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大唐风华路 >

第327章

大唐风华路-第327章

小说: 大唐风华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一次心境变化,都代表着韩跃在慢慢成长,没有人生来就是圣贤,王图霸业也要一点一滴积累。

    “朝堂之事,原来是这么玩的!”

    韩跃心中再次一闪,脚下却丝毫不停,他一路走进太极殿之中,然后目光缓缓一扫。

    但见后面文武大臣鱼贯而入,大殿一时有些嘈杂,然而乱中又有某种潜在的秩序,这似乎又是一样需要学习的东西。

    “殿下第一次上朝,不如让老夫给你解说一下……”又是上官仪走到身边。

    这老家伙从来都是一脸笑眯眯模样,看着特别温缅温和,让人潜意识生出亲近之意。

    他也不等韩跃答应,直接开口道:“上朝之事,自古有之,本朝有大小朝会一说,小朝会每天都要进行,但是参与的人数比较少,一般是三品以上大员上朝议事,三品以下没有严格要求,有事可以上朝奏事,没事可以直接不来。”

    韩跃缓缓点头,沉吟道:“此举可以减少政事繁冗,毕竟天下虽大,但也不是每天都有大事发生,小朝会有三品以上大佬议事完全足够。”

    “殿下说的没错……”王伸手一捋长须,笑呵呵道:“虽然小朝会人数不多,但是我朝三品以上官员也有上百位,各路国公侯爵,三省六部大佬,还有军中各个将军,三师,三公,御史台,九寺的寺卿……”

    韩跃眼睛眯了起来,心中微微一盘算,回忆天策府属官给他看过的一份典籍,微笑道:“按照大唐官职,三品以上官员总共三百零七位,按照上官大人所说,这些人都是要上小朝会的?”

    “不错!”上官仪点头。

    韩跃目光忽然一扫,眼见大殿门口还是不断有人进来,整个大殿已经人头攒动,场面显得宏伟壮观,他淡笑道:“今日大殿足有七八百人,显然不是上官大人所说的小朝会……”

    “呵呵,殿下果然举一反三!”上官仪笑眯眯一抖眉毛,赞许道:“小朝会每日举行,大朝会却很少召集,小朝会又叫常朝,大朝会却属特例!”

    韩跃心有所悟,沉吟道:“我听母后讲过,本朝有四大朝会,分别是元旦朝会,冬至朝会,五月朔朝会,还有千秋万寿节朝会,上朝之时严格遵守礼仪,不但规模超大,而且规矩严苛,据说连说话走路都有一定的要求,不知今日大朝会是不是如此?”

    上官仪摇头一笑,解释道:“那是四大国朝朝会,比今日的大朝会还要恢弘,每次参与者多达五六千人,一次朝会历时整整三天,不但官员人人参加,连那些有封赐的家眷也要跟着。”

    “五六千人?”韩跃一怔,喃喃道:“这大殿怕是站不了这么多人……”

    “自然不能!”上官仪点了点头,他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转而又道:“今日朝会只有八百人参与,这是普通大朝会,不是娘娘教导您的那种四大国朝朝会。普通大朝会每月初一十五各开一次,五品以上官员都可参加。”

    他看了韩跃一眼,接着道:“本朝五品以上官员总共一千三百位,朝堂上有八百人,十二道长官和地方州府坐镇约五百,他们很少能来上朝,所以今日有八百人前来上朝,其实以算规模很大的一次。”

    韩跃点了点头,心知这次之所以众臣到齐,怕是世家官员想要发力。

    他冷眼旁观朝堂,忽然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似乎展现着阵营的奥妙,又似是上朝必守的规矩。

    上官仪看他表情便知道韩跃在想什么,这老头腹黑,语带暗示道:“殿下既然注意到阵营和站班的事情,那么老夫也不再拖拉,我建议您站到武勋行列,而且还要站在第一位……”

    韩跃心中一动,目光闪闪发亮,缓缓点头道:“合该如此!”

    他知道上官仪有些话没有明说争抢站班位置,也是一种打压的手段。

    现在他需要的就是不断打压对方阵营,然后渐渐在朝堂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想明白这一点,韩跃直接踏步而行,一路走向最接近皇帝龙椅的下方位置。

    此时眼看就要到上朝时间,殿中群臣大多已经站好位置,众人发现韩跃抬脚而行,皆都悄悄把目光投注过来。

    大殿中分为两个阵营,一班为文臣,一班为武将,每个朝班又分四列,各按身份不同排序。

    比如武勋行列,皇亲国戚在第一列,国公侯爷在第二列,后面两列则是军中的各路将军武侯。

    韩跃一路走到队伍上首,忽然对站在第一位的人微微一笑,淡淡道:“你让一让,这里是我的位置……”

    对方正是李承乾,以前他是监国太子,不论站在哪个朝班都是第一位,但是这货心有打算,所以一直站在武勋行列之中,这是打着和军中交好的盘算。

    韩跃微笑看着他,淡淡又说了一句,道:“二弟还请退后一点,你占了我的位置!”

    李承乾勃然变色,眼中喷出怒火,厉喝道:“谁是你二弟,这是我的位置,你出身烂泥民间,连血脉都尚未明确,别以为自己是大唐皇族,也许你只是个杂……”

    有些位置不能让,今天若是让了,以后就是规矩,所以李承乾暴怒反击,甚至不惜口出脏言。

    可惜他一个‘杂,种’还未说完,韩跃猛然抬起右手,对着他狠狠一抽,重重就是一巴掌。

    这一巴掌力道十分凶狠,只能啪一声爆响,满大殿无不听闻,李承乾直接被抽了个趔趄。

    韩跃目射凶光,森然逼近他脸,阴冷道:“皇家宴会的时候你被我揍成猪头,这才不到一个月时间你又敢惹我,莫非记吃不记打,又或者有人给了你底气?”

    李承乾捂着脸大叫,嘶吼道:“明明是你抢我位置,竟然说我来惹你,你这个杂……”

    他猛然住口,剩下的话一个字也不敢说出口,脸上显出恐惧之色,浑身忍不住打个哆嗦。

    原因无它,只因韩跃缓缓抽出天子剑,然后困倦般打了个哈欠,眼睛半眯不睁似乎瞌睡十分。

    状似昏昏欲睡,但是手里的长剑却乱比乱划,李承乾惊恐后退几步,甚至挤倒了后面的魏王李泰,这货看了世家阵营一眼,感觉微微有些底气,硬着头皮道:“你欲作何?”

    “不作何!”韩跃眼睛朦胧未醒,状似浑噩,喃喃自语:“我梦中好杀人,今天尚未睡醒……”

第444章 韩跃十大罪孽

    韩跃这手段是现学现卖,我今天就是不讲理了,你最好离我远一点,否则一剑削了你的脑袋,事后我还得给你哭丧……”

    他拿着天子剑胡乱挥舞,仿佛真是打瞌睡,导致举动像在梦游。

    满殿众人面面相觑,世家方面一脸难看,王等大佬皆都瞳孔一缩,看向韩跃的眼神又谨慎三分。

    “想不到此子第一次上朝,竟然深谙争抢之道……”

    亲近韩跃一方的人则是满脸欣喜,老程忽然嘿嘿一笑,压低声音对刘宏基道:“老子突然记起一件事,当初殿下还是个白身,结果为了藿香正气水的分成就敢跟我叫嚣,那时他还是个少年娃娃,结果张口就威胁吊死在我家门口。”

    老程一脸钦佩,赞叹道:“原本以为他长大了,拉不下脸再用无赖手段,想不到,啧啧啧……”

    刘宏基眉飞色舞:“这是天赋神通,想学都学不来!”

    这货双眼放光,喃喃道:“就算放到混混界,殿下也是一方霸主!”

    周围众人一起翻个白眼,唯独老程却不断点头,不远处皇亲国戚行列也有一人面带赞许,赫然是河间郡王李孝恭。

    大唐朝堂有三个奇葩,程咬金滚刀肉,刘宏基大混子,刘宏基则是不要脸,如今突然见到韩跃大耍无赖手段,这三人顿时大为开怀,感觉吾道从此不孤。

    手段只是表象,滚刀肉也好,耍无赖也罢,能在朝堂上站稳就算成功。

    对面世家有人轻哼一声,意有所指道:“扯着虎皮做大旗,天子剑落在某些人手上,简直是玷污大唐皇权,等会必然参你一本,门口杀人,殿内争抢,老账新账一起算……”

    韩跃猛然打个哈欠,神情忽然回复清明,脸上也再无混混欲睡表情,他将天子剑缓缓插回腰间,对着那世家官员冷冷一笑。

    “老账新账?不如我再给你添上一笔?不敢不敢过来,我不但在门口杀人,在大殿里也能动手,世家的官,杀起来特别顺手……”

    对面响起一片怒哼,王悠悠道:“古有桀纣暴虐,又有西府凶残,殿下从草原回来后动不动就是杀人,是否自持手握重兵,眼中已经没了朝堂规矩?”

    这话有些诛心,暗指韩跃持功自傲,又指韩跃目无王法,用的乃是指桑骂槐的手段。

    韩跃哈了一声,冷笑道:“朝堂规矩?那是我爹订的!王大人,你从武德九年一直乱跳,我曾三次告诫于你,不要动不动惹我,当年在渭水大营李博然死了,两年前在关外互市汉王李元昌死了,刚才大殿门口世家官员又死了,这三个人都在你面前丧命,不知王大人有没有兔死狗悲?”

    王脸色一怒,悠然的脸色都有些变幻。

    韩跃刚才那话不但骂他是老狗,而且还暗指他护不住派系之人,一语双锋,反击凌厉。

    便在这时,忽听大殿后面有个太监尖声高喝,大叫道:“陛下临朝……”

    话音之中,但见李世民龙行虎步而来,皇帝一路走上龙椅坐下,随即目光在朝堂微微一扫,经过韩跃之时微微停滞,接着又继续扫视下去。

    满朝文武在房玄龄带领下躬身行礼,李世民在龙椅上正襟危坐,口中淡淡道:“今日大朝会,众卿有事早奏,无事……咦,王爱卿,尔等不是已经挂印辞官,为何又出现在朝堂之上?”

    皇帝也会打脸,而且手法很是娴熟,韩跃心中暗笑,目光看向对面朝班,总觉得王的老脸有些肿胀错觉。

    大殿里也发出一阵窃笑,全是那些忠于李世民的朝臣。虽然谁都知道大唐离不开世家官员,但是不妨碍陛下直接打脸啊。

    老程忽然哈哈一笑,跳出来道:“陛下,这事俺知道,王老头之所以又回来,是因为他们不要脸呐,俺家门口有一个大瓮,瓮边住着一群老狗……”

    这货又要说他的典故,对面世家众人一脸怒气,忽然有人走出朝班打断老程的话,然后对郑重李世民道:“启禀陛下,臣有奏!”

    朝堂里的嬉笑忽然一收,便连李世民也神情转换,并非这站出来的大臣有什么力度,而是有人站出来奏事就代表朝议开始,无论皇帝还是大臣都要遵守朝堂规矩。

    什么规矩?

    肃穆,庄重,正视,众议……

    虽然规矩是皇家定的,李世民又是皇家的扛把子,但是规矩就是规矩,要想江山稳固,皇帝也不能随便破坏规矩。

    是不能随便破坏,不是不能破坏,主要还是看破坏带来的收益值不值,如果真的值,李世民向来是个狠角色。

    站出来奏事的官员不用说也是出身世家,李世民微微一扫,发现是御史台的三品官员,皇帝微微沉吟一下,目光仿佛不经意看了韩跃一眼,随即转回那个世家大臣身上,淡淡道:“奏!”

    那大臣躬身一礼,缓缓从怀里掏出一本册子。

    “臣要奏,西府赵王十大罪孽,条条天怒人怨,陛下不可不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