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北齐最后一位皇帝 >

第29章

北齐最后一位皇帝-第29章

小说: 北齐最后一位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文遥虽然觉得目标是大齐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元文遥不想因为自己一时疏忽让大齐军队损失惨重,这个过失可太大。

    “此事你可派人去通知,记住大齐将士只可严加戒备,不可做出任何挑衅的行为,以免给南陈造成误判,连累此次结盟事宜”元文遥严肃地叮嘱道。

    副使高明担心大齐国境安危,即可派人去报信,元文遥盘算了一会儿自言自语道:“看来料想的不错,南陈比我们还着急动手,只不过不知道南陈是先打西梁还是打北周,看来需要出去打听一点消息”

    “元主使,门外有一个自称是尚书左仆射徐陵,派人来请您去府上一叙”门外传来通报声。

    元文遥摇了摇头笑道:“真是想睡觉来个枕头,告诉来人等一下本使马上就来”

第43章 粮食换战马() 
来到南陈尚书左仆射徐陵府上,两人一阵寒暄过后,徐陵首先开口询问:“最近听说北齐境内泰山郡有地动发生,大陈和北齐现在荣辱与共,陛下担心北齐粮食不足,想向北齐支援一些粮食”

    元文遥当听徐陵说荣辱与共时,心里明白结盟的事情妥了,向一旁拱了拱手感谢道:“谢南陈皇帝仁心,不知南陈愿意支援多少粮食,北齐大军出征在外,国内的粮食略有不足,南陈作为兄弟之国,愿意支援我们一些粮食,这里在下替受灾的百姓谢谢南陈的义举”

    元文遥也略微表现的比较激动,徐陵心里明悟到北齐现在真的缺粮,看来事情有门,当即开口道:“陛下已经答应支援北齐五千石稻米,一解北齐燃眉之急”

    五千石你打发叫花子呢?我大齐虽说缺粮,但也不至于把五千石粮食放在眼里,元文遥听后当即一愣有些气馁道:“五千石大米,对大齐属于杯水车薪,如果我们大齐大量购买的话,需要以什么价格呢?”

    一般而言粮食属于战略物资,南陈一般都会严禁商人大规模地出口,上了一百石的粮食必须报备,所以元文遥想以国家的名义购买。

    徐陵略微沉默了一会儿为难地说道:“元使你也看到了,大陈国富民强我们不缺钱,粮食属于备战物资,一旦大规模卖给外国,恐怕会引起百姓不满民间动荡”

    元文遥当然知道对方在扯淡,你们府库里的粮食多的都发霉了,百姓巴不得北齐买粮呢,还能卖个高价,元文遥一脸悲戚道:“哎,大齐受灾的百姓,不知又要饿死多少了”说完元文遥假装抹了下眼泪。

    文人之间都喜欢还玩点虚的,徐陵觉得火候差不多了,忙劝慰道:“元使勿忧,在下有一个主意,可替北齐一解缺粮之苦”

    元文遥假装很高兴道:“徐仆射你快说”徐陵不紧不慢地说道:“要是北齐愿意以战马交换粮食,在下想陛下一定会答应的你们北齐购粮的请求”

    元文遥一听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元文遥当即站了起来惊讶道:“不行,不行,粮食交换战马,此事太大本官作不了主”

    本来元文遥就是奉命买粮的,但是一看南陈的情况便想拖几天看看,徐陵一听元文遥没有当场拒绝,觉得此事成功的可能性极大,忙拉着元文遥的手亲热地劝道:“齐使,此事是两全其美的好事,你们北齐得到了粮食,我们大陈得到战马,属于各取所需”

    元文遥假装迟疑了一下,好像下了很大决心一般问道:“不过,战马非一般的驽马,要是换的话,价格”元文遥讲到这里停顿了一下,徐陵当然明白元文遥的意思,询问道:“一匹战马作价三百石稻米如何?”

    在南陈一匹驽马价格在一百五十到二百石,元文遥是了解过的,现在战马你出这个价,你简直是有些坑人了,元文遥当即摇头道:“作战用的战马不是拉车驮货的驽马,需要特意训练教导,就连吃的东西都不一样,太低了,起码得八百石才行”

    “八百石?”徐陵一听有些吃惊,徐陵原来打算最高出五百石就顶天了,没想要人家开价八百石,徐陵自己作不了主得请示陈宣帝。

    徐陵有些头疼问道:“八百大有些太高了,不知齐使作得了主吗?”元文遥又不是傻子答道:“本官做不了主,还是需要请示朝廷”元文遥不想让南陈知道他这次来就是战马换粮食的。

    “那齐使速派人去请示上面,南陈对此事很有诚意,一切都好商量”徐陵站起来说道,元文遥知道徐陵估计是要去请示陈宣帝,旋即笑着答道:“本使立刻飞鸽传书通知朝廷,只要南陈对结盟有诚意,想来换战马的事情难度不大”

    等到元文遥离开后,徐陵立刻换衣赶往南陈皇宫,在徐陵叙述完事情的经过之后,陈宣帝眉头紧锁思考起来,想了一会儿后问徐陵道:“爱卿估计这个价格还能再少吗?”

    徐陵回忆刚才元文遥的反应后,为难地答道:“五百石,估计是肯定不行了,现在建康城里驽马的价格都在二百石,元文遥此人精明又是鲜卑后裔,战马和驽马之间的差别,肯定知道的一清二楚”

    陈宣帝一听脸色更黑了吼道:“八百石肯定是不行了,我们南陈稻米虽多,照这个数目买的话,肯定买不了多少战马,朕给你透个底最多六百石”

    徐陵心里发苦但是面上无恙问道:“那如果北齐不答应呢?”陈宣帝听后瞪了徐陵一眼语气严厉道:“那就要看爱卿的本事了,八百石肯定不行”

    一旁的将军见陈宣帝购马心切,当即禀告道:“陛下,一旦达成协议,我方必须亲自验马,驽马和战马差距明显,但是外人却不甚了解,谨防北齐把驽马掺进战马当中,讲明必须是幽云一带的高头战马”

    陈宣帝一听点点头道:“对,和北齐谈的时候必须加上这一条”徐陵自感责任重大也不敢停留,当即告别陈宣帝离开,徐陵回去要想如何说服北齐降价。

    而元文遥得到南陈粮食换战马的信息后,当即写好密信让随身携带的信鸽送了出去,信鸽这玩意五胡十六国时出现,一般传递比较紧急的信息,因其偶然性太大,一般只作为辅助传递工具,紧急军情时还是靠人骑马传递。

    当信鸽返回邺城时,高伟正在宣阳宫练习书法,最近也没有什么大的事情发生,左丞相赵彦深脑子开窍后,不以自己老迈之躯为负担,执意为大齐挑选人才,带着吏部尚书一帮人在全国书院挑选人才去了。

    高伟虽说心里很高兴,但是担心赵彦深这身子骨吃不消,特意挑选了几名太医陪同,宜阳一带还处于对峙的局面,宇文护是打定主意要攻下宜阳,死活不挪窝。

    斛律光也是攻下邵郡和绛郡后,开始率大军南下,不过速度不急,一天就走三十里路,据高伟估计等邺城的五万大军到齐后,双方就要展开最终的决战。

    高伟还特意询问斛律光是否需要增兵支援,虽然王琳带三万人马南下,但是要是使劲凑凑的话,除了邺城驻防的军队外,估计还能给斛律光支援个三四万人马。

    斛律光倒是硬气说不用在支援军队,说打宇文护这个半吊子将军,十五万军队足够了,军队虽说不要,但是粮草方面斛律光开口索要二十万石,言明担心一旦战事拖久了,粮食会出现大问题,说到底是在敌人的地界上。

    加之高伟在出征时要求严禁士兵劫掠北周的百姓,粮食的消耗就更大了,当然高伟也不打算推翻自己定的规矩,北周的百姓将来也是他的子民,打仗嘛要争取不拿百姓一针一线,先把群众基础搞好。

    所以在接到元文遥的飞鸽传书后,高伟批示元文遥自己看着办,一是飞鸽传书信息量不大,高伟也不了解情况,二是相信元文遥的判断,高伟既然都让人家便宜行事,此时拖人家后腿干啥,上位者要懂得放权,底下人才有干劲嘛。

    晋阳段韶送来书信,安德王高延宗已经备齐礼物出使突厥王庭,突厥木杆可汗已经接见了高延宗,并且太医已经开始为木杆可汗治病。

    至于联合一事目前还没结果,估计突厥的木杆可汗还在犹豫,不过听高延宗传来回的消息,突厥的左右贤王倒是支持边境互市。

第44章 四句歌谣() 
至于王琳的军队还在赶路和招兵,据王琳派人传回来的消息,汉人参军的劲头很高,王琳是一再提高招兵标准,可是报名的人还是很多,期间好多都是宗族成员一起参军的,不仅武器精良,配合起来也比一般的新兵熟练。

    高伟为汉人子弟积极参军而高兴,给王琳回信中讲明可以适当地扩军,但是绝不能把新兵掺杂在中军当中,不能影响打败权景宣的计划。

    这些天唯一让高伟感到不高兴的消息,青州发生了一件大事,一股五万多的乱民攻打青州的治所东阳城,虽然被东阳城守军击溃,但却溃而不散开始向泰山郡一带流窜。

    虽然赵郡王高睿一口笃定一定会击溃乱兵,但是高伟却心里存疑,高睿历史上没听说有什么军事才能,泰山郡刚稳定不久,一旦有所闪失,搞不好会出大乱子。

    高伟本来想亲自带兵南下,来一次御驾亲征过把将军瘾,但是一想到高长恭、斛律光、王琳此时领兵在外,而他却不在邺城主持大局,一旦出了什么差池,很可能会捡了芝麻掉了西瓜,一招不慎全局崩盘。

    有好几次在朝上高阿那肱被高伟看的不好意思,原因在于高伟好多次想把这家伙派去平叛,打正规军你不行,打乱民盗匪总可以吧,几番思量之下高伟还是觉得不靠谱只好作罢,搞得高阿那肱心里直范嘀咕,难道陛下又看自己不顺眼了。

    接下邺城发生的最大的事是娄睿逝世,作为鲜卑族最大的外戚,在戎马生涯四十多年后,终于追随神武帝而去,高伟按照常理亲自见了娄睿最后一面。

    或许真的应了一句话,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齐史中“在任贪纵、聚敛无厌、专行非法、纵情财色、为时论所鄙”的之称的娄睿。

    在娄睿死之前拉住高伟的手,向高伟进谏道:“陛下,北周乃大齐第一大敌,陛下需励精图治与民休息,斛律一族树大根深,既要用也要限,娄文遥此人言过其实,小事可托大事上勿要相信”

    高伟体谅将死的娄睿苦心,娄睿每说一句高伟点一下头,最后娄睿攥紧高伟的手声嘶力竭喊道:“陛下,一定要保住大齐,不然死后臣也没脸见神武帝和各位死去的老兄弟”话落,娄睿咽气而亡,留下无数的遗憾和自责。

    在高伟看来娄睿是一个类似韦小宝样的人物,在世时什么都享受过,财富,权势,女人,到临终时娄睿回忆过去,往昔的种种让他不免有些自责,可悲、可叹。

    死后娄睿被封为大司马,对于一位高氏一族纠缠五十多载的外戚娄氏,当值此称号,这是对娄氏一族的尊重。

    玉璧城中

    当斛律光率大军夺下邵郡和绛郡后,韦孝宽一直处于警戒状态中,不管南绛城如何派人请援,韦孝宽风雨不动安如山,他深知面前对手斛律光的实力,只要露出一点破绽就会他逮住。

    斛律光北上攻取南邵和南绛两城,也打着逼韦孝宽能从玉璧这个王八壳子出来的打算,可是当斛律光踏入南绛郡守府,看到自杀而死的郡守,案几上墨迹未干参韦孝宽见死不救的奏表。

    斛律光不免叹了了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