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闺华记 >

第91章

闺华记-第91章

小说: 闺华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去帮着打理内务,越发显见得就我们顾家出来的这些人是外人,是会害她母子似的,搞得白姨娘不管什么时候见到我们都跟乌眼鸡似的。”

    “这个可怪不到白姨娘头上,刘妈妈想必也清楚了白姨娘是为何早产的吧?还有,刘妈妈想必还记得皇上的口谕吧,如有背主欺主的,一律死罪。我当时看在外祖母一心为我好的面上没有发落余婆婆和史嬷嬷,只要了那闫婆子两条腿,可不代表下次别人还有这好运。”

    “这是什么话?难不成小姐以为我们也要去害小少爷?难怪小姐不肯让我们插手小少爷的事情,原来是在防着我们呢。奴婢就不明白了,奴婢只不过是帮着二舅老爷找了两次东西,没找到也就罢了,小姐怎么就一竿子就把我们都打死了?先是我一家子被提前发落到幽州,接着是赵妈妈一家被留在了扬州,还有就是方姨娘被架空了。小姐,我们到底做了什么对不起小姐和小少爷?老爷在世的时候都没有这样冷淡过我们,老爷夫人一没,小姐就把我们撇一边了,太伤我们这些老人的心了。”刘妈妈越说越激动,主要是这些话挤压在她心里也有半年了。

    “刘妈妈光想着你们这些老人会伤心,就不想想我们小姐会不会伤心?”司书用托盘端了一杯水来给谢涵,听见这话呛了一句。

    “小姐有什么气好生的,小姐还是一个孩子呢,我说小姐怎么会越来越跟我们生分了,原来就是你们几个挑唆的。”刘妈妈双目喷火似的盯着司书。

    这丫头胆子大,不但会说话噎人,还敢动手打人,连带着把司棋和司琴两个都带坏了,她就知道,当时奶娘把这丫头带了来就是故意来挑事的。

    果然,刘妈妈一想到司棋,司琪从里面走了出来,“什么挑唆不挑唆,这罪责我们可不敢当,我们只知道一门心思为主子着想,不像有的人端着主子的饭碗心里却向着别人。”

    “就是,刘妈妈,你都跟了我们小姐这么多年,怎么还一天到晚以为自己是顾家的人啊?你这么喜欢顾家,干脆跟小姐求个情,让小姐把你的卖身契还你,你回顾家去得了,这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可有的是。”司书气死人不偿命地又补了一句。

    “我什么时候说自己是顾家人要回顾家了?你们两个小蹄子别在这里架桥拨火的,我是从顾家出来的不错,可夫人也是从顾家出来的,别以为夫人没了,小姐年幼你们几个做丫鬟的就可以任意妄为地挑拨小姐和顾家的关系,等小姐年龄大一些明白事理了,你们一个个都吃不了兜着走,把你们发卖了都是轻的。”刘妈妈不敢对谢涵发脾气,可不代表她会怕几个丫鬟。

    可这话谢涵不爱听了,“刘妈妈,我的丫鬟还轮不到别人来教训,我只问你一句话,你今天来找我究竟什么事情?”

    “奴婢,奴婢是听说,听说小姐。。。”刘妈妈看着谢涵的脸,后面的话说不出来了。

    “刘妈妈要是没有别的事情,就去把外书房收拾出来,我打算在那里和几位姐姐们一起上课,对了,五位姐姐,加上我一共六个人,你去问问林先生都需要准备些什么东西,这位林先生也是外祖母特地给我送来的,你不可慢待了。”谢涵没有让她把话说出来。

    她知道她是为了那些药包来的。

    因为只要谢涵把那些药包拿去找人检查一下,顾老婆子想害谢涵的目的就包裹不住了,所以红榴才会火急火燎地找到刘妈妈,而刘妈妈也才会说她认识好郎中,想把这件事揽过去。

    可她却忘了,谢涵不是以前那个乖巧听话任由她们揉捏的谢涵了,再加上谢涵身边的司书和司棋,一个比一个牙尖利齿,所以刘妈妈气急之下这话就越说越拧。

    因此,尽管刘妈妈最后还是没有把关键的话说出来,但谢涵却清楚了她的心意,这样的人是不能再留在身边的,只不过怎么打发她谢涵还得思量一番。

    毕竟刘妈妈当年的确是以母亲的陪嫁身份进的谢家,也在母亲身边伺候了十年,如果可能,谢涵还是想让她体面地过完下半辈子。

    当然,这就是得看刘妈妈配合不配合了,聪明不聪明了。

    刘妈妈见自己无功而返,貌似还得罪了谢涵,心下也有些惴惴不安的,她是越来越看不懂眼前的这位小姐了,主意不是一般的正,以前还只是小打小闹地敲打一下这些顾家出来的人,现在是明目张胆地把他们踹开了。

    她记得上次从京城回扬州的时候,红棠和红芍两个在路上每天都煎药给谢涵吃,每次都盯着谢涵吃完,谢涵哪次不是乖乖地喝了?

    可一回到扬州,谢涵就开始变了,先是拿方姨娘开刀命方姨娘跪下,接着是阳奉阴违地和顾琦作对,再然后是把她一家提前打发到幽州,接着是借着白姨娘出事架空方姨娘和赵妈妈,把高升家的提了内院管事,再后来,干脆把赵妈妈一家留在扬州了,现在又公然命丫鬟去抢老夫人命人开的药包,这是要跟顾家撕破脸的前兆?(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九章 、想到办法(一月月票一百加更)

    想到谢涵有可能要跟顾家撕破脸,刘妈妈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因为这样一来,她的日子是最难过的,不管是谢涵还是顾家哪头她都得罪不起。

    这时的刘妈妈忽然有点明白为什么赵妈妈会选择留在扬州了。

    可惜,她明白得有点晚了,而且这样的机会不大好找了。

    看着刘妈妈一脸死灰地离开,谢涵的精气神反倒被调动起来了,她不能一味地沉湎于上一世的悔恨和愧疚中,而是应该把握当下,把握这一世,她不能浪费上苍给她的这次重生机会。

    这天晚上,谢涵去张氏那边请安,正赶上张氏等人放下碗筷坐在一起说着今年的收成。

    麦收结束了,今年年景不错,不说风调雨顺吧,也是旱涝均衡,算得上是丰收了,所以谢家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舒心的笑容。

    “祖母,我那边人多,又没有地,那些粮食给我们留出一部分来,左右我们也是要花银子去买,买谁家的不是买?”谢涵道。

    她是怕粮食丰收了粮价就该下了来,到时农民手里依旧是白辛苦一年,这个认知是谢涵从书里读到过的,现实生活究竟如何她就不得而知了。

    “这孩子,你那些人能吃多少?祖母早就给你预备出来了,一家人还用花什么银子买?”张氏摸了摸谢涵的头。

    “祖母,这可不是一天两天,这日子长着呢,难不成我那一大家人都让祖母养着?这成什么了?本来还说我们来养祖母呢。好了,不说这件事了,到时我让高管家找大伯谈。我今儿倒是有另外一件事想问问祖父祖母还有大伯二伯。”

    “什么事?”几个人同时问道。

    “我来的时候高管家跟我说了一件事,说是今年年景好,没有人卖地,他的意思是不如先买下村子后面的那座荒山,我们自己雇人去种点东西养点东西,好歹今年冬天不至于没有肉吃,祖父母的意思呢?”

    这话确实是高管家提出来的,谢涵下午找他谈过了,谢涵的意思是想买一座庄子把刘妈妈一家打发去庄子上看家,可高升说庄子是可遇不可求的,一般人家只会在急需用钱或者是搬迁时才会把庄子卖了,因此,这事得等。

    可谢涵却不想等。

    高升于是提了另一个方案,买山头和荒地自己建庄子,左右这一大家人一年下来的鸡鸭鹅需求也不是一笔小数,村子里没有集市,买点什么都要去十多里外的镇上,而镇上平时的集市也不大,尤其是谢涵爱吃的鸭子和鹅更是少得可怜,只有在逢五逢十有大集的时候偶尔才会碰上一两份。

    可如果赶上雨天雪天出门很不方便,尤其是冬天大雪封路是常事,因此高升才会动心思在村子后面买一座山头自己建庄子,别的不说,至少每天需求的鸡鸭鹅能养出来,此外还有猪牛羊等牲畜,再加上自己家的马和骡子也不少,高升越想越觉得合适。

    对了,还有果树,谢涵以前在扬州的时候每天都离不了各种水果,可来这乡下之后,只买到几次杏和桃,还不怎么好吃,一看就是没有用心打理的野生杏和桃。

    所以,拉着李福和陈武还有谢绅转悠了几天的高升琢磨出了这样的一个办法,自己种果树自己养鸡鸭鹅和马牛羊。

    虽然窝在这乡下是一件没有办法的事情,可他们手里不缺银子,完全可以创造条件让谢涵生活得更好一些。

    谢涵对于农事方面是一窍不通,所以才会借着请安的机会问问几位长辈,倒也不全是想取经,还有一半的原因是尊重。

    毕竟买山头是一件大事,要是不先跟几位长辈通个气,他们心里多少会有些失落,因为他们是实打实地把谢涵当成了家人。

    “真是个孩子,就为了没有肉吃就去买座山头自己养?”张氏听了谢涵的话先笑了。

    “可不是个孩子,还是一个有钱的官家孩子呢,乡下娃没有肉吃也不敢想着去买山头养啊?”吴氏凑趣道。

    “买山头倒是没有多少银子,可专门雇人去养的话是不是有点不合算?你们能吃了多少?”谢耕田问。

    “爹,小妹不会多养一些,说不定到时还能拿出去卖钱呢,正好我们要开餐馆,还怕小妹家的东西卖不出去?”谢沁的脑子很快拐过弯来了。

    “二哥,开餐馆的事情定下来了?”谢涵问。

    “差不多了,你家的管家真是一个办事的,把大致的章程列了出来,我们自己核算了一下,因为是租房,在县城开一个饭馆的投入有一百两银子就够了,所以祖父祖母很痛快地答应了我们。”谢沛道。

    家里的长辈已经说好了把这件事交给他打理,谢沛也是摩拳擦掌的,就等着干好了让家里的长辈也让岳家的人高看他一眼。

    “才一百两?”谢涵对这个数字也是颇为惊奇。

    看来,这北地的日子的确比扬州苦多了,别的谢涵没有印象,但是她记得高升好像说过一次她家在扬州的绸缎铺一年的租金是三百两银子,好像那店面也不算大,而且那三百两仅仅是指铺子的租金。

    可开饭馆却不仅仅是租金,还有别的诸如锅碗瓢盆、桌椅板凳、人员开销、房子装饰等等一系列的琐事,谢涵的确没有想到一百两银子在幽州的购买力有这么强。

    看来,这北地的日子比扬州城里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这孩子,到底是一个不经事的娃娃,一百两银子还少?要知道很多人家辛苦一辈子都见不到几两银子,大部分的农家辛苦一年也吃不上几次肉,你爹你祖父祖母就是打那样的日子过来的。”谢春生对谢涵的不事稼穑不懂艰苦忧心起来。

    他是怕她过惯了那种有钱人的骄奢日子,嫌弃乡下的日子艰苦,熬不了多久就想回城里去。

    一个几岁的小娃娃,外加一个还在吃奶的奶娃娃,就算手里有点银子,可也得算计着花吧?(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章 、成全

    谢涵听出了老爷子话里的担忧,刚要开口,吴氏说话了。

    “爹,这人跟人是不一样的,我们涵姐儿生来就是享福的,三弟给她留下了那些产业,还有皇上也为她筹集了不少银子,还有这幽州城里的大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