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寒门枭士 >

第279章

寒门枭士-第279章

小说: 寒门枭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李大器更担心的是儿子李延庆,他在太原府也有一家分店,太原府的执事写信告诉他,少东主已升为河东军情报司主管,跟随主帅种师道杀进西夏去了。

    这完全出乎李大器的意料,他一直以为儿子出任军队文官,即使发生战争也应该呆在太原才对,怎么去了西夏?这和梁师成给自己的承诺完全不是一回事啊!

    李大器揪心儿子也情有可原,他这一辈只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大姊,弟弟在十二岁时下河游水溺亡,父母就只剩下他一个儿子,大姊远嫁真定府,已经十几年没有往来,他自己又只有一个儿子,如果儿子在前线阵亡,他们家就真的绝后了。

    这也是李大器默许儿子娶李师师为妾的一个隐晦原因,他希望李师师能怀上孩子,但李师师那边一直没有动静,他只能祈求上苍保佑儿子平安无事了。

    彩虹楼是虹桥南面正对的一座中档酒楼,因为地段好,南来北往的客商都会在这里用餐,生意一直很不错。

    李大器也是彩虹楼的常客,他刚走到酒楼门口,掌柜便热情地迎了上来,“我就在说李员外怎么还没有来,再不来我就要派轿子去请了。”

    “少说这种奉承话,我不来,你还能多赚一点。”

    “看员外说的,您在我们小店用餐,是我们的荣幸,给我们增加了很多生意,若你嫌小人照顾不周,我请东主来招呼员外。”

    “你这嘴皮子越来越油滑了,先吃饭再说,老规矩。”

    “员外楼上请!”

    其实掌柜说得并不过份,李大器可是公认的汴京十大商人,家财万贯,而彩虹楼不过是个中档小酒楼,李大器在这里用餐,当然是给足了他们面子。

    这也是因为宝妍斋总店距离这里只有二三十步的缘故,李大器也是图个方便。

    上了二楼,二楼已经坐满了客人,就算李大器每天要坐的位子也被人坐下了,掌柜有点为难,刚要去赶人,李大器却看见了自己店里的两个账房,便摆摆手笑道:“不用赶人了,我就坐这边。”

    “李员外,实在抱歉了!”

    掌柜着实深感歉意,他明明让酒保把位子留好,酒保是怎么做事的,回头要好好教训一下。

    两名账房正在喝酒聊天,见东主过来,连忙起身见礼,李大器笑道:“今天客人太多,没位子了,我也来和你们挤挤吧!”

    “东主请!”

    李大器坐了下来,两名账房一个叫曹谦,一个叫洪大智,洪大智就是李延庆介绍给父亲的落榜举人,他做得很不错,心细如发,非常精明能干,现在已经被李大器提拔为账房副总管了。

    出任汤阴县尉的周春写信让他去帮忙,但洪大智一心想考科举,便婉拒了周春的邀请,而且李东主很关照他,不仅给他每月四十贯的高薪,还让他做总账复核,这样洪大智白天就能去太学旁听,下午回店里复核总账,每天虽然忙忙碌碌,但也过得很充实。

    “两位心情不错嘛!在聊什么?”李大器喝了杯酒笑眯眯问道。

    “我们在聊西夏时局呢!宋军连续大捷,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打到兴庆府?”

    “屁的大捷!”

    身后忽然传来一个愤怒的声音,“一败涂地,已经全军覆灭了,还大捷个屁啊!”

    李大器浑身一颤,杯中酒泼了一身,他连忙回头,只见他们身后坐在几个客商,听口音应该是陕西路那边人。

    李大器心中顿时紧张起来,起身上前行一礼,“几位兄台有礼,你们说全军覆没是什么意思?”

    一名为首客商瞥了他一眼,“你问这个干什么?”

    洪大智连忙解释道:“这是我们东主,宝妍斋的李员外,因为我们小员外也参加了这次西征,所以东主很担心。”

    听说是赫赫有名的宝妍斋大东主,几名客人连忙起身行礼,李大器紧张问道:“能不能详细说一说?”

    为首客商问道:“请问小员外是在东线还是西线?”

    “具体我不清楚,是和种经略在一起。”

    “跟随老种经略那就是东线了,东线还好,听说还在西夏境内和西夏大军激战,全军覆灭是西线童老姆的军队,十万大军只逃回来几千人,前所未有的惨败啊!”

    李大器顿时脸色惨白,手不住地颤抖,酒杯再也拿不稳,‘当啷!’落地了。

    两名账房连忙扶东主坐下,这时,酒客们纷纷围上来,七嘴八舌问道:“消息属实吗?”

    “咳!这种事情我们敢瞎编吗?京兆府早就传开了,人人皆知,这两天消息就会传到京城了。”

    酒楼内顿时象炸开锅一样,大家纷纷七嘴八舌议论,李大器再也没有心思吃饭,又起身低声自言自语道:“不行!我要去找梁太傅,一定要问清楚。”

    。。。。。。。

    梁师成府宅门前,李大器负手来回踱步,心中焦躁不安,几名守门侍卫都认识他,但见他心事重重,也不好去打扰。

    这时,有侍卫低声道:“李员外,我家衙内出来了。”

    李大器一回头,只见一个三十岁的年轻人快步走了出来,他连忙上前施礼,“在下宝妍斋李大器,前来拜见梁太傅!”

    这名男子正是梁师成的假子梁颂,他干笑一声道:“我知道李员外,不过很抱歉,父亲昨天进宫,到今天还没有回来,估计今晚也回不来。”

    李大器顿时失望之极,“这。。。。这可怎么办?”

    “李员外有什么要紧事吗?我可以转告父亲。”

    “是为犬子之事而来,听说宋军在西夏大败,犬子在东线军中,现已身陷西夏,我着实担忧到了极点。”

    原来李延庆也在西征军中,梁颂心中着实畅快,该死的李延庆最好死在西夏,才算出他心中一口恶气。

    梁颂心中欢喜,但表面上依旧假惺惺劝道:“李员外也不用太担心了,西征之事我父亲已经知道,这两天在宫中未归估计也是为了这件事,再说李衙内身在西夏军中,我父亲就算想帮忙也无能为力啊!我觉得李衙内不是早夭之相,相信吉人自有天眷,李员外就不要太担心了。”

    李大器低低叹了口气,这个梁衙内说得也对,自己见到梁师成又能怎么样,现在也不可能把儿子调回来,只能求佛祖保佑了。

    “我明白了,多谢梁衙内好意,在下告辞!”

    李大器行一礼,上牛车吩咐道:“去大相国寺!”

    牛车缓缓启动,向大相国寺方向而去,梁颂望着李大器的牛车走远,他不由心花怒放,今晚自己一定要好好喝上一杯,庆祝该死的李延庆身陷绝境。

第三百六十一章 兔死狗烹

    皇宫内的气氛格外紧张,尽管童贯极力隐瞒消息,但纸包不住火,西线军大败的消息还是被京兆府的官员秘密上书蔡京,整个朝廷的高层都已知晓。

    大内总管李彦更是不会替童贯隐瞒,立刻将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了天子赵佶,赵佶极为震怒,一连两天在宫中大发雷霆,砸碎了无数碗碟茶杯,宫女宦官们都吓得战战兢兢,他们很少看见一向轻言细语的天子如此怒火万丈。

    黄昏时分,十几名宦官从内宫飞奔而出,跑去通知各个重臣,天子要召集军政议事了。

    事实上,几乎所有的重臣都没有回家,他们知道今晚一定会有紧急议事,不多时,十几名重臣从各个官衙赶来。

    蔡京坐在一顶轿中前往延福宫,轿子是从隋唐的舆辇发展而来,舆架四周加了围挡,加了顶盖,无惧风雨,也有了**,在宋朝已经极为普及,《清明上河图》中随处可见,就算是普通人家也能使用,不过轿子主要是给女眷使用,男子一般骑马或者骑驴。

    皇宫内不准跑马,但不少大臣上了年纪,步行也吃力,轿子就成了皇宫中很实用的通行工具。

    “蔡相公请留步!”

    这时,蔡京听见后面有人在叫自己,似乎是太尉高俅的声音,他立刻吩咐道:“停轿!”

    轿子停了下来,蔡京从轿中走出,只见高俅气喘吁吁从后面追上来。

    “我已经晚了,想不到高太尉比我还晚。”蔡京笑眯眯道。

    高俅奔上前,喘了两口气道:“正好有点急事耽误了。”

    高俅和蔡京并肩而走,高俅小心翼翼试探道:“看来西征大败的传闻属实啊!”

    “哎!”

    蔡京低低叹息一声,“确实令人意想不到,也让人很难接受。”

    高俅向两边看了看,压低声音道:“相公不觉得这是好事吗?”

    蔡京淡淡道:“这要看从谁位置来理解了,对西夏或许是好事,可对我们大宋则是极为不幸,太尉说是不是?”

    高俅心中暗暗骂了一句,立刻改变语气,打了个哈哈道:“那是!那是!伤亡如此惨重,实在太让人愤怒了。”

    “我们还是乘轿走吧!别让官家等久了。”

    蔡京显然无心和高俅多说,高俅只得返回自己轿子,两人各自上了轿,侍卫抬着他们快步向延福宫而去。。。。。。。

    延福宫两仪殿内,蔡京意外地发现太子赵桓也在,虽然太子也参加各种礼仪大朝,但商议重要军国大事,太子似乎还是第一次出席,这让蔡京心中感到一丝异常。

    “天子驾到!”

    蔡京无暇细思,只听侍卫一声高喊,众人纷纷站起身,在一队宫娥的簇拥下,赵佶铁青着脸走进了大殿,十几名重臣一起躬身行礼,“参见陛下!”

    “免礼!”

    赵佶挥了挥手,他在龙椅上坐下,努力将心中怒火平息下来,半晌才缓缓道:“想必众卿都知道朕为什么要召集各位前来商议,朕今天已经接到童贯的快报,说西征遭遇了重大挫折,也就是承认传闻是实,西线军队已经全军覆灭,现在还剩东线军队在石州苦苦支撑,众卿说说看,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众人一起向蔡京望去,他是百官之首,当然应该由他先表态,但赵佶却望向了太子赵桓,“太子先说吧!”

    赵桓今年才二十岁,身材中等,皮肤白皙,长得温文尔雅,前些年他比较活跃,加上酷爱打猎,常常和一些权贵子弟出城游猎,但自从父皇让三弟赵楷去苏州查办朱后,赵桓突然变得成熟了,再也不和权贵子弟厮混,整天深居简出,大臣们也很少看见他。

    赵桓走出列,深深行一礼道:“父皇,儿臣也知道军法如山,败必惩,胜必赏,赏罚分明才是为帅之道,不管童太尉有千般理由、万般解释,在他手上丧送了十万大军和无数钱粮辎重是铁的事实,所以儿臣建议立刻撤销其两路经略使之职,责令其回京接受质询。”

    赵佶点了点头,看来儿子一番话说在他的心坎上,但他并没有立刻下结论,这才看了一眼蔡京,“蔡相国的意见呢?”

    蔡京早有腹稿,他走出来向天子和太子行一礼,不慌不忙说:“虽然童太尉的西线大败应该追究责任,但老臣认为现在还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毕竟征讨西夏的战争还没有结束,东线依旧在激战,如果东线能像之前那样发挥神勇,连战连捷,说不定也能扭转整个战局,那么作为主帅,这就是有功而非有过了。”

    所有人都没想到蔡京居然替死对头童贯开脱,着实让众人大感意外,大家还以为他会落井下石,趁机扳倒童贯,不料他却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