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铸清华 >

第702章

重铸清华-第702章

小说: 重铸清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海人是最会看菜下饭的,这点毫无疑问,胡雪岩那一日用****上身的壮汉,在阜康钱庄总号门口,用银元堆成一座三层楼高明晃晃的银山,一时间外滩上被围得水泄不通,敲锣打鼓一番,再让壮汉把银山搬下,运到已经在黄埔江边准备妥当的船只,即刻运到广东去,作为胡雪岩为国效力的壮举,这几日,大家伙又是传遍了,胡财神之名震惊了上海滩,阜康钱庄财力如此雄厚,把银子放在他那里,自然不用担心任何问题,一时间,阜康钱庄的银钱生意,较之往日又好了几成。(未完待续。)

七十六、东南蚕神(三)

    阜康钱庄是按照西洋的建筑制式修建的,清一色的麻石料子,从地上往上一直建了七层的楼房,立在黄浦江边,十分巍峨壮观,顶层的石梁上,用银光闪闪的金属做成了四个大字,“阜康票号”,世人谣言说,这四个大字,是用纯银打造的,若不是楼层实在太高,只怕早就被飞贼盗走了。

    最顶楼,面向黄浦江的一处房间里,洋沙发上面,坐着一个叼着烟斗的中年男子,他正在听着底下人的禀告,“老爷,一百万两银子今天到了福州,钦差大人已经下令让南洋水师护送,大约在两三日之间就能到了广州。”

    此人自然是世人号称蚕神的胡雪岩,胡雪岩倒是颇为满意这个称呼,要知道蚕字和“财”字谐音,这是对于一个商人最大的称赞,胡雪岩点点头,“我已经写信和老大人说过,接下去会捐献一批粮草到两广前线捐助军用,上海这里的粮食不算便宜,我思来想去,还是回杭州,叫人去办最好。”

    “杭州那边,”禀告的管事儿犹豫的说道,“只怕不太妥当吧。”

    “我只是买点粮食,怎么还不能买?”胡雪岩磕了磕烟斗,“不用这样担心,怕什么,有老大人给我们撑腰呢,什么事儿都不用担心。”

    他站了起来,走出了房间,站在了阳台上远眺黄浦江,冬日的江景,未免有些萧索,只是江面上来来往往的船只将黄浦江塞的满满当当的,热闹极了,他看了看,突然想起了什么,“法国人那边有什么说法?”

    “上个月他们虽然面上十分凶狠,还找了洪门的人来砸我们在苏州的场子,可我已经打探清楚,”虽然只有两个人,但是那个管事还是特意的压了声音,“他们国内的工厂已经没有蚕丝的存货了,没有丝绸产出,反而便宜了咱们国内的货,只要再等一段时间,他们就受不了,必然要朝着咱们议价了,到了二月,反而没什么消息,看着他们倒也不急。”

    “他们不急,自然我们也不用急,”胡雪岩淡然说道,“我无非就是把今年的蚕丝都收进来罢了,压一压仓库,别的还有什么困难不成?有这票号,”他伸出手,把烟斗点了点他头顶上熠熠生辉的“阜康票号”四个大字,“银子就是源源不断的来,根本不用担心这个,只是今年上半年,想要做别的事儿,只是不成了,”他有些意犹未尽,“原本我还想着要和英国人斗一斗,”他转身进了房间,“这蚕丝,眼看着就要降服法国人了,可是茶叶的价格,还在英国人的手里,接下去这春茶就要上市了,可我就没有多余的银子去弄这个更贵的茶叶了,再者,我也不是胆大包天的人,不至于要一起得罪了英法两个国家的商人,所以,等到来年,或者是下半年的时候,再和英国人试一试,看看这个上海滩,”胡雪岩的眼睛眯了起来,“到底是咱们中国人说了算,还是洋人说了算!”

    他的气概十分惊人,作为上海滩,甚至东南半壁江山最有钱的商人,他确实有这个底气说这样的话,红楼梦有“东海少了白玉床,龙王请来东南王。”形容四大家族之一的王家如何煊赫,那毕竟是小说,可胡雪岩的气势大家伙是活生生瞧见的,根本不亚于王家。世人谚语说:“江南二徽,雪岩最肥。”说的就是胡雪岩。

    一个管事的走了进来,对着胡雪岩说道,“老爷,布政使经历洪大人来了。”

    “哦?”胡雪岩站了起来,“快快请上来。”他站在了楼梯口准备迎接,他身上有江西候补道的官位,又有御赐黄马褂,虽然自洪杨之乱后,黄马褂已经是高级官员人手一件的标配,但是在一个商人身上有黄马褂,这是蝎子拉屎——独一份。迎接一个六品的经历原本不用这样,只是这位洪大人和胡雪岩分属安徽老乡,又管着布政使司的内务,算的上是藩台的军机领班,地位尊贵,跺跺脚,上海滩都要抖一抖的程度,属于职位不高,但是职权甚大的那种人物,故此胡雪岩还要迎一迎,若是换成了寻常的六品官,只怕是眼皮都不会眨一下。

    洪大人拾阶而上,到了七楼已经是气喘吁吁,“胡老板,你这里的房子什么都好,就是楼层太高,每次我来,都是爬许久,下次我还是请伙计把你请到大厅来说话罢了。”

    胡雪岩哈哈一笑,“洪老哥,有些日子没见,您可是又发福了,要我说,这外头的餐馆还是少去,都是油啊糖啊的,在我这里爬些楼梯也是好的,权当是锻炼了,老哥您今个鼻子是最灵的,徽州老家送了最好的臭鳜鱼,还有毛豆腐来,鳜鱼极臭,毛豆腐上面的毛丝长的又白又密,用菜籽油一煎,配上咸辣酱,最好不过,您今日来了,就用了午饭再走吧。”

    “今日怕是不得空,”洪大人摇摇头,从怀里掏了一张帕子出来,抹了抹脸上的大汗,“我这临时火急火燎的过来,就是为了藩台大人临时的事儿,”他对着胡雪岩说道,“要即刻提二十四万两的银子出来,预备着下个月要购买发电机等发电设备。”

    如今不过是二月初,下个月来处置这个事情要提前取款,似乎太早了些,但是胡雪岩二话不说,点点头,吩咐管事的,“即刻提二十四万两银子出来,装好车,送到藩司衙门去。”复又和洪大人寒暄了起来。

    不一会,下面就来报,款项提取完毕,洪大人随身带着布政使的大印,预备着在账上签字画押,胡雪岩陪着他一同走了下来,第三层就是对公业务,专门接待这些款项极多的大户们,洪大人办好手续,窥见左右无人的时候,悄悄的对着胡雪岩耳边说道,“老弟,你凡事要小心些。”(未完待续。)

七十六、东南蚕神(四)

    胡雪岩惊讶的看了他一眼,“老哥的意思是?”

    “藩台要这笔银子,之前可是没有和我说过,”洪大人表情凝重的说道,“藩台大人素来是不会避讳着我什么的,从来也是把我当心腹,可这一日,他从京中得到了一封电报,也不告诉我缘由,径直要我来提银子,这是不符合规矩的,素来这样大的支取,都是先要下帖子说一声,让胡老板您来准备着才好,我不过说了一句,藩台大人的脸就挂了下来,要不是我手脚利索连忙出来拿银子,只怕有一顿排揎好吃的。”

    “这是从来没有的事儿,你可千万要注意啊。”洪大人一片好心,他劝告着胡雪岩,“你这里头压了如此多的蚕丝,又刚拿了一百万两银子送到南边去,怕是银子不趁手,还是早作打算比较好,如果这大家都来提银子,你这里支应就难为了。”

    “京中?”胡雪岩微微皱眉,随即舒展,不以为意的笑道,“老哥不用担心,京中没有什么人会要对付我的,那些晋商,还没有这么大的能耐,也没有这么多的银子,敢冲到上海来,找我这个地主的麻烦,我在户部那里挂了号,算是朝廷的人了,明的暗的我都不怕,还怕什么伎俩手段?”胡雪岩笑道,“至于银子就更不必担心了,您瞧着我这么一口气把藩司的银子拿出来,眉头也不皱一下,自然就知道,我这里最不缺的就是银子。何况接下去洋人们就要低头了,我这里的蚕丝都可以卖出去换成现银,自然不用担心,怕他们挤兑了。”

    洪大人见胡雪岩如此自信,也不再说什么了,他走了下去,外头的几辆大车已经准备妥当,洪大人拱手离去,胡雪岩笑眯眯的点点头,转过头正准备和管事的说什么,突然瞧见了边上那一家巴黎银行的门口,站着几个法国人,胡雪岩眼睛微微眯了起来,朝着法国人扬手示意,那几个法国人理也不理,径直进了巴黎银行的大厅。

    胡雪岩笑骂了一声,“这些洋鬼子,还输不起了?”他对着管事的说道,“他们银行里头,是不是有不少银子?”

    “是。”

    “他们的银子是多,可惜买不到蚕丝,也是无用。”胡雪岩转身进了票号的大厅,见到胡雪岩的人纷纷行礼请安问好,胡雪岩也不倨傲,和煦微笑拱手回礼,回到了顶楼的房间,他抽着烟,沉思了一小会,洪大人的话虽然无稽,但是他也听到了一点在心里,“现在账面上还有多少银子?”

    “还有两百万两现银,别的分号不算。”管事的说道,“大人是怕有人动手脚?”

    “他这么一说,我倒是不得不防,不过这两百万两,不算少了,接下去,”胡雪岩想了想,眉心一皱,下了决心,“把蚕丝的价格再提一厘,放开了收!”

    “老爷,”这个管事的十分精明能干,片刻之间心里就有了成算,大致的支出和收益计算的清楚,“这接下去若是再涨起来收蚕丝,只怕是咱们银钱就紧张了,何况,如果让丝绸的人收不到这价格,他们心里也会存着不忿的,这和老爷的计划有冲突啊。”

    丝绸织造的厂家,当然也乐意见到蚕丝的价格大跌,只是前头还有法国人想要杀价来扩大他们的丝绸经营范围,这才对着胡雪岩的收购蚕丝之事视而不见,横竖大部分的丝绸制造厂都有着自己的桑田,不怕别人涨价,只是若是价格涨的太过了,法国人那里没有元气损伤,自己织造的丝绸去外国就先卖不动了,丝绸织造商们乐意见到法国人吃瘪,但是不乐意把自己的原材料生命线掌握在胡雪岩的手里,所以如果再涨价,只怕丝绸商人们就要反对了。故此管家有此一说。

    胡雪岩摇摇头,“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先把法国人打败了再说,把法国人打败了,将来这蚕丝的价格就是我说了算,蚕丝的价格我来定,那么丝绸的价格自然也是我说了算,再加上我在杭州祁门武夷山的茶庄,这样洋人们就别想在我们这里放肆,要知道,就用丝绸来说,咱们一匹上号的宁绸在国内卖给洋人,多少钱?四十两银子,他们运到伦敦、巴黎去,多少银子?一百元英镑!如今关平银毅四两换一英镑,一百英镑就是四百两银子,他们赚了多少?十倍的利润,这可比抢钱来的更快!这天字第一号的丝绸都贱卖臣这样,实在是叫人寒心啊,究其愿意,就是因为各自压价出售,让洋人们左右逢源,有了可乘之机,把这金子一样金贵的丝绸利润夺走了。”

    “如今趁着这个就顺便整顿一下丝绸的出口也是好了,我在这里也不防和你说了,丝绸日后也要统一行事的,出口的丝绸不能再这么低的价格,洋人们吃肉,我们只能喝点汤,这怎么可以?如今却也没法子,咱们没有轮船,能够远渡重洋去欧洲做生意,只能是在这上海卡一卡他们的脖子,不过谁叫咱们的丝绸是天下第一呢,洋人总是要来这里买的,蚕丝的价格定下来,法国人将来的丝绸织造,这价格就不见得他们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