段佳话。只是在下闲散惯了,不适合从军入伍。只等扫除了黄巾,便解甲归田。所以,还请云长兄见谅,请恕在下不能追随刘皇叔。”

    “如此也好,愚兄就不勉强了。日后若是需要愚兄帮忙,尽管言及,关某自当倾力相助。”

    “那就先行谢过云长兄了!”姜盛拱手道。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36章 骑兵队() 
郭勋不给装备,那就自己搞。反正手里还有钱,买!买!买!

    这几日,姜盛派出去的士卒回报说涿郡地界有钱也买不到,据说北平和辽西地区有卖,辽西地区是公孙瓒的地盘,这些年长期与鲜卑作战,储备了很多铁制铠甲武器,价格还便宜;而北平都是从辽西走私过来的,价格贵的离谱。

    姜盛估摸着冀州和颍川之战的日子,也就是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若是去辽西购买铠甲武器,一来一去赶不及,只好忍痛在北平高价购买了。

    姜盛以清剿黄巾为由组织百人骑兵队全数北上,一来是为节省采购的时间,二来也是一次长途骑术的练兵。

    这些天姜盛在大营没少“贪污”粮草物资,百人骑兵队都是满装补给上路了。

    姜盛的运气还算不错,沿途遇到了几处民愤极大的山寨,二话不说,偷袭!这月余的体能训练,让这些士卒生龙活虎,好不容易得到这种实战练兵的机会,当然是不会放过的。

    缴获的粮草就直接分发给当地的百姓了,铠甲武器就直接留作己用,当然了,金银什么的现在是姜盛紧缺的东西,自然要揣进腰包。

    即使这样,那些分得粮草的百姓还是把姜盛看成了恩人,至少姜盛把附近的贼寇给灭了。

    姜盛令全军急行军速度行进,不足三日,即到了右北平地界,张郃和姜盛分头去寻找供应商。由于出价颇高,早有供应商找上了姜盛。

    这些铠甲均为铁制,薄而坚硬,正适合轻骑兵装备,武器也都是镔铁尖的长矛、铁枪之类,相比于当时的骑兵装备,这也算中等偏上了。铠甲兵器在这东汉朝还是管制物品,一般人是不能买卖的,所以每名供货商只能提供少量,姜盛等人找了十余个供货商才凑齐了百套铠甲,武器也马马虎虎的算是统一了。

    装备配齐后,姜盛整顿了骑兵队伍,按照小队的配置五人一组或十人一组,又或是二十人一组、五十人一组。姜盛在南下过程中组织了多种分散组合方式,并设置号声约定集合或者分离信号,确保五骑也能出战,百骑能迅速分离,又能迅速集合。

    行军途中,这支新生的骑兵队伍获得了实战经验的积累,进则能战,退则能守,来去如风,分合自如,战力已经超越了幽州骑兵。而这支队伍的思想核心则牢牢集中在姜盛一人,这也算是姜盛的私人武装了,毕竟交心才是凝聚力的源泉。

    回到涿郡的临时营寨后,姜盛留了半数士卒留驻临时营寨,每日勤加训练,姜盛对张郃说了过几日可能要去青州支援作战,而骑兵的训练就交给张郃。姜盛目前的主要任务是把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