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寒门枭士 >

第582章

寒门枭士-第582章

小说: 寒门枭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政心惊胆战地走进了大帐,两边都是凶神一般的女真大汉,赤着上身,手执大刀,令马政的双股一阵阵战栗。

    高高在上的帅位中坐着一名年约五十岁左右的干瘦老者,穿着金兵贵族的服饰,马政一眼认出此人,是金国的谙班勃极烈完颜斜也,按照金国的弟继兄位的继位规矩,现在的金国皇帝驾崩后,完颜斜也就是金国皇位继承者。

    尽管马政吓得浑身发抖,但他却没有失去理智,强忍着软弱的双腿,没有让自己跪下去,而是躬身行一礼道:“大宋鸿胪寺少卿参见谙班勃极烈!”

    完颜斜也目光凌厉地注视着马政,过了好一会儿,他眼中露出一丝失望,马政居然没有跪下,说明他的精神还没有被击溃。

    “马政,你来我的大营做什么?”完颜斜也冷冷问道。

    “我奉天子旨意前来和贵军接触,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避免宋军两军的惨重伤亡。”

    完颜斜也笑了起来,“办法很简单,宋军开城投降,什么伤亡都没有了,不是吗?”

    “都元帅说笑了,我是说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如果只有一方能接受,而另一方不能接受,那方案也毫无意义。”

    “说得倒是好听,眼看太原被我金兵攻下,河东路援军到来,东京被攻破在即,你们却跑来商议和谈,马少卿,你觉得这样的和谈有必要吗?”

    马政摇了摇头,“来往熙熙皆为利,如果金国不为利益,大军南下做什么,难道就为了屠杀一些无辜的百姓泄怒吗?”

    完颜斜也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马少卿很会说话,不错,金兵南下确实是为利益而来,那马少卿有什么能打动我的方案呢?”

    “既然都元帅愿意听我的方案,那为何不把士兵撤去,上一杯待客之茶,让我从容细说?”

    完颜斜也点点头,“好吧!算你说得有理。”

    他随即令道:“统统撤下,上茶!”

    。。。。。。。。。。

    紫微殿御书房内,李纲和宗泽正在极力劝说天子赵桓放弃妥协思想,和金兵激战到底。

    李纲原本是中间派,他不像李延庆和宗泽那样强烈主张强硬作战,但也坚决反对白时中等人的乞和,他主张以战促和,逼迫金兵主动向宋军求和,用谈判取代战争,使大宋获得最大的利益。

    李纲这种以战促和的思想也得到了部分朝臣的支持,但最后的局势走向却和李纲的最初设想背道而驰,现在已经没有中间路线的选择,只有战与和两种选择,李纲便不可避免地走向了主战派。

    至于宗泽,他更是主战派中强硬者,态度比李延庆还要激进。

    “陛下,激战一个多月,金兵的大型攻城武器悉数被摧毁,伤亡数倍于宋军,进攻乏力,而宋军士气高昂,战备充足,城内粮食可支撑一年,更重要是军民众志成城,相信再坚持最多一个月,金兵必将惨败退兵,这个时候应将战争进行到底,而绝不能轻启议和,请陛下三思!”

    旁边李纲也补充道:“宗老将军说得非常正确,王贵将军率骑兵火烧黎阳仓,将金兵百万草料烧为灰烬,金兵战马断粮在即,只要再坚持十天,金兵必将不战而退,陛下,现在议和正中金人下怀,白白浪费了我们的一盘好棋啊!”

    赵桓尽量克制自己的耐心,他心中对两人的苦口婆心已经厌烦之极,这两人只考虑军事,而不管政治,就算金人退兵北上,那河东路怎么办?河北两路又怎么办?难道金人会拱手让出来?只有谈判,和金人达成一个长期和和平协议,就像檀渊之盟一样,大宋才能得到数百年的安康,自己也才能做一个真正的皇帝。

    但在政治之外,赵桓求和还有一个不可告人的原因,那就是皇权,他的父皇退而不闲,继续在东南一带行使皇权,诏令甚至可达荆襄巴蜀,而自己却皇权斗争的关键时刻,被困在东京城,诏令出不了禁中,如果像宗泽说的那样再打一个月,那自己的皇权就彻底消亡了,赵桓怎么能容忍得了。

    “两位爱卿的心情朕完全能理解,朕让人和金兵接触,并不是想妥协,而是想寻找一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方式,用两位的话说,就是给金兵一个体面退兵的台阶,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既然我们在军事上已经占据上风,那就更不用担心谈判,和金兵和谈,如果和谈破裂,然后再继续打,两位爱卿,攻城战已经进行了一个多月,将士用命,我们朝廷可不能只当看客啊!多少也要为结束战争尽一份力量。”

    李纲还想再说,赵桓终于忍不住,脸一沉,不耐烦地摆摆手道:“朕意已决,不要再劝了!”

    他一甩袖子,转身便离开御书房扬长而去,“回宫!”

    。。。。。。。。。

    马政在金营的第一次接触终于结束,双方坦诚地交谈了一个多时辰,终于达成共识,从明天起,双方正式开始停战谈判,以和谈方式结束战争。

    马政长长松了口气,告辞离开了金营,完颜斜也走到帐门前,负手望着马政背影走远,淡淡问道:“梁先生,明天我们该怎么谈?”

    身旁的梁方平立刻躬身道:“启禀都元帅,要钓大鱼,就得先给足诱饵,明天谈判不要在意一城一局的得失,甚至要给宋朝一点甜头,这样宋朝的主和派才能得势,要让对方朝廷形成一个共识,我们金国退兵并非是主战派率军激战的结果,而是主和派通过谈判得来的功劳,只要主和派在朝廷中占据优势,那么主战派就会逐渐被边缘化,那时再施以手腕,李延庆、李纲等人被排挤出局的目标就能实现了。”

    完颜斜也心中暗暗称赞,但脸上却毫无表情,他淡淡道:“但如果没任何利益退兵,恐怕无法向狼主交代!”

    “大帅,所谓退兵也只是退到黄河以北,只要河北、河东在我们手中,不怕他们不付出代价,那时宋朝主和派把持了朝廷大权,我们再收买奸佞,致使汴京防御荒废,大帅完全可以寻机再度南下,以闪电战一举攻破汴京,就算赵桓再想用李延庆也来不及了。”

    完颜斜也再也忍不住,欣然竖起大拇指赞道:“果然是妙计!”

第七百五十章 秘密协商

    中午时分,太学北门外的三元酒楼内,李延庆快步走进了一间雅室,雅室内坐着三人,除了李延庆的心腹幕僚莫俊外,另外两人则是太学生陈东和贾观。

    见李延庆走进房间,陈东和贾观连忙起身行礼,“参见李都统!”

    李延庆笑着摆摆手,“让两位久等了,请坐!”

    陈东和贾观坐下,李延庆也在主位上坐下,又问莫俊道:“军粮安排好了吗?”

    “已经安排好了!”

    李延庆点点头,对陈东及贾观笑道:“现在太学还有多少学生?”

    “还有三千余人。”

    “其实请二位过来,是有一件事和两位商量。”李延庆沉吟一下道:“两位知道朝廷准备和金人议和之事吗?”

    陈东和贾观对望一眼,一起摇头,“这件事我们从未听说。”

    李延庆叹口气,“现在我们在军事上已经占据上风,金人已经无法攻破京城,而是我派出的宋军火烧黎阳仓,烧毁金兵百万担草料,金兵已经撤军在即,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些官员开始叫嚣要和金兵议和,着实令人愤怒。”

    “那官家是什么态度?”陈东又问道。

    “官家已听信谗言,一心议和,今天一早便派马政去金营和金人接触。”

    “都统制是希望太学生出面,阻止朝廷和金人议和吗?”

    李延庆摇了摇头,“朝廷七成以上官员都赞成议和,光凭太学生已经无法阻止,我只是希望太学生能够站出来,公开表达自己的态度,相信数十万京城民众也会支持你们。”

    陈东和贾观低声商议片刻,两人站起身道:“时间紧急,我们现在就回去动员太学生,争取明天一早上街游行!”

    李延庆举起一杯酒,“国家大义面前,我敬二位一杯!”

    两人向李延庆躬身行一礼,转身快步离去。

    待两人走远,莫俊才低声问道:“都统觉得他们能阻止议和吗?”

    李延庆摇摇头,“七成以上的官员都赞成议和,天子更是铁了心,太学生和普通民众已经很难改变议和的决定。”

    “那都统为何还要。。。。。。。”

    李延庆淡淡一笑,“太学生是一支很重要的政治资源,我在朝廷内毫无根基,如果这支政治资源能被我掌握,将来在关键时刻就能派上大用。”

    李延庆见莫俊还有些不解,便又笑着解释道:“我和陈东他们打交道已久,他们不会依附任何权贵,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象今天他们立刻答应示威,并非是给我面子,而是他们也同样反对议和,要想掌握这支政治资源,就得让他们和我有共同的立场,这就需要潜移默化的诱导,明天反对议和就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莫俊点点头,又问道:“都统觉得这次宋金议和能成功吗?”

    李延庆微微叹息一声,“这一次金人的手腕非常高明,成功挑起了大宋内部的分裂,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一次谈判宋朝必将大获成功,这样一来,金人就成功让主和派上位。”

    “女真人会有这么深的心机?”

    李延庆冷笑一声,“如果以为金人只是想体面撤退,那就太小看他们了,不过这次运作颇有谋略,对朝廷了解非常透彻,这应该是投降金人的宋朝官员在里面出谋划策。”

    莫俊也低低叹了口气,“我一直认为官家反对联金灭辽,积极主持战备,登基后一定会是个有为的明君,只是没想到他登基后还是一个软弱妥协的君主,都统居然效忠了这样一个君主,真的令人郁闷啊!”

    李延庆见莫俊情绪低落,便拍拍他的胳膊安慰道:“不用这么沮丧,他是什么样的人,我心里一直就很清楚,我们积极抗战并非是为某一个人效忠,而是不让京城百万民众沦落为金人任意屠宰的羔羊,我李延庆是为千千万万父老乡亲而战,绝不是某一个人家丁护院。”

    这番话令莫俊的心情舒畅了很多,他长长吐了口气,“都统说得对,我们是在保卫京城的百万民众,只要金兵进不了京城,那些主和大臣想邀功也好,想议和也好,随他们去闹!”

    李延庆笑着点点头,“就是这个意思!”

    。。。。。。。。。

    马政的归来俨如一针强效兴奋剂,使主张和谈的朝官们都异常激动,马政带来了金人愿意谈判解决战争的消息,也使被惨烈攻城战苦苦折磨的官员们终于看到了停战的希望。

    厌恶战争、反感血腥厮杀一向是文官的本性,这也是宋朝文官集团渴望从外交上获得和平、倾向于谈判的重要原因。

    入夜,御书房内依旧灯火通明,白时中、吴敏、李邦彦和张邦昌四名主和派首领在和天子赵桓讨论明天谈判的细节。

    “陛下,微臣认为既然是对方主帅完颜斜也亲自和马少卿会谈,就足以说明金人对和谈十分重视,只要双方都适当让步,微臣相信金兵一定会在短时间完成撤军。”

    说话的是右相白时中,在蔡京时代,白时中只是一个摆设,仰附于蔡京的鼻息,现在多年的媳妇终于熬成了婆,白时中也成了百官的领袖,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