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一品唐侯 >

第1114章

一品唐侯-第1114章

小说: 一品唐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986章 交锋

    黄昏前,李绩接到了唐舟派人送来的信。

    看过信后,李绩神色微微一动,接着便把信给烧了。

    而等信烧完之后,他多多少少已经放心了不少。

    之前他觉得长孙无忌的处境是个死局,不过现在看来,说不定还能做一些挽救。

    次日一早,李绩没有去上早朝,而是直接来到了刑部大牢,他来的时候,许敬宗早已经在等着他了。

    “英国公,你怎么才来,让我好等。”许敬宗说了一句,言语之中多少有些不耐烦,李绩听到这话,眉头微凝:“许大人倒真是好积极啊,让在下不得不怀疑你的用心,莫非是你向圣上高的密?”

    许敬宗脸颊微微一紧,连忙说道:“英国公说那里话,我也不过是为圣上分忧而已。”

    李绩呵呵一笑,道:“走吧,别废话了。”

    两人说着直接来到了关押长孙无忌的地方,长孙无忌看到他们两人来了,有点奇怪。

    “你们怎么来了?”

    许敬宗道:“长孙大人,圣上派我们两人来调查你谋反一事,还希望长孙大人能够多多配合。”

    听到这话,长孙无忌顿时凝眉,接着就呸了一声:“胡说八道,什么谋反,我没有谋反,我要见圣上,我要见圣上。”

    长孙无忌气的不行,说他烧唐皇宫,他没有意见,这个的确烧了,虽然他不会承认,但也不会太过于生气,可说他谋反,那简直就是在污蔑他。

    他长孙无忌何时谋反过?

    的确,他有意在朝中发展自己的势力,但他却从来没有想过谋反啊。

    气愤,实在是太气愤了。

    面对长孙无忌的气愤,许敬宗却是露出了一丝冷笑:“这么说来,长孙大人是不肯如实招供了?”

    “招你个头啊,我没有谋反,没有谋反。”

    许敬宗竟然敢这般跟他说话,长孙无忌不生气才怪,而就在这个时候,长孙无忌突然望向了李绩,道:“英国公也觉得我谋反了?”

    李绩浅笑:“长孙大人对大唐忠心耿耿,我李绩是不信你会谋反的。”

    听到李绩说完这话,长孙无忌才终于松了一口气,不过这个时候,他显然也察觉到了事情不好办。

    不管李绩如何的信任他,可李治想要除去他,那李绩有什么办法?

    果不其然,在此后的一些询问当中,都是许敬宗在问,李绩只在旁边听着,偶尔的说上两句,许敬宗的问话当然也没有什么营养,毕竟长孙无忌并没有真的谋反嘛,他只是想用言语对长孙无忌进行恐吓,奈何长孙无忌这样的人,岂是许敬宗能够吓住的?

    整个上午,对长孙无忌的询问陷入了死局,许敬宗气的不行,几次都想对长孙无忌用刑,可碍于李绩在旁边,只能忍下。

    中午的时候,他们两人离开了刑部,许敬宗看了一眼李绩,突然说道:“英国公,都这个时候了,要不我们去喝几杯如何?”

    李绩笑道:“本官跟许大人并不熟悉,这酒还是免了吧,而且我要进宫,许大人去吗?”

    听到李绩要进宫,许敬宗心下猛然一沉,从今天的情况来看,李绩明显是偏袒长孙无忌的,这要是让李绩在李治耳边说了什么,那还了得?

    “哦,正好我也有事要跟圣上说,那就一起去吧。”

    两人说着一同进了皇宫,来到御书房后,李治问道:“调查的有结果了?”

    许敬宗不语,李绩站在旁边也是不语。

    李治眉头微微一凝,有些不喜,问道:“到底怎么回事?”

    李绩看了一眼许敬宗,道:“许大人,你不是有事更圣上说吗,说吧。”

    许敬宗没想到李绩竟然这般害他,可他一时半会还真没有实在的内容跟李治说,不过这种情况,他显然也躲不过去,于是连忙站了出来,道:“圣上,长孙无忌嘴硬的很,一直不肯松口,所以并无结果。”

    听到并无结果,李治顿时瞪了一眼许敬宗,连这点小事都办不了,要他何用?

    许敬宗被李治瞪的不敢多言,这个时候,李绩站了出来,道:“圣上,臣觉得这样调查下去也不是办法,此事当尽快解决的好。”

    李绩这般说,李治有些好奇,问道:“哦,英国公的意思是?”

    李绩道:“长孙无忌十分谨慎,就算他真的有谋反,想找到震惊也不容易,而若继续拖下去,朝廷内外肯定会有人指责圣上,说圣上泰山封禅之后,便要开始屠戮功臣,如今群臣不安,百姓对圣上也必定会失去信心,这事越拖下去,对圣上越不利,臣以为,当当机立断,解决此事。”

    李绩这话倒也不假,泰山封禅之后,李治先后软禁了唐舟,关押了长孙无忌,如今朝堂内外的确有很多人人心惶惶,十分的不安。

    若继续拖下去,对李治的情况的确很不利。

    “那该如何解决呢?”李治很奇怪,这事的确应该解决,可是长孙无忌谋反案没有确凿的证据,又当如何解决?

    李绩道:“长孙无忌于我大唐是有功之人,绝对杀不得,杀了,圣上只怕要在史书上留下骂名,不管长孙无忌是否有谋反,不如将其贬到外地为官,如此可堵住天下百姓悠悠之口,而且圣上饶了长孙无忌一命,圣上还可得仁慈之名。”

    李绩这话,不管是谁都听得出来,无非就是为了救长孙无忌,可他这话又说的很好听,句句都是为了李治着想,如此哪怕是李治听了,也觉得很舒服,很有道理。

    只是旁边的许敬宗却是微微凝眉,在他看来,既然要除去长孙无忌,那就一定要除的干干净净才行,怎么能只把他贬到外地就行了呢?

    “圣上,不可啊,谋反一事,岂能就这么放了他?”

    李绩呵呵一笑:“许大人找到谋反的证据了吗?”

    许敬宗不语,李治却是多少明白了李绩的意思,没有确凿证据就杀了长孙无忌,实在不是一件对他来说有利的事情,若就这么把长孙无忌杀了,骂名他李治肯定是会留下的。

    既然如此,饶长孙无忌一命又何妨?

    当然,前提是此一次贬官,要让长孙无忌再没有翻身的机会,李治心下想了想,接着说道:“英国公言之有理,传朕命令,将长孙无忌贬去黔州。”

第1987章 清除

    长孙无忌从牢里放了出来,不过虽然被放,他的宰相职务却是被革除了的。

    除此之外,还有他长孙家的大部分财产。

    而当朝廷把这些都充公之后,长孙无忌被侍卫看着,直接向黔州赶去。

    没有人知道长孙无忌是不是真的谋反了,更没有人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反正他保住了一条性命,而且离开了长安城。

    这个结果并不能让褚遂良等人满意。

    在他们看来,他们想要活着的长孙无忌,但他们更想要的,还是能够在朝堂上充当宰相的长孙无忌。

    不然被贬去黔州的长孙无忌对他们来说有什么用?

    所以,在早朝上,不少官员还是再次站了出来,替长孙无忌求情,只是面对此时的李治,他们的求情没有任何作用。

    长孙无忌,要么死,要么去黔州,这是李治的底线。

    在长孙无忌离开长安之前,没有任何人可以跟他接触,所以没有人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长孙无忌的事情就这样结束了,保住了一条命,以及一些对长孙无忌来说并不是很多的财产,当然,这些对长孙无忌来说都不算事,他在长安谋划多年,在其他地方都是藏有财产的,只要离开了长安城,这些东西都可以慢慢的拿出来用。

    当然,长孙无忌也知道,虽然自己保住了一条性命,但此后朝堂风云,怕是与他再没有什么关系了。

    长孙无忌离开了长安城,而就在他离开长安城后,有人突然送了一封信给他,长孙无忌打开来看,见是唐舟送给自己的信,他很奇怪,这个时候,唐舟送信给自己做什么?

    他打开来看,见信上并没有写太多东西,只有两句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这两句诗很简单,长孙无忌看过之后,就明白了唐舟的意思,显然,唐舟是想告诉他,如今这种情况,切莫再想返回长安一事,去了黔州之后,不妨放下俗世的一切,好好享受生活,过一些田园般的日子。

    诗句的意思,长孙无忌已经明白了,看起来是建议,但实则是救命,因为长孙无忌很清楚,自己的存在对李治和武昭仪来说是一个威胁,如果自己表现出了让他们感到不安的情况,他们不介意追到黔州灭了自己。

    而且,他就算是被贬到了黔州,在大唐各地还是很有威望的,这些都足以让李治他们对自己起杀心。

    如此,倒不如回归田园。

    长孙无忌看过两句诗后,忍不住一声轻叹,对于唐舟,他不知道该怎么说,恨吗,肯定是有的,因为唐舟屡屡坏了他的事情,可喜欢吗,那也肯定是有的,唐舟的存在让他得到了不少好处。

    他经历过太多的事情了,不过像现在这般大起大落,却还是第一次,他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狼狈过。

    所以对于唐舟的提醒和建议,他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说实话,他还是有些野心的。

    所以,他将唐舟的那封信撕毁了,如果有机会,他肯定会卷土重来。

    ……

    长孙无忌离开长安城几天之后,之前长孙无忌一派的人有不少也都陆陆续续的被派遣了出去,有被贬官的,有直接去了之前吐蕃之地当官的。

    反正正在留在长安城的并不是很多,当然,只是不是很多,其实还有的。

    在长孙无忌一派的人当中,有不少人还是很有才能的,他们留在长安城对大唐的建设有帮助,对于他们,李治肯定会优待一些。

    不过这部分人毕竟是少数。

    随着这些人陆陆续续的离开,整个陇西势力基本上土崩瓦解,陇西的新权贵在长安城失去了往日的风光。

    这些当年随着太宗皇帝打天下的人,慢慢的都开始低调起来了。

    李治掌握了更多的实权,如今他的话没有多少人敢违抗了,甚至连反对的人都很少。

    这种感觉让李治很舒服。

    而就在这个时候,唐舟还被软禁在府上。

    长孙无忌把他送去的信撕碎的情况他已经从探子的口里得知了。

    不过他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信只是信而已,关键是长孙无忌是不是能够真的理解他那两句诗的意思,是不是真的能够按照他的建议去做。

    长安到底还是变天了。

    唐舟在府上颇觉得有些无聊,在府上的日子,不是陪自己的两个夫人,就是教两个孩子读书,这是他以前不敢奢侈的生活,只是不得自由,这些看起来又是那般的别扭。

    当然,虽是如此,唐舟却也清楚,随着长孙无忌的离开,随着朝堂之上长孙无忌势力的溃散,武昭仪的势力得到了空前的膨胀。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武昭仪可能要进行下一步的计划了,而等她计划成功,自己差不多就可以获得自由了。

    只是那个时候的自由,会是什么样的自由?

    乾祥宫。

    长孙无忌离开长安城后,武昭仪便越来越兴奋起来。

    因为她很清楚,自己离成功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