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寒门枭士 >

第187章

寒门枭士-第187章

小说: 寒门枭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这时,一个黑瓷茶碗闪电般打来,‘啪!’一声打在西夏武士的后脑勺上,茶碗十分沉重,顿时打得西夏武士头破血流,他一个踉跄,险些摔倒。

    西夏武士摸一把后脑勺,只见手上全是黏糊糊的鲜血,他心中勃然大怒,怒吼一声,转身便将阻拦自己的大汉按倒在地上,提起钵盂大的老拳便向对方面门狠狠打去。

    另外两名大汉急了,冲上来便拳打脚踢,这时,正在房间里喝酒的一群衙内听见外面有叫骂声,纷纷开门出来,向琮走在最前面,只见三名手下正按着一名大汉猛揍。

    向琮眉头一竖,喝问道:“怎么回事?”

    “回禀衙内,这个蛮子喝醉了酒,上门挑衅,先动手打人。”

    十几名衙内听说居然有人敢上门挑衅,他们顿时大怒,上前也踢了几脚,向琮更是发狠道:“给我狠狠打,打死了我来负责!”

    有主人这句话,三名大汉下手更狠,向西夏武士的各致命之处拳打脚踢,打得西夏武士连声惨叫,口鼻鲜血乱喷。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奔来,大群西夏武士冲来了,他们见几名大汉将同伴按在地上毒打,同伴已被打得奄奄一息。

    一群西夏武士眼睛顿时红了,怒吼着冲了上来,十几名衙内吓得魂飞魄散,大叫一声,向屋里逃去,吓得声音都变了,“快。。。。。快去报官!”

    。。。。。。。。

    就在一片哭喊惨叫声传来之时,李延庆和王贵已经快步走出小角门,离开了矾楼,刚才王贵还在满心诅咒李延庆,这会儿他又眉开眼笑赞道:“老李,这一招借刀杀人很高明啊!”

    李延庆淡淡一笑,“冲冠一怒为红颜嘛!西夏男人也不例外。”

    这时,岳飞等人迎上来,“发生什么事了?”

    “没事!”

    李延庆笑着一摆手:“我们去高阳店喝流霞酒,我继续请客!”

    王贵也哈哈大笑,“没事!没事!喝酒去。”

    。。。。。。。。

    发生在矾楼的斗殴事件虽然最终被御街巡逻军队及时赶来制止,但还是酿成了三死群伤的血案,两名向琮的手下被西夏武士活活打死,另一名手下被打成重伤,而最初被毒打的西夏武士也因重伤不治而亡。

    十几名衙内也付出惨重的代价,多人被打成重伤,其中向琮最惨,他的两条腿皆被打断,蔡征被打断三根肋骨,梁晴鼻梁被打断,眼睛被打出血,其余十几名衙内都或多或少受了伤,这还是矾楼数十名酒保伙计拼命保护他们,才使这群衙内免遭更惨的伤亡。

    矾楼事件造成了极坏的影响,甚至惊动了天子赵佶,赵佶十分震怒,勒令各家权贵约束子弟,严禁结党,同时下旨免去权知开封府事郑居中之职,免去鸿胪寺卿严俊之职,并令枢密院照会西夏及辽国长驻汴京使臣,在弓马大赛结束后,相关人员必须立刻回国。

    不过这件事发生在夜晚,又是普通民众无法涉足的矾楼,矾楼事件只是在汴京上层社会偶有耳闻,加上各大权贵家族封锁消息,使得这件事并没有传播开来,也没有影响到轰轰烈烈的弓马大赛继续进行。

    次日天不亮,李延庆再次挎弓出发,在岳飞、王贵等伙伴的簇拥下,向北大营而去,今天将是弓马大赛的最后一天,也是最为精彩的一场比赛,由十名最顶级的大宋箭武士拉开精彩绝伦的十强争霸赛。

第二百四十章 弓马大赛(十七)

    天还没有亮,汴京民众的便陆陆续续涌向北大营,大家都想占个好一点的位子,按照规则,辽国和西夏两国的箭武士今天只进行一些表演性质的射箭,他们不参与宋朝自己举行的十强争霸赛。

    大帐内,十名箭武士聚集一堂,枢密使童贯正临时召集他们宣布几件大事。

    “今天有三件大事要告诉你们,第一件事,天子将亲临赛场,观看今天的比赛,希望大家振奋起精神,拿出最好状态,发挥出自己的最好的箭技。”

    停一下,童贯观察一下众人的表情,见大家眼中都露出激动之色,他满意点了点头,又接着道:“第二件事恐怕会让部分武士失望了,这也是天子的要求,大家只能修改规则,十强争霸赛将重新计分,也就是说,原本决赛的成绩不再带到争霸赛中来,我很抱歉!”

    众人面面相觑,这个消息着实让大部分人又惊又喜,恐怕除了李延庆外,每个人心中都暗暗欢喜,这意味着他们每个人都又有争夺第一的希望,毕竟李延庆昨天的八十分已经压了所有人一头。

    童贯同情地看了一眼李延庆,见他面无表情,便又提高提高声音继续道:“下面再说第三件事,关于这次弓马大赛的奖励!”

    大帐里顿时寂静无声,每个人都摒住了呼吸,这也是他们极为关心之事,每个人当然都希望能够升官发财,就连杨再兴也希望自己多一点资本,将来进入种家军后,不用再从小兵做起,至少能当个都头之类。

    不过李延庆却有点迷茫,他参加弓马大赛只是为了满足师傅的遗愿,他只是太学生,基本和军队暂时没有关系,正是没有期盼,所以他心中平淡如水,如果不是出于礼貌,他甚至想离开了。

    “这次弓马大赛的奖励有两块,一块是你们来源地的奖励,按照上届的经验,应该都有,来自禁军的武士将得到禁军的奖励,来自太学的武士,太学也会有奖励,这一块每个人都不一样,也和我们无关,我只说说朝廷的奖励,上一届比赛,进入前十名武士朝廷都给予了官升一级的奖励,这一次也是一样,如果进入前三,朝廷会给予官升二级的奖励,敕令天子已经签署,这里,我要先恭喜诸位了。”

    大帐内顿时一片窃窃私语声,童贯笑道:“大家去准备吧!等圣上到来后,比赛正式开始。”

    众人转身离帐,童贯喊道:“李延庆留一下,我有话对你说。”

    很多人都向李延庆投去同情的目光,他只是太学生,难道他还能升官不成?

    片刻,众人走尽,大帐内只剩下童贯和李延庆两人,童贯歉然道:“昨天的成绩不能带到今天,恐怕就是你的损失最大了,我很抱歉!”

    李延庆摇了摇头,“太尉不必如此,我并不在意!”

    “是啊!你的箭术高明,今天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只是。。。。。朝廷的奖励,作为太学生,有点难办。。。。太学那边升级得报国子监特殊批准,但有蔡相国横在中间,恐怕不会太顺利,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升级无非是上舍中等生,学生并不在意。”

    “话虽这样说,但对你还是不公平。”

    童贯沉吟一下又道:“这样吧!如果这次你拿不定奖励,我只是说如果,那就当我欠你的,等你入仕后,我一定会补偿给你,我童贯言出必行,绝不失言。”

    李延庆不得不佩服的童贯的老姜,三言两语之间,原本是朝廷给自己的奖励,就变成他童贯的奖励,原本是自己应得的东西,也变成了他童贯的人情。

    不过李延庆对这种升官奖励实在没有什么兴趣,很多时候,尤其在北宋末年,升官未必是幸运,反而会是一个陷阱,他还是得走自己的路,不要跟童贯陷得太深,历史上,无论从蔡京的心腹,还是童贯的心腹,都没有什么好下场,自己得悠着点才行。

    童贯见李延庆没有吭声,便不再提这件事,又淡淡问道:“延庆,你是太学生,感触应该比我更深一点,你觉得军队和太学之间会有某种关联吗?”

    李延庆立刻意识到,这是童贯想把手伸进太学了,只是他似乎还没有想好该怎么办?

    李延庆当然知道该怎么办?他笑了笑道:“太尉还记得汤阴县的士子军吗?虽然说蒋知县的做法有点荒诞,但大家都承认一点,军事训练了一个月后,大家纪律观念和团体观念都明显加强了,更重要是身体得到了锻炼,原本大家都读书多年,一个个体弱多病,但军事训练一个月,身体明显变得强健了,这个办法也可以用在太学中,叫做军训,每个太学生必须军训一年,对他们身体大有好处,将来带兵打仗也不至于一窍不通了!”

    童贯越听眼睛越发亮,听到最后他恨不得抱住李延庆狠狠啃上两口,简直让他心花怒放,军训,这是多么好的借口,童贯开始想象把太学生们拉到军营来训练一年的情形,中间施与小恩小惠,还怕他们不效忠自己吗?

    李延庆见童贯有点失态了,便躬身道:“如果太尉没有什么事,学生先去准备了。”

    “啊!去吧!”

    李延庆行一礼便转身离开了大帐,童贯一人留在帐中继续思考。

    李延庆回到了准备大帐,他首先需要换上盔甲,只见大帐内杨再兴已经换好了盔甲,却没有走,显然是在等他。

    伺候他的士兵连忙上前给他披挂盔甲,杨再兴走过来道:“我刚听说昨天晚上西夏武士在矾楼和一群衙内打架了,怎么就会这么巧呢?”

    李延庆看了一眼士兵,又给杨再兴使个眼色,笑道:“西夏武士好勇斗狠,在哪里都会和人打架,我倒觉得很正常,也有可能他们被人挑拨了一下火气。”

    李延庆实际上就是暗示杨再兴,是他挑拨了西夏武士,杨再兴顿时明白了,原来李延庆昨晚又回去,果然是为了这件事。

    他也忍不住笑道:“如果真是这样,估计他们今天也翻不起什么浪了。”

    “大部分西夏武士都翻不起浪,但有一个人例外。”

    “你是说撒金?”

    李延庆点点头,“他昨天虽然败在我的手下,但他绝不会服气,如果是我,我也不会服气,听鼓断时本身就有漏洞,容易被钻空子,万一这名鼓手比较爱国,在我射箭时把鼓声放慢了那么一点点呢?”

    杨再兴点点头,“或许你说得对,他确实不服气,但他又能怎么样?”

    “我也不知道,总之今天要留一手才行。”

    。。。。。。。

    天色大亮时,演兵场四周已是人山人海,近八万汴京民众和士兵拥挤在东西南三面,五千名士兵负责维持秩序。

    而北面的看台昨天晚上又重新搭建,中间加高了数十个座位,那是给天子以及帝姬王子们的座位,四周的座位则是文武百官,既然天子到来,朝廷很多官员当然也会到来。

    评审官和高级将领们都没有了座位,都安排在看台下,勉强给他们安排了一些低矮的小凳子,

    日头越来越高,但比赛却迟迟没有开始,周围民众的议论声越来越大,仿佛就像开了锅一。

    就在这时,一队队御林军士兵出现了,一队队旌旗和伞盖出现在北面的看台上,四周渐渐安静下来,民众和士兵都终于意识到,原来天子也来观看比赛了。

    这时,一顶巨大的黄罗伞盖出现在看台上,数十名宫女簇拥着一个中年男子,正是大宋天子赵佶,他穿着明黄色普通常服,头戴纱帽,一脸笑容,在他身后跟着十几名少年男女,一个个精神抖擞,衣着鲜艳,正是他的儿子和女儿们,再后面则跟着大群文武官员。

    童贯连忙上前躬身行礼,“微臣欢迎陛下到来!”

    虽然昨晚上发生了矾楼事件,但并不影响赵佶此时的心情,他在正中龙椅上坐下,看了看四周的人山人海,兴致勃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