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寒门枭士 >

第708章

寒门枭士-第708章

小说: 寒门枭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队在太岳山区至少要走一天,出了太岳山区后便进入了隆德府地界,隆德府也是一片盆地,西面是太岳山区,而东面便是巍巍太行山,上党县便夹在这两条大山脉之中。

    当天晚上,两万骑兵在盘秀山脚下的一片松林中宿营,士兵们奔行了一天,着实疲惫不堪,他们喂了马匹,便将毯子往身上一裹,倒头呼呼大睡。

    完颜昌却睡不着,他起身带着十几名亲兵在四周巡视,不断有外围的巡哨士兵向他躬身行礼。

    “有异常吗?”完颜昌问道。

    “启禀副帅,四周非常安静,没有任何意外情况发生。”

    完颜昌心中有点不安,按理应该有情况发生才对,至少也应该有猛兽悄悄路过,怎么能一点情况都没有呢?

    完颜昌又向四周望去,两边是黑黝黝的大山,在沉沉夜幕中只剩下巨大的黑影轮廓,他们实际上从下午开始便在太岳大峡谷中穿行,要再走三十余里才能走出太岳大峡谷。

    他们目前所在的位子是峡谷最宽阔之地,宽达十几里,峡谷内树林密布,一条浅浅的小溪穿谷而过,两边是陡峭的大山,左边这座大山叫做盘秀山,方圆百里,东麓风景极为秀丽,而南麓则是岩石峭壁。

    完颜昌着实不放心,又加派了一百名巡哨在外围巡逻,他这才返回松林休息。

    一更时分,在距离金兵驻营地以西约二十里外出现了一支黑压压的军队,为首主将不是别人,正是李延庆,李延庆令刘继续镇守太原,他自己则率三万军秘密离开太原,一路南下进入晋州。

    当初他留下刘大这支军队,其实就是想把它当做一个诱饵,金兵在河北残酷围剿义军,几乎已经将数万义军绞杀殆尽,没有遭遇任何有力的抵抗,金兵从骨子里轻视民间抵抗。

    李延庆便可以利用这种轻视让刘大的义军引金兵入瓮,尤其刘大军队所在的上党地区更是山脉众多,大峡谷随处可见,正是对付金人骑兵的有利地形。

    李延庆大军在前天便埋伏在太岳山区,他放过了赶往上党县镇压刘大义军的河东路汉军,他对这种乌合军队没有兴趣,他在耐心等到敌军主力的到来。

    李延庆原计划是钓两条不错的鱼,河东路汉军和燕山府汉军,却没有想到居然钓到了一条大鱼,完颜昌亲自率领两万骑兵前去攻打上党县,这让李延庆心中充满了期待。

    在两万骑兵离开临汾县东进的同一时刻,李延庆便接到了情报,他迅速进行部署,在太岳大峡谷内有三处比较适合骑兵驻营的地方,李延庆派兵在这三处都进行了部署,没想到金兵选择了第二处目标盘秀谷宿营。

    宋军在树林内也搭建了一座行军帐,此时大帐内灯火微明,李延庆站在桌前注视着地图,这是斥候之前绘制的一幅大峡谷地图,金兵驻营的盘秀谷是重点地段,绘制得也格外详细,李延庆注视片刻,忽然眉头微微一皱,抬头问站在一旁的斥候,“盘秀谷那边的溪流有多宽多深?”

    “启禀都统,宽约一丈,深只齐脚踝。”

    看样子和这边差不多,他随即令道:“让牛皋将军来见我!”

    片刻,牛皋快步走进大帐,单膝跪下抱拳道:“卑职参见都统!”

    “牛将军请起!”

    “谢都统!”

    牛皋站起身来到小桌前,李延庆指着地图西面道:“你可率三千人迅速赶往鹅颈谷,将溪流给我断掉,三更之前必须做完此事。”

    “卑职遵令!”

    牛皋见李延庆没有别的吩咐,立刻告辞离去了。

    鹅颈谷位于西面十里外,是一座通过北面的峡谷,李延庆率领大军就是沿着这条峡谷南下,鹅颈谷很窄,最窄处只有十丈,小溪便是从北面流下来,流经鹅颈谷,如果在鹅颈谷把溪流切断,那么盘秀谷那边的小溪就没有水了。

    此时在盘秀谷东西两端,有数百名宋军士兵正在树林中涂抹火油,盘秀谷虽然宽达十几里,但到处是树林,一旦起火,根本就无处可逃,只有向东或者向西突围,向东有王贵率领的一万军队在谷口外等候,向西则有李延庆的大军在二十里外等候,实际上,两万金国骑兵已经被宋军包围在盘秀谷内了。

    时间渐渐过了两更,行军帐已经撤除,李延庆骑在战马上注视着西面,这时,有士兵奔来禀报,“启禀都统,溪水已经断流!”

    “果然神速!”

    李延庆暗暗赞一声,随即下令道:“可以点火!”

    三支火箭腾空而起,这就是点火的信号,埋伏在距离敌军约五里外的宋军立刻开始点火了,他们拿着火把奔跑,点燃上百处火点。

    这时,松林内的巡哨金兵也发现了异常,溪水竟然断流了,巡哨士兵大为恐慌,急奔去向完颜昌禀报。

    “什么!溪水断流?”

    完颜昌一阵愕然,这是什么缘故?他稍稍清醒,顿时意识到不妙了,立刻站起身高声令道:“传我的命令,所有士兵立刻上马!”

    这时,有巡哨疾奔回来大喊:“起火了,东面燃起大火!”

    由于山谷内风力强劲,而且吹得是东风,使得东面的浓烟吹到了金兵的宿营地内,树林内浓烟弥漫,两万骑兵纷纷在睡梦中被呛醒,士兵们惊恐万分,纷纷翻身上马,连裹身体的毛毯也顾不上了,战马也感受到了危险,纷纷扬蹄嘶鸣。

    “副帅,现在怎么办?”一名千夫长大喊道。

    “先离开松林,去南面看看!”

    完颜昌率先催马向南面奔去,两万骑兵纷纷调转马头跟随,大军在从林中奔跑,天空都变红了,远方树林传来可怕的噼噼啪啪声响,那是大树燃烧的声音,令人心惊胆战。

    盘秀谷宽达十几里,金兵原本是在最北面松林内宿营,他们又逃到了最南面寻找出路,但不管南面和北面的树林,都被大火点燃了,根本就没有出路。

    完颜昌额头上汗珠滚滚落下,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犯下了大错,应该在刚刚起火之际突围,现在有点晚了,但除了突围之外,他们也无路可走。

    完颜昌一咬牙对万夫长完颜忒里道:“我们分头突围,你率一万骑兵向东突围,我率另外一万骑兵向西突围,如果突围成功则转道去洛阳,沿途劫掠补给!”

    “遵令!”

    完颜忒里大喊一声,“第二军跟随我向东突围!”

    他一马当先,第二军的一万渤海籍骑兵纷纷催马跟随他奔行。

    金兵的两万骑兵兵分两路,一路向东,一路向西,待完颜忒里走远,完颜昌则振臂大喊一声,率领一万骑兵向来路疾奔冲去。

    能不能突围成功,就在此一举。

第九百二十章 收复河东

    熊熊烈火将整个山谷都吞没了,火借风势,风借火威,烈焰腾起足有三十丈高,将两边山崖上的藤蔓也点燃了,火势蔓延极为迅速,短短一刻钟内,十余里长的盘秀谷都变成了火的海洋。

    李延庆率领近两万士兵在二十里外望着漫天的火光,感受着热浪一阵阵扑面而来,他们前面两里范围内都没有树木,这是东面吹来的穿山风被烈火烤热了,带着一股股令人心悸的烟火气息。

    在他们面前筑起了一道宽约两丈的挡马泥袋墙,防止金兵冲过火海突围,就在这时,前面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

    李延庆立刻意识到这是有金兵突围了,他大喝一声,“弓弩手准备!”

    ‘呜’

    低沉的号角声吹响,排列成两排的五千名神臂弩手唰地举起了强弩,对准了峡谷东面,这时,两千多名骑兵如鬼魅般从东面冲来,个个被烟火熏得漆黑,为首穿着银甲金盔的大将,正是副统帅完颜昌,他的金盔在夜色中依然清晰可见。

    李延庆一伸手,“拿我的铜弓来!”

    一名亲兵将铜弓递给了李延庆,同时又递给他一支铁箭,李延庆搭箭上弦,猛地拉开铜弓,眼睛微眯,他的箭瞄准了金盔下的面门,手一松,铁箭如闪电般射向为首的完颜昌,这一箭来得极为迅猛,一眨眼便到了眼前。

    完颜昌刚从火海中逃出,双目酸涩,他只看到一个黑点,还没有来得及反应,只觉额头上一阵剧痛,眼前一黑,便什么都不知道了。

    完颜昌惨叫一声,翻身落马,当场阵亡,李延庆的箭就是命令,五千弩手同时发射,箭如疾雨,射向百步外的金兵,金兵纷纷中箭落马,他们不可能再回头,剩下的数百士兵大声吼叫,拔刀向宋军杀来,宋军士兵依旧冷静的放箭,数百金兵还没有杀到挡马墙边,便已全部落马阵亡,一阵热风吹拂而来,山谷内再没有一个金兵活口,只剩下千余匹战马不安躲避在山崖下。

    “去收拾战场,不留一个活口!”

    李延庆下达了命令,两名统领各带五百士兵奔向战场,杀死重伤未死的金兵,收拢马匹,掩埋尸体。

    这一场大火足足烧了两天两夜才因一场大雨的到来而熄灭,这场大火使一万五千金兵无法逃出而惨死,另外五千人虽然逃出大火,却逃不过宋军的截杀,也同样死在宋军的乱箭之下,两万金兵全军覆灭,连完颜昌也惨死在李延庆的铜弓铁箭之下,这是金国发动南攻以来阵亡的最高级别将领。

    驻守临汾的萧伯松得到消息,他当机立断,立刻率军南下,利用皮筏从孟津渡过了黄河。

    就在太原战役结束短短一个月内,李延庆便发动了对河东路南部的战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全歼完颜昌的三万金兵,除了萧伯松的一万燕山汉军反应迅速而逃脱外,整个河东路从雁门关以南已再无一个金兵。

    完颜斜也无奈,只得上书金国皇帝请罪,这次源于去年十一月开始的南征,虽然在中原地区和山东获得胜利外,但在陕西路和河东路遭遇惨败,金兵损失了十三万军队,包括六万女真族士兵,副帅完颜昌阵亡,另一名副帅完颜娄室被俘,连金国的三王子完颜宗雅也落在宋军手中,这样的损失和夺取中原、山东地区相比,实在是过于惨重。

    完颜斜也自知功不抵过,便正式向金国朝廷辞去征南都元帅一职,完颜斜也同时建议金国暂停南征,巩固已占领地区。

    此时金国辽东以北和上京府也遭遇了百年不遇的雪灾,牛羊损失惨重,国力空虚,也无力再发动南征,金国皇帝完颜晟和其他金国重臣一致同意了完颜斜也的建议,派完颜希尹和萧仲恭为正副特使,出使临安议和。

    。。。。。。。。。

    李延庆率领京兆军在太原和临汾大胜,已收复河东路全境的消息传到了临安,使饱受中原、山东沦陷痛苦的朝野俨如严冬里吹来了春风,朝野上下一片欢欣鼓舞,消息迅速传开,整个临安府都为之沸腾了。

    京城百姓载歌载舞,欢庆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天子赵构兴奋异常,他深知收复河东路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宋军在北方和西部有了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资本。

    欣喜之余,赵构当即下旨,册封李延庆为晋王,升太傅,赏黄金万两,所有参战将领皆官升一级,赏上田三百亩到千亩不止,每个士兵赏良田五十亩,立有大功者另行封赏。

    就在消息传来几天后,从长江水路过来的战俘船也抵达了临安,送来了完颜娄室和完颜宗雅二人,过了没多久,李延庆又送来了另外三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