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超凡者游戏 >

第390章

超凡者游戏-第390章

小说: 超凡者游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贵妃娘娘……”一个丫鬟走了出来。

    璃贵妃歇斯底里的声音穿透了承香殿,在太液池中都穿出了老远:“左右,给我把这懒惰的丫头拖出去,重打四十大板!”

    ==========

    “可恶!可恶!可恶!”

    几乎在此同时,天京城外一座孤山之顶,张博野操纵机关木鸟落了地。脚步踉跄,气势颓然。

    虽然众目睽睽登仙台上,肖凌只是射了他几轮就不射了,放弃了,但地面上的禁卫军不可能那么轻易放过他啊。这可是行刺皇帝的疑犯!

    他在天上跑,地面上的禁卫军就骑马追。

    反正已经宵禁了,长街无人,蹄声隆隆,四面八方。

    不管他的幻影分身如何分散飞离,总有一小撮人能够跟住他,“嗖嗖嗖”乱箭不停射。

    他的幻影分身并不是无限分的,每一轮新的分裂,旧有分裂出的幻象就会消失掉。所以禁卫军虽然被幻象诱引的不断的分裂,但也总会很快的调整方向,重新聚拢起来。

    就这样分分合合,聚聚逃逃,当中还险些遭遇了士兵结阵的杀意攻击。

    这不是普通的世界,这里是小千世界,有和尚有道士有拥有道法的高人的世界,因为士兵的力量也并不仅仅局限于**,

    所幸龙虎山少天师宝贝众多,底蕴深厚,仗着财大气粗将危机一一化解,终于成功甩开了这帮家伙,在城外一座孤山落了地。

    然而一肚子的恼火,却无论如何无法排遣。

    那是厌胜金钱,厌胜金钱的力量啊!身为法宝的旧主,还有谁能比他更明白肖凌救驾的手段?

    而且,而且明明以震天弓、碎日箭洞穿了那个小子了,还是两回,前后两回啊,他怎么会没死的?不仅没死,就跟没事人一样?不仅跟没事人一样,还用着自己法宝的力量,将皇帝也救下了,让自己平白陪进去了消耗品的死士,却一无所获?

    龙虎山少天师无论如何想不通,心中对肖凌除了深深的恨意,还多了深深的忌惮……

    这家伙,这家伙不会真是自己的天生克星吧?

    ==========

    第二日,寅时末,卯时初。

    天也就刚蒙蒙亮,朝廷文武百官乘着软轿,带着随从,哈欠连天的在皇宫前承天门前聚齐。

    事实上他们来这儿也就点个卯,哦,点卯点卯,掌故也就是从这儿来的。

    因为谁都知道,皇帝新得了美人儿,而且是那般的绝代佳人,还不止一个,几天之内,不,说不定月余之内,都是不会上朝的。

    当然了,也正是知道这点,所以昨晚散席之后,他们上蹿下跳各种忙活,就为了能在新的格局落定之前,从中找到发达的机会。

    但是情况出乎他们预料……很快的右监门卫将军,也就是宫中目前最得皇帝信任的大太监便出了午门,示意大家准备上朝。

    顿时哀声一片,就仿佛是明明说好了要开卷考,最后变成了闭卷;明明说好了只是约炮的,结果被拉着要去扯证……朝廷百官不信不想不愿,却又无法违抗。

    当即整理衣衫,梳笼思绪,头脑沉沉的随着太监与侍卫上殿。

    穿过太极门,又走过两仪门,终于来到了两仪殿。出乎所有人预料,皇帝陛下竟然精神奕奕的坐在皇位上,只是边上多了三个凤座,昨夜艳惊全场的三个女人分别坐在上面。

    这绝对是不合常规的,不合礼法的,但是……这事儿大家也实在见惯不惯了,因为第一个让皇帝这样做的人是璃贵妃,而当时的劝阻者,都付出了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惨重的代价。

    有了那回的教训,谁还敢在这时候触皇帝的霉头?这也算是,璃贵妃栽树,肖凌和小伙伴们乘凉吧?(未完待续……)

第469章 肖太师,彭太保

    所有人都无比纳闷,新收了美人,皇帝不是应该“**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吗?怎么竟然起的这么早?还那么精神奕奕的?如此想着,好多人忍不住又哈欠连连,眼泪都流下来了。

    对此皇帝的解释是:“三位爱妃不愧是修道之士,朕与你等XXOO,竟然是通体舒泰,血脉畅快,仿佛一夜之间年轻了许多。”

    其实他不过是美美的深深的睡了一觉罢了,就算真的那啥了,也是春梦做的,能不精神好吗?

    当下早朝就开始了。

    朝臣们木木愣愣,没有人想到今天会开朝,再加上昨晚忙了一宿到现在都没怎么睡,思绪混乱,一时间竟然完全想不到话题……

    他们想不到话题,皇帝倒是有不少话题。他们不说,皇帝便开说了。

    首先,昨晚封皇后以及淑妃德妃的步骤虽然仓促了些,什么纳彩、大征、册立、奉迎、合卺、祭神的步骤都省去了,但是皇帝是承认的,一切都是合法的。重要的事情需要多说几遍,所以在这儿他重复一遍确认了。

    除此外,册封皇后婚成礼后,按规矩还应该有庙见、朝见、庆贺、颁诏、筵宴等一系列的步骤,前面的省了,后面的可不能省,着礼部立刻研究一下,风光大办起来。

    礼部老尚书颤巍巍出列,领命。

    皇帝贸然册封贵人,他是反对的,甚至是以死反对。但是……他之所以能够活过昨夜,甚至今天还能来上朝。完全是因为新皇后与两位贵人横空出世,拉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以至于皇帝把他当个屁给放了,昨晚的事儿压根忘了。

    就冲着这,虽然一遍一遍的嘀咕女色误国,他却既没有勇气也没有脸面,反对这件事。恭恭敬敬的答应了。

    不过立刻提出了疑问:册立皇后按说是要荫及先祖的,而且是祖宗七代,仅比皇帝少两代,也就是说皇后的父亲、祖父、曾祖、高祖、天祖、烈祖、太祖都要一起祭告,请皇后列个名单出来。

    对此朴柔是有准备的。当下一挥手,“哀……”刚吐出一个字,募然觉得不对,慌忙改口,“本宫……”

    她差点说哀家,那是死了老公的皇后皇太后才能用的称呼。只是这场合太帅了太像了,搞的她差点没忍住。

    “本宫出身山野,自小父母……那个与父母失散,入道门清修。故而不记得列祖列宗,只记得前世今生,师兄师父师祖……若须祭拜,填我师门长辈的名字则可;若要荫泽。及我的师兄弟姐妹便是。”

    礼部尚书还要有疑义,皇帝一挥手:“就这么定了!”

    说完他被朴柔提醒了:“朕这才省起,昨晚九龙宴。那位肖仙长道法精深,技艺不凡。而且还先后救了朕两次,朕都还没有奖赏呢。他是皇后的……”

    “师兄。同时也算……德妃的直系兄长。”

    “另外还有个胖子?”

    “他是本宫的师弟。也算……淑妃的直系兄长。”

    “还有一男一女?”

    “那都是本宫的师弟师妹。”

    乍一眼看上去,好像皇帝还把肖凌的小伙伴们记的很清楚的样子,理所当然都是朴柔或者明示或者暗示的,让他早早准备好的台词。

    一切都问明白了,皇帝断然挥手:“很好,来人,拟旨!朕记得国师之位已虚悬很久,昨日万仙降临天京,夜聚登仙台,朕与诸君一起看了,都是道行高深,法力精湛的仙长,非是骗徒之辈。封,皇后之师弟师妹……”顿了一顿,得了朴柔的小声台词提醒,“林秋然仙长,卫菲菲仙姑为男女国师,分掌天下僧道尼姑道姑。”

    “陛下……”

    “封皇后之师弟,淑妃的兄长彭国舅为太保。”

    “陛下……”

    “封皇后之师兄,德妃的兄长肖国舅为太师,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立刻通传上殿,加官受禄!”

    “陛下!”前两次的抗议还只是星星点点,象征性的,到了最后这句,朝臣们算是彻底急眼了。

    朝臣们不能不急,不能不抗议啊。

    前面封国师,管理的只是天下僧道,而且这帮人本身已经带了好几千修仙者一起,个个身怀道法,实力已然不俗,管了也就管了吧。

    接下来加封太保,就有些破格了。

    朝廷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太师算是文武兼修的,太傅主文,太保主武,那可都是妥妥的一品大员啊,而且是正一品!

    三公之下是三孤,少师少傅少保,岳武穆、于谦也就做到少保。才从一品。

    至于东宫三师的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和三少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那就整整差了一格了。

    哦,基本已经处于军队最高序列,至少相当于大军区司令的郭邕郭太尉,也不过是个太子太保罢了,也正因了这个名头,他才可以跟太子李陌走的比较近而没人说闲话。

    结果这里直接就封太保了?虽说这种从商周流传下来的官职,已经变成了一种虚衔,就好像正国级、副国级,只代表你的等级,不代表你的权力,但是终究……过分了啊!

    不过考虑到人家的国舅身份,捏捏鼻子,也能认了。

    最关键是那最后的,太师,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

    太师也就罢了,和太保一样的,强点有限,但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

    枢密院是朝廷管理军队的最高机构,差不多也就是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地位,**oss是枢密使,二把手枢密副使,或者也叫同知枢密院事。

    至于参知政事……乃是政事堂里的官。处理朝政的最高机构,**oss同平章事。也就是宰相,二把手就是参知政事……乃是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当过的官儿。

    这二者与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共同构成了朝廷军政双方的管理

    也就是说,皇帝心血来潮给肖凌封的官,相当于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国务院副总理!

    这样的位子这样的权限,别说这只是皇后的师兄了,就算是皇后的父亲,不,就算是皇后本人,又岂是能轻授的?

    朝臣们当即炸锅。齐齐磕头叩拜望皇帝收回成命。

    可李明王的性格就是执拗,他想办的事儿,谁劝都没有用。你们磕头,就磕着呗,想跪,就跪着呗,本皇又不会少上一根毫毛。

    众臣也知道这样是没用的,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宰相曾希同,希望他能说几句话。

    曾希同沉吟了片刻。出列询问:“陛下,若以肖国舅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那现任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要如何?”

    皇帝大手一挥:“兼着。”

    百官:“……”

    曾希同:“那老臣明白了,老臣遵旨!”

    百官:“…………”

    心中都道:早知道你这家伙靠不住。堂堂一个宰相,就晓得歌功颂德拍马屁!

    又将目光投向了太子李陌,假如朝廷上下。还有谁能让皇帝改变主意的话,一定是太子了。

    然而……太子一动不动。任凭朝臣明示暗示,恍若木雕。

    朝臣们并不知道。他正回想着早起收到的一封飞箭传书呢:“昨夜的刺客,究竟是贫道安排的,还是太子安排的,贫道知道,太子也知道。太子以为拿死士混充我辈,就能瞒天过海无人察觉了吗?”

    太子还是年轻,而王畅也太小看肖凌了,以为他一个修真者肚子里根本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谁想到将成箩筐的证据送到了肖凌手里。

    首先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