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一品唐侯 >

第105章

一品唐侯-第105章

小说: 一品唐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丹阳公主听闻唐舟来了,心中顿喜,可想到唐舟要娶妻的事情,又好几天不来看自己,就又有点嗔怒,因此也不出去,吩咐双喜道:“就说本公主不见客。”

    双喜应着,正要出去告诉唐舟的时候,后院的门突然开了,唐舟笑着从外面走了进来:“公主殿下这么说就有点见外了,我是客人吗?”

    丹阳公主冷哼一声,扭过头不去看唐舟,唐舟笑了笑,挥手让双喜下去,而后来到丹阳公主身边坐下,拉住她的手道:“公主殿下是生我气了吗?”

    “你说呢!”

    “那我怎么做才能让公主殿下解气?”

    “怎么做都不能。”

    就在丹阳公主说完这句话后,唐舟突然把丹阳搂进了怀里,道:“这样也不能吗?”

    在唐舟的怀里,丹阳公主觉得很舒服,有一种说不出的安全感,两人这样拥抱了很久,很久之后,丹阳公主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冷静与高贵,轻轻推开了唐舟。

    “别这样,被人看到不好。”

    唐舟笑着在一旁坐下,他很清楚,女人生气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而一个男人如果聪明,就不应该继续惹他生气,最好的办法就是哄。

    见唐舟坐好了,丹阳公主嗔怒道:“我还以为你娶了媳妇就把我这个公主给忘了呢。”

    “这那敢,我就是忘了媳妇,也不敢忘了公主啊。”

    “贫嘴,说吧,马上都快成亲了,却突然来皇家书店来找我,有什么事?”丹阳公主已经不是小女孩了,自然不会认为唐舟来这里只是想哄她开心。

    其实当圣旨下来之后,他们就知道谁也改变不了什么,唯有认命,既然认命,多说又有何益?

    在丹阳公主面前,唐舟倒也没有必要说那么多虚话,之前说那些是为了哄她开心,女人嘛,都喜欢听好听的,可这样的话却也不能一直说下去的,特别是在丹阳公主这里,因为她不是一般的女人。

    “想请公主看下这个。”

    说着,唐舟从怀里掏出了一本书,丹阳公主接过来看,见上面写着封神演义四个大字,而在右下角,写着鱼斋先生著几个小字。

    看到封面上的这些之后,丹阳公主微微凝眉:“这封神演义不是你所写嘛,怎么写着鱼斋先生著?”

    唐舟笑了笑:“我就是鱼斋先生,唐舟,字知才,号鱼斋先生,我新起的,当笔名再合适不过。”

    听闻是唐舟的号,丹阳公主莞尔一笑,说了句太俗后就去翻看书里的内容,这样一翻之下,顿时又一惊:“这本书里一共又三十回,我记得翠明楼的那个林铁嘴讲了十二回,如此一来,这十八回就是没讲的了,既然没讲,你这样刊印成书做什么?”

    “公主殿下,你不觉得如果我们卖的书都是讲过的,不会有多少人来卖吗?”

    丹阳公主何等聪明,唐舟这么一说,她顿时明白过来,而且也很快知道林铁嘴在翠明楼免费说书的用意了,免费只是为了吸引更多人的乐趣,其实唐舟真正的目的还在于卖书。

    如今有十八回没有讲,那么那些权贵想知道后续故事,又等不及林铁嘴的评书,最后也就只好掏钱来买书了,而且买了之后什么时候想看都可以,不用每天派小厮去翠明楼听,然后再回来复述。

    “原来你是看上了卖书的利润,这才写的封神演义啊。”丹阳公主说着,已是把封神演义放下了,而她的意思很明白,这事交给她了。

    唐舟笑了笑:“倒不是为了利润,记得我跟皇上打的赌吗,如果这本封神演义卖的很好的话,你说长安城会出现一种什么现象?”

    “什么现象?”丹阳公主望着唐舟,想着封神演义大火大卖后出现的情况,而就在她想着的时候,唐舟却帮她说了出来:“利益驱使下的争相效仿。”

195。第195章 功臣画像

    骑射大赛结束后的第一个早朝来的有些晚。

    在那天的早朝上,李世民将之前唐舟提出的凌烟阁以及功臣画像的事情说了出来。

    朝中的这些大臣对当初太子李承乾提出的事情都很在意,如今听闻李世民有了抉择,各个兴奋不已,虽说不是刻碑立传,但专门建一凌烟阁将他们的画像挂在里面供后人敬仰,那也是说不出的荣耀啊。

    这个提议很快得到了群臣的赞同。

    李世民见此,微微点头:“人选朕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会一个个的告诉大家的,现在朕觉得我们要做的就是找一个画师以及书法大家来,诸位可有人选推荐?”

    因为事关自己,所以这些大臣举荐人选的时候特别积极,而且在他们看来,举荐的人越是在这两方面成就大,对他们来说就越发的是荣耀。

    对于人物画,大家一致推举阎立本,自隋朝始,阎立本的人物画就是他人所不能企及的,曾经得过隋文帝和隋炀帝的认同和赞许,他更是为古帝王作画名曰《古帝王图》,在人物画上,他就是唐朝的巅峰,因此由他给众功臣画像,那可是无上荣耀。

    对于群臣举荐的这个事情,李世民毫不犹豫就赞同了,因为纵观整个大唐,人物画的确没有几个人比得了阎立本。

    这样选出作画之人后,再有就是题字的书法大家了。

    唐初书法家不少,众人一致共推欧阳询。

    欧阳询书法了得,据闻此人八体尽能,笔力险劲,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犹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宠之势,风旋雷激,操举若神。真行之朽出于大令,别成一体,森森然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水。

    除此之外,高祖在世时,也曾说过狄人亦知欧阳询的书法来称赞欧阳询。

    因此,像凌烟阁功臣画像上题字这样的事情,非欧阳询不可为之。

    群臣这么就各自的想法说了一遍后,李世民也觉得如此,不过他并没有立马同意,只道:“欧阳先生时已八十有三,不知尚能书否?”

    李世民这么一说,一些与欧阳询走的近的官员立马上前道:“圣上无需多虑,欧阳先生虽然年迈,但他仍旧坚持每天练字的。”

    李世民哦了一声,道:“虽是如此,还是朕派人亲自询问一下他的意见的好。”

    群臣见此,也不好多言,毕竟欧阳询的确八十三岁了,他们虽然仰慕欧阳询的字,想要他为自己的画像题字,可欧阳询要真的写不成亦或者不写,他们也不能怎么样。

    毕竟,他实在是太老了。

    群臣这样商议完后,便宣布退朝了,退朝之后,群臣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闲聊,而他们聊的,最多的就是这次在凌烟阁挂功臣画像,何人有幸能够入选。

    当然,像当年帮李世民夺得天下的一些十分有名的功臣如秦琼、尉迟恭、长孙无忌、李靖、房玄龄等人是少不了的,但他们更想知道的是除了这些确定一定上榜的人外,还有那些人。

    这件事情很敏感,也很兴奋,足够这些大臣猜想许多天的了,而在李世民公布名单之前,有一些自认功绩不够,但又有那么一点资格的人,少不得就要想办法在李世民面前多多表现,以便引起李世民的注意了。

    就在其他大臣讨论这些的时候,程咬金与尉迟恭等人却是相携向翠明楼赶去,途中,程咬金很兴奋。

    “我说老恭啊,俺老程肯定能上榜,当年圣上南征北战,俺老程功高至伟啊……”程咬金一脸得意,夸夸其谈,把自己当年参加过的战争,做过的事情一件一件的给说了出来,仿佛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

    尉迟恭对功臣画像也很在意,毕竟他们当年辛苦拼杀为了什么?除了想要建功立业让百姓不再遭受战争之苦外,还不是想要留个千古之名?

    不过他听到程咬金这般自夸自己,以前的暴脾气就犯了。

    “我说老程,你当年就知道捡便宜,现在还有脸说。”

    “你……你才捡便宜呢,信不信老程我现在拿斧头削你……”

    “好了,好了,两位都劳苦功高,圣上不会忘了你们的。”

    众人这样一路打趣的赶到了翠明楼,而翠明楼早有人为他们备好了所需一切。

    却说众臣离去,李世民回到御书房后,把今天早朝上的事情又仔细给想了一遍,这样想完之后,觉得让阎立本画像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可让欧阳询这个老先生题字,他还真有些担心。

    当然,在李世民看来,如果欧阳询真的肯出手,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可他到底太老了,八十三岁,李世民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自己如此才人到中年有时都感到有些力不从心,那欧阳询八十三岁,要他在那么多画像上题字,万一累出个毛病来怎么办?

    这般想着,他便决定派人去欧阳府询问一下,看看欧阳询的意思,可就在他准备吩咐一名太监去的时候,却又突然停了下来。

    欧阳询名气很大,自己就这样派一个太监去,是不是有些不妥?

    “去把丹阳公主叫来。”

    午饭时间,得到命令的丹阳公主急匆匆赶了来,在得知李世民的用意后,丹阳公主笑了笑:“圣上,我们这位欧阳先生年纪的确大了,不过每天的确是都有练字的。”

    “哦,丹阳怎知这么清楚?”

    “圣上忘记我古调阁是做什么的了?那欧阳询最小的那个儿子欧阳通经常去我那古调阁,我知他身份,因此也就时常询问一些欧阳询的消息,想着什么时候去求副字挂在屋内,不过那欧阳询虽然练字不停,却是不随意送人字了,因此我虽去求了两次,皆以欧阳询在家休养的借口给推脱了。”

    听完丹阳公主的话,李世民心中微微一愣,道:“如此说来,朕让他给功臣题字,他答应的机会怕是不大吧。”

    “这也不一定,给功臣题字,这是何等的荣耀啊,欧阳询虽然早已不看重这些,但他对当年功臣却是敬仰的很,应该不会拒绝,圣上派人询问一下即可,但要我去,怕是不妥。”

    李世民点点头,丹阳去求过两次字,如果丹阳再去,少不得会被欧阳家的人给误会。

    “那丹阳觉得,派何人去较为合适?”

196。第196章 为唐舟谋

    “那丹阳觉得,派何人去较为合适?”

    “唐舟。”

    听到丹阳公主推荐唐舟去询问欧阳询的意见,李世民有些不解,道:“这怕有些不妥吧?”

    丹阳公主笑了笑:“并没有什么不妥,欧阳询早已不管朝廷事,圣上若是派个宦官去,难免被欧阳询认为这是命令,他都那个年纪了,若因为不敢抗命而复起,难免心中不快,唐舟虽也是朝廷官员,但他的身份却是比较特殊,去了不至于引起欧阳询的反感。”

    说到这里,丹阳公主又是浅浅一笑:“最为重要的是,据臣妹所知,那欧阳询年纪大了,每天除了练字外,最大的乐趣就是听书,他那个小儿子可是每天都去翠明楼,然后把自己听到的封神演义的故事再复述给他的,柳味是封神演义的作者,他去了岂不是投其所好?”

    李世民没有想到欧阳询竟然也是封神演义的听众和爱好者,而他知道这点后,觉得丹阳公主说的不错,不管欧阳询同不同意,由唐舟去询问,终归是更好一些的。

    想到离唐舟成亲的时间还有几天,李世民也就很痛苦的名人去唐侯府传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