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铸清华 >

第122章

重铸清华-第122章

小说: 重铸清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鸿章微微苦笑,“说到这江北大营,在下的老师,还特意为了江北大营覆灭的事儿来信询问于我,言语之间倒是有觉得在下自保的意味太浓厚了,在滁州观望乌衣镇德兴阿的部队被发逆击溃而不救。”

    “说到此事,我倒是还是阵阵后怕,”王金智摇了摇头,不以为然,“滁州府到底不比庐州府,这里地近江南,民风疲软的很,上次大人你想要出兵试试看发逆的成色,没出滁州城墙,就被这里的父老跪着拦住了,说全力保住滁州府不失便是万民生佛了,少荃兄没瞧见,那几日发逆的薛蛮子进攻乌衣镇,这滁州府一日三惊,过了晌午,连城门都不敢开了,连带着,本官都被带的战战兢兢的了,我可是经历过庐州府之围的!”

    “确实如此,所以自从李秀成和陈玉成去了西边,滁州府解围之后,我借着外出练兵,驻扎到这琅琊山上,免得被城墙困住,”李鸿章无奈地笑道,“曾师写信给我,也是直指在下的内心,若是我决意要出兵,滁州府里头的人是拦不住的,纵使他们筹集了几万的粮草给咱们。”说到底,还是怕着兵败丢了自己手里掌握的淮军资本,再者,若是绿营八旗堪用,朝廷怎么会想到自己的淮军团练,又怎么会想倚重自己,如今自己未到而立,已经是皖南道,庐州知府了。(未完待续。)

二十、醇酒妇人(一)

    “如今恰好发逆去了西边攻打曾师,既然在下收到了信,总也要效微薄之力,巡抚大人已经从庐州府南下,去无为驻守,发逆若是再敢西去,就要断他们的后路,咱们也离开这滁州府,趁着这发逆的二成不在,去长江边试试洪秀全的水,王大人,你就在这滁州府之中转运粮草便是。”

    “是,”王金智丝毫不以李鸿章对着自己不太尊敬的架势而发飙,笑眯眯地应下来,突然又想到一件事,瞧了瞧左右,没发现什么人,便又开口问道,“那京里头送来的那些人,少荃兄是不是要带出去?”

    “自然要的,”李鸿章点点头,“京里头的意思,不是叫咱们带着享福的,下狠手要练出什么名堂,在下素日冷眼瞧着,这些人倒是没怎么沾染上八旗的恶习,到底是贫苦的人家出身,除了会牢骚几句,当差倒是勤勉,况且在下这去,必然也是无险的。”

    “哦?少荃兄何以见得?”王金智颇感兴趣地问道。

    “王兄,可知这《醉翁亭记》,”李鸿章饮了杯中的茶,指了指头顶这几百年古色古香的亭子,“最为有名的是哪一句?”

    “自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正是,二成攻破江南大营,又再度西征,自然不是为了别的事儿,无非都是为了解那江宁洪秀全之围,而除了二成,发逆之中似乎没什么大将了,我去长江边上溜上几圈,那些廖化都算不上的发逆头目,又怎么能奈何我这练了三年多的火枪兵!”李鸿章意气风发,审时度势,瞧准了软的拈,这自然是手到擒来。

    “正是,少荃兄此去,无需攻城略地。只要游走骚扰,那洪秀全龟缩在天京城之中,头风恐怕发作地更厉害了。”王金智站了起来,拱手行礼。“那我就先回滁州府里去,为少荃兄准备好粮草。”

    “有劳王大人了。”

    王金智坐着轿子下了琅琊山,轿帘紧闭,两旁山道上的秀丽景色一概没看,等到了山下。王金智换了马匹来骑,颤颤巍巍的上了高头大马,问着身边的一个亲随说道:“带进京里的物件儿准备好了吗?准备了什么?”

    “是,管家准备了寿山田黄石印章一对,三千两的银票,夫人还准备了一套青玉的头面,虽然不算太名贵,难得是水色通亮,整套头面光彩连绵如同一件的颜色呢。”

    王金智点了点头,“筹办地妥当。”转过神又想了一想,“不妥当,银票换掉,把咱们家里头带来的土货,熏鸡黄酒之类的带过去,你自己亲去,别人去老爷我不放心。”

    “是,可老爷,这些东西零零碎碎算起来,可是一千两都没有到。送到京中,那贵人可会看在眼里?”

    如今这赫赫掌握一地安保的淮军首领李鸿章以前在京中不过也是个没油水翰林院小官,必然不是送了钱财才能获得那主子的青睐,而是要看肯不肯做事。想到这里,王金智定了主意,“无妨,既然是贵人,也不缺钱花,最缺的就是忠心当差的人。老爷也会写封信,你亲自送到那府上去。”

    “是。”

    倒也不是为了和李鸿章争什么风头,既然知道了这个道路,也自然要去烧香拜佛,如今的二等承恩公惠征以前在庐州府的时候倒是也打交道过,没见的多少的精明能干,怎么能生出如此厉害的女儿,军事上那些事也就罢了,旧年刊发的《咸丰字典》真真是文教鼎盛的标志,难怪皇上在万寿节的时候刊发全国,虽然庐州府的学宫里头那些腐儒私下说什么有辱斯文,可自己细细瞧了一遍,若是掌握方法,以后这认字就不需别人教学,更有正音统一之效。这文治武功,的确是不同凡响,再加上听说前些日子天子已经让皇后批折子,这自己的官途可就要死死地靠住皇后了,王金智想到这里,又联想到自己以后起居八座,赫赫威严,心头一阵火热,连忙挥着马鞭赶回滁州府了。

    。。。。。。。

    杏贞连着打了两个喷嚏,在这仲春日头渐暖和的下午,手里还放着几颗碗莲的种子,安德海和小朱子把几个注满水的白瓷鱼缸提溜了过来,皇后娘娘今个想亲手种几株碗莲,宫里头的忙乎开了,有的去福海里头挖淤泥,还有的把鱼缸预备好,杏贞亲自用小锉刀把莲子的一头挫开,丢进了淤泥里头,然后再把水倒满鱼缸,不许别的人帮忙,自己一个人自娱自乐,被乳娘牵着的大阿哥呆在边上颇有兴趣地瞧着。

    旧岁入了冬之后,杏贞换了寝殿,就在廓然大公住下了,廓然大公亦称双鹤斋,位于舍卫城东北面,是园中一组较大的建筑,主体建筑北濒大池,园内景色倒映水中犹然两景;另有诗咏堂、菱荷深处等景点。

    廓然大公,后来也称双鹤斋,仿无锡惠山的寄畅园而建。这一景的北半部,是乾隆中叶,仿照盘山静寄山庄的云林石室的山石,叠石而成的。嘉庆诗赞双鹤斋曰:结构年深仿惠山,名园寄畅境幽闲。曲蹊峭茜松尤茂,小洞崎岖石不顽。堪称一处绝佳的景色。

    杏贞喜滋滋地在鱼缸里头种下了碗莲种子,一阵春风吹过,却不由自主地打了两个喷嚏,连忙用夹在胸前的手绢捂住鼻子。

    安茜连忙上前,扶住杏贞,“娘娘这是怎么了?不会是着了风寒吧?”

    杏贞醒了鼻子,摇手说道:“不碍事,在我家乡那边。。。。。。在宫外的时候听说这连打两个喷嚏,是有人念叨着本宫了,估摸着谁在念叨我呢。”

    “想必也是念叨着娘娘的好呢,”唐五福上前递了一件披风,“娘娘那么大的恩德,世上的人总是念佛赞着娘娘呢。”

    大阿哥牵着乳娘过来,虽然才呀呀学语,叫着“妈妈妈妈”过来要杏贞抱。(未完待续。)

    ps:  求订阅,别的是不太在意啦。

二十、醇酒妇人(二)

    “哎呀我的乖儿子诶,今个玩的开心不?”杏贞蹲下身子一把抱起了大阿哥,用绢子擦了擦大阿哥的脸,问道,大阿哥点点头,“有没有把梁下的画眉鸟羽毛全拔光?”边上的小宫女捂着嘴偷笑,大阿哥又点了点头,“妈妈,那小鸟不叫了。”

    “画眉鸟没衣服穿了,所以不叫啦,好了,载淳,小点心吃过了?咱们去找皇阿玛。”

    杏贞抱着载淳坐在轿辇上,对着满园春色指指点点,教着载淳“那个是梨花,载淳啊,妈妈教你一句诗好不好?”

    载淳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那听好了哦,‘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来,”杏贞又复读了几篇,鼓励载淳,“来,乖儿子,读读看?”

    “高小”载淳努力地说了几个字,就说不出来了,觉得在母亲面前有些丢了面子,鼓气地不说话。

    边上的乳母连忙宽慰:“大阿哥才几岁,哪里能读诗呢。”

    “也是,儿子啊,以后慢慢学,咱们学好了诗词歌赋,以后啊,八旗的美女一抓一大把,都要被咱们满腹经纶风度翩翩的载淳迷倒了咯。”

    边上的安茜一个没留神,险些跌倒,转过头瞧着边上的帆儿和乳娘也是一脸苦涩,帆儿翻了个白眼,嘟囔道:“娘娘还是多关心关心皇上身边的八旗美女吧,这圆明园园里春光正好,什么狐狸精都出来了。”

    “什么狐狸精,没规矩,”杏贞假意呵斥了一下帆儿,既然帆儿提到了这个事,杏贞也要留意一下,最近忙着批折子,敬事房的事儿倒是忘记了关注,“皇上最近都叫谁侍寝了?”

    帆儿见自己成功地引起了杏贞的注意,得意地清了清嗓子。煞有其事地开口了,“前个下午传了椿常在,晚上也是椿常在,昨个下午是答应。夜里是歇在丽妃娘娘的杏花春馆了,”帆儿的话又快又清脆,就如同百灵鸟一样叽叽喳喳的,“今个是宣召了谁,我倒是不知道呢。娘娘何不猜上一猜。”

    皇帝倒是正如这春天里的小蜜蜂呢,到处采蜜,杏贞也不在意,帆儿肯帮着注意内廷,这是好事,免得自己粗心错过了什么,“这有什么好猜的,左不过是这园子里的嫔妃,那玉贵人的胎怎么样了?”这是问安茜,自从胎像平和。咸丰皇帝已经晋封了玉常在为玉贵人了。

    安茜扶住杏贞的轿辇,一边前行,一边回道:“玉贵人的胎尚可,不过太医说,玉贵人身子弱了些,倒是要好好将养才是,”安茜瞧着杏贞,准备从杏贞的脸上看出什么端倪出来,可是杏贞一脸平静,只是逗着抱着的载淳。“我已经约束了宫里头的人,叫少送什么物件过去,免得落人口实。”

    “这便是极好,本宫的儿子是嫡子。只要载淳好好的,让他多些弟弟妹妹,本宫是半点都不惧,”杏贞漫不经心地说完,又吩咐道,“安茜等咱们晚上回宫的时候。你去找敬事房首领太监,把皇上的起居注拿过来给我瞧瞧。”

    天地一家春前头的碧桃花开的正艳,杏贞拉着载淳的手下了轿辇,只听得殿内传来阵阵笑声,仔细竖着耳朵一分辨,皇帝的声音之外还有两个女声,杏贞瞅了一眼边上的勤政殿,不觉微微皱眉,问悄然迎上来的杨庆喜,“谁在里头伺候着?”天地一家春是勤政殿的偏殿,军机处的大臣时常来递牌子求见的,这样放肆不拘礼的笑声,似乎有些不太妥当。

    “是朱答应和李答应在里头。”

    “哦?多少时辰了?”杏贞平静地问道,只有载淳含着手指头好奇地张望着里面。

    “也有一个时辰了。”

    “那差不多了,本宫先去批折子,等皇上好了,你再来通传我,载淳,你跟着妈妈去勤政殿里头逛逛好不好?”

    勤政殿,建成于雍正三年,殿外檐悬挂雍正御书“勤政殿”匾,内额为“勤政亲贤”,清朝皇帝在圆明园召见臣工都是在此。说白了就是日常办公地点。圆明园勤政殿命名,数典自西苑勤政殿,那是康熙御题,圆明园勤政殿为雍正御题,此后清漪园、静宜园、避暑山庄勤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