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唐谋天下 >

第44章

唐谋天下-第44章

小说: 唐谋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馆,又不出去,不必束发了。”

    夏至嫣然一笑,已经越发成熟的她,与小寒早已经长成了婀娜多姿的美人儿。每次兰陵看见都要打趣一番两人:“可惜了现在如花似玉的年纪了,要是弘儿再大上几岁就好了,就可以让你们侍寝了。”

    每次,两度为人夫的兰陵,都要把李弘的四个宫女逗弄的满脸通红、妖艳欲滴才肯罢休。而那个时候,就是李弘都接不住兰陵的每句话。

    足以想见,此时的大唐妇女之风,无论是皇家还是勋贵或是寻常人家,在世俗这方面有多么的开放。

    三人在东宫用完饭食后,这才在李弘的率领下,缓缓走向了嘉福门门口,其中自然要路过太子府里的崇文馆。

    一清早前来崇文馆受学的学子,看着太子带着兰陵公主往外走,于是立刻站向一边躬身行礼。

    每一个学子看着李弘的眼神,都是充满了一种劫后余生的惊惧跟崇拜,因为他们在崇文馆所想出来的难题,没有一个难倒过太子殿下。

    无论是什么样儿光怪陆离、异想天开的问题,只要问到太子殿下,他总是能够给你一些似是而非,很贴近正确答案的答案,甚至有时候只是给你一些点拨,然后会让你顺着他给你的一点光亮,去寻找背后更为明亮的答案。

    这也是学子们崇拜他的缘故。至于害怕他,则是因为只要有学子偷懒、耍滑,都会被太子整的生不如死,各个形状凄惨。

    “您确定您只是……您只是回兰陵一趟,而不是打算把家搬到兰陵不回来了吗?”李弘望着门口排成一条长龙的马车,不可思议的问道。

    当初那个生活简朴,用度节省的兰陵公主早已经不复存在,而是变成了眼前这个奢华用度、一切以舒适、豪华为主的富婆兰陵了。

    “这些东西多吗?路上的用度需要吧,自然得装备齐上了,不然路上却少个什么东西,可是很 麻烦的。而且这次南方铺子里的货物是不是也正好装上,省的走水路还得多加一份钱。”兰陵不无骄傲的说道。

    “姑姑,您有没有算过,走水路的花费跟马车的花费,哪个合算?”李弘不善的问道,这几年都成长安城富婆了,怎么脑子还转不过这个弯儿来。

    “当然知道水路省钱了,你真以为你姑姑我傻啊,可这一路上的商铺也不少,水路一路而下,不还得走马车运送到铺子里?”兰陵风情的白了一眼,已经快要跟她肩膀一般高的李弘。

    “得嘞,您说的有理。花孟、芒种。”李弘对着身后的两人说道。

    两人点点头,便带着门口太子六率的左右卫几十人,开始挨个检查马车里的货物。

    芒种看着左右卫兵士快速冲向每一辆马车,高喊道:“都手脚小心着点儿,该你碰的碰,不该你碰的谁要是敢动,斩手!”

    兰陵扭头似笑非笑的看着李弘,哼声道:“你姑姑的马车你都要这么检查,打着你母后名义的马车你检查过吗?我可是在长安城里听说了,皇后的家人,从太乙城可是什么都能弄出来,而且现在大部分的禁卖品,都是通过他们到达了各国商人手里的!”

    “道听途说罢了,怎么可能。”李弘听的眉头一皱,敷衍着兰陵的警告说道。

52 局

    例行检查就是走个过场,这样子的好处是,经过太子的检查后,马车无论出长安城,还是这一路去往兰陵的途中,将不会有任何人、任何官府的部门来检查了,中间也省去了好多的环节,所以这也是兰陵为何不难为李弘,任由他检查的原因。

    “当年王景、王康跟柳爽的事情是你亲自办的,虽说那个时候王氏已经失势,但太原王家这棵大树犹在,你依然有胆色去斗他。现在当上太子了,也长大了些了,不知道你还有没有胆色,探探你那两位舅舅的底儿。我知道,这些事儿一向是白纯负责,不是姑姑说你,你还真是心大,这么大的一个城,你竟然就这么大方信任的,交给一个外族女子打理,你让我说你是聪明呢还是傻呢!”兰陵的话匣子打开后就停不下来了,语气中的不满也溢于言表。

    “白纯应该不会乱来的,其中自然还是有其他变故,核心的东西碰不到就好,至于其他的,等我亲自过问后,再给姑姑您一个交代。”李弘陪笑着拉着兰陵的玉手。

    “不是给我交代,而是给大唐还有各国商人一个交代,这是你说的,宁可不要公平也要保持公正长存!难道你忘了?再说了,这事儿关乎你跟你母后,我兰陵也不怕这话传入你母后耳里。同样,你久居你这太子府,是不是应该多活动活动,走一走一看看,这大唐的商人到底想些什么?欺行霸市这打的是皇家的脸面!走了,这事儿你不用给我交代!”兰陵率先一步跨上马车。

    一旁打扮成素衣宫女模样儿的义阳,冲李弘眨眨眼,悄悄的伸出手在李弘腰间的软 肉上狠狠掐了一下,疼的李弘龇牙咧嘴,望着陆陆续续进入崇文馆的学子,却无法大叫出声。

    依依不舍的被兰陵拉上了马车,眼睛看着李弘叮嘱道:“我不在的时候,帮我照顾好母妃还有高安跟素节,不准许你欺负他们。”

    李弘摆摆手,这义阳也不知道哪根筋又搭错了,从昨天吼完我恨你后,就变的换了个人儿似的。

    不过他现在可没有心思去猜想这些,望着车队如长龙一般缓缓驶离,李弘思索着兰陵的话语。

    这显然不是一向亲和温婉的兰陵会说的话,以兰陵与世无争的性子,难道会不顾一切说出这样的话?李弘表示很怀疑。

    就算是她现在跟城阳姑姑、新城姑姑三人成了腰缠万万贯的富婆,但绝不是因为财大气粗,突然间长了脾气,然后让她说出这种危及自身的话语。

    这其中肯定有人指使她,不然姑姑不会如此不分场合,不会以这种强硬的口气跟自己说这些的。

    那么到底是谁呢?李弘缓缓转过身,看着东宫的大门,远远望去,依稀能够看见正在热火朝天修建的大明宫。

    “太子殿下,要不要把武少卿跟武少监召进宫问问此事儿?”芒种看着李弘愁眉不展的样子,轻声说道。

    “找死啊,这刚从母后手里把李义府要到手,今日就再把两个舅舅招过来问话,你想没想过我的后果?还有,万一不是他俩呢?”李弘瞪了芒种一眼,然后问罪道:“你们太监的职责,现在看来你忘的差不多了,什么时候这事儿轮到你多嘴了?自己去内侍省领罪。”

    芒种身躯一震、脸色苍白,突然间想起来了,自从李弘在被册封为太子后,就曾严肃的警告过自己八人,任何时候不得插手朝堂之事,就算是建议也不行。

    这么多年了,从来没有人在这种大是大非,或者是朝政问题上多过嘴,自己今日缺“不小心”犯了太子的忌讳。

    于是连忙跪下道:“是,奴婢谨遵太子殿下旨意,现在就去内侍省领罪。”

    一旁的夏至美目连连,看着李弘冷峻的神情,欲言又止,最后咬了咬嘴唇,还是把到嘴边的话语吞了回去。

    武元庆身为宗正寺少卿、武元爽身为少府少监,司职皇家用度,两个人的可能性都不大,但又不是绝对没有可能性。

    至于两个身为卫尉少卿的叔父武惟良跟武怀运,恐怕干系也不大,当年这两个人伙同武元爽不敬姨母一事儿,估计已经让他们为现在的处境噤若寒蝉了,不可能冒着大不违跟自己做对吧?

    李弘心里也没谱,这些人,这些年他都接触的少,平时只是在母后宫殿里见过,并没有对这些人有什么深刻的认识。

    姨娘的儿子呢?是不是可能性更大一些?姨娘现在与父皇之间不清不白的关系,这在后宫又不是什么秘密,母后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不然姨娘武顺,也不可能被父皇封为韩国夫人。

    但此事不代表母后就不生气,姨娘自己与父皇偷情也就罢了,还把自己的女儿贺兰敏月也一同拉过来,母女俩人这是铁了心要与父皇不清不白了。

    因为此事,母后跟父皇也渐渐产生了隔离,而且母后……,想到这里李弘又是一震,母后这几年对权利的野心,是不是跟姨娘母女与父皇纠缠有关?

    还有,姨娘的儿子贺兰敏之比自己大十岁,现在二十岁,李弘觉得,私自倒卖太乙城禁品,他的可能性是不是最大的?

    这货绝绝对对是一个十足的纨绔子弟,李弘记得那一世自己为私塾先生时,还曾点评过这货,绝对的色中饿鬼,一个“宁可花下死、做鬼也风流”的主儿。

    仗着自己为武皇后的外甥,人也是生的英俊潇洒、才华横溢、风流倜傥,在长安城里是出了名的“年少色美。”

    哦,对了,李弘想到这里时,突然间脑子里像是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子似的,顿时有些神情恍惚,眼前直冒金星。

    他想起来了,自己那一世身为私塾先生时,曾说过:贺兰敏之因闻杨思俭之女貌美,而被选为太子李弘的妃子。

    于是好奇猎艳之心起,竟然在太子李弘快要举行婚礼时,凌辱了未过门的太子妃!逼迫太子临时更改,另娶他人之女为太子妃。

    而就是这样,这货竟然还没死,直到公元671年,才因为武后赐给武家,用来做佛事的绸缎被他中饱私囊,才被处死。

    李弘想到这里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我靠,这结结实实的绿帽子,说什么也不能戴上了,不然自己这个太子就当的太窝囊了。

    贺兰敏之!孤记住你了,这事儿看来十有**与他脱不了干系。

    脑子乱哄哄的胡思乱想到此处,李弘突然间觉得,兰陵姑姑告诉自己这一件事儿,有点儿太烫手了啊。

    无论是两个舅舅还是两个叔父,还是那个表兄跟表妹,抑或者是姨娘本人。这些人身后的靠山,都是直指父皇跟母后!自己无论动哪一个,自己都是没事在找抽,而且一时半会儿很难撼动。

    不知不觉,自己这舅家人,竟然在皇宫拥有了如此深厚的根基,想要连根拔起……不,想要修建树叶枝杈,李弘都觉得自己像是要在钢丝上走一遭了,弄不好自己就得掉落万丈悬崖,摔个粉身碎骨!

    到底是谁啊,怎么出这么狠的招儿?李弘琢磨着兰陵抛给自己的引子,细细思索下来,这引子背后的阴谋,是直逼自己的太子之位啊!

    李弘无奈的默默叹口气,对花孟说道:“任劳任怨可在濮王府?招他们进宫。”

    “是,太子殿下。”花孟躬身说道,然后便匆匆的赶往濮王府。

    带着夏至跟小雪来到了崇文馆,上官仪、许敬宗等人正在学堂里为学子们受学。

    此时的崇文馆受学人数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五百人,此中既有各个宗室子弟,也有朝中一些大臣子弟。

    但总体来讲,这里还是以寒门士子居多。按照那句谚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总之,现在的李弘需要,完全不同于当初国子监、弘文馆、以及之前崇文馆一样的学子。

    他需要的是,在他的大方针大政策下,开启新的受学模式的学子,忘却那些五经要义等等古贤圣典,以自己的天马行空思想为主,敢于大胆创新,提出匪夷所思的思想的学子。

    “先生,学生今日读书,想到一事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