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铸清华 >

第383章

重铸清华-第383章

小说: 重铸清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德海撇撇嘴,也走出了储秀宫,到了南熏殿自己的值房里,几个小太监迎了出来,拍身子的拍身子,搀扶的搀扶,口里说着“师傅,”扶着安德海上了炕,又给他脱了靴子,敲背按肩的,又有人奉上了热热的茶,安德海喝了一口,笑道:“你们这些猴崽子,伺候人的功夫见长啊。”

    一个为首的胖太监陪着笑:“这那里及得上师傅您呀,日日在太后身前伺候着,把太后老人家伺候的高高兴兴,还能把这内务府的工厂办的妥妥当当,我们这些奴才没什么用,不懂得当差,能让师傅您满意,开心,那就是伺候到位了!”

    边上的几个太监也连连点头,“就不说别的宫里头的公公比不上师傅您,就是内务府的那些官老爷,不是也要上赶着问咱们师傅要钱吗?”一个小个子太监拿了一本册子出来,“这不,六王爷来拿钱了。”

    安德海接过册子,随意翻了翻,冷笑一声,把册子放了下来,端起茶盏只是喝茶不说话,几个太监面面相觑,这几个太监都是这十来年之间进宫的,进宫之后认了字,学了算术,是安德海手下得力的干将,安德海有时候伺候太后不得空,就叫几个人出去各个厂子巡查,这几个人在外头也是赫赫威风,可在安德海面前是不敢炸翅,见到安德海不悦,几个人面面相觑,“师傅,这怎么了。”

    安德海漫不经心的喝着茶,气势远远和在储秀宫的时候不同,“六王爷真当我这里是聚宝盆?这银子是哗哗哗随便能变出来,当年设立的钱是内务府出的不假,可若是没有我,那里还有能如今的局面,这些年,给了六王爷他们多少银子?还不知足,外头的人早就抱怨,说里头那些人,”安德海指了指内务府大堂的方向,“都是些吸血鬼,咱们这些太监当差兢兢业业的,省下的钱都去了内务府包衣的口袋里了。”

    安德海抱怨完毕,“六王爷真是大手笔,”安德海冷哼一声,“八旗的犒赏也要我这里出一点子,我这又不是户部!”安德海又翻开那个册子,“北洋水师年赏三十万元,十二镇年赏一百万元,诸王一百万元,我的老天爷,”安德海瞪大了眼睛,“恭亲王年赏五十万!嘿,他倒是真不客气!”

    林林总总算下来,就算是安德海见惯了富贵,可这个总数也实在是让人心惊肉跳,安德海的脸色一下子就刷的黑了下来,“哼。”安德海沉默不语,黑着脸想了许久,“把去年的总账拿过来!”

    一个太监跑到内室去,捧了一本账本出来,安德海翻开,指着最后的那个数字,敲了敲,“把这个改小了,”几个人没有质疑,按照安德海的要求改小了,安德海这才稍微舒心了些,斜斜的靠在炕上,“太后今个的旨意,要拿一半给内务府,就把这账上的一半,拿到内务府去,至于不够数的话,那就让六王爷自己去找主子娘娘打擂台吧。”(未完待续。)

二十七、万象更新(三)

    群臣差不多都已经到了,梁如意来了皇帝的后殿,对着皇帝说道,“万岁爷,军机和各部尚书都到了,太后娘娘也已经起驾了。”

    “知道了,你下去吧,”皇帝看了一眼梁如意,“如意伺候皇阿玛的时候,还记得朕要你去捉蟋蟀的事儿吗?”

    “回万岁爷的话,那里能忘记,”岁月催人老,昔日在咸丰皇帝驾前伺候伶俐剔透善解人意水蛇腰的梁如意,如今也驼背发福了,梁如意低着头,笑眯眯的说道,“那时候在热河,芝云堤上的蟋蟀可都被万岁爷抓空了。”

    同治皇帝任由太监给自己整理朝服,“是啊,那时候皇阿玛说朕淘气,却也不忍心责罚,还让内务府拿了上号的蟋蟀罐子来装,可惜,那些蟋蟀没过了夏天,就全死完了,朕如今也这么大了,”同治皇帝闭上了眼,皱了皱眉,随即睁开眼睛,“你操持着养心殿,辛苦你了。”

    “奴才不敢称辛苦,”梁如意连忙说道,抬起头看了一眼陈胜文,陈胜文默不作声,只是神色隐隐有着忧愁,梁如意也不接话了,“请万岁爷起驾吧。”

    同治皇帝脸上隐去了对过去的回忆,肃穆的点点头,起身走了出来,穿过正殿的游廊,到了殿后,催着手等着,不远处的陈德门就进来一把硕大的明黄色九龙聚顶罗盖,轿辇上坐着就是如今垂帘听政手握天下大权的母后皇太后,慈禧叶赫那拉氏。

    皇帝打了个千,唐五福扶住太后从轿辇上下来,“快起来,”慈禧太后拂去了皇帝肩膀上的雪花,“这会子别冻到了,”皇帝见太后依旧和煦,有些不太自然,应了一声是,“皇额娘,咱们进去吧。”

    太后就着同治皇帝的手,进了后殿,转过照壁,就到了养心殿的丹陛边上,群臣早就得到了太监的呼喝,连忙跪下,三呼万岁,并祝母皇太后金安,太后慢慢走到了皇帝的宝座之后,珠帘垂下,隐隐约约,双手交叉放下膝盖上,皇帝扶着太后落座,又转过身,走到珠帘之外,一个箭步冲上了宝座,转过身子,坐了下来,目光炯炯,环视众臣,见到右边第一个位置矫矫然不跪拜只是微微鞠躬的恭亲王,皇帝眼中闪过一丝厉色,点点头,沉声说道:“起!”

    “起!”殿前伺候的太监高声尖叫,群臣谢恩站起,恭亲王主持朝会,今日是同治九年以来第一次会见军机大臣以外的大臣,原本都有例行的大朝会,在京有品级的官员都要在太和殿外行跪拜之礼,不过皇帝没有亲政,这些自然都免了,今天除了军机大臣之外,还有亲王勋贵,内阁大学士,诸部满汉尚书,在京的督抚,寺、院、詹事、科道翰林院的主官,林林总总大约在百余人,这已经是大清朝的精英之中的精英了。

    今日不是说具体事务的朝会,毕竟有这么多人,一人说一句,那就会比菜市场还要吵闹了,恭亲王代表皇帝下了几道之前已经确定好的旨意,军机、尚书上来汇报了几件之前也已经知道的事情,太后下旨,然后之间已经确定好要外放的督抚总兵等殿辞,太后温言嘉奖,要求他们以民生为念,忠心报效朝廷,这些冠冕堂皇的话,皇帝只是坐着,不发一言。

    恭亲王又请旨,要求免除南阳、滦河、陕州等几出旱水灾的税银,又是恩旨下达,如此一来,虽然都是已经既定好的事儿,可一样样来,也是极为繁琐,亲王勋贵们大都眯着眼养神,毕竟这时候没什么事儿轮得到自己说话,站在班首的惇亲王干脆就已经闭上了眼,气息平稳,可见修身养性的功夫又有了进益。

    今日进行的极为顺利,恭亲王颇为高兴,工厂那边虽然解来的银子不够自己所说的数,可也不算太离谱,到处挤挤,内务府就有了银子,就能办事,外朝这头,平定了阿古柏之乱,海清河宴,天下太平,百业兴盛,怎么能不叫自己高兴,恭亲王说完了政事,这原本也没有什么有本启奏的程序,差不多就可以退班了,恭亲王看了一眼站在丹陛侧旁的梁如意,喜滋滋得准备跪安,不防一个清亮的声音响起,“臣礼科给事中宋太安有本启奏!”

    太后正在发呆,听到这个突然响起的声音,一个机灵,隔着帘子看到了外头,詹事科道的班里走出来了一个人,跪在了地上。(未完待续。)

二十七、万象更新(四)

    群臣哗然,恭亲王不悦的转过身子,看着那个宋太安,宋太安仪表堂堂,五柳长须,双膝跪在金砖之上,面容刚毅,目视端坐丹陛之上的皇帝,透过皇帝的身子,眼睛直视明黄色纱屏之后的大红色身影,恭亲王看了看殿内各色人等的表情,有不少翰林学士御史眼里露出别样的表情,心下咯噔一声,“今个朝会并没有你的折子,还不退下。”

    宋太安虽然大腿一直在抽动,可面色不改,大声的说道,洪亮的声音在养心殿正大光明的牌匾下回响,震的惇亲王肩膀抖动了一下,却还在假寐之中,“今日乃是同治九年第一次大朝会,母后皇太后和皇上面见群臣,本官乃是礼科给事中,建言献策,乃是微臣的本分,今日又是朝会,天日昭昭,就算微臣并没有折子,也可以当面殿谏!为何要退!议政王虽然是主持朝政,却也不能不依法度行事,尊规矩当差!”

    恭亲王秉政十来年,如何听过这样的重话,就算是在军机处,李鸿藻虽然十分倨傲,可也不敢如此说话,在大内,在东暖阁,皇太后召见,都是和声细语,没有说过半句响话恭亲王面红耳赤,瞠目结舌之余又不能亲自出马和一个小小的给事中赤膊相斗,宝洌У比什蝗玫恼玖顺隼矗宰潘翁埠鹊溃澳闵砦轮校叵钐茫呛蔚览恚∮胱鹕喜痪矗煌ɡ袷〔痪ㄕ局郑米陨险郏欢牵 北︿'也知道此时不对,宋太安跳出来,必然不会就这么说上一句话,必然还有一堆人躲在他身后准备放暗箭,恭亲王一党,霸占朝堂多年,党羽把持了朝廷的实权,堂官泰半都是恭亲王的羽翼,这些暗箭说不定就是要朝着恭亲王射来,骤然爆发,必然是讨不了好去,想到这一节,就是平时不太懂礼仪规矩的宝洌В脖承拿昂梗橐欢肓苏饷醇妇涮枚手幕俺隼矗馐焙蚋静荒苋ス匦乃翁菜凳裁词露土南橐擦成暇勒馐焙蛴辛舜蟛ㄕ郏︿'连忙又喝道:“还不快快退下,等着都察院处分你吧!”

    “咳咳,”殿内又有了别的声音,众人抬起头看去,原来是许久不说话的大学士倭仁,倭仁这几天被世人嘲笑不敢去总理衙门任职故意摔断腿,头发早就已经花白,除了往日修撰《文宗实录》以外,非大朝会不不出现,就算出现了也是随班跪拜山呼万岁而已,从来不说话,今日却是说话了,“宝中堂说的极是!宋太安,下了朝,你自然要去都察院自领处分,不过,宝中堂,”倭仁眯着眼,“宋太安只是心忧朝政,虽然程序上有些瑕疵,可并不是无的放矢,今日的贸然必然事出有因,为何不让大家伙听上一听!宝中堂如此气急败坏,岂不是有做贼心虚的嫌疑?”

    东阁大学士徐桐也跳了出来附和,身后的一群御史们也连连附和。只急的在正二品堆里的左都御史董元醇满头冒汗。(未完待续。)

二十七、万象更新(五)

    董元醇满头冷汗,抬起头看了一眼纱屏之后毫无动静的红色身影,又转过头怒目扫视那些说话的御史,只是自己身在正二品的尚书部堂高官里头,离着那些低级御史有几丈的距离,君前不能高声呵斥,目视几个自己在都察院的都御史亲信,要他们进行弹压,几个人心领神会,低声喝了几句,御史的人群骚动渐渐平息,可养心殿内,这气氛却已经不如宋太安说话之前的肃穆宁静了。

    宋太安抓住倭仁帮腔的机会,又用力磕了一个头,“启禀母后皇太后,微臣有本启奏!”

    恭亲王瞪了宋太安一眼,这时候倒是不便说话了,只能是转过身子,弯着腰等太后的意思。

    “今日大朝会,并无你的折子。”殿内一片寂静,纱屏之后的声音悠悠传出,“若有折子,再着有司呈上就是。”

    恭亲王的眉心舒展开来,这说明太后也不愿意无缘无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弄出不可收拾的事儿来,宋太安也不会是皇太后弄出来想要对付自己的人,就算宋太安的折子再惊天动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