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寒门枭士 >

第103章

寒门枭士-第103章

小说: 寒门枭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周侗也是童太尉派来汤阴县,蒋知县便以为从周侗这里能得到一点启示,不料周侗也一无所知,着实令他失望之极。

    他只得忧心忡忡地走了,周侗望着他背影走远,心中也有了几分忧虑,战争真的要来临了吗?

第一百三十二章 战争风起

    政和六年秋天,辽国东京(今辽阳)留守被刺杀,东京裨将高永昌发动叛乱,占领东京并自立为帝,辽国皇帝耶律延禧令南府宰相张琳组织军队前往讨伐。

    一时间,辽国在燕云地区招兵买马,集结军队,声势浩大。

    而这时,宋朝却发生了误判,在接到燕云密探的急报后,朝廷以为辽军集结要南下入侵,天子紧急任命太尉童贯为陕西、河北宣抚使,“以边事付贯”,以应对北方局势。

    十一月下旬,童贯随即率十万精锐禁军浩浩荡荡北上,他当即下令河北东西两路动员各州厢兵为后备军,准备跟随大军北上。

    命令一道道下发,汤阴知县蒋大道在接到相州知州下发牒文的同时,也接到了童贯给他写了一封亲笔信。

    蒋大道是童贯的亲兵出身,童贯派他出任汤阴知县还有着更深的考虑,童贯这几年虽然掌控了枢密院军政大权,但在文政方面却没有建树,朝政大权依旧被相国蔡京牢牢把持。

    童贯便考虑到了以武从政这条路子,派武将到地方州县任职,再一步步向上提拔,最终在朝廷攻破蔡京的防线,在朝政中形成自己的势力。

    这几年,童贯已连续派出了二十三名粗通文墨的心腹将领前往河北和陕西各州县为官,出任汤阴知县的蒋大道便是第一批被童贯派出的心腹将领。

    县衙后堂内,蒋大道急得团团转,再过十天童太尉的大军就要途经汤阴县了,童太尉必然会问及自己的政绩,自己又该怎么回答?

    他曾经去问过周侗,单周侗也帮不了他,更让他心如火焚。

    蒋大道已在汤阴县出任知县三年,正好到了升迁的门槛上,他很清楚这是自己千载难逢的一次提升机会,如果自己能拿出让童太尉满意的政绩,他就能继续升官。

    但拿出什么样的政绩才能让童太尉满意呢?

    蒋大道有两个文笔幕僚,一个叫张丘,一个叫莫俊,这两人专门替他处理各种县事杂务,否则以他胸中那点文墨,那里胜任得了知县一职。

    这两名幕僚前段时间跟随县丞下乡去核对户籍,今天中午才刚刚回来,他们一回来,便被蒋大道抓到官房来问计。

    两人都明白知县的心思,张丘便笑着提议道:“我上月曾整理帐表,发现自从县君上任以上,汤阴县的粮食产量增加了两成,赋税则增加了三成,这算不算一项政绩?”

    汤阴县最大的优势是产粮大县,但几十年来一贯如此,谈不上是他的政绩,况且安阳县的产粮比汤阴县大,税赋也更多,粮食增产有点拿不出手,而且蒋大道心里明白,童太尉要的不是这种政绩。

    他摇摇头,“粮食增产可以提一提,但不能作为主要政绩上报,还得想想别的法子。”

    莫俊的头脑要比同僚更灵活,他笑眯眯道:“我觉得既然童太尉当初任命县君的目的是想以武治县,那县君就应该从‘武’字上做文章。”

    这个建议有点切中要害了,蒋大道忽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连忙催促道:“再具体说一说!”

    莫俊捋了捋山羊胡笑道:“武无非两头,一头是民武,一头是士武,县君已经组织五百人的青壮为厢军,民武就有了,但士武却没有,我建议从县学中挑选一百生员组成士军,厢军其他州县也有,不足为奇,但士武却是县君独有,我估计童太尉要的就是这个。”

    蒋大道连连拍自己的额头,他急糊涂了,他这些年不就是在士子中推行武技吗?打造文武全才的学子,这才是他的主业,他竟然忘记了。

    不行,这件事他还得找周侗商量,虽然时间已到黄昏,周侗已经结束教学回家了,但蒋知县还是一刻都等不了,立刻动身去找周侗了。

    。。。。。。。。。

    李延庆已经开始训练五天了,周侗和他进行过一次长谈,建议他把精力继续放在骑射上,尤其加强力量训练,使他的骑射由精准转向强大。

    虽然师傅没有明说,但李延庆却很清楚这个选择意味着什么,这其实就是枪和箭的选择,与其两项都平平,不如精强一技。

    李延庆想起多年前虞大叔的教诲,要想学到真正的武艺,就得往精深里练,他最终接受了师傅的方案。

    这天黄昏,李延庆等四人吃罢晚饭,正聚在一起讨论宋辽战争。

    山雨欲来风满楼,宋辽即将开战的消息传遍了河北两路的各州各县,一时间人心惶惶,很多富户大贾纷纷考虑向南方转移财产。

    但这时永济渠已经结冰,大量民间运货驴车和牛车也被临时征用,全部用来运输军粮和军资,宋军纷纷在各处关卡加大盘查,防止辽国奸细。

    汤阴县城内平添了几分肃杀之气,到处是巡哨的士兵,城门处更是严格盘查,所有从北方过来的商队都要彻底检查,如果是幽燕一带的口音,则会被当场抓捕。

    不过形势紧张归紧张,汤阴县底层的民众依旧和平常一样生活,并没有受到战争形势的影响,即将爆发的战争对他们而言,只是在市坊间当做茶余饭后的闲聊话题。

    “最好能爆发一场大战,我们现在也可以从军,大肆屠杀那些契丹蛮子!”

    王贵卷起袖子,他对这种消息最为起劲,尤其他现在练武初有成效,就恨不得立刻披挂铠甲上疆场,为国效力。

    汤怀摇摇小扇子,用他特有的嘲讽语气道:“你也只能夜里在床上做梦上战场了,老李不是说过了吗?这场战争打不起来。”

    岳飞目光凝重地注视着李延庆,“你为什么认为这一战打不起来?”

    李延庆知道历史上的宋辽之战要到六年后的宣和四年才爆发,这次应该只是一场虚惊,战争打不起来。

    他微微一笑道:“现在是冬天,北方大雪封路,辽兵根本不可能南下,到明年开春雪化后,又是产羊季节,辽军也不可能大举南攻,季节和时间上都不允许,更关键是,女真人在在辽国背后虎视眈眈,一旦宋辽两军爆发大战,女真人趁机南下,辽国腹背受敌,这种蠢事他们不会做。”

    岳飞沉吟一下又道:“万一是宋军主动挑起战争,想趁机收复燕云,就像你之前说的,连解试都在考收复燕云的战略准备,我觉得朝廷已经有这个心了。”

    “有这个想法也只是想法而已,实际上并不现实。”

    “为什么?”三人异口同声问道。

    李延庆淡淡一笑说:“方腊在江南的造反越演越烈,令朝廷十分被动,这个时候炒作一下宋辽战争,有利于转移民众的注意力,我还是那句话,一天方腊不灭,朝廷就一天不敢挑起宋辽战争。”

    汤怀和王贵同时竖起大拇指,“不愧是解元,看得果然透彻!”

    岳飞默默点头,李延庆说得确实有道理,看来这场战争真的打不起来。

    这时,门外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延庆在不在?”

    “是师傅的声音!”众人都听出这个声音,是周侗来了。

    四人连忙走了出去,只见师傅周侗穿一身青衣,负手站在大门外,四人连忙上前见礼。

    周侗微微笑道:“我有点事情找延庆,不过和你们都有关系,不如进屋再说吧!”

    周侗在四名弟子的簇拥下走进餐堂坐下,汤怀连忙去安排菊嫂给师父点茶,周侗打量一下笑道:“好像你们的同伴还没有回来?”

    周侗指的是张显和秦亮,李延庆笑道:“考完科举后,两人便结伴去京城了,好像张哥儿的父亲有人情,可以安排他们去开封府借读。”

    “原来如此!”

    周侗也是随口问问,他看了一下众人笑道:“我之所以来找延庆,是因为他已经不是县学生员,只能请他帮个忙。”

    “师傅请说,只要延庆能办到,一定不会拒绝。”

    【注:辽国东京叛乱历史上是发生在政和六年春天,老高因为情节需要,把它该在秋天了】

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子之军

    “说起来真有点荒谬!”

    周侗苦笑一声给四人解释道:“童太尉下月将率大军途径汤阴县,他要求蒋知县向他汇报政绩,但蒋知县实在找不到什么政绩,不知谁给他出了个馊主意,让他组建一支士子之军。”

    “士子之军!”

    四人面面相觑,确实太荒谬了,居然把读书人组织起来从军,这种荒唐之事只有蒋大刀才会做,从小学堂到县学,被他的必修武技闹得乌烟瘴气,最终的结果就是组建士子之军。

    “蒋知县是想把我们组织起来加入宋军吗?”王贵小心翼翼问道,他心中有一丝期待。

    周侗摇摇头,“不可能,真加入军队是要被御史弹劾的,他不敢这样做。”

    “那他是什么意思?”李延庆不解地问道。

    “就是临时组建一支士子之军,在童太尉面前操演一番,表示他这几年没有混日子,等童太尉走后就解散,走走形式罢了。”

    “我们几个都要参加吗?”岳飞又接口问道。

    周侗点点头,“你们都必须参加,作为骑兵演练,只有延庆例外,他不是县学生员,所以我需要征求他本人的意见。”

    李延庆沉吟一下问道:“师傅希望我参加吗?”

    周侗听出李延庆的画外音,他恐怕有点不太情愿,周侗也不想勉强李延庆,但蒋知县求自己帮忙,这个人情他实在不好拒绝。

    “这么给你说吧!你是这支士子军的关键,既有解元身份,又骑射了得,有了你的表现,蒋大道就可以在童太尉面前交差了,否则光凭一支士子军操演一番,童太尉可不是那么容易糊弄,延庆,你就当帮师傅这个忙吧!”

    李延庆默默点头,师傅的话已经说到这个程度上,而且还亲自上门来请他,他又怎么好意思拒绝呢?

    。。。。。。。

    次日一早,他们和往常一样来到县学,却见大门处的石柱上贴着一张很大的布告,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名字,四周围满了生员,议论纷纷,不少人在跳脚骂娘。

    王贵心急,奔了上去,片刻奔回来对三人低声道:“师傅没开玩笑,蒋大刀真要组建士子军,名单都出来了。”

    众人一起催马上前查看布告,布告开头就写得非常明确,‘士子军百人名单’,下面便是密密麻麻的名字,足有百人之多,第一个名字赫然便是李延庆,下面岳飞、王贵、汤怀等等,十二名骑射生员都在列。

    他们将训练一个月,由武学周教头全权负责。

    四人心里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但其他上榜生员却一头雾水,大家面面相觑,这叫什么事情,什么征兆都没有,就将他们强征从军了吗?

    “我们去问问周师傅!”

    另一名叫做黄安的骑射生员大喊一声,调转马头便向县学内奔去,数十名生员纷纷跟着,每个人的心中充满了不满和担忧,士子军是什么东西,他们还能回县学读书吗?

    校场上,周侗对百名上榜生员缓缓道:“我昨天已经问过蒋知县了,所谓士子军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