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善终 >

第341章

善终-第341章

小说: 善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练氏想亲自去祠堂里给儿子烧一点纸钱,就不顾朱嬷嬷几人的劝,让人支了架子,一路抬着去。

    穆元谋见练氏过来,沉着脸道:“这是做什么?你不放心,让老朱过来也行,夫人何必呢。”

    练氏想起儿子,早已经泪眼婆娑:“老爷莫管我,我就来烧个纸。”

    穆元谋见她哭得伤心,到底是把后头的话都咽了下去。

    练氏这些日子空闲,在床上静养时也无事可做,这些纸元宝都是她一张张折的。

    她一面烧,嘴里一面絮絮念着,抬头去看牌位,摆在最下层的穆连喻的牌位孤零零的,她一眼就看到了。

    练氏死死咬住下唇。

    原本那里要摆的不该是她的连喻的牌位。

    是穆连康的,是穆连潇的,是他们的。

    可惜,该死的没有死,她的儿子却命丧黄泉!

    思及此处,练氏的心肝肺都搅在了一块,呼吸急促,重重喘了两口。

    朱嬷嬷吓了一跳,赶紧过来给练氏揉胸口。

    练氏的气息却是越来越不顺,到最后甚至是一口气没上来,厥了过去。

    一时间祠堂外头乱了,又要使人去请大夫,又要把练氏送回风毓院。

    穆元谋紧紧皱着眉头,目光沉沉。

    杜云萝让洪金宝家的去了一趟风毓院。

    洪金宝家的回来禀道:“大夫瞧了,说是二太太为了四爷太过伤怀,这才会厥过去。

    要奴婢说啊,这就是心病,开什么方子都没有用。

    反倒是二太太的腿伤,要好好调养调养。”

    杜云萝冷冷笑了笑:“毕竟是亲儿,谁舍得呢?”

    为了这爵位,总要有人厥过去。

    当年,吴老太君突闻穆元安这个庶子的噩耗时,一样是悲痛得病倒在床,更别说是老侯爷和两个亲儿的死讯了。

    彼时伤痛,杜云萝没有亲眼目睹,但是她永远不会忘记,前世穆连潇死时,她的心痛和绝望。

    不仅仅是她,吴老太君和周氏的神情言语,她还记得清清楚楚。

    练氏今日所品尝到的,不及她带给其他人的九牛一毛。

    翌日一早,杜云萝才刚起身,锦蕊便低声与她道:“风毓院里天刚亮时又请了大夫了。”

    “怎么?”杜云萝奇道,“莫非二婶娘又不好了?”

    锦蕊摇了摇头:“是二老爷染了风寒,听说是昨夜里二老爷与二太太争执了几句,二老爷心中不快,吹了些夜风。”

    杜云萝了然了。

    虽然没亲耳听见那两公婆争执,但大致的内容,杜云萝猜得出来。

    练氏心疼死去的儿子,爵位之争又如此之渺茫,她心中定然有怨气。

    腿伤未愈,无论换作谁,一连在床上养上一个多月动弹不得,都会闹脾气的,何况心事一桩桩的练氏?

    再者,练氏的性子也和穆元谋不同,穆元谋沉得住气,练氏则相对急一些。

    只是,练氏与穆元谋争,又能争出个什么结果来?

    话又说回来,前世那些岁月里,杜云萝从未见过穆元谋和练氏争执什么,那两人一直都是和和气气、相敬如宾、夫妻和睦的。

    今生,局势不同了,顺风顺水时被掩盖的性子不同、处事不同的矛盾,也就慢慢显现出来了。

    长此以往下去,那两人之间的矛盾只会一日比一日深。

    穆连潇从净室里出来,见杜云萝皱着眉头,不由道:“在想什么呢?”

    杜云萝闻声抬头,把穆元谋病了的事情提了提。

    “别看是风寒,真要养起来,也要半月一月的了。”穆连潇说完,走到杜云萝身后,从铜镜里看着妻子的容颜。

    五官精致可人,比闺中之时少了几分俏皮,却更添了几分妩媚,叫他看一眼就满心欢喜。

    杜云萝刚刚梳好了头发,穆连潇从梳妆台上的妆匣里挑了一对南珠耳坠,动作轻柔替她戴上。

    “你也是,外头天冷,千万当心些。”穆连潇在她耳边柔声道。

    杜云萝闻言,笑容莞尔:“这都二月了,不用很久,就该暖和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一章 三月

    别看是二月,春寒料峭,就算入了三月都大意不得。

    杜云萝心里也有数,不仅自个儿注意,对延哥儿也是丝毫不马虎。

    到了柏节堂里,吴老太君上上下下打量了她一番,颔首道:“春捂秋冻,你又是双身子,臃肿也就臃肿些,肚子里不卸货,你也轻巧不起来。”

    杜云萝扑哧就笑了:“等再过几个月,只怕是比现在还肿呢。”

    单嬷嬷端了姜汤进来,道:“老太君特地吩咐煮着给热身子的,夫人要不要也用一碗。”

    吴老太君按了按太阳穴,解释道:“每年啊,也就是二月这段时间最冷了,一个不小心就染了风寒。

    柏节堂里,我让人煮了红糖姜茶,丫鬟婆子们都喝一点,热热身子。

    你让大厨房也备一些,左不过是点生姜和红糖,不消多少银子,万一病了,岂不是更麻烦。”

    杜云萝闻言点头。

    吴老太君又与单嬷嬷道:“你使人去风毓院里走一趟,好好跟元谋说一说,他现在也是当了祖父的人了,不是从前二十几岁、身强力壮的年纪了,怎么还稀里糊涂去吹夜风!这下好了,不好动弹了吧?让他们两公婆都躺着养着吧。”

    养归养,只是接下去十几日的天气冷热反复,实在叫人不舒坦。

    穆元谋养了一阵子,风寒似是好了,咳嗽却是不断。

    练氏也病歪歪的,风毓院里整日就支着两个药炉子,给两位主子准备汤药。

    蒋玉暖原是打算去练氏跟前伺候的,才半日工夫,就被练氏劝了回来。

    说是风毓院里不缺人手,蒋玉暖还是照顾好穆连诚和娢姐儿要紧,莫要身上沾染了这么重的药味,冲着孩子了就不好了。

    等入了三月,迎面吹来的风总算有了那么点暖意。

    锦蕊向杜云萝请了两日的假,薛瓶儿三月初六大婚,锦蕊初五那日就要回家去帮着薛四家的准备,等正日子里再把薛瓶儿送出门。

    锦蕊家里的状况,杜云萝心里也有数。

    晓得锦蕊和薛瓶儿姐妹感情极深,便允了她的假,又许她在薛瓶儿三朝回门时去露个面,也算是给薛瓶儿长长脸,免得婆家以为薛四家里重儿子轻女儿,往后把薛瓶儿怠慢了。

    锦蕊连连谢了恩典,领了杜云萝给的银锞子,把薛瓶儿的压箱底钱给备齐了。

    三月初五一早,锦蕊领了对牌出门,回到前街口,便有不少邻居笑盈盈与她问安道喜。

    薛家里头,薛四家的请了两个娘子与她一道杀鸡宰鱼,嘴里不停念叨着:“不说什么赔钱不赔钱了,这回嫁瓶儿,我可是下了血本了。

    这鸡啊鱼啊,平日里几个月半年才见一回,我都要往席面上添。

    人家娶媳妇进门,都没这么体面的酒席。

    哎,瓶儿啊,你嫁去婆家,可不能忘了娘家的好。

    你看看你,我这些年把你养得细皮嫩肉的,一双手伸出来,都不输给府里的一等、二等的姑娘们,你姐姐也是有什么好的就想着你,你可不能做个白眼狼,以后被婆家骗了,不记得我们娘家人。”

    薛瓶儿最晓得薛四家的性子,绝对不会顶撞她,趴在窗沿上弯着眼儿笑:“瞧娘说的,我哪能忘了您呀。”

    锦蕊踩着声儿进门,薛瓶儿的眼睛一亮,冲她一通挤眉弄眼。

    “蕊姐儿回来了?”薛四家的头也不抬,一把刀子对付手中的母鸡,“我要准备明天的菜,今天就只有点酱瓜片儿了,你们两姐妹啊都不是掌勺的料,别沾那点儿油腥了,你拿些银子去街上买半只烧鸡,回头再蒸几个馒头,我们对付对付就行了。”

    锦蕊应了声,把包袱给了薛瓶儿,转身又出门去了。

    至于买烧鸡的铜板碎银,她是不会跟薛四家的拿的,说到底,原本也就是她捎回家里来的银子,没必要惹薛四家的几句话。

    帮忙的两个娘子交换了一个眼神。

    母鸡鲜鱼,在别人家的桌子上,的确是几个月半年才见得着一回的,要是家里再不景气些,也就过年时那一顿了,可在薛家,十天半个月就能吃着。

    再说那烧鸡,谁家愿意出钱去外头买烧鸡的,搁在薛四家的嘴里,就成了对付对付了。

    果真是家里有银子,什么都不愁了。

    也不知道这株摇钱树,以后要栽到谁家去。

    “薛四家的,”一个娘子试探着道,“你家瓶儿嫁了,蕊姑娘什么时候说亲啊?”

    薛四家的岂会不知道这些人的心思,都巴不得癞蛤蟆吃上天鹅肉,把锦蕊抱回自个儿家里去,她哈哈笑着道:“我们蕊姐儿,你们都知道,那是夫人身边的左膀右臂,夫人器重着呢。

    夫人再过几个月就要生了,缺不得人手,怎么会在这时候让蕊姐儿嫁人。

    再说了,蕊姐儿的亲事,我可不插手的,自有夫人做主。”

    院子里在说锦蕊的亲事,胡同里也是一样。

    锦蕊才走了半段胡同,就有婆子笑呵呵与她搭话。

    “蕊姑娘,夫人还不放你出府呀?”

    “夫人可是最器重蕊姑娘的,锦灵姑娘嫁得那般顺心如意,蕊姑娘总不会差的,是吧?”

    “蕊姑娘……”

    锦蕊素来不爱说这些,闻言只能板着脸,快步走开了。

    她的婚事,她恨不能再十年二十年都不谈婚事,就这么跟在夫人身边,日子还自在舒坦些。

    真的嫁了人,谁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

    又不是每一对夫妻,都能像侯爷和夫人一样,和和美美的。

    薛四家的说的是买半只烧鸡,锦蕊最终还是买了一整只,又买了些卤猪耳给薛四下酒,这才往家里走。

    街上热闹,锦蕊行至半途,就见一女子风风火火从酒楼里出来,上了马车。

    那女子瞧着有些眼熟,锦蕊细细回忆了一番,才想起那是晋环。

    她在晋尚的灵堂里见过这个不讲理的平阳侯府的姑奶奶。

    晋环上了马车,车把式扬了扬鞭子,径直往北边去了。

    锦蕊疑惑地多看了两眼。

    晋环的婆家在城南,往北那就是去了平阳侯府。

    好端端的,怎么会在今天回娘家,而且还是从酒楼里下来。(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二章 未眠

    锦蕊一进院子,那两个帮忙的娘子便抬头看她手上拎的东西。

    “蕊姑娘,这半只烧鸡有这么大个头呀?”那娘子一面说,一面咽了口唾沫。

    锦蕊浅浅笑了笑:“哪能呐,我娘爱吃鱼头豆腐,我看嫂子们在杀鱼,便多带了点豆腐回来。”

    这话一出,两个娘子便笑着说锦蕊孝顺。

    锦蕊一转身进了厨房,把东西都收了起来。

    薛四家的跟着进来,把灶火烧了,一面高声吩咐锦蕊把馒头热一热,一面瞪着她,低声道:“你又弄了点什么东西?”

    锦蕊抿唇直笑:“半只烧鸡,哪里够阿宝吃的,我给买了一只,又给爹切了点猪耳朵。”

    见锦蕊买的都是给薛四和薛宝的,薛四家的就不再多闲话了,冲她点点头:“不愧是夫人身边的,机灵!

    就外头那两个,晓得你买了一整只烧鸡,准保要问我讨一块肉。

    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