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铸清华 >

第912章

重铸清华-第912章

小说: 重铸清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专门面向鸦片贸易)、虚假票据罪、诈骗罪、伪劣商品罪、不正当借贷罪、私设银行罪”等等这些林林总总,大概新设了许多条罪名,每条罪名都仔仔细细的罗列了各种犯罪的情节和处罚标准,罪名之多,描述之详细,简直让人发指,各国法界这下子可惊奇了,许多的罪名在西方社会里头都还未出现,怎么东方的中国人会这样的迅速,将现在许多经济活动中的不恰当行为,就仔细并且合理的用刑法把他规定下来呢?这真是一个奇迹,各国又要前来学习了。

    条例之中,这其中最让洋人头疼的无非就是马上要实行的“私设银行罪”,这个罪行的文本之中是这样说明的:“凡在中国开展借贷、储蓄、汇兑等银行业务之外国财团,未经大清银行批准,不得设立银行,若是有违背者,银行所有资产一概没收,主犯处以罚金一万元起至十万元,并或流放黑龙江。若是造成以下严重后果的,处以十万元以上至伍拾万元,并流放金州,极大严重后果的,处于死刑,并没收个人财产。”这个条文最后还有一个但书,“之前开设之银行,若不符合大清银行之整改规定,一概禁止再营业。”

    这个条文一出,简直就是四海哀嚎,洋人们哀鸿遍野,怎么会有这样的法律!在中国,如果一件事情还没有形成旨意形成条文下发,那么大家伙行事只要心照不宣就可,但是如果中枢定了决心,又下发了旨意,那么就是绝无更改了。

    胡雪岩终于获得了他最大的声望,一统中国所有的金融行业,将钱庄票号和典当行一起抓在了大清银行的手里,这才是真真正正的财神,胡雪岩终于报了昔日在上海滩因为洋人们银行的挤兑,造成了自己差点破产穷困潦倒的一箭之仇。国内的商人们原本还不觉得此事是一件好事,但是在某一家小票号因为挤兑差点倒闭的时候,户部出手,坐镇票号,将一番挤兑潮轻松写意的应付过去,这才让这个政策少了许多的质疑。当然这个私设银行罪,还是刚刚开展,对外的效果如何,还要再看看。

    “可如今山东哪里,倒是有些洋人们借着建教堂,或者是修电线的时候,和老百姓们起了一些冲突,这原本倒也无妨,无非是语言不通,大家伙说开了就是,可山东人的性子彪悍,成群结队的来一起干涉,洋人们也是自高自大管了,这里头倒是有些冲突,时常都难以收拾。”

    “加上许多洋人的神父,在山东这些地方上传教,有时候也不是全部的人都是慈悲为怀的,臣女虽然没有确认过,但听说许多的神父在地方上的名声不太好,以前在城里头传教,大家伙都是彬彬有礼的,可到了乡下,别人就不和你还这么好好说话了,加上这些神父也有一些自己的信徒,穿着洋人们的衣服,说着洋话,两边都看的不顺眼,这些年,倒是闹了不少事儿出来,所幸都处理得当,没闹什么乱子。”

    “没闹乱子就好,”太后点点头,“洋人们来咱们这,一是求财,二来嘛,咱们大约是不能够理解的,是为了传教,这个宗教的执念,咱们中国人是没有,他们倒是很流行这个,咱们中国人,要说信,还是信自己个,觉得自己个比他们那个上帝要强多了,当然,这话也是咱们私下说话哦,我身上可还带着一个护教主呢。”

四十、言笑晏晏(五)

    慈禧太后突然想起了之前自己出访英国的时候在大教堂受的“护教主”的称号,这个称号有些玩笑话,但的确,在中国基督教的传教,慈禧太后捏着鼻子是要认下来的,但是也不是这么简单写意的,“理教院原本要任命咱们中国人当主教,梵蒂冈还不肯,两国现在没有建交,许多事儿麻烦的很,罢了,不过这两件事儿,看起来似乎是不同的,但说起来,仔细往着深处思索一番,都是中外,洋务和旧党之间的纷争,这些事儿,说起来的确是麻烦。”慈禧太后虽然说不准备继续说朝政的事情,但是在她这个位置,无论如何什么小事或者是趣事,都可以扯到朝政上来,所以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儿,她喃喃说了几句,见到李菊耦默然不语,也不接话,这才醒悟过来,“罢了,年纪大了,老是爱胡思乱想的,倒是让你在这里白坐着,”她十分的欣赏李菊耦,说的话十分得体,也不会只是一味的说一些奉承话,朝着李菊耦点点头,“你既然是入了园子,那就好好的陪我住几天,说说话,”李莲英汇报说住处已经安排妥当了,“那你就先去住处瞧一瞧,若是有什么缺的少的,就直接和小李子说就是了,等会用午膳了咱们再一起罢。”

    李菊耦款款站了起来谢恩,就退了出去,李莲英自然是不会亲自送李菊耦的,他指了一个太监,让李菊耦带着丫鬟一起走出了勤政殿,出了院子,太监殷勤的叮嘱,“小姐注意脚下的台阶。”

    到了勤政殿外,古柏森森,不远处走来了一队太监宫女,拿着仪仗的东西,当中有一位年轻人,站在明黄色的华盖伞下面,就这么迎面和李菊耦撞上了。

    太监连忙打千请安,口称万岁爷吉祥,李菊耦如何不知道面前的这位就是如今大清国的皇帝光绪爷,于是也请安问好。

    皇帝点点头,“起来吧,”等到李菊耦站起来,他好奇的打量着面前的这一位少女,李菊耦微微低头,只是看着地,皇帝瞧不清楚她的表情,但是长得如何,却是看的一清二楚,“你就是李鸿章的女儿?”

    “回皇上的话,臣女就是。”

    “很好,李鸿章在外头的确是辛苦了,”皇帝说了一句,“你入园子,可是见过皇太后了?”

    “已然见过了,”李菊耦温顺的说道,这会子她摸不着皇帝的心情如何,也只好是安分守己的回话,边上的太监凑趣了,“皇太后请李小姐在圆明园之中小住几日,说是要经常请李小姐说话呢。”

    “如此就好,”皇帝心里一动,不由得点点头,“亲爸爸在园子里头还要料理朝政,忙的很,若是得你这样闲谈聊聊,也是件好事,算是为朕分忧了。”

    李菊耦微微弯膝,“臣女不敢当。”

    皇帝点点头,这个时候也不宜和大臣的女儿在外头多说什么,越过了李菊耦,“你请自便吧。”

    李菊耦后退两步以示尊敬,等到光绪皇帝带着一队人马走进了勤政殿,她才抬起头来,看了看皇帝的背影,她是知道外头的事儿的,这一位皇帝乃是慈禧太后的内侄子也是外侄子,无论如何,都是最亲近的人,五岁被抱了进来,一直养在宫中,外头的人这么多年都还不知道皇帝的脾气如何,今个一看,倒是也还算是稳重和气。

    “小姐,”边上的丫鬟趁着太监在前面引路,凑在李菊耦的耳边轻轻的说道,“皇上好年轻呀。”

    “你这个蹄子,”李菊耦笑骂道,“居然抬起眼偷看了?真真是不知礼数!”

    “嘻嘻,我怎么敢呢,”丫鬟偷偷笑道,“我只是那么不小心瞧了一眼,长得和皇太后都有些像呢,都是容长脸。”

    两个人这样低声说着话,似乎一点忧愁都没有,但在过一座石拱桥的时候,瞧着水面上漂浮的鲜红色花瓣,慢慢的被流水带走,也不知道如何,看着流水落花,李菊耦的脸上突然就失去了笑容,怔怔的对于圆明园的景色失去了兴趣。

    皇帝进了勤政殿,半跪下来,“儿子给亲爸爸请安。”

    “来的时候有没有瞧见李鸿章的女儿?”太后笑眯眯的点头,让光绪皇帝起来。

    “瞧见了,正是因为亲爸爸在和她说着话儿,儿子不敢擅自进来,故此在外头候了一会。”

    “你也太老实了,”太后摇摇头,“如今可是没有什么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人了,见一见,也没什么,你们都是年轻人,想必也有话可以说说。”

    “是,”皇帝点点头,应了下来,他见到皇太后的心情不错,于是也就兴致勃勃的提议,“今个天气不错,亲爸爸刚好也休息,故此儿子斗胆请亲爸爸去听一听戏,进了园子后,合宫也没有听过戏,儿子以为,过些日子只怕还要热,那个时候有了暑气,就更不好大家伙一起坐着舒舒服服的听戏了。”

    “说的有道理,”太后笑道,“只怕大家伙都踮着脚等我传戏呢,那么就择日不如撞日,今个下午,咱们睡了中觉之后,再一起热热闹闹的听一出,这个事儿,既然是皇帝你提的,那么就让你安排着大家伙,”皇帝应了下来,“一起听戏去,对了,把园子里头的秀女也叫上,大家一起玩乐,更热闹。”

    皇帝应了下来,于是告辞退了出去,不一会,整个园子就都知道了,到了下午两点的时候,各处衣带流风,花容玉颜,三三两两都到了畅音阁,这里头是三层的大戏台,对面的赏心台有两层,供帝后嫔妃们看戏之用。

    秀女们跟着各宫主位嫔妃们到了,倒也没有特意将秀女们集中放在一块,这免得让人尴尬,只是在嫔妃们的后头放了椅子,跟着各宫太妃太嫔一起看。

    升平署的人已经安排妥当,四下倒也不和别的场合一样鸦雀无声,上面吹着鼓号琴箫,十分热闹,以作迎宾之曲。

四十一、立后封妃(一)

    道光咸丰同治三朝嫔妃陆陆续续的都到了,今个大家伙都是喜气洋洋的,倒也不是这样的合宫听戏是难得的机会,只是因为今个大家边上多了许多如花似玉的女孩子,让人赏心悦目之余不免得更加觉得自己年轻了起来,最年轻的一批也就是英宗皇帝的后宫们了,只是过了十六年,昔日的如花美颜也染上了风霜,如今看着这些人,不免生出后浪推前浪之感。他他拉氏的姐妹花一起跟着瑜贵妃住,两个人低眉顺眼的坐在瑜贵妃的后头,年纪大些的那位美丽少女只是时不时的抬起头打量着左近,转过头一不小心就见到了丽皇贵太妃身后的静芬,静芬今个打扮的和以前的简朴不同,穿了一件淡紫色的绸缎旗袍,上面淡淡的绣着深绿色的兰草花样,头上挽着发髻,放着大旗头,气头上的偏方是用的纯银,一应的首饰都是用的纯银,那纯银打的十分亮丽,且又用紫色的碧玺石镶嵌其中,故此看上去整个人虽然清新淡雅,却也不素净,太素净的首饰是不适宜在尊上者前面出现的,脸上精心着意画了妆容,嘴唇鲜红,她正在挥着团扇,和前头的丽皇贵太妃在说着什么,似乎注意到了这边的目光,转过眼,看到了他他拉氏的眼神,静芬冷漠的看了一下,随即微微一笑,朝着他他拉氏点了点头,随即转过头不再理会。

    他他拉氏倒是吓了一大跳,连忙转过头来,目不斜视的看着前头,行李砰砰砰乱跳,“妹妹你这是怎么了?”边上的姐姐察觉到了妹妹的不对劲,“没事儿,”他他拉氏摇了摇头,“没事儿!姐姐您放心。”

    不一会,光绪皇帝就陪着皇太后到了,两个人在宝座坐下,太后笑盈盈的看着各人后面的那些秀女们,一扫而过,只觉得个个漂亮,极为赏心悦目,“今个园子里多了这么多人,倒是咱们的福气了,”她对着身边的云皇贵太妃笑道,太妃点头含笑称是,她的下首坐的是瑛贵妃,“瑛贵妃,惠庆公主呢?”

    瑛贵妃回道,“惠庆公主前些日子去骑马,受了风寒,这几天还不得好呢,故此不敢前来,怕病气带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