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善终 >

第26章

善终-第26章

小说: 善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乡那儿总说的‘端得住’。”

    “哦?”吴老太君放下手中茶盏,颇有几分好奇,“我们之前还听说,她性子活泼不沉闷。”

    “哎,到底才豆蔻呢,又是家中明珠,在爹娘跟前撒娇逗趣,活泼一些也是寻常。老太君看看我家那四丫头,前回摔了一跤,在您跟前装的跟没事人一样,回去就抱着我又哭又闹的,我撩起她裤腿一看,就破了点儿皮,不知道的呀,还当是崴了脚呢。”吴夫人说完,哈哈笑了起来。

    吴老太君颔首:“也对,我跟前啊,就是一堆皮糙肉厚的小子,气得人恨不得日日打一顿,倒是忘记了姑娘家不同,那就是个宝贝疙瘩呢,关起门来,能作死作活一个下午呢。喏,元敏小时候不就是那样的?”

    穆元敏是吴老太君唯一的女儿,想起她小时的事体,吴老太君的笑容不禁温柔了许多。

    吴老太君又问了些杜家的事体,晓得吴夫人这一次去,事事顺利,也就放心许多,偏过头与练氏道:“我虽没有见过这孩子,但你们都说好,那应当是不错的。”

    杜云萝这个侄媳妇,是练氏亲自挑的,真实心思自不能与吴老太君说,但如今顺利定下,练氏也不由放松下来,道:“您放宽心。”

    一直没有出声的周氏柔声开口:“事到如今,我这心也算放下了一半了。活泼些,总比死板又木讷的强。”

    这是句大实话。

    吴老太君深深看了长媳一眼,她知道周氏的意思,这些年连番打击之后,定远侯府死气沉沉,若有个爱笑爱说话的新媳妇,也能多些喜气。

    练氏心思敏锐,眼骨子在吴老太君和周氏身上转了转,合掌道:“说真的,府中太久没办过喜事了。老太君,不如年内就替连诚娶玉暖过府吧。”

    吴老太君的笑容僵了僵,深深看着练氏,脑海里浮现出那梨花带雨的纤弱身影,良久终是长长叹了一口气:“你做主吧。”

    练氏垂眸应了。

    等练氏送了吴夫人出去,周氏犹豫着道:“玉暖的事体,老太君……”

    吴老太君摆了摆手打断了周氏的话,语调低沉又疲惫:“你与元铭媳妇说一声,她总该知道的。”

    周氏暗暗叹息,点头应了。

    此时的杜府莲福苑里,苗家九太太也已经回来了。

    夏安馨出阁的日子定在了来年五月,还有差不多一年工夫,仔细算起来,并不算赶。

    夏老太太格外满意,唠叨了苗氏几句,又提起了杜云瑛的婚事。

    “你也别怪我一直拖着,我也是盼着云瑛能嫁去好人家,府上的情况你是最晓得的,我们毕竟是今时不同往日了,若是老太爷还在朝中任职,云瑛挑人家哪会这般麻烦?”夏老太太叹息摇头,风光都是过去的,自从杜公甫去了官身,这么些年下来,杜家总归是下坡路,“现今,云萝高嫁,靠着这一层,多少好一些。”

    苗氏一口气憋在胸中,笑容有些讪讪。

    她是希望杜云萝高嫁后能让杜家更进一步,可夏老太太说得如此透彻,更点出杜云瑛的婚事也要靠杜云萝提携,就让她有那么点儿不舒服了。

    想起杜云瑛及笄礼时,那些登门的太太奶奶们的言语,苗氏垂在身侧的手不禁紧紧攥了起来。

    那些人,想与定远侯府拉上干系,又不肯让自家姑娘“以身犯险”,见杜云萝高嫁,就在杜家姐妹之中打心思了。

    苗氏忿忿,他们也不仔细想想,便是他们肯把姑娘送去定远侯府,定远侯府也未必会要呢。那种投机的人家,她还舍不得杜云瑛嫁进去呢。

    只是这些话,不能当着夏老太太的面说,苗氏低眉顺目,做了几个深呼吸,道:“老太太为云瑛考量得多,媳妇心中是知道的。”

    夏老太太哼笑一声:“行了,不说这些了,我们也没有心急火燎地要送云瑛出门,不用急着就定下来,多想想多打听打听,总错不了。”

    苗氏嘴上应了,心中依旧有些着急。

第四十三章 东宫

    入夏后一日热过一热,不过才又过了六七天,这天气就与之前大不相同了。

    虽也是雷雨阵阵,也依旧扫不去暑气,夏老太太熬不住,莲福苑里早早就摆了冰盆。

    苗氏会打算,又熟知京城气候,六月半时就是如此炎热,这接下去的两三个月,怕是不好熬过的。

    杜府里在冬日里储了不少冰,苗氏又使人匆匆去外头再置办了一些,可到底还是不敢放开了手脚,只给莲福苑里添上了,其余各处都先忍一忍。

    廖氏热得够呛,背地里没少说苗氏小家子气,可当着夏老太太的面,到底是不敢抱怨的,毕竟,她心底里也晓得,不仔细打算着,真等到八月里,只怕是捧着银锭子都寻不到冰来。

    莲福苑里凉快些,夏老太太便把一众姑娘们都唤了来,也免得她们受罪。

    杜云萝与杜云茹坐在窗边,一边分着绣线,一边咬耳朵。

    杜云瑛打了会儿络子,也凑过去说了几句。

    余下杜云诺一个,她心知为了前几回的事体,姐妹们嘴上不说,心里都在恼她,也不过去贴人家冷脸,陪着杜公甫逗芽儿。

    小铃铛声声脆,芽儿那绿豆一样的眼睛盯得直转,又不住叽叽喳喳叫唤。

    夏老太太闭着眸子养神,语气不耐道:“这么热的天,你还逗它做什么?越叫越烦。”

    杜公甫摇了摇手中铃铛:“心静自然凉。你甭瞎操心,自然就舒坦了。”

    夏老太太一口气憋在嗓子眼里,这是她爱瞎糟心吗?底下这么多小子姑娘,她不操心还怎么办?也学杜公甫一样当个甩手掌柜整日里逗鸟儿玩?

    夏老太太张了张嘴,当着几个姑娘的面,到底没有和杜公甫呛声,所有的话都咽了下去。

    苗氏打了帘子进来,全了礼数后,道:“老太爷、老太太,今儿一早,庄子上送来些新鲜瓜果,媳妇让人在井里镇着了,一会儿取来解暑。媳妇想着,若是七八月里还是这般热,不如老太爷与老太太去庄子上住上一阵子?城外兴业庄子年前才翻修过,媳妇再使人去收拾收拾。”

    这番话说得夏老太太心动了。

    兴业庄子是她的陪嫁庄子,就在城外山上,原本也不图它出产,看中的就是风景宜人,冬暖夏凉。

    “说得在理,提前使人过去吧,省的到时候手忙脚乱的,就算是不去,也没什么干系。”夏老太太吩咐道。

    杜公甫哼了一声:“瞎折腾!”

    苗氏垂着头,只当是没听到,总归夏老太太应下了就好了。

    杜云萝听着他们说话,多少也想起来些前事。

    从前的这个夏天,也是如此炎热。

    夏老太太早早就定下了要去庄子上避暑,计划等杜云茹出阁时才回京。

    杜公甫和夏老太太恼了杜云萝,便没有带二房的人,只带杜云瑛和杜云诺去了山上。

    住了半个多月,杜云萝在寺中落水,两位老人才匆忙赶回京城里。

    这一回……

    夏老太太定是会唤上她的。

    杜云萝打心眼里不想随着去庄子上。

    住在庄子里,她还怎么陪着甄氏与杜云荻去法音寺上香?

    还怎么遇见穆连潇?

    这要是错过了,还不知道……

    “再不仔细些,可要打结了。”杜云茹轻轻拍了杜云萝的手。

    杜云萝回过神来,低头看手中的线,果真是要劈坏了,她赶紧补救起来。

    外头一阵脚步声,来人匆匆入了东稍间,杜云萝只觉得一股热潮扑面而来,定睛一看,是回事处赵管事的婆娘,也就是前世求走了锦灵的婆子

    杜云萝见了她,心中狐疑一片,赵家的怎么心急火燎地就来了?

    夏老太太皱了皱眉头,许嬷嬷会意,抬眼见赵家的满头是汗,重话也就有些说不出口了,只淡淡道:“赵家的,老太太屋里的规矩,你是不晓得吗?”

    赵家的赶忙掏出帕子,背转过身,在脸上胡乱抹了抹,堆着笑容回转过来:“奴婢晓得这是坏了规矩的,只是事情紧急,奴婢又一时寻不到二太太,这才赶来了莲福苑。”

    许嬷嬷颔首,示意赵家的说下去。

    赵家的看向杜公甫,道:“门房上来报的,说是东宫的轿子已经入府,就候在二门外头了,太子殿下请老太爷入宫。”

    杜公甫的手微微一颤,手中铃铛响成一片,他直直看着赵家的:“殿下的轿子?没有弄错?”

    赵家的猛点头:“老太爷,咱们门房上的再是糊涂,也不会认错了东宫的对牌。再说了,来接您的是太子身边的曹公公,哪个不认识呀。”

    杜公甫还未反应,夏老太太已经坐起身来,催着丫鬟们道:“还不快伺候老太爷更衣!”

    莲福苑里瞬间忙碌起来。

    杜公甫卸任多年,没有官服可穿,许嬷嬷翻出了一套簇新的袍子来,又让兰芝在院子门口备下软轿。

    这个当口,几个姑娘自不会凑过去添乱。

    杜云瑛愕然与姐妹们道:“好端端的,殿下怎么就请祖父进宫了?祖父卸任后,除了最初的一两年,就没入过宫吧?”

    杜云萝亦是一头雾水。

    前世时,杜公甫直到老死,都没有再和东宫那儿有过什么往来,这次怎么就……

    可她相信,门房上是断断不会认错的。

    杜公甫任太子太傅多年,虽是卸任了,但门房上绝不会不认得东宫的对牌,而曹公公又是殿下身边的红人,若是出了乌龙,回头苗氏能把门房上的都一窝端了。

    杜公甫心中忐忑,脚下却不敢耽搁,拄着拐杖上了软轿,一路往二门去。

    苗氏已经得了信,送到了二门上。

    杜公甫和曹公公见了礼,试探着问了两句。

    曹公公也不瞒他,道:“说出来不怕老大人笑话,前阵子万岁爷考校皇太孙功课,不太满意,太子解释说是太孙年幼,收不住心,万岁爷却道,在太子与皇太孙一般大时,老大人就管教得极好。万岁爷说,让老大人抽空多管一管皇太孙。”

    杜公甫又是惊喜又是惶恐,连连行礼,嘴上少不得感念圣上与太子。

    苗氏在莲花门里听得真切,拿帕子捂住了嘴,却掩不住眼底的笑容。

    待杜公甫离开,苗氏奔着到了莲福苑里,喜笑颜开:“老太太,让咱们老太爷去东宫,那可是万岁爷的意思,万岁爷还惦记着老太爷呢!”

    “怎么回事?快与我仔细说说。”夏老太太急切道。

    苗氏把偷听来的一五一十说了,喜得夏老太太抚掌。

    “备好香烛,等老太爷回来,去祠堂里禀了祖宗们,万岁爷如此抬举老太爷,便是老太爷不能再出仕为官,怀让兄弟几个,仕途也会宽一些。”夏老太太道。

    苗氏笑着应了,忍不住看向杜云瑛。

    只要杜公甫往后能常常出入东宫,杜云瑛的将来,她哪里还要发愁呀。

第四十四章 嫉妒

    六月十九日,观音大士成道日。

    上至宫中贵人,下至黎民百姓,几乎都是姓菩萨的,少不得上山进香。

    夏老太太原也是要去的,只是这几日疲乏,又受不得庙宇里人山人海,便没有出门,只在小佛堂里敬香磕头。

    杜府这几日鸿运当头,杜公甫每日用过午饭就会入东宫,到宫门落钥前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