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善终 >

第328章

善终-第328章

小说: 善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间之事就是如此,一帆风顺只是奢望。

    不过,月会缺,下一月一样能转盈,不过是多等些时日,多费些心思罢了。

    他穆元谋这十几年间,旁的都没有学会,只是练就了一颗不怕等待的心。

    不过就是一个“等”字。

    他一定能等到最合适的出手时机。

    眼下的避其锋芒都是为了那一刻。

    相较于他,练氏委实太沉不住气了,穆元谋想,他应该再好好与练氏说一说,让她莫要再脑门子一热,就做糊涂事情。

    尤其是庄珂那里。

    一个亲王郡主,又得慈宁宫里喜爱,若是出了什么意外,宫里的大手一挥,那二房上下就有的头痛了。

    如此想着,穆元谋便转身去了内室里头。

    练氏歪在床上,脸色极差。

    穆元谋在床边坐下,低声和练氏说了自己的意思。

    练氏再是不满意,见穆元谋轻声细语的,她不想也没有力气去辩白顶撞,只默默点了点头:“我知道,我不会寻连康媳妇麻烦,她现在是老太君眼里的香饽饽,我就不去当个恶伯娘了。”

    穆元谋的眉头皱了皱,他听得出练氏这一番话里满满都是愤慨,只是练氏如此应承了,他也就没有追着再叮嘱些什么,只是道:“夫人,不过十几年而已,你还有几十年。”

    几十年都在这样的等待中度过?

    练氏扯了扯唇角,罢了,总归已经过了十几年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八章 急切

    尚欣院里,王嬷嬷听了来传话的小丫鬟报喜,她的眉头几不可见地皱了一皱。

    屋里,蒋玉暖抱着娢姐儿,柔声细语说着故事。

    牛郎与织女,娢姐儿很喜欢这个故事,她其实不能全部听懂,却不妨碍她一遍又一遍让蒋玉暖说给她听。

    刘孟海家的在一旁道:“姐儿这般喜欢牛郎织女,等将来无论是刻花瓜还是炸巧果,一定都是一等一的好手。”

    蒋玉暖笑了起来,又从头开始给娢姐儿说故事。

    王嬷嬷进了屋里,见里头其乐融融的,她一时之间不晓得如何开口了。

    这话说出来,蒋玉暖肯定伤心。

    蒋玉暖抬起头来,对上王嬷嬷犹豫的目光,她想了想,把娢姐儿交给了刘孟海家的。

    等屋里只剩下她和王嬷嬷的时候,蒋玉暖让王嬷嬷坐下,问道:“什么事儿?说吧。”

    王嬷嬷讪讪笑了笑,硬着头皮,道:“刚刚柏节堂里使人来传话,说是郡主有喜了。”

    话音未落,蒋玉暖整个人都怔住了。

    长睫颤颤,脸上的笑容无比勉强,许久才幽幽叹了一口气。

    “郡主怀上了呀,真快……”蒋玉暖的声音颤得厉害。

    王嬷嬷听得心疼不已,赶忙宽慰道:“奶奶,他们孝期比您短上四个月哩,如今眼瞅着您和二爷也出孝期了,二爷待您又好,您莫要愁,好好调养身子,一定也很快就有好消息的。”

    蒋玉暖咬住了下唇。

    她突然就想起了杜云萝又怀上的时候,她在柏节堂里见那两妯娌,当时脑海里就有一个念头——杜云萝有了,庄珂一定很快也会有的,孩子们就是手牵着手,一个接着一个来了。

    可那是她们的,不是她的,她的肚子什么时候才会有动静?

    她不是不疼娢姐儿,可蒋玉暖还是迫切想要一个儿子,一个能让练氏安心,能让蒋方氏不再对着她指指点点的儿子。

    妯娌们都有了,她的肚子里空空的,等过年时蒋方氏过来,蒋玉暖闭上眼睛都知道,等待她的是一场什么样的对话。

    她忍不住打了一个寒噤,浑身发冷。

    真的很冷。

    柏节堂里,吴老太君果真如她自个儿说的一样,多用了一碗饭。

    长房和三房一道陪着用了。

    潆姐儿爱吃羊肉,一张小嘴吃得油光发亮,连手上都沾了不少油气。

    延哥儿和洄哥儿有样学样,都要跟着潆姐儿来。

    吴老太君看得高兴,也不叫底下人伺候他们用饭,由着几个孩子自己来,就算撒了些饭菜也不打紧。

    放下了筷子,吴老太君弯着眼,道:“等连康回来,罚他三杯酒。”

    穆连康没有回来用饭,使人回府来报了一声,说是叫黄纭几个请去吃酒了。

    他回京这些日子,在京卫指挥使司里挂了个值,平日里就是在京中走动。

    离京十年,穆连康对京中人事、各府上的子弟勋贵都陌生了许多,好在有好友引路,他的出身和仪宾身份又带来了许多便利,穆连潇不在京中的时候,精通京中大小关系的云栖就帮着穆连康打点,使得他这些日子顺利不少。

    徐氏听了吴老太君的话,笑道:“连康在外头肯定也是吃了酒的。”

    “我还不晓得他几斤几两?”吴老太君哈哈大笑起来,“外头那点儿酒能让他趴下喽?回府里来,别说是三杯,三坛子都能喝下去。你莫要替他担心。”

    徐氏见此,自不再多劝:“老太君说得是,家里这一个个都是海量,我真怕酒窖里藏着的酒不够他们兄弟喝的。”

    穆连康吃完酒回府,只怕会耽误了吴老太君歇息。

    众人刚刚要散,就听外头脚步声飞一样地来了。

    穆连康撩开帘子进来,身上还有一股子淡淡的酒味,他的目光落在了庄珂身上,上上下下一通瞧,直到徐氏咳嗽两声,穆连康才回过神来,规规矩矩给吴老太君请了安。

    吴老太君招呼单嬷嬷道:“叫他罚三杯。”

    单嬷嬷晓得吴老太君是说笑的,捂着嘴笑个不停。

    穆连康连连拱手作揖:“别说是三杯,祖母您就是让我喝三坛子,我也是喝的。”

    “贫嘴!”吴老太君心情好极了,道,“真把你灌醉了,你媳妇要照顾两个孩子,肚子里还有一个,哪里还抽得出手来看顾你?”

    穆连康咧嘴笑了,转眸去看庄珂。

    庄珂碧蓝的眸子一转,朝他轻轻点了点头。

    虽然已经得了消息,可由庄珂亲自应了,穆连康心中才踏实起来。

    他本以为,今生就只有潆姐儿和洄哥儿两个孩子了,不过,他并不介意。

    当年他还是连自己姓甚名谁都不知道,妻子和一双儿女就是他全部的亲人了,只要他们平安康健就足够了。

    在知道庄珂很难再生养的时候,穆连康满脑子想着的,也仅仅是希望庄珂莫要背上什么负担。

    几年过去,他回到京中,认祖归宗,穆连康以为,这已经是上苍给他的恩赐了,却不想,现在还有这样的意外之喜等着他。

    他又要做父亲了,而他的母亲、为了他操心了这么多年的母亲徐氏,能亲眼看着膝下再添人丁。

    穆连康深吸了一口气,才压住了胸腔之中翻滚的热血。

    要不是在柏节堂里,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真想把庄珂抱起来转上几个圈。

    即便只是四目相对,可彼此之间的情谊和喜悦却是满满当当的。

    吴老太君看在眼中,挥手道:“赶紧带着你媳妇回去,老婆子不做那碍事的人,那三杯酒,明日里再来喝。”

    丫鬟婆子们都忍俊不禁。

    杜云萝看着穆连康和庄珂携手而去,低头看了眼自个儿的肚子。

    才微微隆起了一丁点弧度,天冷了衣服厚,穿着整齐的时候,根本看不出来。

    刚刚庄珂和穆连康的欢喜感染了她,使得她越发想快些让穆连潇知道这个好消息。

    数了数日子,眼下已经是十一月过半了,穆连潇说他会在腊月前回来,那就只余下半个月多了。

    杜云萝经历过漫长的岁月,她从来不会觉得日子难捱,可眼下,突然就变得急切起来,恨不能这半个月一眨眼间就过去。(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九章 等待

    杜云萝解开了身上的雪褂子,迈进花厅时,迎面而来的暖意让她整个人都舒坦了许多。

    花厅里的丫鬟婆子们纷纷起身给杜云萝行礼。

    贾婆子赔着笑,讨好道:“夫人来了呀,今儿个这外头的风可真大,吹在身上啊,比咱们厨房里的刀子还厉害喽。”

    “瞧老姐姐说的,厨房里的刀子剁的都是鱼肉,你是想说咱们夫人……”有和贾婆子不睦的,张口便要挑事。

    杜云萝斜斜一眼瞪过去,那厢才止住了嘴。

    洪金宝家的扶着杜云萝坐下,挑眉道:“这么大冷的天,我们还是有事儿说事儿,说完了各自散了,妈妈们做完了事,回屋里烤火去,谁也不拦着,真磨磨蹭蹭的,大伙儿都在外头吹冷风,谁也别想舒服了。”

    碍于洪金宝家的的威风,又有杜云萝在场,一下子便安分了。

    离腊月还有小半个月,差不多就到了一年里最忙的时候了。

    各府各院的年礼,各个庄子铺子要进府来奉帐,又要准备腊八小年,就算是有旧例在前头,依旧让杜云萝有些不可开交。

    周氏和吴老太君与她说过,毕竟是双身子的人了,不用事事都亲力亲为,府里不缺得力人手,杜云萝嘴上应下了,人却是闲不下来。

    她一日一日等着穆连潇回来,真空下来了,更是要觉得这日子漫长了。

    等处置好了庶务,杜云萝本想回韶熙园里,刚出了花厅,见外头天色蒙蒙的,似是快要落雪了一般,她就改了心思。

    “去前头看看。”杜云萝道。

    穆连潇前院的住所在他成亲之后就成了他的外书房,这些日子都是九溪在打理。

    杜云萝笑着问九溪:“侯爷有消息传回来吗?”

    九溪摇了摇头,道:“夫人,若有消息,奴才肯定早早就去禀报您了,断不会延误的。”

    “云栖那儿也没消息?”杜云萝又问。

    九溪摸着脑袋嘿嘿笑了:“他的消息是比奴才灵光点儿,昨儿个似是说,户部的西蜀清吏司给圣上骂了一通,连户部两位侍郎都没讨到好,一样是一顿臭骂,至于咱们爷的消息,他没说起过。”

    圣上前脚让穆连潇去了蜀地,后脚把西蜀清吏司和户部左右侍郎给骂了,杜云萝想,大抵是穆连潇传了什么讯息回京吧。

    杜云萝让九溪去寻云栖,转身进了穆连潇的书房里坐下。

    里头打扫得很干净。

    黄梨木的书架上分门别类摆了不少书册,从兵法到杂记,杜云萝随手抽出一本来打发时间。

    等了快一个时辰,云栖才急匆匆地来了。

    外头是寒冬,他却跑出了一头热汗。

    杜云萝把书册放下,道:“我听说户部的大人昨儿个挨骂了?是不是侯爷……”

    云栖闻言咧嘴就笑了:“夫人,奴才听说爷已经在返程路上了,到底哪一日进京,奴才就说不上了。”

    “既然知道,怎么不早说?”杜云萝问他。

    “爷知道夫人挂心,说左右不过这些日子了,他路上赶得急些就好。”云栖摸了摸脑袋,他是照吩咐办事的,可面对杜云萝的时候,多少还有几分忐忑。

    杜云萝却不怪云栖,她知道穆连潇的意思。

    穆连潇去了蜀地,但名义上,他是往江南去的。

    因此这几个月里,穆连潇连家书都没有寄,免得这一路驿站过来,让人晓得了这信的来处。

    他也不会把行踪说得很透彻,蜀地和江南回京的路程时间是不同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