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铸清华 >

第179章

重铸清华-第179章

小说: 重铸清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昨个新押进大营,原本是叫嚷了半个晚上,也不知道喊些什么,横竖都是鸟语,吉拉呱啦的,后来看守的人给了几个人每个人一鞭子,都老实了不少,昨个到今个滴水未进,馒头也没给,眼睛都饿的冒绿光了。”

    “这样也好,杀不了人,本王的大军里头也不许他们耀武扬威,每天每人送一个馒头,一份清水,饿不死就行。”

    “喳。”

    外头亲兵进来单膝跪下,“大帅,健锐营都统武云迪到了大营,求见大帅。”

    僧格林沁微微疑惑,“他不是在京中准备完婚?怎么这个时候来了,快叫进来。”转过头吩咐中军官,“就按照这个意思办吧。”

    中军官又说起了通州的防务,“下官巡查过通州的防务,通州城墙厚实的紧,洋人们的火炮虽猛,一时半会也是打不穿,毕竟通州近在京畿,不比天津卫无城墙可守。”

    “话虽如此,就怕洋人弃通州不顾,直击京师!”僧格林沁忧虑地点头说道,“洋鬼子不比洪秀全,想着夺城掠地,夺我大清江山。嘿嘿,如今是谁都看得明白,这些野心狼子,就想着拿火枪到皇上那里兵谏!若是真有这样不忍言之事。本王这个郡王也做到头了。”

    “可咱们的骑兵对上洋人的火枪队,实在是靶子啊,之前乌兰察布托的骑兵大败,全军覆没,怕是咱们就算是死战也是没用!就指望着拿了巴夏礼这样的首脑。英法两国投鼠忌器,肯在天津通州一线和咱们僵持,那事情才会有别的转机。”

    中军官堪堪说完,武云迪就一卷风似得奔进了帅帐,“给大帅请安!”未等僧格林沁说话,武云迪就站了起来,“敢问大帅,英法等国公使现在在何处?”

    “正在本王军中,”僧格林沁说道,“怎么。你为这些人而来?”

    “好叫武都统知晓,昨夜饿了一日,这些洋鬼子今天松软了不少,若是武都统气愤不过,过去拿几个出来绑在马尾巴上逗逗乐子也是极好的。”

    “是也不是,”武云迪先躬身回答了僧格林沁的发问,听到中军官的插科打诨,武云迪原本就是急躁的心情更是火上浇油了起来,怒瞪了中军官一眼,朝着僧格林沁说道:“皇上的旨意是否要请王爷派人押送进京?”

    “嗯。”僧格林沁的眼睛眯了起来,挥手让中军官出去,等到中军官出去之后方才对着武云迪说道,“是皇后娘娘要你过来的?”

    皇帝对于僧格林沁擒拿巴夏礼一干人等之事颇为满意。“如此一来。巴夏礼贼酋擒下,想必英法两国投鼠忌器,必然不敢再对我中国发来大军了。”

    杏贞无语,别说一个区区的巴夏礼,不过是公使而已,在英国的外交部里面。这样的公使一抓一大把,怎么可能为了一个公使放弃国家的战略目标,改变上下议院通过的宣战行为。这些就都不说,单单说明朝土木堡之变,明英宗,一国皇帝被俘虏,也未曾见明朝对着瓦剌卖国让步,更何况,英国人是自己的国王都杀过了……暗叹一声,却又不得不说一句:“皇上圣明,不过也要防着洋人狗急跳墙,恼羞成怒,若是发了狠,不顾及巴夏礼的性命——这等蛮夷,不识教化,不懂得投鼠忌器也是有的。”

    “皇后的话在理,”皇帝显然对这皇后先是颂歌再提出自己小小的修改意见的劝谏方式颇为受用,连连点头,“叫僧格林沁、瑞麟、胜保守好通州,通州不失,朕高枕无忧也。”

    两个人又说了几句南方的军务,七月十七日,曾国荃在太平关血战陈玉成,至此,雨花台以西,不复位太平军所有李鸿章也日夜攻打苏州,南边战事朝着有利的方向进展,皇帝说了几句话,打了个哈欠,杏贞识趣站了起来,准备跪安,突然又想到了一件事,笑道:“臣妾最近瞧见慈恩永固那里的鸟雀甚多,污了宫殿不说,还把殿前仁宗皇帝亲手种下的两本重瓣梨花结的梨子吃的不像样子,虽然园子里头不缺这些梨子吃,可献给列祖列宗的,到底还是后世子孙亲手种的才能尽孝心,臣妾想着用铁丝把那里头的宫殿和院子都罩起来,这样也防着些。就是内务府的铁丝都不堪用,因此求着皇上,到底和工部的人招呼一声,取些好钢来做。”

    “这算什么事儿,皇后你自己个打发人和工部说就是,”皇帝不由失笑,心情甚好的咸丰甚是开起杏贞的玩笑起来,“如今你帮着朕批折子,工部怎么还敢怠慢?明年儿的部款还想不想要了。”

    “皇上说笑了,臣妾要先和皇上奏明,这才是臣妾的本分,臣妾告退。”杏贞福了一福,转身告退。

    咸丰皇帝点点头,等到杏贞出了门,脸上的笑意慢慢隐去,就坐在灰暗之中沉思了许久,方抬起头来,长舒一口气,拍了拍手,后头悄无声地闪出来一个人,也不行礼,只是低头垂手听候吩咐,咸丰皇帝道:“把那几个碎嘴的宫女抓起来了?也罢,你问问看,若是问的出什么,也就罢了,若是问不出来,就打发到避暑山庄去,这辈子都别让她们回京了。”

    “喳!”那个人打千行礼转身就走,就留下皇帝在殿内,皇帝白皙的脸庞在黑暗之中若隐若现,显得分外古怪,外头想起了迟疑的脚步声,皇帝开口:“什么事儿?”

    杨庆喜恭敬的声音响起,“是肃顺大人递牌子求见。”

    皇帝微微皱眉,却也没发怒,只是淡然开口,“就说朕歇息了,让他跪安吧,有事儿,日后再说。”

    “喳!”

    “叫人把鹿血拿上来,宣严答应。”(未完待续。)

    ps:  大家可以帮我赠送订阅的亲。。。。

三十八、南军勤王

    “是皇后让属下来的,”武云迪瞧见左右没人,才低声说道。

    “皇后要放了这些人?”僧格林沁原本捻须的右手顿了下来。

    “皇后娘娘不是这个意思,皇后娘娘让标下前来禀告僧王,英法等国公使乃是此夷国家之体面,如今虽然抓是抓了,还是优容些好,免得将来不好看。”武云迪说道。

    “将来不好看?哼,如今就已经不好看了!”僧格林沁恼怒地拍了下桌子,“拿了巴夏礼,骑虎难下,放又放不得,杀又杀不得,也不知道这样能不能阻挡英法联军!这京里头不知道是谁出的鬼主意。”

    “标下以为能,可是皇后娘娘说这样不能,出京的时候,娘娘让人转告与我,说是外交使节不容侮辱,英法两国必然会拿着此事做借口,再次兴兵,到时候,若是京畿有失,那就是这事的责任了!”

    僧格林沁悚然而惊,险些站起,强自忍着端坐在太师椅上,“娘娘话里的意思是老夫会成为替罪羊?”

    “是,若是日后战事有所不谐,洋人又不肯善罢甘休,只能是抛出一个够分量的人来抵罪,到时候,中枢会是谁?通州会是谁?”武云迪当着复读机,原本不以为然的神色看着僧格林沁越来越凝重的表情,也似乎听懂了什么,“所以如今横竖抓了巴夏礼等一干人,于人格上,还是优渥些为好,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这话还是有点道理,”僧格林沁点点头,“按照我的意思是一刀斩了便是,也让我出出大沽口的恶气,也罢了,日后再从战场上讨回来吧。”

    “正是这个意思,军政不同属,巴夏礼只是逞口舌之快的小人。若非英法两**势强大,标下第一个就要此人的人头,”武云迪说道,说毕了公事。武云迪有些忸怩了起来,“标下定于九月二十日成亲,到时候也不知道僧王能不能给标下这个脸面,来喝一杯水酒。”

    僧格林沁微笑,“你这小子。”站起来拍了拍武云迪的肩头,“当年第一次南下剿逆,你还是什么事儿都不懂的毛头小子,如今也到了成亲的年纪了,哎,时间过的真是快,一晃眼,老夫就老了。你放心,到时候本王有空,必然要来的。可是若是这边战事纠结,怕是不得空了。横竖老夫的礼是会到的。”

    “多谢大帅,”武云迪叫了一声,半响不说话,过了一会,方才犹豫不决,迟疑地开口问道:“大帅,您觉得通州,守得住吗?”

    僧格林沁的肩膀抖了一下,盯了一眼武云迪。转过身子,不再看他,就看着帅案上的钦差关防出神,“老夫从道光爷时候就已经在八旗里头当差了。那时候还没袭爵,就一个大头兵,就口外的几只八旗来看,蒙八旗尚好,满汉八旗早就烂在根子里了,如今虽然趁着南下攻打发逆。练了不少兵出来,不过也是惯会使顺风刀法,若是敌人势大,也是得不了便宜,”僧格林沁厚实的背驼了下来,“天津大沽口均是如此,瞧见洋人火器厉害,胆子就破了,胆子破了,怎么还能守得住。通州,怕是守不住,就算守住,也堵不住洋人进京的路。”

    “不过,”僧格林沁暮地转身过来,目光炯炯,盯着武云迪,“就算守不住,老子也要守!若是事不可为就退,天下之大,我该退到什么哪里去!大沽口、天津已失,若是通州再失,就算皇上不责罚,老子也饶不过自己个!”

    无锡。

    “总兵大人,京中来了人,说有要事禀告大人!”

    “哦?”原本和吴长庆、张树声等人围着沙盘指指点点李鸿章转了过来,看着跪在地上的亲兵,两三年间,李鸿章的上嘴唇留起了短须,显得分外精干,李鸿章眉毛一挑,“可知是谁送来的?”

    “来的人不肯说,搜了身子,除了一封信之外,和几块碎银子,没有别的事物。”

    “该不会是苏州的发逆想出来的鬼主意吧?”张树声说道,最近这段日子,李鸿章率领的团练日夜攻打苏州甚急,苏州城内的李秀成已经突围了好几次,均是无功而返,故张树声有此一问。

    “想必无妨,只是一封信而已,带上来吧,”李鸿章微微思索,摆手让亲兵去带人,转过头和吴长庆张树声笑道:“估摸着是家父带来的信件,两位兄长先讨论着,我先去瞧瞧。”

    “大人请便。”

    李鸿章转过后头的帐篷,只见里头坐着一个少年,李鸿章原本以为是中官,不过瞧了瞧,这少年并没有太监的谦卑之气,倒像是个良家少年,那个少年瞅见原本看管自己个的亲兵起来行礼,便知自己此行的目标到了,站了起来,打了个千,“李大人万安。”

    “足下眼生的很,不知道是何处来的?”李鸿章问道。

    “大人一看此信便知端倪,小的千里奔波,有些劳累了,倒是想找个地儿歇息一番。”那少年笑嘻嘻地递给了李鸿章一份书信,便想告退。

    “本官让亲兵带你去洗漱一番,”李鸿章点点头,接过那少年递来的书信,一看,神色为之一变,盯着那少年就说道:“你是来自宫中?”

    “正是,小的告退。”那少年微微点头,转身离开,李鸿章深吸一口气,打开了书信,看清了内容,倒吸一口凉气,“这,这是什么意思!”

    曾国藩放下了圣旨,眉头紧皱,对着坐在下首的曾国荃说道,“这旨意不好办啊。”

    曾国荃的右脸颊有一个半寸长的伤疤,正是他亲自攻打太平关的时候被流矢所伤,鲜红触目,曾国荃笑了一下,却又牵扯到伤口,呲牙咧嘴了一番,“这旨意难办也好办,就看哥哥您是个什么意思了,若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