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唐谋天下 >

第753章

唐谋天下-第753章

小说: 唐谋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的?”李治这一次突然间猛力的睁开眼,浑浊的双眼突然间变得有了些光芒。

    “是,前些日子安西雪太大了,所以李贤在路途上耽搁了。李素节、李上金、李哲、李旦也都在回洛阳的途中。”李弘继续握着那开始有些颤抖如树枝的手,认真的说道。

    “那就好、那就好、那就好。委屈你了弘儿……皇后……等他们回来了再叫醒朕,朕要好好睡一会儿。”李治松开李弘的手,而后被武媚急忙接过。

    “知道了,妾身会一直陪在您身边的。”武媚双手抓着李治那只手,搂在话里轻声的说道。

    李弘把接下来的空间留给了老两口,而后刚刚站起身,就听见武媚在旁边说道:“在书房等我一会儿。”

    起身的李弘愣了一下,最后还是点了点头,而后转身向书房的方向走去,边走边对花孟说道:“奏章都拿到这边书房吧,狄仁杰他们过来了,就让他们在贞观殿候着。”

    “陛下……。”花孟脸上闪过一抹危难之色,欲言又止的跟在李弘身后。

    “说。”

    “贞观殿内如今全是一早就进宫看望太上皇的宗室跟一些老臣,还有一些世家门阀的人,现在都在贞观殿里,狄大人他们过来的话……。”花孟小心翼翼的说道。

    毕竟这些日子以来,狄仁杰等人跟一些世家豪门,以及五姓七望的人斗的死去活来,前两天益州长吏崔行功、安国公崔玄玮也都刚刚被大理寺跟刑部联合下狱。

    而如今集合在贞观殿里的这些人,虽然跟五姓七望并没有什么关系,或者是也并不支持当初五姓七望冒死直谏,但如今以狄仁杰为首的大部分官员,可是把当初冒死直谏的官员,一个个的又陆续叫回洛阳,或者是派人直接在异地审理了。

    如此大的动荡,加上李弘对于此事儿不闻不问,完全以狄仁杰等人的奏章为准批示,这让这些宗亲不得不觉得,狄仁杰等人是在行欺上瞒下的大逆不道之实,是排除异己、结党营私的行为。

    在这些皇室宗亲的眼里,毕竟当初陛下已经在洛阳城下了告示,表示不相信那些流言蜚语,按理说这件事儿就该到此结束了,毕竟不论是陛下还是五姓七望为首的豪门勋贵,都保住了彼此的颜面跟利益,没必要继续再冒着朝堂动荡的风险,与五姓七望斗下去了。

    但如今狄仁杰他们在蛰伏了一个秋收的时间后,便开始变本加厉追究五姓七望在冒死直谏这件事情当中的责任,但凡是跟博陵崔氏、荥阳郑氏有关的官员,不论是不是参与了冒死直谏,都被狄仁杰为首的司法集团彻查了个底掉。

    如今不论是博陵崔氏还是荥阳郑氏,都已经被狄仁杰等人查办的剩下一个空架子了,这才几个月的时间?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两大世家就这么轻易的,在狄仁杰等人的弹劾、审问、查处之下倒了下去。

    未来两大世家的结局,如今哪怕是瞎子都能够看出来,走向没落则是他们唯一的出路了。

    加上这些年他们为朝廷,或者是朝廷命令他们出资办的学堂,被国子监新祭酒许彦伯,以及朝堂官员的建议下收回,已经成了势在必行、不可更改的事件,据说这段时间,许彦伯哪怕是冒着彻骨寒风,都要亲力亲为的一家一家的办理接收手续。

    这可是釜底抽薪啊,完全不给博陵崔氏跟荥阳郑氏一点儿回旋、东山再起的机会,是铁了心要把这件事儿做绝啊。

    即便是有人绕开大理寺、刑部、吏部,以及御史台,直接上书至中书、门下,或者是利用自己的官职上书陛下,陛下则都是以狄仁杰等人的判决为依据,根本不给他们任何辩解、以及求情的机会。

    但就算是如此下来,李弘的御书房内,依然是放满了薄薄厚厚的一沓一沓的请求书。

    但也有些人从一开始便看明白了,知道当初那份告示,不过是陛下放出来迷惑五姓七望的障眼法儿,如今狄仁杰等人以雷霆万钧之力弹劾查办博陵崔氏跟荥阳郑氏,完全是陛下在背后支持的结果。

    不然的话,不管是狄仁杰还是李峤,或者是姚崇跟王孝杰,这些一直忠心耿耿的跟随陛下的忠臣良将,怎么可能如此胆大妄为的在朝堂之上,掀起这么大的风浪!

    “纪王的意思是这还没有完?”旁边一个同样白发苍苍的老人岑长倩,慢慢的扭过头问道。

    贞观殿内虽然不说是嘈杂声一片,但因为太上皇龙体有恙,一日不如一日,他们这些当年在太上皇的治下做臣子的,只能是天天跟当初上朝似的,每天过来坐在贞观殿内,等候着太监传达陛下龙体有关的各种消息。

    “岑大人,这种事情我等宗室不好插嘴,所以我也希望岑大人你不要插手,您这都离开朝堂几年了?而且陛下待您也是……。”

    “李慎,你当初可不是这种性格啊,你可是我大唐的一个贤王啊,怎么现在也开始做起这种助纣为虐的事情来了?怎么,难道就是因为你那女婿许彦伯,如今当上了国子监的祭酒,你这是要为他接收那些五姓七望的学堂,而昧良心吗?”岑长倩即在李治在位时任过要职,就是在李弘监国时也是太子当初倚仗的重臣,随着陛下登基以及他年迈体弱,这才远离朝堂颐养天年。

    但从进入长安为官开始,他就很佩服宗室的李慎为人,但如今看着狄仁杰等人把朝堂弄的乌烟瘴气,原本素有贤王之美誉的纪王李慎,此时此刻不说提醒陛下、尽人臣之责,竟然还帮着狄仁杰等人打起了马虎眼。

    “岑长倩,我李慎是那种人吗?为了女婿的新祭酒?亏你这个老东西想的出来这么荒谬的理由!看在多年交情的份儿上,我也就跟你这个远离朝堂多年的老东西透个底儿,这都是陛下暗中支持的,你当年也在陛下跟前被陛下所依仗,跟狄仁杰等人也不是不熟,又不是不了解……。”

    “但是人是会变得啊,随着陛下给予的权力越大,谁知道他们这些国之重臣,是不是还像当年一样,是不是就真的没有在高位上,被人阿谀奉承的捧出野心来呢。”岑长倩哼了一声,而后想了想问道:“你确定陛下知道这些事儿?”

    “陛下不单知道,而且这一切都是陛下一手策划的,当初那告示是中书、门下联合下发,我就问你,谁有本事儿能够让中书跟门下联合下发?谁又有本事儿把益州长吏崔行功留在洛阳长达半年,而后被下进了大狱?益州啊,那可是当年许王李素节的封地,现在虽然李素节不再益州多年,但身为陛下的兄弟跟耳目,益州的一个长吏长达半年不在任上,许王能没有所觉?”

    “那……陛下这一次不会真是要把这……。”岑长倩伸出一只手,在纪王李慎跟前晃了晃,凝重的问道:“那今年这个冬季,岂不是其他几家也得……凉了?”

    “你这个老东西,竟然还学陛下说话?凉了这词儿你也敢用?”李慎看着那长满老人斑的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还好我那孽子没有参与进去,不然也得……凉了。”

    “凉了?”

    “凉了。”

    两个坐在贞观殿前排的老头,忽然间像两只老狐狸一样,心照不宣的笑了起来。

928 各怀心思的贞观殿

    能够进入贞观殿内,等候太监传达陛下龙体有关消息的,自然都是当年跟着李治的忠臣良将,这个时候一个个都已经是七老八十了,但不论是举止还是言谈,依然是透露着一股自信跟威严。

    所以被七八十人占据的贞观殿,并没有显得有多么的乱糟糟,倒是看起来有些像大型的朝会一样,三三两两的结在一起,低声的说着一些最近朝堂之上。

    或者是地方又发生了一些什么事儿,亦或者是,如今洛阳河的画舫不行了,一些容貌姿色均是上乘的妙龄女子都上了岸,如今那里新开了一家青楼,从南方来了好几个花魁等等这些话语。

    狄仁杰、李峤、姚崇、王孝杰等人进来的时候,先是令整个贞观殿一愣,随后这些七老八十的老家伙,便依然是不管不顾的聊着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或者是一些年长的,喜欢管闲事儿或者是听八卦的,则会站起来刚要往狄仁杰等人这方向走,但还没有走两步,便被旁边的人拉了回去。

    “找事儿啊,你儿子孙子又没有参与,你多舌个什么?”

    “我……我还不能问问他狄仁杰了,如此祸乱朝堂、弹劾官员,是不是他大理寺在以权谋私。”

    “老东西,你要是有心,还是关心关心陛下的龙体安康吧,小辈的事情,当今陛下会处置的,君忧臣辱、君辱臣死,前些日子五姓七望逼的陛下写告示,贴满了洛阳城的大街小巷,他们可曾想过陛下的颜面?如今狄仁杰等人这些陛下的忠贞臣子,就算是为陛下讨得一些利息,这有何不可。”

    狄仁杰等四人竖起耳朵倾听,但无奈还是因为距离较远,很难把他们所说的话语全部收入耳中,但即便只是这些只言片语,也让他们对这些老臣们,在心里如何看待他们这些日子的举动,有了一些认识跟了解。

    静静地侯在偏殿,他们也不刻意主动的去打招呼,毕竟如今他们还是在任朝臣,那些老家伙可都是颐养天年,天不怕地不怕连死都不怕的人了,过去打招呼的话,指不定他们的嘴里,会突然间蹦出什么样儿难听的话来,这样一来,到时候吃苦头的还是狄仁杰他们几人。

    而且这些人里面,听说在前两天太上皇陛下眩晕症最为厉害的时候,这些老家伙里的不少人,在贞观殿里则是哭成了一片,悲拗之声差些掀翻了贞观殿的顶子,甚至有些人,在贞观殿内当场就要自杀,扬言要先替陛下去泉下看看。

    所以干脆,狄仁杰等人就在太监的招呼下,站在偏殿的一个角落,对于太监搬来的椅子也不坐,就那么站着,等着李弘的召见。

    “你说这些人里面,有多少人是真心过来看望太上皇陛下的?”姚崇慢条斯理的上前两步,用自己的背影挡住了远处那些人的视线,而后看着对面的狄仁杰跟王孝杰问道。

    李峤一看姚崇的样子,于是脚下的八字步一转,瞬间便与姚崇两人并肩而立,正好彻底挡住了那些老臣子们,望向狄仁杰跟王孝杰两人的视线。

    狄仁杰哧哧低笑了两声:“姚大人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姚崇低头抿嘴笑了下,而后缓缓的说道:“刚才在下匆匆扫了一眼,这里面有不少人的子嗣,可是跟咱们之间水火不容,虽然有些人暂时还没有惊动,但那也是早晚的事儿。所以啊,我以为,不排除有些人,借着这次看望太上皇陛下的机会,甚至是以扬言要自杀,要为陛下陪葬的机会,在博取太上皇跟皇太后的好感,以此希望得到陛下对他们子嗣的赦免。”

    “大有人在啊。”李峤背对着那些老臣子,仰天长叹一声说道:“陛下的书房,从前些日子就放了好多求情的奏章,太上皇、皇太后,不也是向陛下求情了吗?我想啊,陛下这一次召咱们四人一同觐见,怕跟这事儿也有关系啊。”

    “他们已经不是一天两天来贞观殿等候太上皇龙体安康的消息了,最少的也连着来了十来天了,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真心来探望陛下的,其中有些人的目的啊,很难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