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炮灰当自强 >

第245章

炮灰当自强-第245章

小说: 炮灰当自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来。

    顾晓晓在清查兵数的同时,直接在校场之上宣布,凡是有冤屈不平者,皆可直言上报。

    倍受压迫的兵卒刚开始不敢轻举妄动,但见三皇女果真不讲情面雷厉风行,这才放下心来,上前陈诉冤屈。

    顾晓晓早有心理准备,但在翻看下属整理的众人陈情之后,恨不得即刻拿剑上京斩了从老匹夫。

    京城时,顾晓晓曾与从将军有过照面,她在京城中一直表现出人畜无害的莽夫形象。谁知她在北疆竟是如此面目,让人恨不得杀之后快。

    彻查三军比想象中更加困难,左军还未查完,顾晓晓已经经历了多次刺杀,若非她早有准备,受伤是小丢命是大。

    刺伤她的人,狡猾无比被捉到之后直接咬舌或者服毒自尽,更有蛮族参与其中。

    顾晓晓动了太多人的利益,众人为了阻止她查下去,动了杀人灭口的心思,连她皇女身份都不再顾忌了。

    北疆风云变化,几双黑手试图阻止顾晓晓的调查,但可惜的是,那些长期以来被黑暗腐蚀的光明面也开始显露。

    当天空被黑暗遮住之后,太阳黯淡无光,但黑暗有了缺口后,光明会一点点出现。

    顾晓晓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以千金之躯犯险,努力揭开北疆的黑暗面纱,那些秉承善意被打击报复,那些屈服于恶等待时机的人,看到了光明和希望,主动与顾晓晓联络。

    边境百姓和蛮族之间有着血海深仇,不少人是怀着为家人为亲邻报仇的想法入伍。谁知进了军队之后才发现,军中竟是如此黑暗,她们被禁锢了自由,成为上司换取军功的炮灰。

    黑暗笼罩北疆太久太久,久到她们放弃了希望,但三皇女出现了,她坚毅勇敢不向恶势力低头,她杀伐果断敢带着几百人彻查三军,她英明神武在遇到刺杀时,每次都能化险为夷。

    那些星星点点的火苗连成一片,那些被黑暗湮没的光明再次亮起,三皇女阳琼晚成了北疆百姓和底层将士心中的正义。

    支持正义,除去黑暗,这是所有人的心声。

    顾晓晓将生死置之度外,顶着强大的阻力,继续着对三军的彻查,不知不觉中,支持她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

    当她被中军拒之营外,正准备下令强行入营时,门竟自己开了,数百中军营卒不顾军令,为三皇女打开了大门。

    这就像一个信号,一个让三军将军及党羽害怕的信号,她们不再享有一言九鼎的权力,她们的地位遭到了动摇。

    刺杀、硬抗无用,她们终于害怕惶恐了,动起了求饶的心思。

    (呀,陵子的第一本书很稚嫩,哈,女主叫阳清和,嘎嘎,讲的就是女帝故事,恍然如梦呀。)(未完待续。。)

    ps:  谢谢青衣浅淡的月票~~嗷嗷,陵子1210过生日,大家快投月票,伦家卯足了劲儿,到那天拼一拼日更12000!!!所以,提前给加加油!

第三六七章 女尊之炮灰皇女反攻计24

    先下杀手,待到她逃过一劫,反过来报复时再求饶,真当她是泥捏的人了。面对敌方示好,顾晓晓面冷心更冷,不留半点转圜余地。

    顾晓晓的强硬手段,激起了左右中三军手脚不干净将领的反抗,有人弃暗投明转向朝廷,就有人狗急跳墙,起了别的心思。

    北疆的形势,除了顾晓晓之外,清和帝最为清楚。阳琼华和阳琼玉却是不知的,有人将路子走到了两人这边,想借她们的手逃过一劫。

    阳琼华和阳琼玉密切关注北疆动态,对阳琼玉铁腕插手北疆军务十分不满。她们分别在应州和连安,一个想要大展拳脚结果败北,另一个虽然薄有名声,却因连安无军营,难以培养军中势力不满。

    清和帝给了三年时间,她们以为是考察各自的政务能力,谁知阳琼晚另辟蹊径开始抓兵权。

    为了扭转颓势,两人只能想办法在北疆分一杯羹,还要瞒着清和帝,又因阳琼华拼着性命荣辱,在北疆练下了一支属于自己的北光军,她们不能不惶恐。

    所以遇到李将军、祝将军遣人示好时,两人动了心思,暗中与其勾结,打算上书奏请清和帝阳琼晚在北疆蓄养私兵,争权夺利图谋不轨。

    两人极力朝阳琼晚头上扣谋反罪名,在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难得没斗起来。

    北疆形势严峻,到了这种关头,两个女儿还在忙着互相倾轧。清和帝反而不喜,直接将两人的奏折押了下去。

    原本她对阳琼华抱有期望,如今见她目光短浅。精于算计不懂顾全大局,立她为太女之心也熄了一些。

    若盛世太平,清和帝可以凭自己喜好,选一个守成之君便可。但现在北疆祸端乍起,一不小心青萝就会陷到内忧外患中。

    为了长远考虑,清和帝不得不将目光放到了阳琼玉和阳琼晚身上。

    这边顾晓晓正忙的焦头烂额,彻查逐渐深入。军务的黑暗一点点被剥出来,真相大白于世人面前。

    那些腐朽污秽不堪的真相,让一直倍受蛮族侵害。饱含血泪的百姓愤怒了。她们在寒冷的北疆不辞辛苦进行耕种,还要交高昂的租税,即使这样蛮族一来,轻则一年的收成没了。惨的家破人亡。

    仇恨支撑着百姓踊跃参军。当爆发出军队和蛮族勾结的消息时,她们再也忍不住了。她们不懂那么多道理,也没有以一敌百的强悍,但众志成城,所有人的屈辱和不甘拧合在一起,是一股可怕的力量。

    三军将领开始恐惧,她们迫切的想要这一切停下来,但是反对的浪潮愈发汹涌。

    借着百姓的力量。借着广大底层兵卒的力量,顾晓晓乘风破浪有了一争之力。

    若真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顾晓晓有信心让三军中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倒戈,同时能说服三分之一的人保持中立。

    青萝国约有近六十万兵丁,原北疆三军共有二十万,如今顾晓晓硬生生见北光军变成了北疆的第四股势力,同时争取到了许多中层将领的支持。

    这场一开始必败的困局,在顾晓晓的奋斗下终于有了生机。

    一道圣旨直达北疆,清和帝下令将从将军革职查办,左军由三皇女暂为统领。圣旨的及时到来破开了僵局,同时激化了矛盾,被该被拘禁治罪的从将军,使出金蝉脱壳之计逃跑。

    从将军嫡系跟着消失,同时离开的还有近万军队,顾晓晓在北疆各种搜索,这支军队就像凭空消失了一样。

    这道圣旨让阳琼华和阳琼玉坐卧难安,阳琼晚在北疆权势滔天,若非清和帝属意她做皇女,如何会有此安排。

    为了做最后挣扎,两人铤而走险,决定在阳琼晚回京之前,让太女之争尘埃落定。

    迷雾重重,北疆风云变幻莫测,蛮族一反常态在秋季入侵青萝,让局势更加混乱。

    这背后若没有有心之人推动,绝不会严峻到这个地步。顾晓晓接到圣旨后,将左军重新整合,尚未完全掌控,就要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与蛮族交战。

    顾晓晓研习兵法多年,刀枪棍棒样样出色,直接身先士卒,来去如风,硬生生杀出了一个血罗刹的名头。

    蛮族之人但凡听到静王亲自出征,闻风丧胆无不退避三舍,顾晓晓运筹帷幄,摆脱了纸上谈兵的局限,成为了真正的战神。

    顾晓晓的英勇让她成为北疆百姓中的英雄,那些原本还在犹豫徘徊的士卒,也因她的英勇下定了决心。

    哀兵必胜,顾晓晓带着恨透了蛮族的士兵势如破竹,在短短三个月内将局势平定。

    待到后期蛮族被打的退出青萝国境,只剩下小股势力侵扰边境,顾晓晓已经很少亲自上战场,只在后方进行指挥。

    众人皆知静王在北疆功勋卓著,她在北疆三年,将成为当之无愧的北疆大将军。

    但没人直到,顾晓晓在初步解决了蛮族入侵,将北疆军队整个之后,率领精锐部队,一路南上朝京城赶赴。

    为了不惊动地方,顾晓晓手持清和帝密令,一路急行军。

    待到阳琼玉和阳琼华两人得知她率军回京的消息时,顾晓晓已经走完了一半的路程。

    历史用另一种方式重演,顾晓晓忙着北疆打仗的同时,阳琼玉和阳琼华借病请求回京。

    清和帝怜惜爱女,网开一面,让两人到京城小住,待到身体好转之后再回封地。

    也许是主角光环的影响,或者说清和帝从未防备过阳琼华,顾晓晓离京城还有一小半路程时,京中传来诏令。让她所带军队就地修整,带亲卫到京中领赏。

    这道诏书,让顾晓晓警醒。更古怪的是京中其它消息遭到封锁。她所带人马忌惮圣旨,又担忧京中情况生变,婉言劝阻她赴京。

    顾晓晓坚决辞了下属的好意,以清和帝诏令还有皇女令牌,绕路赶赴京城。

    在前进过程中,顾晓晓不忘散播阳琼玉与阳琼华密谋造反,清和帝很可能被囚禁或者已经驾崩。

    这个传闻让地方官员百姓。惶恐不安,不敢去拦三皇女。

    京城中又是一番气象,阳琼华被阳琼玉利用。送给清和帝的香料和衣物上,有两种混合在一起将会成为剧毒的药物。

    清和帝未曾对阳琼华设防,中毒之后陷入昏迷,但她在完全陷入昏迷之间。动用了影卫将转交了玉玺和虎符并留下传位遗言。

    阳琼玉借机动用埋在宫中的眼线。率先一步进宫控制住局势。她先发制人,拿下了掌管清和帝衣食住行的内侍,顺藤摸瓜查出了中毒之事,直接将阳琼华给推到幕前,斥责她泯灭天良大逆不道,弑君弑母。

    阳琼华被这一出弄的傻眼了,她和阳琼玉约好了,回到京城互相配合。除去阳琼晚之后,两个人再公平竞争太女之位。

    两人还商议由她讨好清和帝。阳琼玉则负责联络朝廷,让清和帝收回阳琼晚的兵权,再将她召回京城。

    没想到,阳琼华按照计划才做了一步,清和帝突然中毒昏迷命悬一线,她转瞬间被打成了谋反叛逆的罪名。

    惊慌失措下,阳琼华病急乱投医,寄希望于正夫侧夫的家族为她洗刷冤屈。她被拘禁在王府之中,如同瞎子盲人一般,府中消息递不出去,外面消息也进不来。

    京城一片黑暗,气氛紧张,朝中重臣人人自危各扫门前雪。胆敢出头表达出不同意见为皇长女喊冤的,全被当做同党收押。

    这样一来,众人噤若寒蝉,担忧身家性命,不敢为皇长女出头。

    从将军带着旧部狼狈投奔阳琼玉,又在她的安排下,突袭禁宫封锁了宫城,一雪前耻扬眉吐气,只等阳琼晚归来时,设计将她拿下报仇雪恨。

    阳琼玉为了这一天筹划多年,潮里朝外早就打点的差不多。她留着阳琼华只是为了给阳琼晚一个交代,等她登基为帝,就算阳琼晚到了京城,也已尘埃落定无力回天。

    这一局她布了这么多年,以天下为棋,将清和帝、阳琼华和阳琼晚全都算计在内,为的就是一朝风临天下,坐拥青萝大好河山。

    清和帝奄奄一息,随时都有丧命危险,阳琼玉把持后宫,圈禁了皇夫和除皇贵夫之外的所有侧君。

    为了威胁阳琼晚,阳琼玉将姜侧君严加看管。这次宫变,阳琼玉最得意之处便是,荣国公姜玉景在她的游说下,第一个弃暗投明,带着阳琼晚经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