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三国军神 >

第409章

三国军神-第409章

小说: 三国军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羽一边处理家中杂七杂八的事情,一边教导关平武艺。自从家中有了关羽这个顶梁柱以后,胡氏就很少再管理家中事务,当起了一个贤惠的妻子。

    这段时间,关羽就这样忙碌而充实的生活着。

    这一日,一家三口刚刚吃完饭以后,关羽忽然听到了外面似乎有人喧哗、呼救。当即让胡氏待在家中,他却和关平一起冲了出去。

    “杀人了,捉住贼人!”

    老妇抱住一个满脸横肉的男子,声嘶力竭大声呼喊。只见那个男子身上,已经被鲜血浸透,就连肠子都露了出来,眼看已经活不成了。

    老妇与那具尸体旁边,一个年轻男子持刀而立,四周的百姓将他团团围住,却也没有一人上前。

    老妇见自己的儿子已经断气,当即悲痛欲绝。她放下怀中的尸体,不要命的扑向了那个杀人的青年男子。

    “还我儿子,还我儿子,你还我儿子!”

    老妇对杀人凶手拳打脚踢,远处的关羽看到心中吃了一惊,生怕杀人凶手暴起伤人。然而,关羽的担心并没有发生,杀人青年面对老妇的厮打,却根本没有还手。

    关平远远看着一脸鲜血的杀人凶手,当即忍不住大声喊道:“阿武,你,你怎么能杀人?”

    由不得关平不吃惊,杀人者正是关平的总角之交关武,他也是地地道道的关家村人氏,从小与关平一起长大。

    关武今年只有十八岁,却也是孔武有力,喜好结交游侠。虽然很多游侠都是地痞流氓,关武却是一个有追求、有理想的人,绝不会与那些伪游侠厮混。

    他崇拜真正侠客的精神,立志于锄强扶弱,平常从来不会欺负他人。去年关武离开家乡四处游历,一直没有他的消息。

    不想,关平今日却看到他时,关武已经成为了杀人凶手。

    人力资源在乱世极其宝贵,文昭制定律法的时候,对于那些杀人凶手判刑极重。关武今日当街杀人,这种影响也是极坏。

    关平毫不怀疑,若是他被官府之人抓住,下场绝对不会太好。

499。第499章 新法

    关武面对老妇的厮打,却根本没有还手的意思。

    老妇打了一阵,感觉有些后继乏力,看着关武手中仍旧滴着鲜血的长刀,当即想要伸手将其夺过来。

    此时,关平已经早早来到了关武身旁。他看着老妇的举动,心中一惊,率先上前抢走了关武的武器。

    关平知道,老妇自身没有什么力气,哪怕关武站在原地让她殴打,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假如让老妇夺走了武器,若是关武还不躲闪的话,肯定会殒命当场。

    虽然不晓得关武为何当街杀人,然而凭借自己对关武的了解,以及关武杀人后的举动,关平就能推测出这里面一定有所隐情。

    更何况老夫的儿子郑屠,也不是一个什么好的货色。

    老妇见关武的长刀被人夺走,急忙嚎啕着对关平说道:“这人杀了我的儿子,阿平一定要帮我报仇啊,杀了这个挨千刀的。”

    关家村里面的人口并不多,还有不少乃是后来迁徙过来的百姓。大家乡里乡亲,基本都认识。

    关平看着老妇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样子,当即说道:“媪媪休要激动,关武既然当街杀人,自然会有法律对他进行制裁。”

    “要不了多久,就会有官吏前来捉拿他了。”

    其余围拢着的百姓,也都纷纷开始劝谏老妇。然而,老妇死了儿子情绪非常激动,又岂是别人所能够劝说的?

    她扑上前去,对着关武又踢、又抓、又咬。

    围观众人素来知道关武的品德,又敬佩他敢作敢当,以及杀人后也不逃逸的硬气。是以很多人看着被抓伤的关武,都有些于心不忍。

    几个妇人终究还是看不下去了,他们上前拉住老妇,强制扯住了仍不解气的郑母。

    关平看着脸上被抓出几道伤的关武,有些恨铁不成钢的问道:“你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闹得非要杀人?”

    关武歉意的看了郑母一眼,只是不语,也不理会围观的众人,就往外面走去。

    百姓们本来以为关武敢作敢当,杀人之后不会逃跑。却没想到,转眼之间他就要离开,当即再次将关武团团围住。

    其中一个壮汉说道:“阿武,你的为人俺们清楚,那郑屠的品性,俺们也都了解。想必你当街将他杀死,也有自己的理由。”

    “然而官府早以颁布了法律,若是有人遭遇盗贼、或是杀人犯,却不出面逮捕者,百步之内皆罚一盾。”

    “俺们围住你并不是想要官府的赏钱,只是你若就这样离开,在场的乡亲们都要被官府罚款。”

    关中的这条律法,乃是文昭借鉴了秦律,并且感念后世道德崩坏,这才重新制定的法律。

    依照秦律:有贼杀伤人冲术,偕旁人不援,百步中比野,当赀二甲。

    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有人于大道上杀伤人,在旁边的人不加援救,其距离在百步以内者,与在郊外同样论处,应罚二甲。

    两幅铠甲,在那个时代已经是笔非常重的罚款了。

    在后世,看见小偷盗窃,很多人为了避免惹祸上身,都是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有些人好心好意扶摔倒的老人起来,反而被诬告索取巨额赔偿金。

    长此以往,使得人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冷漠,许多本来心怀热血之人,也不敢随意见义勇为。

    文昭当时看过几条新闻,有老人骑车摔倒在地,因为路上有积水,老人的头都埋到了水中。旁边的人看到之后,有女子冲了过去想要拉起老人,却被其他人制止。

    众人都担心反被诬告,而且见义勇为不但没有好处,还容易惹祸上身。故此,众人眼睁睁的看着老人被积水淹死,却无人敢上前。

    不得不说,在一个民智开启,相对于古代极其发达的社会,却会遇到这种事情,无疑让人感觉十分心寒。

    当然,这也跟法律不太完善有关。

    就好像那些诬告别人者,纵然后来查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诬告者仍旧没有损失,被诬告者却耗费了大量时间,还有金钱。

    文昭入主关中以后,得到了保存相对完整的秦律,他花费了许多时间阅读。读过之后,心中却有很大的触动。

    秦律虽然分的非常细,几乎对于百姓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记载、规范。乍一看来,似乎是秦法苛刻;细细观之,却发现律法之中也包含人情、人性。

    就比如,秦律规定:丈夫盗窃一千钱,在其妻处藏匿了三百,妻应如何论处?妻如知道丈夫盗窃而藏钱,应按盗窃三百论处;不知道,作为收藏。

    再比如,秦律规定:甲盗窃不满一钱,前往乙家,乙没有察觉,问乙方如何论处?假如乙不知情,则不应论罪;如系知情而不加捕拿,应罚一盾。

    通过这两条对于盗窃案件的记载,就可以看出秦律,对于知情与不知情的处罚不一样。知情不报者有罪,不知情者无罪。

    对于那些诬告、作伪证之人,秦国律法制裁亦是极其严厉。

    就比如:有人只偷了你三十钱,你却说别人偷了一百钱。若是查明之后,就会以诬告罪论处,将罚款两副铠甲的钱。

    还比如:别人没有偷牛,你却故意诬告别人头牛,对于这种人,直接罚款一头牛。

    文昭看到这些内容的时候,时常在想:假如后世有这些律法,那些借摔倒讹诈好心者的人,还敢不敢如此猖獗?

    假如后世有这种律法,在街上看到小偷之后,人们还会不会视而不见?

    当然,由于两个时代的不一样,秦国律法倒也并不完全适应后世。然而在陈旭这个穿越人士看来,秦国的律法、制度在这个时代,无疑是极其超前的。

    秦律详细到一个怎样一个程度?

    就比如甲盗窃了一只羊,羊头上有绳,绳值一钱,问应如何论处?

    秦律中对于这些都有记载:若果真如此,甲所要偷的是羊,绳是拴羊的,甲就把羊牵走了,不应以超过盗羊议罪。

    综上所述,秦律有时虽然唯法,却也有些唯心。

    盗贼原意只是偷羊,并没有想要偷拴羊的绳子。盗贼之所以拿走绳子,也是因为绳是拴羊的,故此只能算这个盗贼偷了羊,而不能算他还偷了绳。

    不管是这个例子,还是前面的不知者不罪,都可以看出秦律有着人性的一面。

    文昭与夏侯兰、程昱、陈群多次研究过秦国、大汉的律法,才制定了新的法律,用以治理关中以及并州、凉州。

    这在种新的律法之下,人们见义勇为已经不是一种道德鞭策,而是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

    若是面对盗贼盗窃、凶手杀人,附近百姓视而不见的话,都要遭受法律的制裁。当然,关中法律对于这种情况的制裁,远远比秦律中轻得多。

    毕竟事实证明,秦国法律的制裁亦是太过严厉,两幅铠甲的罚款,根本不是一般家庭能够承受的。

    (不知不觉,已经五百章了,求票!)

500。第500章 为父触法

    在新的法律之下,见义勇为有奖励;放纵盗贼、视而不见却要受罚;诬告他人反座。假如人们果真抓住盗匪、凶手,官府还会对出手帮忙的百姓进行奖励。

    正是因为这样,百姓们见到关武想要离开,才奋不顾身的将其团团围住。

    若是文昭看到百姓们现在的举动,肯定会感到非常欣慰。

    关中不仅立有新法,而且勒令官吏们必须为百姓普及法律知识。

    自古以来,立法从来都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然而想要将法律深入人心,能够贯彻的实施下去,却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就好似历史上陈胜、吴广起义一样,他们两人也正是借助了百姓们乃是法盲这个特点,才盅惑众人与他们一起造反。

    假如当时大泽乡的九百多人,知道秦国律法乃是‘因雨失期免罪’,而不是‘因雨失期皆斩’的话,恐怕众人也不会揭竿而起了。

    当然,这并不代表秦国律法没有贯彻实施下去,毕竟当时秦始皇统一天下不久,被灭六国的律法与秦法完全不同。

    也许秦律在秦人之间中深入人心,然而这些成为大秦子民没有多久的六国百姓,他们想要彻底接受秦法,却也是个极其漫长的过程。

    文昭正是想到了历史上的这一幕,才会严厉督促地方官吏,为百姓们讲解律法。

    如此一来,既能够有效帮助开启民智,也可以让百姓心中有一杆尺子,可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至于违背律法。

    当然,律法牵涉到各个方面,想要百姓们全部了解,却是有些困难。文昭能够做的,就是让地方官吏,尽量讲解那些与百姓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律法。

    除此之外,文昭还下令在每个郡县,张贴写满律法的公告。

    由于新式造纸术,以及活字印刷术的出现,这些记载满了法律的纸张,成本也不会太高。

    写满律法的布告,张贴在一个太阳晒不到,雨水淋不到的位置,每日都还会有一个识字之人,待在那里为有疑问的百姓讲解律法。

    为了调动百姓们学习律法的积极性,官府甚至还是设下了奖励,对于那些学习律法出众的百姓,还有着一些相对应的奖赏。

    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