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善终 >

第359章

善终-第359章

小说: 善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我都知道,反军围了京师,是诚王父子单骑杀出,领京畿兵马、各州府官兵,把反军困在中间,瑞世子见破局无望,弑父投降。

    只是,若无诚王父子杀出,你觉得瑞王有几成胜算?

    前世真的兵戎相见,瑞世子领兵上征,一旦兵败,你就算是死在了公主府前,乡君死在慈宁宫里,都保不住世子的命。

    今生亦是如此,你可以让瑞世子严加防范诚王父子出京,但战场无眼,倘若那两位出点状况,以圣上对诚王的偏爱,瑞王兵败之时……

    昌平伯府已经倒了,现在的瑞王能胜吗?”

    南妍县主清亮的眸子里氤氲了一层水光,即便含泪,她还是努力想笑出来:“我如何不知?我从头到尾都知道,没有胜算。

    我是做好了他兵败的准备的,只是,就像我告诉你的,我更愿意他不起兵……

    来的时候,我想着的是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刚刚抱着允哥儿,我又迟疑了。

    我也想给我们爷生个儿子,以后能留在身边的,而不是困在宫中。

    也许,我还是应该赌一把,若是输了,我就不能陪他皇陵终老了……”(未完待续。)

第六百二十二章 惴惴(求月票)

    南妍县主深吸了一口气,把眼中所有的泪水都忍住了。

    她站起身来,在屋里来来回回踱了两圈,脚步沉沉,一如她的心情,良久才又慢慢坐下。

    杜云萝没有催促她,南妍县主想说,自然会说出来。

    毕竟,是拿南妍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去赌,换作是谁,都不能坦然处之,她如此犹豫,亦是人之常情。

    南妍垂着眼帘,她平缓了一下呼吸,再睁开眼睛时,眸中的水雾已经消散,多了几分坚定。

    “瑞王有不少棋子,安插在了蜀地。”南妍县主道。

    杜云萝的心扑通扑通直跳,她清楚,这是实情。

    圣上对山高皇帝远的蜀地起了防备之心,让穆连潇都走过一趟,只是这一些,应该是瞒着京中耳目的。

    杜云萝也说不上那一次出行,会不会被瑞王府所察觉。

    只是在圣上心中,他忌惮的还是那些所谓的“封疆大吏”,他会审视瑞王,却没有真真正正的防备瑞王的起兵谋反。

    “县主是怎么知道的?”杜云萝低声询问。

    按说这些都是男人们的事情,即便南妍嫁给了李栾,李栾也不会把这些事情告诉南妍的。

    南妍县主抿唇,淡淡一笑:“我们爷身边有一个姓孟的妾室,颇受信任,平日里也经常出入书房。

    我注意她,当然不是因为拈酸吃醋。

    我是宫里长大的,又嫁了亲王世子,为了个妾室动气,委实跟自个儿过不去。

    只是,我看得出来,我们爷对她,并不是那种男女感情,他喜欢谁,不喜欢谁,我还是看得懂的。

    这样一个不受他喜欢却能得信任、甚至出入书房的妾室,我想,肯定是有其他缘由的。

    她说她是江南人,瞧着倒是小巧玲珑的,有一回她娘家表兄来寻他,我正好从宫里回来,在府门外就遇见了那个男人。

    我认得他,他是蜀地人,前世我见过他两回,他是瑞王与蜀地之间的联系之人。”

    杜云萝微微颔首:“你知道蜀地是哪些人在背后支持着瑞王吗?”

    南妍县主冷冷一笑,理了理散落的额发:“邳城刘家,姜城涂家,这两家是我有一回偷听来的,跑不了,余下的应当还有几家,是我猜的,做不得准。”

    南妍又报了四家名号。

    “除了蜀地……”杜云萝又问。

    南妍颔首:“除了蜀地的,我一时半会儿也说不上来。对了,驻守蜀地岳城防备南疆外族的冯将军,他是瑞王的人。”

    杜云萝一一记在了心里,道:“这些事,我会琢磨着与侯爷说一说,只是你知道的,我们两人重活一朝,我们清楚的事儿,旁人并不清楚,我这口也不好开,我会转弯抹角地透一些。”

    前世之事,杜云萝是告诉了穆连潇,但这一点,也许是私心,她并不愿意与南妍分享。

    昌平伯未死的讯息,杜云萝也一并瞒下。

    南妍县主了然地点了点头:“我懂得其中要害,那等惊世骇俗的事儿,不是光有勇气就能说出口的。云萝,若只凭勇气,我也恨不能告诉我们爷,只求他今生莫要再走上不归路。”

    这话题再说下去,实在是太过沉重。

    南妍县主苦苦一笑,没有再提。

    两人说了会子京中的趣闻,南妍县主便起身告辞。

    “我下回过来,应当是郡主的这一胎洗三的时候,你那时也不用躺在床上了,我们好好说说话。”

    杜云萝让洪金宝家的送了南妍县主出去,自个儿靠在引枕上,细细思量着南妍带给她的消息。

    这些年,即便平日里见面的机会不多,杜云萝对南妍县主都颇有好感。

    重生之事,是她难以启齿的秘密。

    沉甸甸地压在心中,唯有和南妍县主一道,彼此之间,才能稍稍谈论一番前世今生。

    她们两个,算得上是同路人。

    今天南妍县主与她说的话,杜云萝都能理解,却多少有一丝忐忑。

    南妍县主固然是能接受李栾兵败,可若是瑞王府能有一丝胜算,南妍会如何选择?

    真心托付出去的女子,聪明如南妍,会不会也犯了糊涂?

    杜云萝说不好,也情愿是自己的小人之心。

    毕竟,无论是对定远侯府,还是对杜家,圣上稳稳当当把皇位传到太子手中,才是最有利的。

    杜公甫做过太子太傅,如今又经常入宫给皇太孙讲课,杜家是明明白白的******,定远侯府亦是一门忠烈,今上勤政爱民,侯府又怎么会跟着瑞王府为非作恶。

    杜云萝的心里乱得厉害,这些事儿,她要仔细与穆连潇说一说。

    不,是让穆连潇来给她说一说。

    惴惴不安等到了掌灯时分,穆连潇进来的时候,杜云萝几乎把整个身子都探出了床沿。

    穆连潇被她唬了一跳,赶紧过来扶她:“好好躺着,当心摔了。”

    杜云萝依着他的胸膛,道:“有事儿与你说。”

    穆连潇坐在床边,静静听了杜云萝的讲述。

    “她是真的想要拔光了瑞王的羽翼,让瑞王不能起兵,还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杜云萝沉声问道。

    穆连潇的下颚绷得紧紧的。

    他知道杜云萝的意思。

    要是瑞王府察觉到了他去年时去的不是江南,而是蜀地,那么把极有可能已经曝光的邳城刘家扔出来做棋子,再真真假假掺合上一些不肯为瑞王所用的世家,圣上一棒子打下去,损得也不紧紧是他瑞王了。

    撇开那些世家不说,手握兵权的岳城守将冯将军,到底是忠是反,也要好好琢磨一番。

    穆连潇揉了揉眉心,见杜云萝苦大仇深,他反倒是笑了起来。

    “你呀,”穆连潇捏了捏杜云萝的鼻尖,道,“总与你说,月子里不要这般操心。

    瑞世子妃的性子,你肯定比我清楚,她是真投诚还是假意,我猜不透,你也许能想明白。

    只是,圣上那儿,我总不能说是瑞世子妃偷听来的吧?

    要让圣上相信谁是忠臣,谁有反心,靠的是实证。

    那些世家也好,冯将军也罢,费些心思摸一摸底。”

    这话实诚,杜云萝听得在理,缓缓点了头。

    她想,她也该仔细思量思量,她眼中的南妍县主,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她会飞蛾扑火不假,可会不会助纣为虐?(未完待续。)

第六百二十三章 中元

    庄珂是第三胎,她之前生养过两个,这一次,期待远胜于担忧。

    慈宁宫里指过来的两位嬷嬷在七月中旬时住进了兰语院。

    徐氏特特让人收拾了跨院。

    中元节一道,后院里遥遥能听见前头校场做道场的声音。

    两位嬷嬷站在庑廊下,竖起耳朵听了一会,交换了一个眼神,幽幽叹了一口气。

    她们是宫里的老人了,当年也见过庄贵妃和顺王李宪,这几年也伺候着皇太后诵经茹素。

    皇太后去国宁寺摆道场的排场,远远胜过定远侯府在府中办的,可也许是这一门鲜血铸就的忠烈,听得让人心中沉甸甸的。

    庄珂从屋里出来,朝两位嬷嬷浅浅一笑。

    “嬷嬷们在听佛音?”庄珂问道。

    圆脸的来嬷嬷颔首:“是啊。郡主要走动走动?”

    庄珂点头:“听嬷嬷们的话,不好总躺着。”

    来嬷嬷抿唇,笑容温和。

    她们是被指来伺候庄珂生产的,慈宁宫里要她们务必伺候好,直到出了月子再进宫复命。

    作为底下人,最担心的就是庄珂不听她们的,或是不好相处,叫她们便是有通身的道理本事都用不上。

    好在,庄珂是个很好伺候的主子。

    来嬷嬷上前扶住了庄珂,低眉顺目说着适当走动的好处,末了又道:“奴婢记得,郡主是信三清的吧?”

    “是啊,我随了父亲,父亲随了祖母。”庄珂道。

    来嬷嬷抬眸看了一眼天际,眯了眯眼睛:“庄贵妃娘娘,奴婢进宫的时候,只是一个小宫女,到不了贵妃娘娘跟前,只远远的见过贵妃娘娘几面,听姑姑嬷嬷们说过,贵妃娘娘性情柔和,最好说话了……”

    这些日子,两位嬷嬷会和庄珂说一说庄贵妃,说一说顺王,即便是道听途说的居多,对于庄珂而言,新奇之余,更多的是感慨。

    她也想了解她的亲人们,即便祖母和父亲如今都不在了。

    今儿个云厚,风迎面拂来,没有那么闷热。

    庄珂琢磨着,走了一趟柏节堂,想陪吴老太君说了会子话。

    刚刚迈进柏节堂,空气之中就有一股子药味。

    庄珂微微一怔。

    正屋前的秋叶一眼瞧见了她,匆匆小跑着过来,福身道:“大奶奶来看望老太君的?老太君上午诵经,有些乏了,就要奴婢们准备些补气的汤药。屋里头,老太君才用了药歇下,院子里味道大,大奶奶还是先回去,免得冲到了。”

    庄珂闻言,抬眸看向正屋。

    窗户紧闭,窥不到里头情景。

    “祖母身子有没有大碍?”庄珂问道。

    秋叶摇了摇头,笑道:“您只管放心,老太君只是疲乏了,歇两日就缓过来了。”

    庄珂见此,颔首道:“你跟祖母说一声,我先回去了,晚些等我们爷回来,我让他来看看祖母。”

    秋叶应了,送了庄珂出了柏节堂,这才转了身。

    再回到柏节堂里时,秋叶的面上多了几分沉重,收在袖口的双手,也不自觉地攥紧了。

    屋里头,吴老太君躺在罗汉床上,面色灰白。

    单嬷嬷坐在一旁,眉心的褶子皱得厉害,看向吴老太君的眼神里,满满都是担忧。

    吴老太君的身子骨算不上好,应该说,从正月里单嬷嬷把从练氏和穆连慧那儿偷听来的真相告诉吴老太君开始,老太君就……

    这是心病。

    本来就上了年纪,心中还压了这么重的痛苦,换作是谁,都会挨不住的。

    单嬷嬷甚至有些后悔,也许那些话,她不该告诉老太君的,那样,也许老太君的身体不会垮得这么厉害。

    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