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寒门枭士 >

第230章

寒门枭士-第230章

小说: 寒门枭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延庆估计马厩不会免费,便从马袋里拿出几串钱给他,“这点钱拿去,多的就赏你了。”

    士兵千恩万谢牵马走了,李延庆这才在三间屋子里转了一圈,房子是砖房,地下铺着砖块,显得很干燥,看得出刚刚打扫过,房间里十分干净。

    这时,远处又传来了女人的吵架声和小孩的哭声,还有家犬的狂吠,李延庆眉头皱成一团,这种喧闹的市井环境着实令他头大。

    院子里传来脚步声,寄存马匹的士兵回来了,他躬身站在门口,等待吩咐,李延庆便笑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

    “小人叫林小乙,陕西丹州宜川县人,官人叫我小乙就行了。”

    李延庆见他身板单薄,估计年纪不大,便又问道:“你今年多少岁?”

    “小人今年十三岁!”

    “才十三岁就从军了?”

    “小人家里去年遭遇严重蝗灾,颗粒无收,正好军队在招募杂役士兵,十二岁以上都可以,小人就应募了,换点钱养活父母和弟弟。”

    李延庆点点头,确实不容易,他想了想又问道:“这里吃饭怎么解决?”

    “每天早晚会有饭车送饭过来,一般人家都要花钱买,可官人不用,小人也跟着官人沾光。”

    “不要再叫小人了,叫小乙吧!这样顺口一点。”

    “在军营内大家都叫我小乙。”

    “这附近有没有什么酒楼之类。”

    “有!从旁边小巷直接走出去,大街对面就是三平瓦肆,里面什么都有。”

    “我出去走走,你收拾一下,若我回来晚了,你自己吃饭,不用等我。”

    李延庆又取出二十两银子给他,作为日常开销,李延庆见这个曹小乙颇为机灵能干,便有心将他留下来服侍自己。

    安排好了住宿,李延庆随即离开军舍,向北面的瓦肆而去,他想找一家酒楼好好喝一杯,给自己接风洗尘。

    。。。。。。。

    次日一早,李延庆来到军衙,早有军士飞奔进去替他禀报。

    片刻,出来一名中年文职军官,向李延庆行一礼笑道:“一早军营出了点急事,大帅赶去军营了,可能会稍晚一点回来,大帅让我给李支使介绍一下军队情况。”

    “请问先生贵姓?”

    中年男子微微笑道:“在下曹庆,太学出身,跟随大帅已经有二十年了,目前在大帅帐下执掌书记。”

    虽然这个曹庆没有明说,但李延庆还是明白了,此人是种师道的首席幕僚,能执掌机要,估计也是首席幕僚。

    李延庆和他的最大不同,在于李延庆是吏部任命,属于编制内的官员,有机会得到升迁,而曹庆只能跟随种师道,但往往是幕僚更容易得到信任。

    李延庆连忙向他行礼,“以后还请曹先生多多关照!”

    “李支使不必客气,请随我来吧!”

    李延庆跟随曹庆走进了军衙,军衙内房舍整齐,各司案的房间一间接着一间,统帅十万大军,没有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军队很难正常运转。

    曹庆一边走一边道:“军队文职主要有三块组成,一块是军政诸司,比如主管士兵军籍、训练、招募的司军、比如主管粮食物资的司仓,主管军队奖惩的司法,主管良田军舍的司田,主管各种工程工事的司工,主管兵器的司兵,主管铠甲的司铠,主管马匹马具的司骑等等,一共八司,每司五人,设主事一人,从事四人,八司主管便是录事参军和副职主事参军,加上我这个掌机要文书的书记,形成了文职中最大的一块,一般都会在军衙内办公,偶然会去军营。”

    “那还有两块呢?”

    “第二块是监军,相信你明白怎么回事,我也不多说了,总之不归我们管,第三块是参赞军务,这是战争期间才会设置,平时没有。”

    “那种帅具体让我做什么呢?”李延庆又问道。

    “李支使是吏部任命的保静军节度支使,大帅说那个只是李官人的本官阶,但具体做什么还得看差遣,我们这里都是差遣职务,朝廷并没有对应的官职,大帅的意思,只能委屈李支使暂时出任主事参军一职,享七品待遇,不知李支使意下如何?”

    大宋的官职体系异常复杂混乱,官僚人数极其庞大,尤其又涉及到元丰改制和政和改制,很多时候复杂到连吏部的官员都搞不清楚,不过原则却始终不变,那就是高官务虚,低官务实,高官没有实权,掌握实权的都是低级官员或者幕僚。

    对于一名个官员而言,他官职往往有好几个,一般分为散官阶、本官阶和差遣,散官阶是指官品等级,象李延庆的散官阶就是正八品给事郎,这是他的官场地位,正八品官。

    本官阶又叫寄禄官,也就是具体做什么职务,按照这个职务给待遇,而李延庆的本官阶是保静军节度支使,这却是从八品职官,也就是说,吏部给他发从八品官员的薪水。

    很多官员虽然官居闲职,可不愿意整天关着门抓蚊子,这时候他便会想办法拉关系,谋一个差遣,不过差遣往往都是临时岗位。

    比如这次朝廷决定北伐,便临时筹建了西路军经略使,由种师道出任主帅,这样便出现了很多临时岗位,李延庆也就因此得了一个经略官衙主事参军的差遣职务,一旦战争结束,经略安抚使取消,官衙解散,差遣官就结束了,李延庆就得另谋差遣。

    这个道理李延庆很清楚,他的目的是紧跟种师道,积累一定的资历,他便能以文官的身份出任指挥使之职,正式掌握军权。

    种师道确实待他不薄,不仅给他重要职务,还给了他七品待遇,虽然吏部给他的正俸是每月十二两银子,加上各种杂给补贴二十五贯钱,但到了这里,他的福利住房补贴等等额外的地方补贴却是按七品官。

    当然李延庆并不在意,他看重的是实权,既然让他做主事参军,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我没有任何意见,非常愿意接受这份职务!”

    曹庆呵呵一笑,“那就请李支使随我去官房!”

    宋朝秉承唐制,虽然名称略有改变,将曹改为司,但性质却不变,八司主官为录事参军,下面又有左右两个副主管,其中司军和司法是由录事参军直管,而右主事管司仓、司田和司工,左主事管司兵、司铠和司骑,目前所缺官员就是左主事参军。

    录事参军叫赵源,三十余岁,长得又瘦又小,虽然看起来也十分精明能干,可总觉得缺少那么一点大气,他是太原本地人,举人出身,跟随种师道已有十年,对左主事李延庆的到来,他却表现得十分冷淡。

    “你的官房在左边第二间,前任丢下不少事情,你自己去处理完,象你这样的进士探花,就不需要我来教你了,不过我要提醒你,你的前任可是贪赃被抓,你自己当心点,不要重蹈覆辙。”

    说完他便挥挥手,就像在赶走一只扰人的苍蝇。

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官上任(中)

    左边第二间屋子已经上锁了,也没有人给他钥匙,李延庆‘咔吧!’一声直接将锁拧断,推门走进了屋里,一股潮湿发霉的气味扑面而来。

    房间里很阴暗,正中摆放着一套桌椅,桌上乱七八糟,一碗打翻的墨汁已经凝固,桌上和地上都有凌乱的纸张,一支也滚落在地上,椅子也歪着身子,看得出原主人是在写字时被人强行带走,始终保持着主人被带走那一刻的原样。

    旁边靠墙有一排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种文书、图纸,角落里还有一只香炉和一只火盆,还有一只木箱子。

    房间至少有一个月没有开窗,到处长满了绿色的霉斑,左面屋顶有点漏雨,分布着大片水渍,墙皮也大片剥落,露出里面的砂浆和青砖。

    李延庆推开后窗,一股新鲜带着芬芳的气息迎面扑来,外面种着一株梨树,树上盛开着雪白的梨花。

    李延庆又转身拾起地上的几张纸,是在写新年的工事计划,他将桌上和地上纸整理了一下,大概有十几页的报告,已经快写完了,字写得很一般,也只能称为端正,从此人的书法水平,李延庆便推断出原主人最多是个举人,而且在相州,这样的书法绝对考不过发解试,或许西北容易一点。

    李延庆又在书架上翻了翻,都是下面各司送来的报告,李延庆暂时不看,他走到箱子前,只见箱子上也有一把铜锁,他稍微沉吟一下,便直接将锁拧掉了,里面都是个人物品,几套衣服,一堆铜钱,大约有二十几贯,还有一叠用线捆好的家信。

    这时,李延庆从箱子里拾起一块铜牌,正面主事参军四个纂字,背后刻着‘马顺’两个字。

    “他是个西夏奸细!”

    背后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李延庆一回头,只见主帅种师道出现在门口,眼中闪烁着怒色,

    李延庆连忙上前行礼,“参见大帅!”

    种师道走进房间,哼了一声对李延庆道:“我们对外都说这个马顺是坐赃,但实际上他是西夏奸细,泄露了大量重要情报给西夏人,甚至将防御图纸也提供了西夏人,逼得我不得不扩建各地防御工事。”

    “既然如此,为什么要用他坐这么重要的位子?”

    “他是童太尉推荐的,原是巩水县县尉,粗通文墨,童太尉便将他推荐给我,我不得不重用他,结果去年秋天被西夏人用一千两黄金收买,成了西夏的奸细,上个月我们抓到一个西夏奸细,把他供出来了,童太尉推荐的好人才啊!”

    种师道语气中充满了对童贯的不满,李延庆也听说种师道和童贯关系不睦,童贯一直想夺西北军主帅之职,再三在赵佶面前进谗言,但赵佶却比较信任种师道,怎么也不肯换帅。

    李延庆沉默片刻道:“大帅,我昨天说的人情并不是指童贯!”

    种师道笑着点点头,“我知道,是梁太傅安排的,既然太子殿下看重你,也是你的福气。”

    李延庆知道种师道误会了,以为自己的是太子的人,只是。。。。。现在还不是解释的时候。

    “这间屋子太潮湿了,我让他们换一间吧!”种师道瞥见了剥落的大片墙皮,眉头不由一皱。

    “房间倒不必换了,如果有可能,我希望能够去军营办公,不知大帅是否准许?”

    种师道笑了起来,“其实我一直要求众人去军营办公,可大家都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什么孩子尚幼,什么老母年事已高,无人照顾,让我无话可说,你倒是第一个主动提出去军营,杨都头也告诉我了,你希望有顶大帐。”

    “其实我是希望有两顶,一顶办公,一顶住宿,不知这个要求是否过分?”

    “多少顶大帐问题不大,只是进了军营就不自由了,不能士兵已经开始早起点卯,你还在睡觉,我估计他们就是受不了这一点,才不肯去军营。”

    李延庆笑道:“我从六岁开始每天上午五更起床跑步,整整坚持了十年,我想和士兵一起早起应该没有问题。”

    “那就好,只是要有几个人要辛苦一点了。”

    种师道又打量一下房间,回头对匆匆跑来的录事参军赵源道:“这间屋子还是留给李支使,让下面人来好好收拾一下。”

    “卑职遵令!”

    赵源恭恭敬敬答应一声,立刻下去找人安排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