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寒门枭士 >

第328章

寒门枭士-第328章

小说: 寒门枭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山军大营也依稀可见。

    宋江在熟睡时被士兵推醒,他本能以为官军进攻大营了,却听见士兵报告,“将军,梁山烽火似乎点燃了!”

    这让宋江同样吃了一惊,“能确定是梁山烽火吗?”他起身披上衣服问道。

    “是山顶探哨发现的!”

    宋江顾不得再细问,急忙披上衣服走出大帐,在大营内看不见梁山,必须登上山丘顶端的眺望塔,大营靠湖边有一座数十丈高的小山丘,宋江在山丘上建造一座眺望塔,用来监视数十里外的官军大营,随时掌握官军的动向。

    宋江在数十名士兵簇拥下登上了山丘,不用上眺望塔,他站在山丘上便看见西北方向一个小小的亮点,这时,他身后传来脚步声,宋江眉头一皱问道:“军师觉得这会是梁山的烽火吗?”

    “除了梁山烽火,我想不到别的东西。”

    吴用神情变得凝重起来,“极可能李延庆已经攻克了寿张县或者郓城县,外围防线被摧毁,他才可能大举进攻梁山。”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应该接到快报才对!”

    宋江有点不太认可吴用的结论,如果象吴用说的那么严重,须城县那边应该有快报给自己送来,八百里加急,最快半天就到了。

    吴用沉默了,其实他还有一个难以启齿的理由,那就是王英隐瞒梁山的消息,但王英是宋江的心腹,连硬夺柴进军权这样的大事,最后宋江都不想查处,那自己的怀疑若说出来,只会让宋江猜忌自己在搬弄是非。

    “实在拿不定主意,将军就派人去看看吧!其实我觉得梁山的问题不是很大,水泊内有八千水军,外围又有六千军队,山上还有三千军队,一万八千人的兵力,梁山应该无恙。”

    宋江点点头,“军师说得对,一万八千人军队护卫梁山,如果这样刘唐还守不住梁山,那我也无话可说了。”

    宋江又令道:“立刻安排一艘快船去梁山打探一下,看看出了什么事?”

    安排完人手,宋江随即向山下走去,吴用连忙跟上来,在宋江身后低声道:“关于王英那件事,很多结义弟兄颇有怨言。”

    宋江停住脚,冷冷问道:“有人不满吗?”

    “不满当然也有,柴进他们三人肯定不满,但现在主要是议论颇多,说将军太纵容王英了。”

    宋江脸色变得很难看,半晌重重哼了一声,“两万多军队只剩下八千人,他们还好意思心怀不满?我看在兄弟义气上不追究他们的责任已经是格外开恩了,你去警告柴进三人,如果他们再敢在背后议论,小心我军法无情!”

    吴用忽然若有所悟,难道是宋江在暗中指使王英夺权吗?虽然有点匪夷所思,但从宋江的表态中,吴用清清楚楚感受到自己的猜测恐怕是真的。

    这时,宋江又停住脚步,回头吩咐吴用道:“天亮就发鸽信给王英,梁山我自会派军队去救援,让他给我死守须城县,不准他轻举妄动!”

    。。。。。。。。

    梁山烽火在夜间格外明亮,它就像一朵具有魔咒般的火焰,四周梁山军随即闻风而动,首先出动的是梁山泊内的八千水军,他们从各座岛屿出发,乘坐数百艘船抵达梁山脚下,阮氏三雄率领七千水军从东面水路上山,赶往前山的响箭城,加强梁山军的防御。

    与此同时,郓城县的三千梁山军士兵也离开了县城,在夜色中行军,疾速赶往梁山。

    但此时刘唐却开始有点发现不对劲,对方声势虽然很大,但并没有实质性的攻城动作,偶然会有一阵阵弩箭如雨点般向响箭城射来,叮叮当当射在城头,只给士兵造成了轻微伤害。

    刘唐注视着山下敌军的情形,心中着实有点忐忑不安,他已经隐隐意识到了什么?

    这时,有士兵高喊一声,“阮五将军来了!”

    刘唐一回头,只见阮小五率领大群士兵登上了响箭城,身材魁梧的阮小五正快步向他走来,“刘大哥,情况如何?”阮小五高声问道。

    刘唐摇摇头,“情况有点不妙!”

    “为什么?”

    刘唐一指山下敌军,“已经一个多时辰了,可到现在为止,他们一次也没有进入百步内,就在下面敲鼓呐喊,偶然射几轮弩箭,我怀疑他们是另有企图!”

    “难道是郓城?”阮小五立刻反应过来。

    刘唐缓缓点头,“我就怀疑他们是虚攻梁山,实际上是图郓城!”

    郓城可是重要的根基之城,万万不能失守,阮小五急道:“那赶紧给胡统领送信,让他按兵不动!”

    “我没法通知他们,士兵无法下山,又是夜间,鸽信也送不了。”

    “那我派人走水路去送信。”

    阮小五当机立断,他招来一个队头,吩咐他几句,队头便带着几名士兵从后山下湖去了。

    这时,刘唐叹了口气,“有消息说这次率军进攻郓州的官军是李延庆,老五认识他吧!”

    阮小五脸色有点不太自然,半晌道:“当年曾见过一面,那时他还是个乡下少年,没想到他现在这么有出息了。”

    “听说河北的弟兄在他手上全军覆灭,这次他来者不善,宋江却将主力放在济州,有点轻敌啊!”

    阮小五苦笑一声,“宋大哥其实也没有轻敌,他派两万军队北上支援郓州,结果被李延庆伏击,死伤大半,现在我们两线作战,腹背受敌,军心不稳,这才是很严峻的现实,这次是老将种师道率军,我们恐怕会遇到大麻烦了,这话只是我们私下说说,可别传出去。”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就在这时,忽然有士兵大喊:“敌军撤军了!”

    刘唐和阮小五一起向山下望去,只见刚才还在擂鼓呐喊的敌军忽然没有动静了,树林中人影也消失不见,确实是撤军的迹象。

    刘唐刚要下令出击,阮小五连忙拦住他,“不可,万一对方是佯作撤军,可就要中埋伏了。”

    刘唐顿时醒悟,连忙喝令几名探子下山去查看情况。

    果然如阮小五所言,几名探子下山后便再也没有回来,显然被敌军干掉了,刘唐不敢再大意,更不敢下山去接应郓城援军,心中象猫抓一样,一个晚上都焦虑不安。

    。。。。。。

    郓城县位于梁山西南方向四十里外,和寿张县一样,属于梁山的外围防线,当梁山的求援烽火点燃后,镇守郓州的统领胡进丝毫没有犹豫,立刻率领三千军队赶来支援梁山。

    郓城县和梁山之间在数百年前也是巨野泽的一部分,后来湖面收缩,形成了一面凹陷盆地,这一带森林茂盛,人口稀少,一条小道穿过大片树林,直接通往梁山。

    四更时分,三千人的梁山军正沿着小道疾速行军,他们已经走了二十余里,距离梁山已不到二十里,地势渐渐变成开阔,胡进骑马在最前面,举枪大喊道:“加快速度,争取天亮前赶到梁山!”

    就在这时,左侧树林内忽然传来一声稀溜溜的马匹鸣叫声,胡进顿时脸色大变,大叫一声,“不好,快快撤退!”

    他意识到树林内有埋伏,但已经晚了,只听鼓声大作,火光四起,从两边树林内各杀出一支骑兵,各有千人左右,挥动战刀和长矛向中间的三千士兵杀来。

    梁山军士兵顿时一阵大乱,扭头便逃,胡进也纵马疾逃,迎面杀来一名手执双锏的大将,正是牛皋,他大喊一声,左锏挑开对方的长枪,双马交错,牛皋反手一锏,狠狠打在敌将的后脑,只听‘啪!’的一声,胡进顿时脑袋开花,尸体从马上栽下。

    主将被杀,三千梁山军没有了主心骨,四散奔逃,很快便变成了三千待宰羔羊,任由两千骑兵肆意屠杀。

第四百二十五章 攻占郓城

    在天亮之前,李延庆率领大军进占了郓城县,郓城县是梁山军重要的根基地之一,也是包括宋江在内的很多梁军将领的家乡,县城内几乎一半的人口都是梁山军家眷。

    李延庆率军进城后,立刻实施戒严,并贴出了安民告示,向全县百姓承诺官军并不杀害无辜,希望县城百姓立刻劝说子弟弃暗投明,若再继续执迷不悟,不仅会遭到官府严惩,也会连累家属。

    天刚刚亮,士兵们押送着一队百余人的老弱妇孺来到军营,这些都是梁山军统领以上将领的家眷,为首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是宋江的老父亲宋太公,他不肯离开家乡去须城县,结果城破后成为官军的第一个俘虏。

    这批神情惶恐的家眷被押到李延庆面前,他们吓得扑通跪下,苦苦求饶,李延庆冷冷看了他们一眼道:“官军承诺不伤无辜,但你们却不属于无辜,你们儿子、丈夫或者父兄跟随宋江造反,使近十万官兵阵亡,还有数以万计的无辜民众骨肉分离,失去家园,他们都是朝廷的罪人,你们就是罪人的家眷,最轻惩罚也会被流放岭南,我不杀你们,自有朝廷来定你们的罪。”

    家眷们顿时一片痛哭,李延庆挥挥手,让士兵把他们带下去囚禁起来,这时,一名士兵将宋太公带了上来,宋太公吓得浑身发软,浑身颤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李延庆笑了笑,让士兵搬一张椅子给他坐下,“你先不要害怕,我不会杀你,也不会折磨你,毕竟你是宋江的父亲,很有价值。”

    宋太公稍稍平静下来,颤抖着声音道:“恐怕他不会听我的劝告投降!”

    李延庆微微一笑,“我知道你劝不了他,也不需要你劝他投降,你给他写封信,告诉他你一切平安就是了。”

    宋太公慢慢低下头,他知道这封信自己不写恐怕也不行了。

    李延庆笑着让士兵带宋太公下去写信,这才问站在旁边等候汇报的军士道:“什么事?”

    “莫先生让卑职前来向将军汇报,仓库物质已经清点完毕。”

    李延庆大喜,连忙翻身上马,催马向仓库方向奔去。。。。。

    莫俊是跟随五千军队一起北上,他同时带来了玄武营的数百名后勤士兵,莫俊进城后便接管仓库,他很快便摸清了郓城县仓库的家底。

    在城北仓库内,莫俊带着李延庆走进了一座最大的库房内,仓库内堆满了粮食,所有的粮食都装在大麻袋内,整齐地码放着,俨如小山一般。

    “这里有清点记录!”

    莫俊拿着一份账册对李延庆道:“一共三座粮库,一共三万四千五百石,这座仓库内有一万三千石,我清点过了,和账册一致,那么粮食总数量应该是准确的。”

    李延庆点点头,三万四千石粮食,足够他的军队食用一年,他又问道:“可有草料?”

    “有上好的大麦以及黑豆,另外存放了一座大仓库,和粮食没有关系。”

    “别的呢?”李延庆又笑问道。

    “别的就是盔甲、弓弩、箭矢、盾牌、火油、火器之类。。。。。。”

    “还有火油和火器?”李延庆有些兴趣地问道。

    “是前几次朝廷兵败留给梁山军的战利品,好像梁山不太喜欢用它们,满满堆了一座仓库,有些年头了。”

    “还有什么?”李延庆又不露声色问道。

    “还有就是钱和白银,库存钱十一万贯,白银八万五千两,账册是这么记录的,我大概看了看,应该差不多,出入不大。”

    莫俊取了一锭白银递给李延庆,“都是溪口矿坑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