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铸清华 >

第933章

重铸清华-第933章

小说: 重铸清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娘娘的话儿,李总管还有别的差事,不得空。”朱执义笑眯眯的说道,“所以今个奴才当值。”

    皇后点点头,就着雀儿的手抬脚拾阶而上,闵妃跟在后头,两个人共用一把明黄色的华盖,一同进入了钦安殿,钦安殿不算太宽敞,但是因为烛火香油四时不断,故此十分的亮堂,清人信奉喇嘛教,但是钦安殿之**奉的却是道教的神坻,道教中的北方神玄天上帝,又称真武大帝。这是永乐皇帝最为信奉之神,昔日武当的道士忽悠永乐皇帝是真武大帝转世,永乐皇帝夺取天下之后,对于自己真命在身深信不疑,故此不仅在武当山建起了和紫禁城一样的规格的宫殿院落供奉真武大帝之外,又营建钦安殿在紫禁城之中时时祭奠,后来的嘉靖皇帝更是迷信道教,将钦安殿重新修缮,给真武大帝重塑金身,门口的两颗古树,传闻就是嘉靖皇帝亲手植下,清代诸帝虽信奉喇嘛教,但并不排斥道教,而且从皇太后起,诸教并行,但没有中枢符诏,不得私下传教,并严正号令一事,“国在教上”,诸教必须遵循爱国之意来传教,“先爱国,再信教”,若是有****或者是教在国上之事,一概斥为邪教,人人得而诛之,皇太后似乎对着喇嘛教不太感兴趣,热河避暑山庄处许多喇嘛庙皇太后都极少涉足,以前对着中土佛教颇为青睐,这些年倒是又换了口味,对着道教感兴趣起来。所以皇太后今个来到了此地,不过这也有惯例,康熙、雍正两朝都先后在此设过道场,为皇太后祈求福寿安康。清朝每年元旦于天一门内设斗坛,皇帝在此拈香行礼。每年的节庆及农历8月6日至18日,是道家的大祭日,明、清宫中的道官道众按例设醮称表,架供案,奉安神牌,皇帝前来拈香行礼,祈祷水神保佑皇宫,消灭火灾。

    皇太后打坐在真武大帝神像之前,边上有一个花白头发,精神抖擞,飘然出尘的道士正在挥拂尘念念有词,后头鼓乐齐鸣,皇后跟在了皇太后身后,也打坐了下来,瞧见了那个道士身穿仙鹤道服,头上戴白玉莲花道冠,就知道这个人必然是白莲教之中出众的人物。闵妃是不信奉道教的,但是在这个时候,倒也不能够不跟着做,于是也蹲坐了下来,横竖谁也不知道她那大裙子下面是跪坐还是蹲坐,戴着白玉莲花道冠的道士似乎并未察觉来人,只是自顾自的挥着拂尘,口里唱着道词,他倒是有着一副好嗓子,时而高亢入云,时而又是低沉婉转如意。

五、白莲教主(五)

    玉磬丝竹之声响起,香烟缭绕,道士在于其中,念念有词的确有出尘之感,道士踩着玄之又玄的脚步,一声高喝,“呔!天命率性悟明德,闲静慎独致中和。琼浆玉液长生酒,太平山中邀仙客!”

    闵妃猝不及防,被吓了一大跳,那个道士继续祝祷,说是祝祷,倒还不如说是吟诗,“昨日花开满树红,今朝花落万枝空。滋荣实藉三春秀,变化虚随一夜风。物外光阴元自得,人间生灭有谁穷。百年大小荣枯事,过眼浑如一梦中!”

    仿佛洪钟大吕,震撼人心,闵妃突然之间听到如此富有禅意的诗句,不由得有些呆呆出神,“过眼浑如一梦中”闵妃是知道汉诗的,这一句话的确是极为出色。

    后面鼓乐渐渐的轻了下去,道士换了一个调,继续吟诵起来,“日月有圆缺,阴阳互调节。世态总炎凉,法则不磨灭。人情与冷暖,肉胎真确切。走出宫殿外,超凡脱俗业。”

    最后众道士在这中间的道士带领之下,一起唱了一段:“一己真元奉乾坤,二仙合和临家门。三春又复华夏地,四季光华迎喜神。五福同胞心相照,**联欢笑语纷。七日来复秘传道,八极共振演全真。九阳天火自然法,十方乐奏无昏沉。百事至理玄藏妙,千法门中源有根。万世修仙入大乘,亿哉长生魄和魂。”随即行礼焚香,边上一同祷祝的道士们一起跪下,道歌震天,随即焚表,将皇太后的祝福之意写在奏表上,放入香炉焚烧,寄托青云上奏天庭,让真武大帝可以受到凡世间的诚心,可以继续保佑凡人。

    道士们纷纷退下,只留下了之前主持打醮的白玉莲花冠的道士,皇后微微抬头看着盘膝坐在蒲团之上一动不动的慈禧太后,只见太后微微弯腰朝着祭坛上的真武大帝鞠躬行礼,又对着盘膝坐在另外一边的道士看过去,那道士左手结莲花印,右手持拂尘,见到慈禧太后也未行礼,皇太后淡然开口,“教主,你这白莲教的打醮,倒是别具一格啊。”

    原来此人是白莲教教主长青子,皇后眼睛微微睁大,随即收缩,白莲教虽然是接受中枢符诏,从原本的非法组织变成正统教门,但是这么多年,白莲教特别是白莲教主亲自入宫主持打醮的法事,这是很少见的,不过也只有慈禧太后才能指挥的动白莲教主长青子,来亲自装神弄鬼。闵妃只觉得慈禧太后较之几年前声音似乎少了一份底气,但韵味犹存,并且语气平和,万事不萦于心中,胜过常人。长青子朝着慈禧太后微微鞠躬,“无量寿佛!心诚则灵,真武大帝是不会在乎底下的仪式如何的,而是会看祷祝之人是否心诚,太后娘娘秉持本心在此祷告,真武大帝必然是会听到娘娘的祷祝,降下福祉庇佑我中华的。”

    真武大帝的身上金光闪闪,照耀了慈禧太后的脸庞,太后微微一笑,“教主说的极好,心诚则灵,人为什么要祈祷上天?还是因为,人,并不是神,许多的事情,人是做不到的,比如这国运昌隆,励精图治,兢兢业业,君臣齐心,因缘际会,这些一一都做到,实在是太难了,还不如两眼一闭,跪求上天恩赐来的更简单一些,咱们只要求着神灵帮忙就是了;还有这添福添寿,也实在难,有钱不一定有福气,有了福气不一定有钱,就算有钱有福了,只怕还要求长命百岁,有人说这长寿之道,在于克制,克制**,包括这吃甘穿暖,起居饮食,都要一一克制,这样的长寿之道,只怕是太累了些,那也还不如请神仙帮忙呢,又可以大鱼大肉暴饮暴食,熬夜喝酒,还能搏一个长命百岁呢。”

    闵妃听得十分震惊,这样的话未免也太直接,太质问人心了,皇后显然是经常听这些话,脸上十分平淡,长青子点头,“娘娘之言,深得我白莲教教义,世人烦恼甚多,求之上苍,大约是没有用的。”

    “哦?”太后挑眉,“那教主你觉得要如何才好?”

    “自然要自求多福了,”长青子笑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可若是人自己个不谋求福禄寿喜,如何能够让上天庇佑呢,关键还是要看自己个。”

    “这话实在,”太后笑眯眯的说道,她双手合十,闭上眼朝着真武大帝祷告一番,“若是自己个不争气,还想着要这个要那个的,未免就太过于异想天开了,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若是没有付出,自然是没有回报,教主的话,很是让人回味啊。”

    “贫道不敢。”

    闵妃伏在身后不敢做声,不知道是不是殿内香火颇盛的缘故,她的额头冒出了一层密密麻麻的细汗,“教主烦劳你这样的辛苦为本宫打醮,”太后笑道,“那我也不能让你白来一趟,以前都是你座下的法师们前来打醮,今个你大驾光临,我总是要出出血的,想要什么,不防直说。”

    “不过我有言在先,我已经归政皇帝,朝政上的事儿,是一概不管,一概不问,若是理教院的什么事儿,你自己和去和理教院尚书打擂台去,不成就找军机处,就别来烦我老婆子了。”太后准备起身,守在殿门边上的朱执义上前扶住了太后,太后转过身来,看到了皇后,“哦?皇后也来了?”

    “是,”皇后起身福了福,“臣妾带着王妃一起来了。”

    皇太后今个穿着一件月牙白绣花篮牡丹的棉袍,戴着一顶坤秋的帽子,看上去十分的从容大度,只是年岁渐长,加上现在已经不需要和以前垂帘的时候时时染发,现如今头发花白了不少,看上去容貌有些苍老憔悴。她也看到了闵妃,“王妃又来了?快起来吧,听说你国内不信这个,倒也不必跪着了。”

    闵妃起身,朝着皇太后深深鞠躬,“是,臣妾叩见皇太后娘娘。”

    ps:预告一下,情人节开始继续来一波打赏加更!大家准备好银子哈。

五、白莲教主(六)

    太后点点头,她的手里挂着一串羊脂玉念珠,不停的转来转去,“从汉城一路过来,都还顺利吧?”

    “承蒙太后娘娘挂念,”闵妃又是一鞠躬,“臣妾来的十分顺利,上国的轮船又快又稳。”

    “天津轮船招商局的船的确是最好的,你们国内的那些木船只怕是比不上的。”太后说道,“只是这轮船招商局的定价太狠了,这时候刚好是船只要忙着去金州的航运线路最忙的时候,王妃入京,一定是狠狠的被宰了一笔吧?不过也不碍事,”慈禧太后微笑的看着闵妃,“贵国不差钱。”

    闵妃不知道这个“不差钱”是什么意思,但是隐约可以猜到是太后赞赏朝鲜富裕,她诚惶诚恐的说道,“朝鲜乃是贫弱之国,实在不敢当太后称赞。”

    慈禧太后点点头,放过了闵妃,转过身子对着打坐在祭坛边上的长青子说道,“教主,你若是不说,那我可就是走了,让你一个人在此地继续装神弄鬼罢了!”

    长青子一脸苦笑,站了起来,朝着慈禧太后竖起手掌行礼,“真佛面前不烧假香,白莲教欲在京畿直隶山东等地开设医院,但地方上颇多异议,故此厚颜前来奏请皇太后,请太后降下甘霖,庇佑我白莲教众,普度众生。”

    “建医院?这可是好事啊,”太后说道,“你们白莲教昔日随军出征西域,招收信众,在西域办的好生兴旺,靠的就是贵教这一等一的岐黄之术,医院和学校不怕多,只嫌少,这是我一向都如此认为的,你若是缺银子,内务府我还是使唤的动的,到时候拨一笔银子给你建也就是了。怎么,才没几年,地方上的官员就这样的昏庸无能了?”

    “却也不是,”长青子笑道,“只是这一次建的医院事关重大,宁撞金钟一下,不敲烂鼓三千,故此贫道就厚颜朝着太后请旨了。”

    “恩?”慈禧太后微微沉思,“你建的是什么医院?莫非是西医吗?”

    长青子暗道一声厉害,太后就算是撤帘归政,这眼光还是老辣无比,一下子就看出来为什么地方官员不愿意白莲教设立这个医院的症结所在,“圣明无过太后,的确和西医类似之医院。”

    闵妃听着不明所以,设西医院算的了什么?要知道在汉城也有一家西医院的,难不成清国如此排斥西医吗?太后继续问道,“你这个类似西医的医院,难不成,是要开膛破肚的那种吧?”

    闵妃大吃一惊,长青子点头说道,“正是如此,白莲教昔日无意之间得到华佗之医书残本,将麻沸散之处方又重新研究,去芜存菁,加上这些年研究西医的技术,结合出一套新的开刀法子,法子虽然好,可外头的人到底是太保守了一些,把这个事儿视作洪水猛兽,地方上的官员绝无昏庸之举,只是的确是要顾及民意,所以不敢予以批准。”

    什么华佗的医书残本,慈禧太后是坚决不信的,就算是华佗再厉害,可那也是三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