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一品唐侯 >

第1032章

一品唐侯-第1032章

小说: 一品唐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代想要赚大钱,经商是最好的一个途径,当然,当官贪污例外。

    若是商人能够更好的经商,谁又会去在意那些土地呢?

    唐舟说完,李治自然也觉得这个办法不错,可是他却有点犹豫,古往今来,任何朝代都是重农轻商的,因为朝廷若是鼓励经商,又给商人很不错地位的话,那么整个大唐会有很多人投入到这个行业中来。

    如此,大唐不少耕地只怕就要荒废了。

    没有人种地,大唐何来粮食养活大唐这么多人,又如何支持唐军作战所需要的粮草?

    并非各朝统治者不知道经商能够带来繁荣,而是他们清楚,对于他们来说,经商虽然能够带来钱财,但是却带不来粮食啊,而如今土地的生产力是很地下的,只有投入更多的人去种地,才能够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来满足大唐这么多人的所需。

    虽然,唐舟前几年在南方实行种植小麦获得了成功,使得大唐的粮食收入有所提高,但李治真的担心放松商人经商的条件之后,会有很多人放弃种地这条路。

    李治将自己的担心跟唐舟说了一下,唐舟听完之后,道:“圣上放心便是,大唐的耕地不管什么时候,都是有人会种的,您完全不用担心说很多人投入到经商之中,而后荒废了耕地,要知道生意可不是好做的,当这些投入进来的人发现生意做不好后,还是会回去种地的,而且,大唐给他们的土地不少,可以让他们很好的生活下去,他们又何必冒险经商呢?”

    很多人都看到了商人成功的一面,但更多的商人是失败的,当进入这个行业的人接触到失败之后,他们就会明白。

    唐舟跟李治说了很多,而他说在这些能够让商人更加投入到经商之中,也能让大唐的耕地很好的耕种下去。

    李治听完之后,觉得可以,这才终于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并且派人去做这事。

    而后,李治又问道:“那些权贵怎么办?”

    唐舟想了想,道:“圣上若是信得过臣,那些权贵就交给微臣吧。”

    李治听得这话,点了点头。

    

    次日早朝,李治并没有跟群臣再讨论收归耕地的事情,而是本群臣讨论了一些鼓励经商的事情。

    对于这事,自然是有人表示反对的。

    “圣上,若我大唐鼓励经商,的确能够带来繁荣,可这繁荣只怕是短时间的啊,因为很多百姓会投入进来,结果就导致其他行业的不兴,特别是那些农民,他们见经商能赚大钱,那他们还会老老实实的耕地吗?”

    “是啊圣上,此举万万不可啊。”

    反对的人不少,但很快,户部尚书上官仪就站了出来,道:“圣上,其实这事是完全可以推行的,如今南方可以种植两季庄稼,我大唐粮食的收入已经十分可观了,只南方一年粮食的产量,便足以让我大唐的百姓吃一年的,如此,又何须担心粮食不够呢,耕地就在那里,最后肯定是有人去种的。”

    “…………”

    上官仪作为户部尚书,最是了解大唐粮食的收入,他这么说完之后,其他人顿时无话可说了,而李治这边,又把唐舟昨天说的情况给说了一遍,这些情况包括对农民种地的保护,对商人经商的保护。

    以及一些地方先行试验等等。

    李治这样说完,群臣无话可说,只能表示赞同,因为如果真的按照李治说的去做,要保持大唐商贸和农业的双面发展,并不是什么问题。

    群臣这样在朝堂上商量完这事之后,便有人下去准备去了,而这个时候,所有臣子的神色突然凝重起来,因为他们知道,有些事情是躲不过去的。

    很快,就有一名官员站了出来,道:“圣上,皇宫门前,不少权贵和世家都在抗议收归耕地一事,若不给他们一个交代,只怕他们不肯离去。”

    这个官员站出来之后,紧接着其他官员也都陆陆续续的站了出来。

    “圣上,收归耕地,困难重重,而且对大唐的稳定极其不利,圣上刚登基没多久,实在不宜过于冲动行事啊。”

    “是啊圣上,我大唐兵力强盛,何不开疆扩土,如此,百姓自然会有更多的耕地啊。”

    “还请圣上三思,收回成命。”

    “请圣上三思,收回成命。”

    “………………”

    群臣反对之声不绝于耳,李治坐在上面看了一眼唐舟,见唐舟并没有站出来的意思,紧接着便挥了挥手:“退朝!”(未完待续。。)

第1842章 约武昭仪

    对于暂时不能解决的事情,而李治又不想委屈自己,那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耗着。

    至于那些权贵在皇宫门前不肯离开的事情,他并不怎么担心。

    只要商人的事情解决了,权贵想闹就让他们闹着,反正这事交给唐舟了。

    退朝之后,群臣相互张望,彼此做了个眼色,然后便各自离去了。

    既然李治不肯收回成命,那他们继续闹下去就是了,他们就不信李治敢跟整个大唐的权贵和世家作对。

    他要清楚,真的惹怒了这些人,大唐能不能继续稳定下去,可不是一件肯定的事情。

    对李治来说,这些世家、权贵可能并没有多少兵权,不足以反抗大唐,但他们这些人可都是大唐最上层的人啊,他们的手里握着大唐大部分的权力和资源。

    如果他们闹起事来,也绝非大唐所能够承受的。

    群臣陆陆续续的离开,这边,有关商人政策的事情已经开始实行了,当然,商人想要这些好处,前提自然是不能再闹事,不然大唐也不可能说什么好事都让他们给占了。

    政策出来之后,这些商人一合计,觉得这些政策对他们有利,于是便陆陆续续的把之前停业的铺子又开起来了。

    其实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商人虽然也有购买打量的土地,但他们只是把这些土地作为投资的对象罢了,他们可能并没有想过成为一个地主,然后靠这些土地来发家致富。

    他们还是想通过经商来积累大量的财富,如果经商对他们来说变得更容易获取利润,那他们放弃一些耕地,想来也不是什么问题吧?

    商人相对来说更活泛一些,他们不考虑其他事情,只要有钱赚就行了。

    所以朝廷的这个政策出来之后,很多商人已经不再闹事,而是开始思考如何利用大唐的这些政策来为自己赚取更多的利益了。

    不过商人虽然不闹事了,那些权贵却并没有罢手的意思。

    对于这些权贵来说,他们中有不少人都是开有店铺经商的,不过虽是如此,他们心中对于土地的渴望比那些商人要更加的炽烈一些。

    他们的身份高贵,对于经商有点玩票的意思,主要还是为了钱,但拥有更多的土地,则更能让他们显得比其他人有面子有身份地位一些。

    土地的多少,代表着他们在贵族之中地位的高低。

    如此,他们又怎么能轻易放弃耕地?

    权贵世家的闹事似乎让人觉得很难办,唐舟回到府上之后,命人调查了一下那些闹事的人,结果发现,在这些人中,他们不外乎是这几方面的人。

    归属于长孙无忌的人,归属于武昭仪的人,以及归属于他唐舟的人,还有,就是一些无党派人士,他们只是大唐闲散的权贵。

    看到这些之后,唐舟觉得,自己的那些人还是很好解决的,只要他一句话,这些人立马就会退回来。

    长孙无忌和武昭仪的人,相对来说,武昭仪的人应该更容易对付一些,至于那些无党派人士,他们可能纯粹就是随大流,当两派的人都退出来后,这些人也肯定会退走的。

    最终所剩下的,也就不过是长孙无忌的人。

    不过以他对长孙无忌的了解,若其他人都退了的话,长孙无忌只怕也不会死耗着。

    所以对唐舟来说,他现在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解决武昭仪的问题了。

    这样想过之后,唐舟决定约武昭仪见上一面。

    ……

    长安的夏天很热,在乾祥宫乘凉的武昭仪突然接到了唐舟的一封信。

    那封信来的突然,甚至可以说来的毫无来由,就这样突然的出现在了乾祥宫。

    武昭仪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很震惊。

    因为在她看来,乾祥宫他已经安排的密不透风了,根本不可能有什么人趁虚而入,可乾祥宫突然出现这么一封信,便表明在这乾祥宫中,还有人跟他不是一条心。

    有人帮唐舟放了一封信在她的乾祥宫内,这件事情让武昭仪突然不安起来。

    这事给她的感觉就像是自己睡觉的时候,有一把利剑悬在了她的头顶,而这把利剑随时都有可能掉落下来。

    武昭仪凝着双眉打开了信,当她看完信的内容之后,稍微犹豫了一下,然后便换了一身装束出了皇宫。

    出得皇宫,武昭仪坐着马车在长安城转悠了一圈,最后来到了一个她十分熟悉的小院,她曾经跟唐舟在这里见过几次面。

    只是她没有想到这一次见面竟然是唐舟约的她。

    进入小院的时候,唐舟正拿着一把蒲扇躺在一棵大树下面乘凉,前面的桌子上放着一壶酒,以及一盘花生米。

    花生米是唐舟当年从西域带回来的,现如今还没有在大唐全面种植,所以能够吃上的人不多,就是皇宫,也在限制供应的。

    唐舟喝酒乘凉,显得十分惬意,看到武昭仪来了也不起身,只是挥动蒲扇指了指前面的椅子,道:“娘娘坐吧。”

    见唐舟如此,武昭仪忍不住凝了凝眉,以前唐舟见她还十分客气,可是今天却这般,显然是没把她武昭仪放在眼里啊。

    武昭仪哼了一声:“唐舟,这就是你跟本宫说话的态度?”

    唐舟笑了笑,拿起一颗花生米放在嘴里嚼着,道:“娘娘又何必生气呢,这里只有我们两个人,难不成你想让我毕恭毕敬?”

    说到这里,唐舟顿了一顿,又道:“有些事情,娘娘何必非得让我说出来呢?”

    唐舟显然是有所指的,武昭仪心中此时愤怒异常,恨不能喝唐舟的血,她咬紧牙关,许久之后,才终于开口道:“说吧,请我来这里所为何事。”

    有些事情,的确不用唐舟说出来,他们两人可以说是相互制约的,除非两人想要同归于尽,不然有件事情,两人谁都说不出口。

    唐舟听到武昭仪这话,道:“请娘娘来呢,就是想让娘娘告诉自己的那些人,莫要再反对划归土地的事情,而且还必须让他们支持,娘娘是个有手段的人,想来这事瞒不住你吧?”

    唐舟话刚说完,武昭仪立马说道:“不可能,此事关系那些人的利益,本宫不会答应你的。”

    说着,武昭仪突然目露凶光,道:“别以为你能用几年前的那件事情来威胁我,不要忘了,我若出事,你也好不到那去。”

第1843章 交换条件

    武昭仪语气生冷,隐隐间又带着不容反驳的威严。

    多年前的事情,她的确被唐舟拿捏住了把柄,但同样的,这也是唐舟的把柄,她就不信唐舟敢把这件事情给捅出来。

    这事若是公之于众,唐舟非得被满门抄斩不可,就算唐舟不爱惜自己的性命,可他总得为自己的夫人和孩子考虑一下吧?

    武昭仪说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