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闺华记 >

第17章

闺华记-第17章

小说: 闺华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春晖院,在二门处会齐了赵妈妈等人,到大门处,只见高升带了四个小厮正在门房处候着。

    出了谢家大门,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巷子,这一带住的非富即贵,围墙又高又长,且由于户与户之间比较远,因此一到晚上巷子里就比较黑,行人也比较少,这也是高升为什么要亲自带着几个小厮跟着的缘故。

    “小姐,往东还是往西?”高升问。

    谢涵知道往东走过三户便是一个十字路口,那边过去不远是一片水域,往西走,要走五六户才到一个小十字路口,从那个小十字路口往南拐出去便到了街里,那边晚上有夜市,极为热闹。

    “往东吧,东边安静些。”谢涵是怕惊扰了别人。

    高升听了并无异议,提着灯笼带了两个小厮在前面走着,命李福带着一名十**岁的小厮断后,谢涵人小腿短,又是大晚上的,方姨娘怕她着凉也怕她胆小受惊,主动弯腰把她抱了起来。

    路过旁边的那户人家,谢涵见那家人家大门紧闭,门口黑漆漆的,一盏灯笼也没挂,觉得有点蹊跷,便随口问了一句。

    “这户人家去年冬天就搬走了,夫人原本说想把这家园子买下来,打通了和咱们并一家,省得咱们家的地方太小了,可老爷说我们家人口简单,没必要浪费。为这事,夫人还和老爷别扭了两天,最后还是老爷说,等春天看看这家庭院的花草树木再说,可惜春天到了,夫人却再也没回来。”方姨娘说到后面眼圈有点红了。

    “这事我怎么没听母亲说过?”谢涵对这件事一点印象也没有。

    不过细细一想,她倒是理解母亲的心思。

    不管怎么说,母亲也是出自定国公府,虽是庶出,可也是在老夫人身边长大的,她见惯了世家大族的场面,也想把谢家往这条道上引,衣食住行样样都力求精致完美,可别的都好说,唯独这住不是一件小事。

    合适的房子不好遇,而搬家也是一件劳心劳力的事情,可如果能把隔壁买下来打通了,这项工程倒不大,也省事,母亲会动心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让谢涵不理解的是父亲的举动。论理,谢家每年有六七千两银子进账,这么大的一套宅院贵也超不过五六千两银子,以父亲对母亲的疼爱,他应该会依了母亲才是。

    “那这房子现在还没有卖出去吗?”谢涵追问了一句。

    “卖了,卖了,春天的时候就有人搬来了,可谁知没住两天,听说老家出事急急忙忙走了,现在也没回来。”高升家的抢着说道。

    谢涵听了便没再多问,说话间便出了巷子,赵妈妈找了一处平坦的地方先把东西放下了,司棋往地上放了两个蒲团,方姨娘放下了谢涵,谢涵向着北方跪了下去。

    谢涵一跪,其他人都跟着跪了下去,顿时悲悲切切的呜咽声响了起来。

    高升用火折子先把几件纸棉袄点着了,接着谢涵便开始陆陆续续地往火堆里扔纸钱和用银箔纸、金箔纸叠的元宝以及金山、银山,当然,还有那份《心经》,刘妈妈负责烧纸房子。

    “母亲,女儿来祭拜你了,给你送衣服送钱来了,母亲,女儿来晚了,是女儿不孝,母亲,女儿愧对你和父亲这些年的教诲,女儿做错了很多事情,母亲,女儿给你磕头了,请母亲原谅女儿。”谢涵一边絮絮念着一边磕头。

    “。。。母亲走的时候,女儿不幸染病,没有去送母亲最后一程,也没能跟父亲一起回家,是女儿的错;中元节的时候,女儿出不了门,只是让奶娘在外面替女儿给你烧了点纸钱过去,也是女儿的错,母亲,请原谅女儿的不孝,女儿知道,女儿能有今天,是母亲在天上保佑着女儿。母亲,你若在天上有知,请一定要护着父亲,父亲到了他现在最难的时候,母亲,你已经丢下我,请你一定不要让父亲也丢下我,母亲。。。”

    谢涵说着说着哽咽难言,伏地长跪不起,她是想起了前世今生的际遇,她一个无根无基无父无母的孤儿要怎么才能躲过顾家的狼爪把那个孩子养大,为他们姐妹或姐弟两个谋一个好将来?

第三十章 、来意

    这天晚上祭拜回来,谢涵因为伤心过度外加吹了点凉风,又有点鼻塞和头疼了。

    好在她自己久病成医,也有一点经验了,当即命司琴去找灶房上的人煮了一碗辣辣的姜汤,喝下去后发了一身汗,再用两床被子捂了一个晚上,第二天竟然好了。

    正洗漱时,赵妈妈和刘妈妈两个来了,她们两个知道昨晚谢涵着了点凉,过来探视一下。

    “两位妈妈请坐,没想惊动别人的,已经大好了。”谢涵的确是回房后觉得不适才让司琴去找灶房的人,没想到赵妈妈和刘妈妈的消息倒是灵通。

    “小姐,老爷正病着呢,小姐的身子可马虎不得,依奴婢的意思还是找一个大夫来好好瞧瞧吧。”刘妈妈说。

    “可不是这话,老爷如今顾不上小姐,小姐年龄又小,少不得我们这些做奴才多操点心,替小姐多想着一二。说句不托大的话,夫人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奴婢就到夫人跟前当差了,谁知一眨眼,如今小小姐也这么大了,就是可惜了夫人,那么好的一个人,偏就。。。”赵妈妈后面的话没说出口,掏出帕子拭泪了。

    谢涵知道赵妈妈是当年母亲的陪嫁丫头,后来在母亲房里做了一个管事,具体负责什么谢涵还真不清楚,她只记得母亲出门什么的都带着她,她男人谢涵倒还记得,好像是专门负责府里女眷们出行的,也就是说府里的马车归他调度,谁要用车,得先去跟他说一声。

    而刘妈妈是当年顾家陪嫁过来的两房家人之一,那一房留在京城看家,刘妈妈一家跟着来了扬州,刘妈妈是整个内院的管事,主子和丫鬟们的吃穿用度好像都要经她的手过一遍,她男人好像是一个买办。

    说起来,这刘妈妈和赵妈妈两家子在谢家的确都占着好位置,仅次于总管高升一家。

    这两人一大早来看自己,单单只是看自己还是有别的什么目的?

    这些妇人们经年在后宅打滚,心思可不像那些小丫头子简单,她们经历的事情多,权力也大,加之又有了自己的小家庭,私心肯定多多了。

    “多谢两位妈妈替我想着,我知道爱惜自己的身子,不过请大夫就没有必要了,我已经大好了,正打算去看看我父亲。对了,有件事差点忘了跟刘妈妈说一声,我奶娘回乡下去了,我托她顺便带两个小丫头子来,白姨娘院子里应该多放两人,还有我父亲院子里的人也不够使。”

    谢涵昨日也是临时想着让奶娘给秋月找两个丫鬟,一时忘了母亲不在,这些事情应该先跟管事说一声。

    “应该的,还是小姐想的周到,奴婢倒是也想过给白姨娘身边添个伺候的人,可又怕别的姨娘觉得不公,当年夫人定的规矩就是一个姨娘配一个丫鬟和一个做粗活的婆子,奴婢不敢私自做主。”刘妈妈陪着笑说。

    “不妨事,左右她以后生了孩子,孩子也是要人照管的,现在提前配上,倒也省得临时抓瞎。”

    不知怎么回事,谢涵看着刘妈妈的笑脸很是有点碍眼,便拿话把她堵回去了。

    “要说主子就是主子,可真真比我们做下人想的远,小姐才六岁呢,就有几分夫人的气势,阿弥陀佛,这可真是我们这些做下人的福气。好了,我们知道小姐忙,也就不多打扰了,小姐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这些下人做的,打发人来说一声就是。”刘妈妈见谢涵拿定了主意,便把话收住了,起身告辞。

    看着这两人离去的背影,谢涵倒是琢磨出这两人的来意了,她们是怕谢涵小,老爷百年之后这个家肯定是要交给高升,而高升不是顾家的家生子,跟她们不是一路人。

    很难说老爷百年之后高升会不会独揽大权把她们踢出谢家,因此她们来看谢涵,一是试探,看看谢涵到底是什么心性;二来才是卖好。

    还别说,倒真让谢涵猜中了。

    原本她们对谢涵也没抱多大的希望,因为从京城到扬州这一路两位妈妈听的都是谢涵在顾家如何受欺负如何生病的事情,可昨晚去祭拜,她们两个亲眼见高升恭恭敬敬地征求谢涵的意见,问是往东还是往西走,而谢涵居然还就真拿主意了,高升居然也就真听了。

    故而,她们才想着来谢涵这走动走动,也算提前给自己铺一条路吧。

    当然,她们做梦也想不到,真正想把她们踢出谢家的不是高升,而是她们口中的小姐本人。

    由于两位妈妈来耽搁了一会,谢涵领着红芍和司棋到春晖院时谢纾已经吃完了药,正跟高升谈话。

    谢涵知道后,直接拐去了偏房,方姨娘正在床上摆弄一堆衣料,见到谢涵,忙迎过来先行了个礼。

    “小姐,你来得正好,我正想挑一块料子给你做身家常穿的棉袄,你看看喜欢哪块料子?”

    “给我做衣服?”谢涵一愣。

    怎么一大早又一个向自己示好的?

    可是话说回来,方姨娘和赵妈妈、刘妈妈却有点不太一样,可能是这么多年她一直没有孩子,而府里又只有谢涵一个小主子,她一直对谢涵不错,以前谢涵也没少穿她做的衣服鞋袜什么的。

    谢涵看了眼床上的料子,她现在在孝期,一般只挑一些素净些的颜色,比如藕荷色、松香、冰蓝、浅灰、米白等。

    而方姨娘摆弄的这些料子也基本是这些个颜色,她自己身上穿的是一件松香色的立领斜襟小薄棉袄,下身是一条黑色的马面裙,头上也没什么首饰,简简单单就一支金簪。

    说起来她在谢家的时日也不短了,尤其是母亲没了之后,这个家暂时交到她手里,难得她做人还是跟以前一样谨守本分,一点也不张扬。

    一念至此,谢涵便给了她这个面子,上前挑了一块米白色缎子,“就这个吧。对了,白姨娘的肚子越来越大了,也该给她预备几身新衣服,你从库房给她找几块素色的料子送去吧,还有,叮嘱灶房的人,吃食上也多费点心。”

    谁知方姨娘听了这话,突然变了脸色,“小姐,干嘛对她这么好?夫人才走多久,她就把老爷勾引了,还怀了老爷的孩子,我,我。。。”

    后面的话方姨娘没有说下去,因为谢涵正一脸怒气地盯着她。

第三十一章 、发威

    方姨娘见谢涵生气了,倒也很快住嘴了,并低下了头。

    谢涵虽气得满脸通红,可一时之间也不知该拿方姨娘如何是好。

    论理,她才一个六岁的孩子,又是一名官家小姐,是不能听这些话的,听到了也只能装听不懂训斥对方一顿。

    估计方姨娘也正因为吃准了这一点,以为谢涵听不懂,想着借这个机会发泄一下心里的不满,同时也挑拨一下谢涵和秋月之间的关系。

    只是谢涵不明白的是,她是一早存了这个心思还是因为顾琦对她授意了什么?

    如果是前者,意味着她早就觉得自己的利益和地位受到了挑战和威胁,这种情形下,只要顾家的人在一旁稍微点下火扇一下风,方姨娘就很有可能去害秋月和她肚子里的孩子;如果是后者,谢涵就更得小心了,这说明顾琦已经开始打这个孩子的主意了,她必须尽快地把秋月送走。

    方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