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炮灰当自强 >

第516章

炮灰当自强-第516章

小说: 炮灰当自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她这样子,有个人得意的拉住王老太婆邀功,是她出的主意让先打她几次,打怕了她就不跑了,因为她当年被卖到石头村时,也是这样的。

    这是一场怪诞的轮回,被压迫被侮辱被损害的人,当认命后反而加到了侮辱损害别人的行列里。

    一群人围着顾晓晓说了好一阵的话,中心思想就是让她知道,女人就是嫁人生娃,只要生个男娃她就能享福了,让她打消逃出去的心思。

    她们这话也不是白说的,等她们离开的时候,王老太婆每人往她们手里塞一个煮鸡蛋。

    这是顾晓晓很难想象的事儿,一群曾经被压迫的人,反过来劝说被拐卖的新人认命。

    顾晓晓想起剧情中,那些自己被拐卖,后来又攒钱为儿子攒钱儿买媳妇儿的人,只能感慨罪恶是一场漫长的轮回。

    在接受了众人几个小时的洗脑之后,顾晓晓又被关进了柴房里,她这才留了心,在对方拿麻绳捆她时,稍微做了点儿小动作,让绳子勒的没那么狠。

    她还要靠这双手逃跑,靠这双手吃饭,绝不能被绳子给勒废了。

    吃了东西之后,顾晓晓终于又有了力气,她努力回忆着刘春花的记忆还有剧情,同时分析着石头村的方位。

    顾晓晓心中是不害怕的,刘春花看着黑瘦,但从年纪很小时就开始干活,力气还是有的,身体灵活度也够。

    她估算着,以她的身手,现在以一打十比较难,但对付王家这些老弱病残还是不算难的。

    最难对付的应该是力娃,不过他虽然个头高力气大,但没学过拳脚,顾晓晓真用些心思也好对付。

    天渐渐黑了,门响了,顾晓晓听到了两个比较沉重的脚步声,应该是力娃和他爹回来了,还有力娃的爷爷。

    顾晓晓只听到王老头和王老太婆叽里咕噜的说话,努力分辨,也只能隐约听出来说了她,别的就听不清了。

    至于力娃和他爹,两个都是哑巴,说话全靠比划,偶尔咿呀一两声,顾晓晓更听不懂他们说了些什么了。

    昨晚,力娃刚打过刘春花一顿,顾晓晓屏息听着外面的动静,一直到月亮爬了上来,见没人进来的意思这才松了口气。

    进入任务世界已经快一天了,顾晓晓闭上眼睛,决定夜里好好休息养精蓄锐,早点儿逃出去。

    夜里顾晓晓睡的迷迷糊糊的时候,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砸门声,外面有人扯着嗓子一边拍门一边喊,她隐约听到了逃跑二字,立马精神了。

    天还黑着,夜没叫,顾晓晓估摸着应该是夜里三四点的样子,外面似乎有很多村民,还有人敲锣。

    再听着王老头扯着嗓子应了声,然后力娃和力娃爹匆匆忙忙的赶了出去,顾晓晓推测着应该是谁家买的媳妇儿趁夜跑了,整个村儿的人都在帮忙抓。

    此时此刻,想起大家说农村人淳朴善良的话,顾晓晓只觉得讽刺。

    他们是淳朴是善良,别人家买来的媳妇儿跑了,就跟自家买来的媳妇儿跑了一样,这就是他们的善良。

    顾晓晓不知道逃跑的是谁,这个村子里被拐来的媳妇儿太多了,在孩子们通人性前,媳妇儿们是受到严格控制的。

    村里尤其重视不让那些被拐来的年轻媳妇儿聚在一起,怕的就是她们商量着一起逃跑,这也是刘春花在剧情里,想要联合别人逃跑失败的原因。

    顾晓晓目光透过拆房的缝隙望了出去,外面黑沉一片,但愿那个逃跑的人能幸运的逃出去。

    这是一座吃人的大山,青山绿水里,不知埋了多少女婴的尸骨,女人的遗骸。(未完待续。)

第六六三章 逃离3

    外面奔跑呼喊的声音慢慢远去,应该是上山去了,村民们对地形十分熟悉,顾晓晓开始担心起逃跑的人了,她难跑多远,能不能顺利逃脱。

    担忧之后,顾晓晓还是选择了闭上眼睛休息,如果她不养好精神,顺利找到逃生之路,接下来被围追堵截的人就会是她。

    等鸡叫的时候,天已经差不多亮了,现在是阳历九月的光景,夏秋之交,晚上和早晨天凉,白天还是很热的。

    顾晓晓在柴房里冻了一夜,身子都有些僵了,外面除了鸡鸭还有狗叫声外,一直没什么动静。

    王老婆子起了个大早,手里拿着喂猪的盆,巴着柴门用浑浊的眼睛,看了顾晓晓好一会儿,见她无精打采的在那儿坐着,没闹出啥事儿,这才放心的去喂后院圈的猪了。

    顾晓晓先前垂着头,没有和王老婆子探究的目光对视,她皱巴巴的脸上也看不出什么神情来。

    在这里,女人和家里的猪、牛、羊一样都是资产,能生孩子,特别是能生男娃就值钱。

    女人小时候在家里替父母带孩子干农活,等长大了换一笔彩礼,然后嫁到另一个家里生儿育女操持家业,再带孩子带孙子孙女,一辈一辈的就这样重复着。

    顾晓晓能感受到原主的愤怒和不甘,刘春花想到外面的世界,逃离诅咒一样的人生,却陷入了更大的悲剧里。

    在无数大山里,吃掉了多少像刘春花这样的人,她们可能一辈子也没能再踏出大山,也可能一辈子也就二十多年。

    在小小的石头村里,就有那么多被拐卖的人,顾晓晓在愤怒之余又觉得悲哀。

    文明在不断向前,外面的世界灯红酒绿飞速发展着,大山里的人却不愿走出去,在这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着祖辈的生活。

    在这里,买媳妇儿是常态,在这里女人的最大作用就是生孩子。

    顾晓晓比刘春花更难忍受这里的愚昧和落后,她不仅要逃出去,还要想办法,将同样被困在这里的人解救出去。

    刘春花也是这样想的吧,只是以她的见识和能力,很难办到这些。

    这一上午,院子里静悄悄的,也没人来串门子,等到快晌午的时候,外面终于传来了人声,一大群人从王家经过,力娃和他爹也回了。

    王家在村子边儿上,离山上不远,听着外面人说说笑笑,顾晓晓叹了口气,那个逃跑的姑娘应该已经被抓住了,不然他们不会这么高兴。

    门吱呀的一声开了,顾晓晓垂着眼,阳光从门缝里照到地面,在地上烙出一个闪光的小圆块儿。

    就在这时,门哐当一声被人踹开了,阳光完全刺了进来,顾晓晓眯着眼,一个身材高大的年轻男子,狠狠的瞪着她,两只眼睛全是血丝通红通红的,朝她比划了几个手势。

    顾晓晓装作受惊吓的样子,身子瑟缩成一团,那头王老婆子过拍了拍力娃的肩膀,朝他比划了比划,然后又对顾晓晓说了几句话。

    她现在已经能听出不准逃这几个字了,因为这是她进入任务后听人说的最多的几个字。

    要是没猜错,应该是力娃在帮别人追回来了媳妇儿后,回来警告顾晓晓让她打消逃跑的心思。

    顾晓晓在尽可能的学习着他们的方言,懂他们在说什么,逃跑时至少多几分保障。

    那么多国家的语言都学过了,这点儿方言,对顾晓晓来说难度不算大,唯一麻烦的就是弄懂这边的方言口音。

    只要摸清楚他们的发音规律,顾晓晓就能懂大部分讯息了,她昨天在听罗婶儿转达别人的话时,已经在有意识的学习了。

    力娃凶恶的比划了一阵后,摔门离开,也许是累了回屋睡觉去了,没有动手打她。

    顾晓晓松了口气,想到他凶悍的样子还有强壮的体格,提高了警惕心。

    想要从王家逃出去,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王力娃。

    咕噜咕噜,从昨天吃东西到现在已经过去近二十个小时了,顾晓晓肚子又饿了起来。

    王家还没对她放松警惕,怕她逃跑根本不给她吃饱饭,这让顾晓晓有些苦恼。

    但她打定主意,如果对方有强迫她洞房的意思,她就是拼命也要反抗逃出去。

    到万不得已的时刻,顾晓晓也不介意闹出人命来。既然这里可以山高皇帝远,罔顾被拐妇女的性命,那么她也能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毕竟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意外,毕竟正当防卫也有防卫过当的时候。

    下午时,王家祖孙三个都出去了,只剩下王老婆子在家看门儿,半下午时王家又来了几个妇女。

    有昨天的面孔,也有生面孔,还有一个当初刘春花刚来时劝过她的老乡。

    连王老婆子在内一共五个人,其中两个人的话顾晓晓都能听懂,剩下三个的话由两人七嘴八舌的转述。

    顾晓晓集中所有精神,根据两个她能听懂人的话,分辨着剩下三个人的方言。

    她发现王老婆子的方言腔是最重最难懂的,剩下两个人的还稍微带了点普通话的音儿,相对好懂一些。

    几人唾沫横飞的说着话,王老婆子像昨天一样,给她拿来了两个硬馒头,她馒头大口吃着。

    另一个刘春花的老乡刘燕儿也就三十多岁的年纪,被拐到这里也才五六年,她在家乡也是结过婚有过孩子的,当初被拐到这儿时,闹得比刘春花还凶。

    五六年的光景过去了,她已经完全认命,反过来劝同样被拐来的老乡认命留下了。

    劝着劝着,她们就又提起了昨儿个夜里逃跑的姑娘。

    “刘丫头啊,你就听话,安心在这儿待着。在你来村儿里前,咱这里来了二十出头的小姑娘,听说还是大学生什么的,村北杨旺足足花了三万块,买下来给儿子当媳妇儿。”

    “是啊,杨云那小伙子人长的可周正了,对买来的媳妇还好,她来时哭哭闹闹不吃饭不愿跟他睡一张床,他也不打媳妇儿。谁知道那丫头身在福中不知福,消停了半个月,昨夜竟然跑了。”

    罗婶儿和刘燕儿你一言我一语,还顺便将别人说的话翻个顾晓晓听。

    “嘿嘿,那可不是,这说抓回来,杨云可是把她好打一顿,把她打的哭爹叫娘的。听人说,她刚来时还跟杨家人说,只要他们放了她就给他家十万呢。”

    “十万,啧,谁家会为了个丫头出十万,再说了放了她天高皇帝远的哪儿要钱去,以后还想不想从丽接她们手里买媳妇儿了。

    她们的观念让顾晓晓觉得牙根发冷,同时对他们口中杨云家买来的媳妇儿深表同情。

    如果对方真的是一个大学生被骗过了,那么受到的伤害应该会更重,因为离文明越近接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越难以忍受这里的愚昧。

    但顾晓晓只是目光呆滞的啃着馒头,偶尔露出害怕的神情,怯怯的重复着别打我,我不跑之类的话。

    在石头村儿的人看来,这就是她们的胜利,她们不知道洗脑这个专用术语,她们只知道自己又快劝“好”了一个,感觉自己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儿。

    临走前,一个妇女一手拿着煮鸡蛋,一手拉着王老婆子的手叽叽咕咕的说话,王老婆子一边点头,一边拿眼斜着顾晓晓。

    顾晓晓被看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也勉强听出了她们说话的中心意思,好像是说她现在看起来挺乖了,最好让力娃早点儿圆房,怀上孩子心就稳了。

    呸,顾晓晓真想呸她们一脸,想配种自己配去,别祸害别人啊。

    但面上,她还是呆呆的,乖顺的让人把她牵回了柴房去。

    现在是白天,又不是农忙,村里很多人都在家里,顾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