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二道贩子的奋斗 >

第111章

二道贩子的奋斗-第111章

小说: 二道贩子的奋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送走克里斯以后,玛格利特立刻兴奋地缠在杨丰身上。

    “环球旅行,而且还是我们自己私人游艇,不行这次你必须带着我!”她撒娇一样说道。

    “不行,不行,绝对不行!”杨丰吓一跳。带着情人去看未婚妻,这得脑子让驴踢了多少脚才能干出来。

    “我不去德国还不行吗?到时候我可以留在法国。”玛格利特搂着他脖子央求。

    火热的小屁屁摩擦着小杨丰,这样的情况下的确不容易拒绝。

    “那好吧,不过你不能跟去中国,最多我带你到新加坡。”杨丰口干舌燥地说。

    玛格利特立刻一副潸然欲涕的表情。

    “乖。你也知道我还没结婚,就算要把你带回去,至少也得等我和她们结婚以后才行。”杨丰赶紧哄着她。

    坑完英国人就轮到法国人了,既然钱得斯说了,他只代表英国政府,那么也就是说他们把自己的盟友撇在了一边,法国人效率没有英国人那么高,直到第二天才找上杨丰,但实际上他们比英国人还迫切,自行火炮再远也打不到海峡对岸,但他们可是必须在陆地上对付德国人。

    因此法国人的态度比较好,他们对杨丰的欺骗行为没有表现出丝毫愤慨,这大概也与玛格利特坐在旁边有关,在美女面前高卢鸡们总是喜欢表现得绅士一点。

    “杨先生,我们需要您的炮弹,您开价吧!”这名法国外交官说道。

    “相信您一定知道了我给英国人的报价吧?”杨丰问道。

    “我们也是刚刚得知。”

    “那好吧,一样的报价,不过我还有一个额外要求,小小的要求。”

    “请讲!”法国人自然知道杨丰不可能没有额外要求。

    “为我建造两艘高速鱼雷艇,排水量不需要太大,我只用它们来防御海河口,您应该知道海河口吧?”

    “可以,我可以直接答应您!”法国人很痛快,两艘小鱼雷艇,几百吨排水量,造价顶多十发炮弹钱,这点小事他都不需要通过国内。

    “但您必须答应我们一个条件,您不能再向德国人提供这种炮弹。”

    “这个我可以答应。”杨丰说道,他们大概不知道德国人买了多少炮弹,在他们看来德国人肯定也不会一下子买很多,掐断他们的后续供应,多少也能有点好处, 当然他们要是知道德国人一下子弄到了一千枚就不会这样想了。

    杨丰买鱼雷艇的目的很简单,从现代搞几枚重型鱼雷,线导或者声自导都行,然后装到这些鱼雷艇上,专门用来封锁海河口,这些重型鱼雷射程通常都超过五十公里,弄好了搞掉日本人的战列舰都不是没有可能,至于人员大不了弄些训练材料,挑出人来慢慢练就是了。

    解决完自己的炮弹遗留问题,杨丰受杜邦公司邀请,又去参加了尼龙的投产仪式。不得不说美国人的效率太慢了,当然这对杨丰来说是件好事,杜邦公司邀请他主要是为了尼龙丝袜的定价问题。

    这一点上双方早有约定,采取统一的售价,以免互相发生竞争,现在杨丰卖的丝袜是五十美元一双。这个价格的确高了点,他不受产能的限制,爱卖多少就卖多少,但杜邦公司不行,他们卖少了就意味着产品积压,所以双方经过认真地讨论,最后决定一双丝袜卖十美元!

    这段时间正式投产的除了杜邦以外,还有就是陶氏化学,他们的聚乙烯项目也投产了。不过让他们郁闷地是,一投产就面临日本货的竞争,这令陶氏化学的老板极其恼火。

    “这个我真无能为力,你们的建设速度太慢了,你们从我这里获得授权可比日本人要早。”杨丰说道,他巴不得这种情况出现呢!就期待这些左右美国政府的大企业都对日本人忍无可忍。

    “杨先生,据说您又申请了一种叫聚丙烯的合成材料专利?”陶氏化学的老板问道,这才是他的主要目的。

    “对!”杨丰很爽快地承认。

    “那么您准备和谁合作呢?”

    “和聚乙烯一样。”

    “为什么不能只和某一个公司合作呢?比如说我们?”

    因为我想看着你们和日本人打起来。杨丰心中暗想,当然他嘴上不能这么说:“我也没办法。日本人把我逼得太紧了,您也知道他们的军队离我家只有一百多公里。

    他们要求我只能和他们合作,要不然他们就会进攻多伦,那里是我盟友的防区,我能怎么办?只好向他们妥协,不过为了不让他们独占。所以就采取和聚乙烯一样的处理方法!即便如此,他们还对我很不满意,上次我路过日本时,还特意把他们的长门号战列舰开出来吓唬我,甚至还把我的日本夫人扣压了。如果这次我同别的国家合作,他们就不准备放我夫人回去。”杨丰一脸委屈地说。

    “那么您会屈服于他们吗?”陶氏化学的老板赶紧问道,他才不关心杨丰夫人的问题呢!这货夫人一大堆,想来少一个两个也没什么大不了。

    “当然不会,他们越是如此,我越不会向他们屈服,不就是女人吗?我岂会因为一个女人而受威胁!”杨丰带着一脸枭雄的绝然吼道。

    在美国各地游荡了一圈,尤其是那些已经投产的,这些家伙自然不会老老实实向杨丰进贡,这里面尤其以米其林公司为代表,他们现在对当初没直接买下杨丰子午线轮胎专利后悔不已,所以对专利费方面很是不痛快。

    “奥朗德先生,我是一个非常重视诚信的商人,合同之所以成为合同,就是因为它不可违背的神圣性,对于任何违反合同的行为我都深恶痛绝,这一点我希望您清楚。”杨丰脸色狰狞地对米其林公司负责同他谈判的代表说道。

    “杨先生,您误会了,我们并不是想违约,而是我们认为之前所定的专利费过于高了,百分之二十实在有点太多了,我们觉得百分之五才比较合乎情理。”奥朗德急忙说道。

    “奥朗德先生,您不觉得这有些可笑吗?为什么之前你们对于专利费没有意见?现在看到子午线轮胎卖得火爆了,开始对专利费有意见了,难道这就是你们的诚信?对不起,这件事情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如果你们不按照合同支付专利费,那么我们只能法院见了,下次来跟你们谈判的就是我们金源公司的律师了。

    而且我这个人没有什么耐心,如果半年内我没有见到你们按合同支付的专利费,那么我会免费向世界各国所有轮胎制造商开放子午线轮胎的专利,我不在乎这点钱,但我绝对不能容忍合同的神圣性受到侵犯?”杨丰狞笑着说。

    杨丰不担心米其林不屈服,他们无非是在子午线轮胎上少赚点而已,但如果所有竞争对手都免费获得杨丰的专利授权,那么对他们来说无疑就是一场灾难了。

    米其林的勇气并没有坚持多久,实际上在杨丰走后一个星期,他们就开始补交了之前所欠的专利费,杨丰拥有巴黎公约所有成员国的子午线专利,他们无论如何也绕不开这只恐怖的霸王龙。

    有了这场杀鸡儆猴的例子,其他几个拖欠专利费的公司,也很快明白自己面对杨丰的时候,其实并没有什么牌可打,只能乖乖给他上供。

    杨丰在美国逗留了一个月以后,美国市场上的银价就已经到了他的理想价位,这比原本的历史大大提前,他之前囤积的那一百多吨已经对市场造成了影响。

    “老板,现在该出手了吧?”杨丰装饰奢华的客厅内,吕永年多少有些激动地说。

    现在杨丰在美国的所有重要雇员齐聚一堂,jy公司的三个负责人秦松年,吴伯明,托马斯,刚刚成立的量子基金总经理吕永年,甚至还包括切诺基公司的经理罗哈特,这里面托马斯和罗哈特还是头一次知道,就在他们脚下囤积了一百四十吨白银,如果按照现在的银价这就是五千万美元。

    天哪,这是一笔多么庞大的财富,这两人看杨丰的时候,都觉得这家伙浑身银光闪闪。(未完待续。。)

    ps:  今天回家,下午坐了一下午车,六点才到家。

第一三八章 挖美国人的稀土

    杨丰的白银出售以小批量的方式隐秘进行,一点点投放市场,尽量不引起外界的太多关注,当然真不引起外界注意也是不可能的。

    纽约期货市场上,很快就知道这个高调的中国人在大量出手白银,除了他以外,还有一个神秘的卖家,出手都很猛,不过这并不妨碍别人,美国政府吸储的白银将达到数亿盎司,这块蛋糕足够大,多一两个分享的并没什么大不了。

    杨丰不需要关心这些,这种交易也不需要他亲自出马,吕永年带领从jy分出来的几名华侨雇员负责,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总共收回了五千多万美元。

    其中三千万注入量子基金,因为杨丰暂时还没有足够的资料,所以他们目前只负责关注股市变化,搜集美国各大公司现在的各种情报,正式的大举进军需要杨丰回去查清美国历史再说。

    另外一千万用来在欧美市场上大量收购珠宝,不是杨丰不想多买,一来在现代出手量太大容易引起别人注意,再者因为他的持续购入,在这时候已经引起了市场波动,近期欧美珠宝价格就上涨了不少。

    “必须开拓新的领域,珠宝方面已经接近极限,药材方面最近价格也拉高了不少,国内已经有点货源紧张了。”杨丰像个真正资本家一样,光膀子穿着拖鞋大裤衩,在他这座据说建造于十八世纪的,古典风格的奢华客厅内踱着步子。

    “找个地方圈地挖石油?不行,不行,弄不好会把命丢在美国的。”他可不想被洛克菲勒拉出去吊着打,必须找一个安全稳妥的赚钱领域。

    稀土怎么样?现在好像还没有人把稀土当回事,美国有的是稀土矿,人家就是攒着不挖。等哪天让中国人把自己的稀土卖完了,然后再让中国人把以前从美国赚的稀土钱百倍还回来,这才是聪明人的玩法。

    不但稀土,人家连石油都不采,都存到自家地底下,等什么时候把外面的用完了。那时候想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一滴也不卖都行。

    不过想来自己现在怎么挖都没有人介意,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些家伙手里有的是稀土,现在用白菜价从他们家挖出来,然后运到中国进行提炼,然后再拿到现代卖给欧美国家。

    啊,自己真是太聪明了。杨丰不无得意地心中暗想,估计罗斯福还得感谢自己为他的国家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发展。

    其实也不光是稀土,现在钛好像就不是很吃香。

    至于提炼难度问题,这有什么需要在乎的吗?没有技术从现代买,没有机器也从现代买,然后从欧美弄一批科学家到中国圈起来,想建工厂还不是轻而易举?

    剩下的无非就是提供点人工。而且粗选也可以放在矿山进行,这东西对环境污染好像挺严重。好在现在的美国人也不考虑环保,污染点就污染点吧。

    就是必须得有一个合适的地方建稀土加工厂,首先交通不能太困难,大宗的矿沙运输必须得考虑交通,而且自己还得建配套的发电厂,这样燃料的运输同样必须考虑。但又不能放在北平,离日本人太近安全无法得到保障也不行,现在看来只有重庆了,倒是可以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