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铸清华 >

第535章

重铸清华-第535章

小说: 重铸清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载凌脸上有些勉强难看,“老佛爷有什么旨意,明发下来,大家伙照办就是,没有敢不尊的。”

    王恺运挥了挥折扇,无声的嗤笑了一下,李公公也不发怒,也不再提这话茬,“贝子爷您可知道,去年载治贝勒去世,为什么选了您承袭爵位?要知道,载治贝勒可是有孩子留下来的,您虽然和载治贝勒是亲兄弟,可载治贝勒过继到了隐郡王府里头,论起亲属,也就不怎么亲了。”

    “这,”载凌微微疑惑,“是宗人府的命令,让我先帮忙打理正蓝旗的事务一二,溥伦年纪还小……”

    “不是宗人府的命令,是老佛爷的意思,”王恺运转过身来,看着载凌,“你在八旗有名声,做事也勤勉,只是出身不济,早早就没了爵位,虽然是宗室黄带子,家道中落。”

    “您是黄带子里头最上进的一位了,”李公公笑眯眯的说道,“户部、理教院、总理衙门都历练过,若不是忌惮着旧年圆明园发生的事儿,不得不压着你,如今你怕是已经外放布政使了,老佛爷看重你,为了您的才干,自然也是为了您黄带子的身份,只是瞧着您在八旗里头还没有身份可言,所以把载治贝勒的爵位给您承袭,这番苦心,您可要领会清楚呀。”

    杨万楼在台上唱念做打,挥动着长枪,显然这是到了武打的时候儿了,“这若是我首肯,只怕是要立刻千夫所指!”载凌阴着脸说道,“承恩公的八旗改制,不要说兄弟讲的难听——实在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他自己一个人发疯也就是罢了,倒是要连累多少人陪他受罪,八旗丁银,乃是国朝铁策,绝无更改,英宗皇帝当年就派了承恩公去办,但是才刚刚提了个由头出来,他自己个就被打了,不知道有多少人暗地里跳脚鼓掌叫好,”外头也突然叫起了好,荣禄一枪把一个叛将挑落下马,“这事儿我实在是不敢出言附和,李公公你要体谅我,我在八旗,又是宗室,实在不能变成众矢之的。”

    “这次可也不是承恩公一个人办的,还有七爷总提调着呢,”李公公也不生气,继续淡然开口,“七爷是宗室,不比承恩公是蒙古八旗,难不成还会害了你们?”

    “啊,七爷?”载凌不敢置信,追问了一句,“是醇亲王?”

    “自然是醇亲王,”王恺运笑道,“这可是七爷加封亲王爵位以来第一件办的差事,七爷最是稳重,贝子爷还担心什么?”

    载凌额头上冒出了冷汗,“可这,我也还是不敢,壬秋兄你是知道的,我人微言轻,什么话怕是不中用啊。”

    “贝子爷是当差过的,知道这八旗的事儿,再不动动,将来大清国就怕要完在这里头,”王恺运说道,“西圣如今有胆子捅一捅马蜂窝,您倒是不敢了?”王恺运站了起来,走到了载凌的跟前,“你说,你本来极为精通生财之道,就是因为八旗不许经商,不得不在户部做一个笔帖式,若不是当差勤勉,被西圣瞧中,您一辈子就是个笔帖式,笔帖式能有多少薪水?若是不成器的人,这样养着,一辈子都是废人,您自己就是这八旗制度的受害者,怎么如今叫你景从大业,却是如此难为了吗?”

    载凌犹豫不决,李公公笑眯眯的继续说道,“载治贝勒的两位阿哥,怎么好端端就这样没了,贝子爷您要仔细想一想啊。”

    载凌悚然而惊,“李公公!”载治的两个孩子就是旧年英宗皇帝无子,被议储位的溥偕、溥侃,一个活了两岁,一个活了六岁,都在光绪初年无病早夭。

    李公公笑而不语,王恺运笑道:“扯的远了,这还有些日子,贝子爷你也不妨先回去想一想,西圣她老人家说了,”王恺运伏在了载凌的耳边悄悄说道,“风物长宜放眼量,只是一个贝子,上头还有更多的,别的不说,一个侍郎是妥妥的,圣心定下来留给你了。”(未完待续。)

二、俯仰之间(三)

    王恺运说完了之后看着载凌的脸色,见到他露出了纠结的表情,知道有戏,微微一笑,随即转身坐了下来,看着戏台子,这时候《大保国》差不多就要到了尾声,武生一番乱打,诛灭了反贼,前来催驾,“濯实,这出戏接下去还有一出,叫什么来着?”

    “王大人考奴才了,”李公公笑眯眯的说道,“王大人编的好戏,谁不知道?自然是《二进宫》了。”

    “是啊,可惜今日不演,看来这福满园是要明日再演《二进宫》了,所以这来得早,不如来的是时候,来的恰到好处,西圣在政变的第三日就从西郊返回圆明园,这就是恰到好处,贝子爷,”王恺运也不转过头,看着底下噼里啪啦打的热闹,“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您可要看清楚了,这出戏,要怎么演下去?这包间听说要不少银元一间?您还是回去好好看戏吧,不要浪费了宗人府发下来的爵位银子。”

    载凌若有所思的走了出去,也不顾及和李公公打招呼,李公公笑眯眯的站在王恺运的身边,王恺运摆摆手,“濯实,请坐吧,咱们这里还客气什么。”

    “王大人跟前没有我坐的份儿,”李公公说道,他依旧站在黑暗之中,让人看不清楚表情,“我还是站着就好。”

    “也罢,随你吧。”王恺运看着底下的《穆桂英挂帅》,一个武旦出来亮相,四周又是轰然叫好,“不过濯实,你说的载治的两个儿子早夭,话里的意思,难道,这是西圣的手笔?”

    “不是,只不过是我说了这么一个事实而已,”李公公笑眯眯的说道,“老佛爷没有那么空的闲工夫去对付载治一家,载治一家人还是老实的,早夭不过是自然的事儿。”

    “你这么一说,载凌倒是要吓死咯,”王恺运摇头晃脑,“不过他若是误会了,倒是也好,免得我少了许多口舌。”

    李公公默然一会,“王大人以为,载凌贝子会出面吗。”

    “不好说啊,原本想着他是受委屈的人,没曾想还是抱着原来的死东西不放,”王恺运说道,“西圣要办这件事,就不是靠着杀人立威有效的,拉一批打一批,再加上光绪初年杀一批,这才有效啊。”王恺运起身伸了个懒腰,“我先回了,下午还要进园子当差。”

    “是,王大人慢走。”李公公微微颔首,笑眯眯的送王恺运离开,“您先进园子,我随后就来,天津那里有些事儿要处置。”

    “我如今当着这个左通政,差事倒是和你差不多,只是若是让人瞧见,反而不好,凡事谨慎些没错,我先去就是。”王恺运点点头,背着手走了下去,一路之中有不少人瞧见了王恺运,纷纷行礼问好请安,“哎哟,湘绮先生!”有人作揖,也有人请安行礼,“通政大人!”

    王恺运来者不拒笑眯眯的点头拱手行礼,倒也不停留,径直走了出去,剩下一地人纷纷交头接耳,“这位王大人,如今可真是发达了!”

    “无非是从三品的通政司左通政,”有个人不屑的说道,“四九城从三品的官儿不说有一千,也有好几百呢!算的了什么?”

    “这位爷你一听就知道是外行人,这通政司在以前算不得什么,可是到了如今这光绪朝,可实在是权柄熏天哪!送到军机处的折子,都是通政司先查一遍,再送到军机处,紧要的都是直接递呈西圣老佛爷。”

    毫不知情的群众发出了轰然的惊奇声,“更别说这位王大人了,一概的秘折都是他先过目,若是他和哪一位有旧,直接扣下就是,若是和哪一位有仇有怨,等到西圣不悦的时候递上去,再说几句话,你瞧着好,轻飘飘的话,就让你翻不了身!”

    “哎呀,这么说起来,实在是了不得啊!”

    “虽然没入军机,可到底是比一般的军机权柄更要大了,你说,谁敢不尊敬着?”

    “再怎么厉害,嘿嘿,也进不了军机,”有人微微冷笑,戏园子里头闹得很,谁也不用担心有人偷偷听了什么东西去,“从三品就是顶天了,西圣就算是再要捧这位角儿,他也成不了正经的中堂,各位也不想想,六王爷,咱们的议政王,眼里可是见不得沙子的,他老人家能容得下这种三姓家奴吗?”

    且不说戏园子里头的议论,王恺运施施然的走了福满园,门口已经有一辆黑色的西洋马车在候着了,边上有报童在喊着,“号外,号外,英国皇储爱德华皇太子启程前往我大清!”

    王恺运喊着了那个报童,从袖子里拿了一个银元出来,丢给了报童,接过了报纸,上了马车,随从把门关上,王恺运这才翻开了报纸,见到了头版的第二条就赫然写着:“大不列颠及爱尔兰王国,印度帝国皇储嘉德骑士、威尔士亲王、切斯特伯爵、康沃尔公爵、罗特塞公爵、都柏林伯爵爱德华应大清国皇室的邀请,今日从伦敦港出发,前往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其中准备就两国的商贸、关税等事宜在北京进行洽谈。”

    “关税,商贸?”王恺运摇头失笑,“这些事儿还需要皇太子亲临吗?不过也是,有些事儿是不能放在明面上说的,”他又往下翻了去,第二版整个版面,连篇累牍的介绍了一个讲武堂的武官在北海驻扎的半年之内的见闻,那文笔把北海描述的如同蓬莱仙境一般,王恺运莫名的笑着复述一段文字:“见海狮子大如牛犊,见人丝毫不惧,憨态可掬,海边有白鹿仙鹤,人若是行舟于海中,仙鹤翩翩起舞,白鹿呦呦鸣叫,白雾泛起,海上布满深蓝色之碎冰,恍惚若仙境也。”

    最后又用坚定的语气写道:“北海之地,乃是天赐我大清也,旧年英宗皇帝亲征,夺了北海一半之地,只可惜未能尽全功,余虽不才,愿效仿陈汤班超,为国驻守北海之地,不至于让外人侵犯半寸。”(未完待续。)

二、俯仰之间(四)

    他翻了翻,看到第三版的里头,写着是“光绪三年至光绪五年北海与沙俄军事冲突犒赏者名单。”包括了库伦总兵和帐下的军队和蒙古王公等密密麻麻一大串列在下面。下面半块是发布了兵部的命令,“兹命第三镇马步官兵等轮防乌梁海部,第六镇轮防库伦府。”上面写了统帅的名称,落款时间是十日之前,这是兵部的旧例,从来发布的不会是及时的命令。

    这些都不算什么新闻,王恺运早就知道了,参知政事,许多事儿,不仅仅是自己经手的,更是自己给太后出谋划策的,自己知道的远远比报纸上发表的要多得多,比如在福满园看戏发生的事儿,绝对不会有报纸发表出来,当事人也绝不会承认有过这样的谈话,王恺运翻开了第四版,看清了山头的字儿,不由得瞳孔微微一缩,随即展开,上面赫然写着:“总理各国衙门严重抗议法兰西国侵犯中国对于越南的宗主权,和越南在西贡签订条约。”

    “据闻:法兰西国在未经总理衙门批准之情况下,悍然攻入河内,并用武力胁迫越南国王与其在西贡何谈,越南使节报之中国,朝中方知此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协办大臣郭嵩焘,并协办大学士、理藩院尚书庆海已经宣召法兰西大使诘问此事,并表示抗议,越南乃是中国之藩属,维护藩属利益乃是大清之事,根据《宗藩条例》之规定,任何与藩属国协商有关主权之事,包括外交和军事之事,均需和总理衙门以及理藩院申请协商通过之后才可予以照会藩属国,法兰西此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