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二道贩子的奋斗 >

第80章

二道贩子的奋斗-第80章

小说: 二道贩子的奋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老板架子越来越大了,以后想见您一面是不是得预约了。”林茵进来后毫不客气地说。

    “有事你就赶紧说事,我现在正烦着呢!”杨丰说道。

    “我需要一批药品,但现在查得太紧,所以我想让你帮我送出城去!”

    “就这么简单?”杨丰警惕地问。

    “你还想怎么样?你以为现在磺胺跟天一神水出城容易吗?所有出城的这两种药品,一旦数量多了,那么购买人就必须有购药地政府的盖章,到了这里买完以后,还必须得到卫生局和宪兵团盖章,回到原地以后还得必须对上数量,除了外国人和你们金源自己,任何人都必须按这个标准,私自带药出城,被抓到以后直接送到宪兵团,你不会不知道吧?”林茵疑惑地看着他。

    “我真不知道,蒋啸剑这家伙玩得还挺正规呀!”杨丰幸灾乐祸地说。

    林茵狠狠瞪了他一眼。

    杨丰沉吟一下,忽然奸笑着说:“这个忙我可以帮,不过我也有一个小小的要求。”

    “说!”林茵警惕地看着他。

    “你看现在全国上下都在齐心协力,准备抗击日本人的再一次侵略。这种情况下你们是不是也该做点什么?”

    “说明白点。”

    “好吧,最近我感觉东北的气氛有点沉闷,很希望那里能够热闹一点,越热闹越好。”

    “再具体一点。”

    “这个嘛,比如说沈阳兵工厂发生一场大爆炸,这个我就很喜欢。再比如说鞍山钢铁厂发生大爆炸,这个我也很喜欢,而且视爆炸的程度来确定给你们帮助的程度,如果你们能把这两处地方,炸得半年无法恢复,我甚至可以帮你直接送到目的地。

    据我所知你们的主力正在亡命天涯,”

    “那是战略转移。”

    “啊,对,你们的主力正在战略转进。我想你们也很难把药品送到他们手中,你们甚至不知道下一刻他们会在什么地方,可我不一样,我可以保证送到他们手中。

    “你怎么送?”林茵坐不住了。

    “很简单,飞机空投,用飞机运到头顶,把货物挂着降落伞扔下去。”

    “你怎么知道他们的具体位置?”

    “那就是我的事了。”

    “我们又如何能保证,你不会骗我们?”

    “我骗过你吗?”

    “你没骗过我。但这不能保证你不骗我们。”看来林茵对杨丰还是很了解的。

    “那这样啊,你可以跟着一起。不过有一点,上飞机之前我必须把你弄晕过去,比如说给你吸点乙醚什么的,上了飞机以后再把你弄醒,下飞机时同样如此,敢不敢呀?”杨丰奸笑着说。

    “去就去。谁怕谁?”林茵咬着牙说,说完后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然后匆忙离开去汇报工作了。

    “这些人还是有点用处的。”看着她的背影杨丰自言自语地说。

    虽然他可以自己跑去扔几颗炸弹,但这种找不到敌人的神秘事件,并不能把日本人的目光吸引回去。但如果是抗日分子大肆破坏就不一样了,连自己的后方都没有安全可言,日本是肯定没精力向外发展的。

    就在发电厂开工的第二天,他的弹药厂也建成了,不过这一次就没搞什么仪式了,毕竟这种厂子还是有点敏感的,德国人为他培训了一批工人,再把上次招来的美国工人调来,虽说依旧无法满足需要,但小规模生产是足够了,剩下的就只能慢慢发展了。

    这座弹药厂的产品包括7。92和7。62两种口径的子弹,70毫米口径的炮弹,82毫米口径的迫击炮弹,另外还有12。7毫米的大口径子弹,如果全面投产的话,估计供应一支十万人的军队作战不成问题。

    除了弹药厂以外,刘海宁手中那几个此前已经开始搬迁的工厂也开始投产,王传铭那边正在搬迁,一座新的拖拉机厂正在建设,刘海宁和天津东亚毛纺厂合资的毛纺厂也在建设中,这座工厂将以生产混纺产品为主,杨丰负责提供最适合混纺的腈纶,至于怎么生产这个不关杨丰什么事,他只负责提供腈纶。

    举目望去也算得上生机勃勃,只是自己到底能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呢?会不会最终一场空呢?说起来杨丰也是心里没底,不由得一丝惆怅袭上心头,正在那里学诗人玩忧郁呢,忽然听到身后一个女人喊道:“您好,是杨先生吗?”

    杨丰一回头,后面是一对三十岁左右的男女,看上去应该是夫妻,男的一身西服风度儒雅,女的一身羽绒服颇有姿色,两人倒也算得上郎才女貌,一看就是文化人,跟他这样的粗胚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二位是?”杨丰疑惑地问,他没见过这两人。

    “鄙人梁思成。”男的微笑着伸出手说。

    “啊,原来是梁先生,这位一定是梁夫人了,哎呀,久仰大名,一直无缘得见,今日一睹二位风采,果然是人中龙凤,天做佳偶!”杨丰赶紧满脸堆笑地说。

    “杨先生太客气了。”林大美女被逗得嫣然一笑。

    “应该的,二位的大名可是如雷贯耳,不知道您二位这是?”

    “我们受刘公委托,设计您的技术学校,今天来参观丰台工业园,正好想听听您有什么具体意见。”林大美女说道。

    “这样啊,那咱们找个地方坐下再谈吧!梁夫人听说身体不好,别再受了凉,那可就是在下的罪过了。”杨丰忙说道。

    “杨先生不必在意,我们边走边谈就可以,说起来还得多谢您的链霉素,现在身体已经好多了。”林大美女说道。

    “那好,那好!”杨丰心想那你以后就用不着被气得吐血死了。

    三个人沿着硬化的水泥路边走边说,暖暖的阳光晒着,头顶是湛蓝的天空,杨丰的忧郁一扫而空,毕竟身边就是民国最出名的美女之一,唯一遗憾的是她老公也在旁边,谈话主要是他跟林大美女,梁思成不是很喜欢说话。

    “杨先生,听说您的学校中不准备开设文科?”林徽音问道。

    杨丰心想终于来了。

    “啊,我们这是一所职业学校,说白了就是为自己的工厂培训工人,所以不需要他们研究些文学艺术什么的,他们只需要知道怎么干活就可以了。”杨丰说道。

    “可是即便是这样,让他们知道的东西多一点,对他们也是有好处的呀。”

    “梁夫人,您是以一个学者的身份自然会这样想,您会觉得一个人的知识越多越好,可是作为一个商人,我只需要我的工人知道我需要他们知道的东西就可以了,就像我们聘请二位设计学校,只是因为我们需要二位的建筑设计能力,而不是您的诗写得如何好。”

    “也就是说您需要的是一台人形的机器,而不是一个人。”林徽音说。

    牙尖嘴利,活该被气吐血。

    杨丰心中暗想,嘴上却说:“也不能这么说,首先我们招收的学生肯定不会是儿童,也就是说他们已经经过了基础教育,作为人来说他们已经被塑造成形,而我们只需要再教会他们生存手段就可以了。”

    林徽音耸耸肩,没有继续这个话题。(未完待续。。)

第一一五章 哥斯拉

    说实话杨丰也没有想到刘海宁会把这两人请出来,他只是要求找个比较有名的设计师而已,一想到自己的新东方技术学校,居然能由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来设计,杨丰还是多少有点小虚荣的。

    至于如何设计,这个他真不懂。

    “最好尽量突出一下咱们中国的文化,尤其是汉唐时代的风格,近代的元素一概不要。”这货像个伟人一样一挥手说道。

    “那有点难度,如果考虑不周的话,很容易被误认为日本风格。”梁思成很认真地说道。

    “呃?”

    林徽因忍着笑说道:“我们尽量吧,参考一下现存的唐代建筑,再结合现代的技术,应该能够设计出属于我们自己的风格。”

    “好好,那一切就拜托二位了。”杨丰赶紧说道。

    就在杨丰带着梁思成夫妻参观他的工业园的时候,在数千里外的吉林山城镇,一名日军少佐正一脸壮严地跪在地上,细心地擦拭着自己的军刀,外面的喊杀声已经越来越近,150毫米重迫击炮弹的爆炸声震得整个屋顶都在晃动。

    河本少佐怎么也想不明白,那些原本只能靠大刀长矛和他打游击的义勇军,到底是从哪儿弄来的重机枪和大口径迫击炮,他的一个中队仅仅坚持了一上午,便已经死伤殆尽。

    时间到了,大日本帝国武士高贵的头颅,不应该被那些卑贱的支na人砍下,他用鼓励的眼神看了看旁边的渡边上等兵,心中却不免有些失落,一个武士的后代却只能让一个掏粪工的儿子来当介错。

    “渡边君,拜托了!”河本少佐说道。

    “中。中队长阁下,您,您请放心!”渡边哆哆嗦嗦地说。

    河本轻轻叹了口气。

    “天皇陛下万岁!”他大喊一声,猛然把肋差捅进了自己的腹部。

    今年刚满十八周岁的渡边哪见过这种场面,哆哆嗦嗦地举起军刀,闭着眼睛大喊一声。用尽全力一刀劈下。

    呃,劈歪了,军刀直接卡在了河本少佐的锁骨上。

    这时候河本的那口气早就泄了,疼得立刻惨叫一声。

    “对,对不起,阁下,我再,再试一下。”渡边满脸羞愧地说着,好不容易拔出刀。正准备第二次落下,突然一声枪响,他的脑袋上多了一个洞。

    紧接着一个身穿大皮袄,头戴狗皮帽子的中国人冲进来,一把夺过他手中的军刀,还没等渡边的尸体倒下,就在河本绝望的目光中,如闪电般一刀砍下了他的脑袋。

    “把这玩意儿带走。唐聚五说过,一个日本佐官的脑袋可以换一门迫击炮加五十发炮弹。”这名中国人对后面的手下说道。

    “哎呀。这唐司令真有本事,居然连大炮都能搞到。”他那名部下一边捡起河本的脑袋一边感慨地说。

    “哼,去关内溜了一圈抱上不知道谁的大腿了。”狗皮帽子说道,看起来对唐聚五颇多怨念。

    当杨丰得知唐聚五,王凤阁,王殿阳三路义勇军合兵。接连攻下通化和山城镇,然后将火车站囤积的物资洗劫一空的消息时,已经是第二天了。

    日本人为了察东的对峙,不得不抽调了东北的大部分关东军,甚至一部分伪军也开到了热河。空虚的后方让这些正在猫冬的抗日武装,终于得到了好机会。

    不只是东边道,整个东北烽烟四起,再加上趁火打劫的土匪,让留守的日军疲于奔命,甚至就连安奉铁路都被邓铁梅的游击队给炸断。

    这些各种各样或抗日或抱着其他什么目的的家伙,此前在日军重兵压迫下,一个个缩在山林中苦苦支撑,很多连饭都快吃不上了,现在可算出了一口气。

    “看来这东北抗日武装还是不少嘛!以前忽略了他们,光老唐一个人玩可不行,就是怎么联系上他们呢?要不然一家给他们扔几门迫击炮,那肯定还会更热闹些。”杨丰坐在办公室里,看着报纸自言自语。

    东北局势的糜烂和华北中**队的严阵以待,让日本人的口风终于软了下来,新一轮的交涉中,已经不再要求孙殿英部必须撤出多伦了,但却要求日军必须在多伦派驻一个外交名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