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大唐风华路 >

第347章

大唐风华路-第347章

小说: 大唐风华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跃沉吟一下,淡淡道:“黄金乃是镇库之物,可以收归本王的宝库之中,白银可调拨户部司,作为正规财政收入,至于其它物资则需要变现,然后这笔钱要押解长安,如今高丽战事已然打了三分之一,大唐可以开始修桥铺路了!”

    书生一怔,心中盘算一番,道:“如果黄金归藏私库,白银填充户部司府库,那么剩下的貂皮人参鹿茸顶多能变现**百万,这点钱怕是有些不够啊……”

    他下意识看了一眼韩跃,忍不住提醒道:“学生听闻您刚刚收了个嫡系弟子,许诺给她六品漕运督查使,而且要调拨五百万去建造民舟船厂。”

    韩跃有些好奇,忍不住道:“你在研究院主修的是什么学科?是国民经济管理?还是工商企业管理?”

    书生脸色微红,赧然道:“弟子比较贪心,这两本学科我全是主学!院长勿要担心,学生每次考试都是满分,虽然单科不是全院第一,但是总成绩却名列前茅。”

    韩跃一怔,好半天才悻悻道:“原来还是个学霸!本王当初是个混混,我学习不如你好……”

    这话是发自内心,偏偏学生头领却以为说笑,满脸憧憬和羡慕道:“院长您天生奇才,又拜在师公紫阳真人门下学习,精通世间无数学科,实乃弟子毕生之向往。”

    韩跃面色古怪,伸手拍了怕他肩膀,温声道:“你有机会超过我!”

    书生头领身躯一阵,这事他想也不敢想,连忙施礼告罪,心中却还记挂着先前之事,忍不住道:“院长您最好考虑一下钱财之事,一千万分出五百万去建民舟船厂,剩下那五百万开启修路之事,完全就是杯水车薪……”

    韩跃抱着膀子冷冷一笑,教诲他道:“高丽北境一共二十四座城,安市城成抢到四千万贯,那些成就不能抢了吗?”

    书生顿时一呆,下意识道:“那二十三座乃是小城,全部抢了也收益不高!”

    韩跃一脸悠然,淡淡道:“蚊子腿再小也是肉,如果是顾及长远慢慢收税,那么一成税收最多也就二三十万贯,但是咱们不是来做此山,咱们一发给他来个断根……”

    财富有固定资产和流通资产之说,比如大唐一年的国库收入只有**百万,但是如果采用掠夺性硬抢,光是长安就能搜刮万万贯巨资。

    韩跃眼神泛着冷厉,森然道:“剩余二十三座城,咱们每城刮它个两百万回来,聚起来就是接近五千万贯,完全可以开启修路之事。”

    书生恍然大悟,喃喃道:“原来院长早有打算!”

    他心中若有所思,好半天接着又道:“高丽虽然富裕,但是国中资金也是有数的,二十三座城掠夺五千万贯,这完全就是断了根基,百年之乃他们再无崛起可能。”

    韩跃看他一眼,负手立在台阶,沉吟道:“断更不能只是抢夺财产,还要输入文化洗脑,输入大唐物资倾销,然后再按照十中抽三的比率抓他们的人,如此坚持多年之后,才能算是真的断根……”

    书生咋舌,下意识道:“十中抽三,这岂不是高句丽的兵制?”

    如果十中抽三抓人做奴隶,高句丽以后哪里还有兵丁可抽,这是断了对方的军力根基,再也不怕会有反叛。

    至于做这事会不会有困难?

    韩跃呵呵一笑,目光闪着深邃的光,悠悠道:“本王发出那么多捕奴牌照,如今高丽战事已经启动,想来那些家族已经等不及了,如果我猜的没错,这几日就会有捕奴队前来拜见我……”

第468章 李世民和长孙出手了

    韩跃猜的没错,就在西府三卫攻克高丽北境的第二日起,无数飞禽已然疯狂传书,消息轰传天下,各方反应不同。

    有二十个国公贵族之家最为兴奋,几乎连夜点齐家中部曲,然后派出最精明的人物带队,这些人一路狂奔出关,先到沈阳城报备一下,随后昼夜不停直接冲进了高丽国境。

    大唐皇家捕奴队,终于展露了凶狠的獠牙!

    这二十个国公贵族之家,正是当日购买捕奴牌照的家族,当初一块牌照十万贯掏的咬牙,现在却恨不得能多买几块。

    辽东北境战事,聚集的不止捕奴队家族。李世民的目光一直盯在这里,天下世家的目光也盯在这里。

    这一战虽然是韩跃私兵作战,然而意义却比国战还要重大。

    韩跃败,则李世民的皇家联盟一败涂地,世家联盟从此可以高歌猛进,继续搞他们的经济打压策略,最后甚至能祸乱天下,推翻整个大唐。

    韩跃胜,则李世民的皇家联盟由逆转顺,从此敌我之势翻转,输赢已然掉头。

    现在,韩跃真的赢了!

    无数世家惊悚惶恐,连夜聚集家中宿老商讨世事,众人眉头紧锁,总觉得背后冷冷发寒。

    天下有五百世家,其中四百多家选择对抗皇族,这些世家以为靠着太原王氏领头,大家齐心协力必然能逼迫成功。

    事实上在最开始他们也确实占据了上风,各种产业停滞,民间物资挤压,导致百姓怨声载道,隐约便有叛乱苗头。

    然而谁也想不到,形势急转而下,仅仅三个月时间过去,大唐竟然扛住了这次危机。

    那个号称天生奇才的青年,出手果然很不一般。

    他仿佛什么都没有做,只是轻飘飘抛出一个目标说自己要去攻打辽东,然后发行了一批看似毫无价值的战争债券。

    初出此策之时,天下谁不嗤笑?然而时至今日,众人才恍然明悟。

    真是盖世良策也,说是一石三鸟也不为过。

    何谓一石三鸟,其实是三种得利。

    其一,攻打高丽能将国内的目光聚集辽东,这分明是转移矛盾的办法,原本乃是世家最擅长的手腕,然而现在却被韩跃玩的很溜。

    琅琊王氏一位族老神色黯然,喃喃道:“老夫今日方知,世上果有天生奇才之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咱们觉得自己能走一步看三步,他却在行动之前预料了结局。好远见,好手段,好计策,好厉害,我等世家与他相抗,这次怕是结局难料啊……”

    又有族老眉头紧皱,长吁短叹道:“确实是好手段,想我中原百姓和高丽有深仇大恨,韩跃攻打辽东,这是帮百姓报仇,此举让大唐百姓同仇敌忾,就算那些烂泥腿子过得再差,他们咬牙也会支持。”

    “百姓支持,唉……”先前那个族老一声苦笑,满脸遗憾道:“其实百姓支持也无所谓,毕竟那些烂泥腿子根基浅薄,他们家中无粮无钱,压根撑不了太久,只要辽东战事糜烂,不用数月就会慌乱,可惜的是韩跃打赢了……”

    两位族老对视一眼,都感觉头皮一阵发麻!

    辽东战事顺利异常,仅用十天便打下整个北境,外行人只会欢呼大唐胜利,只有他们这些世家才感到恐慌和畏惧。

    原因很简单!

    辽东打赢了了,韩跃便能抢钱。

    一旦抢了钱,他就能给百姓兑换利益。

    此次出征辽东,韩跃总共发行了两千万贯战争债券,按照三倍保底收益计算,他应该支付六千万利润给百姓才行。

    原本这个数字让世家欢喜,以为终于可以把韩跃压死,然而现在才终于明白,这个数字会把世家压死。

    “我天下世家联盟动手,停了中原各种产业,眼看百姓就要被逼反叛,想不到他却用债券将所有物资收拢一空,然后反馈给百姓们三倍的利润。此举一成,百姓再也不靠世家的产业吃饭,不但不靠世家吃饭,而且他们比以前还更富裕。完了,这次真的完了……”

    琅琊王氏的族老们恐慌,太原王氏的族老们恐慌,其余各大世家的族老们也都恐慌。

    辽东战事,一石三鸟,第一利乃是转移国内矛盾,第二利乃是回馈民间,至于第三利则更狠,乃是吸引中立家族加入皇族一方,用钱财和收益绑上皇家的战车。

    比如捕奴队,比如修桥铺路产业,比如沈阳冶铁工厂的铁器代理权……

    听说朝廷正在售卖陇西的荒原土地,采用按揭的方式进行认购,有些国公勋贵一家就要了几万亩,那些荒地原本草都不长,现在却大修水利建设,要搞什么综合种植园!

    这些消息一个一个传来,让天下世家再次变得凝重。

    钱,自古至今,能通鬼神!

    只要那个人源源不断抛出各种产业,必然有更多的势力被他绑上战车,这次天下四百世家与皇族相抗,结局越来越显得难以预料。

    世家在恐慌,皇帝却心怀大畅,这一日早朝完毕,李世民满脸红光长笑而去,留下满朝文武面面相觑,保皇派自然个个欣喜,世家一方却面色阴沉。

    众人各怀心思将欲离开,忽然一个小太监匆匆而来,尖声高喝道:“陛下有旨,近日春寒料峭,众臣劳顿上朝,特许在太极宫立政殿开设皇家宴会,此会即为酬劳众多卿家,也为赏赐一些奇特器物,诸位大臣还请别走,都跟着小人直接赴宴去吧……”

    众人都是一呆,世家方面一个重臣冷哼出声,低低道:“陛下这是要炫耀功绩了吗?谁胜谁负还未可知,现在召开皇家宴会是不是太早了点!”

    这人忽然冲小太监拱了拱手,冷声道:“老夫身体欠佳,医者不准饮酒,劳烦小公公转达陛下,这皇家宴会我告病不去了……”

    “吾等也是身体欠佳,同样告病不去!”

    小太监一脸笑眯眯,嘻嘻道:“告病好啊,陛下说了,谁愿意来就来,不愿意来就滚,今次宴会有大事要说,西府赵王已经明确表示不做储君,但是大唐不能没有储君,所以陛下和娘娘准备在剩下的皇子中挑选一个……”

    此语一出,众人都是一惊,李承乾先自按捺不住,急急对那重臣高呼道:“王老御史还请给本王三分薄面,咱们一起去宴会坐坐,诸位劳苦功高,想必父皇和母后举办宴会也是为了酬谢大家!”

    王家这个重臣眼睛微微闪动,忽然满脸带笑,点头道:“陛下有召,老夫岂能不尊?纵然身体抱恙,也得躬身前往……”

    他转头看了看世家一方,笑眯眯道:“诸位同僚,可与老夫同去?”

    “同去,同去!”

    另一旁魏王李泰也很焦急,忍不住凑到一个老儒生身边,可怜兮兮道:“孔师,学生悲苦,寡不敌众矣!”

    这老儒正是孔颖达,闻言颤巍巍咳嗽一声,道:“魏王好士爱学,又乃天资聪颖之辈,你是我儒门的未来,这宴会老朽不能不去……”

    李泰闻言大喜,声音都有些颤抖,道:“孔师愿意帮本王争?”

    “不争不行啊!”孔颖达心中暗暗一声轻叹,目光似有意似无意看向辽东方向。

    这位将近七十岁的老人眼前似乎浮现一个青年的身影,他轻轻摇头将那身影甩掉,语带深意道:“皇位都看不上,你到底要干什么?”

    “孔师?”李泰小心翼翼开口。

    孔颖达收回望向东方的目光,看着李泰微笑道:“魏王且放心,老夫虽然被陛下封为东宫太子之师,但是李承乾心性狭窄,魏王你才是我儒门该辅佐之人。”

    李泰忍不住轻舒一口气!。

    远处那个小太监笑嘻嘻看着满殿之臣议论纷纷,直等大殿里的声音渐渐降低下去,他才忽然一甩浮尘,尖声又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