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寒门枭士 >

第100章

寒门枭士-第100章

小说: 寒门枭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样的道理,太学生和四大书院学生也瞧不起本土士子,就像凤凰瞧不起麻雀一样,尤其发生了酒楼事件后,赵玉书被殴打,一向比较团结的太学生就更加反感本土士子。

    而偏偏又被李延庆夺走了他们势在必得的解元,这种尴尬和不满混合成一种复杂的情绪,导致中举的太学生们谁也不理睬李延庆。

    只有一人除外,那便是太学生中的异类郑荣泰,郑胖子虽然只是第十五名,但他脸上洋溢的兴奋和激动就仿佛他中了解元。

    “我早就预料到了,解元一定是老李,所以我坚决。。。。。坚决那个支持老李。”

    郑胖子差点说出他坚决不同意父亲安排他为解元,被李延庆及时一记肘击将他的后半句话打噎回去了。

    他又瞟了一眼不远处站着一起聊天的太学生,撇撇嘴道:“这群人眼高于顶,在太学他们算个屁,回来就一个个自以为是了。”

    郑荣泰在太学被相州士子集体孤立,现在终于有一个好朋友也要去太学读书了,让他怎么能不高兴。

    李延庆正在和另一名本土士子刘绩聊天,刘绩是安阳人,父亲是真定府的一名低级官员,他在县试考中第三名,没有上解试风云榜,但他却在解试中发挥异常出色,考中了第八名。

    刘绩是州学士子,今年只有十五岁,身材比较瘦小,性格十分腼腆内向,他害怕被太学生欺负,便一直跟着李延庆。

    “家父也是这个意思,让我直接去太学读书,以后还望延庆兄弟多多关照!”

    不等李延庆说话,郑荣泰便拍拍刘绩的肩膀,咧嘴笑道:“以后哥哥我会罩着你,跟着哥哥混,不会让你被人欺负。”

    瘦小的刘绩在肥胖巨大的郑荣泰面前就像根小草一样,他着实有点畏惧这个大胖子,只得唯唯诺诺答应,李延庆却狠狠瞪了一眼郑荣泰,“你小子整天花天酒地,别把人家带坏了!”

    郑胖子嘿嘿一笑,“食色,性也嘛!圣人的教导我怎能不牢牢记在心上。”

    这时,一旁的周春低声道:“他们来了!”

    李延庆一回头,只见杨度和武邦昌两人走了过来,而赵玉书依旧站在原地未动,远远望着李延庆,目光中充满了刻骨仇恨。

    李延庆转过身,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保持距离,却又不失礼貌。

    杨度和武邦昌都是安阳大族子弟,举止从容,看起来颇有风度,他们二人都是太学上舍生,都希望能通过这次解试拿到中等上舍生的地位。

    虽然上舍生和中等上舍生只是一级之别,但两者之间的鸿沟就像后世大学副教授和教授的区别,中间差了一个省试中榜,

    按照太学规定,上舍生升中等上舍生必须学满三年且通过极其严格的考试,一旦升为中等上舍生就可视为省试中榜,同进士出身。

    但今年太学又多了一个选择,如果三年已学满,能在发解试中考中头名解元,也可以免试升中等上舍生,所以他们二人以及赵玉书回乡参加解试目标都很明确,就是为了争夺解元。

    最后三人都没有考中,却让一个本土士子夺走了解元,着实令他们失望之极,考中举人只是对外舍生有点作用,而对他们三人已经没有半点意义了。

    杨度和武邦昌走上前,对李延庆拱手笑道:“恭喜李贤弟考中解元,我们刚才都看了李贤弟写的诗,着实让我们自愧不如。”

    李延庆见二人态度还算友善,便回礼道:“延庆本意只想中举,怎奈被主考厚爱,点了榜首,耽误了两位兄长的前程,实在是心中不安!”

    杨度和武邦昌对望一眼,杨度笑道:“我们二人从小学堂便是同窗好友,迄今已交往十五年,友情深厚,但解元只有一个,不管是谁夺走,都势必会影响交情,李贤弟夺走解元虽然令人失望,但也保住了我们的友情,说起来,我们还应该感谢李贤弟。”

    武邦昌也笑道:“我刚才就给老杨说,李贤弟夺走解元其实是最好的结局!”

    李延庆忽然敏感地捕捉到了他们二人和赵玉书之间并不像表面上那样融洽,他们两人和赵玉书似乎还存在着某种微妙的敌对关系,宁可自己夺走解元,也不希望赵玉书中榜首。

    李延庆笑着点头,“小弟以后也要去太学读书,还望两位兄长多多关照!”

    杨度看了郑胖子一眼,意味深长对李延庆道:“太学人际关系十分复杂,被称为小朝廷,贤弟交友须慎啊!”

    “多谢两位兄长好意!”

    两人向李延庆拱拱手,也不理睬郑荣泰,转身扬长而去,气得郑荣泰狠狠呸了一声,低声骂道:“两只粉面蟑螂,以为自己是上舍生就了不起吗?用得着他们来教训,什么东西!”

    这时,十几名官员从外面走了进来,里面包括这次科举的正副考官,以及知州梁逊、通判贾筌等官员。

    监察御史李纲因为县试时已经和汤阴榜首李延庆谈过,这次李延庆中解元,他认为没有必要再谈,便提前结束了相州的审察,一早便赶去真定府,这让所有人都长长松了口气。

    三位主考以及知州、通判坐了下来,众士子一起上前躬身行礼,郭百颂目光复杂地望着李延庆,他昨晚在锁院结束后特地拜访了知州和通判贾筌,想最后一刻翻盘,不料知州梁逊却毫不客气地将他批评一通,主考官是代表朝廷过来主持解试科举,和主考官关对抗就是和朝廷对抗,这是多么愚蠢的想法。

    通判贾筌更是连见都不见,直接让他吃了一个闭门羹,郭百颂这才终于醒悟过来,为了赵家那点贿赂,他再继续对抗下去,恐怕最后的后果自己承受不起,他只得接受这个事实,连夜将赵家给的三千两银子退了回去。

    主考官欧阳上前高声道:“政和六年的发解试已经结束,经过县试和州试的两轮选拔,最后十五名佼佼者脱颖而出,按照朝廷规定,十五名中榜者需进行唱名,移交地方州府,同时报送礼部备案。”

    唱名是今年才有的新规定,其实也就是一个交接过程,由代表朝廷的主考官将中榜举人交给地方官府,朝廷的事情便结束了,举人的管理权就算移交给了地方官府。

    “下面唱名仪式开始,第一个接受唱名者,李延庆。”

    李延庆上前躬身行礼,“学生在!”

    欧阳看了他一眼,继续道:“李延庆为汤阴县学生员,县试第一名,在州试四场考试中,其兼经科为上上,三经科为上上,策论为上上,刑律和诗考为上上,书法为上上,在十五名中举士子名列第一,故取其为发解试解元。”

    说完,欧阳停了下来,等待反对意见,只沉寂了瞬间,通判贾筌率先鼓掌,知州梁逊也鼓起掌来,其他官员也跟着鼓掌,郭百颂也无精打采地拍了几下,虽然这是他最后一次反对的机会,但他再也没有勇气说‘不’字了。

    所有人一致通过,这就意味着李延庆唱名成功,正式成为名至实归的政和六年发解试第一名解元。

第一百二十九章 盛大回乡(中)

    忙忙碌碌过了三天,李延庆觉得自己就像个木偶一样,吃饭、走路样样都要人安排,光宴会就赴了三场,极尽荣耀,也极尽疲惫,当这一切都结束,也终于到了返乡之时。

    天还没有亮,王掌柜便将他们父子送出客栈,李延庆翻身上马抱拳道:“多谢王掌柜这一个多月照顾,我们后会有期!”

    王掌柜笑道:“应该是我感谢小官人,让我这次发了一笔小财,十贯钱赚了八十贯钱,等小官人去京城科举时叫我一声,我再押一百贯钱!”

    “一定会通知掌柜!”

    李延庆大笑,便纵马向南城门奔去,李大器也连忙催马跟上,王掌柜一直望着他们走远,这才回头对几名伙计笑道:“把小官人留的字送去裱糊起来,这可是解元的墨宝,咱们挂在正堂上,以后还发愁没有生意吗?”

    “还是掌柜精明!”

    王掌柜急急赶去后院发送鸽信,他刚走到后院,忽然又想起一事,连忙跑回来对几个伙计喊道:“你们几个把小官人住过的解元房好好收拾一下,尽量保持原状,刚才好几个参加州试的士子抢着要住,若他们问起价格,就告诉他们价格涨了,要翻三倍,少一文钱都不行!”

    。。。。。。。。

    这次汤阴县一共有一百二十七名士子参加州试,考中了四名,除了李延庆外,其他三人都是太学生,包括里镇的杨羽,另外两人是县城士子,读书底蕴最深厚、也是参考士子最多汤北乡却一个也没有考中,但孝和乡却大放异彩,他们乡的李延庆夺得了解元。

    这个消息不仅令孝和乡上下欣喜若狂,也让汤阴县为之沸腾,李延庆中解元的消息传来后,汤阴县的炮仗声整整响了一天。

    四十年来,汤阴县只有两次夺得相州解试第一名,说来也巧,除了李延庆外,另一人便是他的父亲李大器,李大器十年前已经陨落了,令汤阴县和孝和乡蒙羞,但十年后,他的儿子却再度崛起,重新替汤阴县和孝和乡争回了荣誉。

    李延庆父子刚离开安阳县,王掌柜便给汤记客栈的东主汤正宗发送了一封鸽信,把李延庆的行程告诉了汤正宗,下午,汤正宗带着一百多名孝和乡父老在北城外等候,岳飞、王贵和汤怀也赶到了北城外迎接。

    等了近半个时辰,王贵有点急了,“老李是不是考上解元后开始摆架子了,怎么现在还不出现?”

    汤怀用描金小扇敲了敲他的头,“若是我妹妹嫁给你,我的外甥不知该多有愚蠢,气都要把我气死了。”

    王贵回头怒视他,“你这话什么意思,在骂我蠢吗?”

    岳飞连忙打圆场,“老贵只是性急了一点,不过老贵刚才那话千万别再说了,若老李听见了不知该多伤心,这么多年的交情,老李不是那样的人。”

    王贵挠了挠头,“刚才我那话是不对,我会当心,不过你这个臭小子。。。。。。”

    王贵狠狠瞪了一眼汤怀,“你小子以后再敢用扇子敲我头试试看!”

    汤怀撇撇嘴,扇动他的小扇子,就当什么都没有听见。

    就在这时,忽然有人指着远方大喊:“那是不是他们?”

    众人一起向北方官道望去,只见远处官道上出现两个骑马的人,正一前一后向北城门这边奔来,奔至近前,众人一起欢呼起来,前面之人正是他们等了近一个时辰的李延庆。

    汤正宗兴奋地大喊:“锣鼓敲起来!”

    李延庆归心似箭,父子二人中途只休息了一个时辰,他们一路南奔,眼看到了县城北门,前面忽然锣鼓声大作,一百多名乡民敲锣打鼓迎了上来,奔在前面的李延庆不由勒住了马匹,他一眼看见岳飞三人,顿时心中大喜,连忙翻身下马迎上去。

    三人一个多月不见,格外亲热,王贵重重给了李延庆肩窝一拳,竟把李延庆打个趔趄,王贵得意洋洋道:“怎么样,我的力量可不比你差了,我现在练大刀很有心得,明天我们再比一次!”

    汤怀一把将他推开,“去!现在谁听你炫耀,又不是来迎接你。”

    王贵被汤怀一句话噎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岳飞走上前拱手笑道:“恭喜老李考中解元,我们汤阴县的骄傲啊!”

    李延庆有点不好意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