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唐谋天下 >

第366章

唐谋天下-第366章

小说: 唐谋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贤摆了摆手,便自己亲自推开房门走了进去,绕过前方的花厅,来到一处装饰别具一格的房间,其奢华程度,丝毫不亚于大明宫里的皇室建筑,而这一切,则都是工部尚书房先忠的功劳。

    “有劳尚书久候了。”虽然此时长安也已经略有萧瑟之意,但李贤的脸上却是春风满面,热情的招呼着房先忠。

    “臣房先忠见过沛王。”房先忠急忙放下手里的茶杯,起身行礼道。

    “免礼,你我就不必客气了,不知道房大人今日此来……。”

    “沛王,臣今日此来,是希望劝阻沛王应稍安勿躁,那一步非到万不得已之时不可轻易迈出,开弓没有回头箭,如果迈出这一步,沛王就只剩下华山一条路了。”房先忠在李贤坐下后,这才在对面坐下,低声说道。

    李贤很喜欢房先忠的开门见山,特别是在两人因为皇后赐婚一事儿,加深了彼此的关系后,李贤对房先忠更是刮目相看,倚为重中之重。

    平复了下心绪,李贤凝重的想了想,语气有些焦虑的说道:“但如今情势所迫啊,逼不得已不是?格希元的密信我也给你看过,李弘如今在辽东依然深得父皇信任,在辽东更是独揽大权,全权处置辽东的一切事物,这李忠跟贺兰敏月之死,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好像更让父皇信任他了呢。”

    房先忠看着李贤焦虑的神色,神秘莫测的一笑,淡淡的说道:“那又如何?这世上最难猜测的便是圣人之心,今日能够独得恩宠,明日也有可能触碰逆鳞,招来横祸。虽然太子殿下从安西回来之后变得收敛了一些,但也不代表满朝文武都对他持支持的态度不是?何况,如今太子殿下尚书令加身,换做是谁都会有得意忘形的时候,除非这人真是一个圣人一般,视权利金钱如粪土,可显然太子不是这种视权利金钱如粪土之人。”

    “可他被父皇加封为尚书令后,确实没有得意忘形不是?反而是变得更加内敛了。”李贤紧皱眉头。

450 房先忠的解读

    李贤原本没打算,以李忠跟贺兰敏月身死之事加害李弘,来逼迫他自乱阵脚。

    本想着以李弘的性格,在加封尚书省尚书令后,自然而然的会变得狂妄自大、得意忘形,会变得更加贪婪权利,这样自己便可以在暗中推波助澜,迫使他与父皇一步一步走向争权夺利的对立面,而后给自己提供可趁之机。

    但没想到,这洛阳一行,黎阳仓一事儿,非但没有让李弘卷进去,没有让他与纪王叔对立起来,反而是变得让纪王叔对李弘另眼相看,礼遇有加了。

    而接下来的父皇御驾出征,更是给了李弘来巩固太子之位、拉拢朝臣、跟处理政务的绝佳机会,这样一来,如果再任由他顺利的监国下去,只会让更多的朝臣向他靠拢。

    所以迫不得已下,为了阻止李弘在长安能够顺利的监国,李贤只好以李忠跟贺兰敏月的死,来让李弘无法安心监国,希望以此来逼迫李弘,迫使他出现左支右绌的处境,漏出更大的破绽来,让自己有机可趁,从而让他的太子之位变得摇摇欲坠。

    但所有的一连串动作做出来后,都被李弘轻而易举的化解了,特别是李忠跟贺兰敏月一事儿,竟然没有伤到李弘任何皮毛!非但没有把他完全困死在太子之位,竟然还阴差阳错的,被父皇急召到了辽东,而且现在竟然还传出了父皇有可能禅位之流言蜚语。

    这一切来自格希元的信息,让李贤不得不感受到了形势的迫切跟更大的压力,如果想有所作为,还想要染指太子之位,那么自己就不能坐以待毙了,就必须想出更好的计策来迫使李弘出现差错了。

    可如今李弘已经牢牢控制着主动权,根本不给自己留有任何机会,那么自己还能怎么办?这让他不得不铤而走险,打算效仿父皇的兄长李承乾一样去谋反!

    “父皇多年来从来不曾自称我,而这一次在辽东,非但好几次自称我,而且辽东战事全权交给李弘处理,这一切都不是好现象啊。”李贤语气沉重,一切都是对他很不利现在看来。

    房先忠还是自信满满的笑了下,说道:“沛王,陛下自称我先不说是不是属实,就算是属实,又能代表什么呢?陛下虽然龙体欠佳,但这些年还不曾有迹象表明,陛下有退位让贤一说。何况在辽东,陛下本身就不精战事,太子李弘则是在安西摸爬滚打了多年,又立有赫赫战功,站在陛下的立场,毕竟是第一次御驾亲征,要是不能取得全胜,岂不是让陛下脸面难看?所以此事儿您不用过于纠结。召太子殿下入辽东,不过就是单纯的为了战事罢了,至于什么禅位之事儿,臣以为完全是空穴来风、无中生有。”

    “那你的意思是……格希元身在辽东,却是错误的解读了父皇的意思?”李贤还是紧皱眉头,房先忠的话,并不能让他纠结的心放松下来。

    房先忠又是自信坦然的一笑,拂须道:“沛王,如果您是陛下的话,辽东战事儿一旦胜利,那么成立安东都护府自然是迫在眉睫之事儿,陛下御驾亲征带了那么多臣子,不就是希望战事一旦胜利,好任命安东都护府的各级官员?而此战谁的功劳最大?谁身上的职位最多?”

    “自然是太子了,这个不用说。”李贤下意识的回答道。

    “沛王所言没错,但安东都护府成立后,大都护如此敏感、重要的职位,陛下却是任命格希元来担任,反而没让功劳最大,又有担任安西大都护之职经历的太子殿下担任,这难道不能说明一些让人担忧的问题吗?”

    房先忠看着沉思中的李贤,继续说道:“陛下难道不知道格希元乃是沛王您的人?想来陛下肯定知道,太子殿下恐怕也知道吧?毕竟您邀他们多人著书一事儿,就已经向他人证明,您把他们揽到您门下了,他们也打上了沛王您的烙印,可对?”

    “没错,如果我是父皇的话,如果有禅位之意,那么在任命安东都护府的大都护一事儿上,自然是任命辽东战事中 功劳最大的太子,而不会是格希元。安西都护府如今在李弘手里,虽然人不在安西,但依然把安西治理的井井有条,父皇如果没有防备之意,便应该任命李弘为安东都护府大都护,毕竟以安西为借鉴,李弘都应该是最为恰当的人选才是。”

    “是,沛王聪颖,但陛下却是任命了格希元为大都护!非但任命了格希元为大都护,而且武将则是留下了刘仁轨,非是薛仁贵!这说明什么?说明陛下不想!不愿!防备着太子殿下染指安东!所有的皇子之中,太子李弘实权兼任安西都护府大都护,接下来便只有您遥领云中都护府,如今加上安东都护府也将由格希元担任,难道说如此安排,陛下有退位让贤之意?”房先忠含笑拂须,彷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此刻的神情,大有诸葛卧龙那般,谈笑之间定天下的气质。

    李贤的神色终于轻松了一些,一件放在心里纠结了好长一段时间的心事儿,终于在房先忠的开疑解惑下烟消云散,整个人有着说不出的轻松跟愉悦感。

    原本以他对形势的判断,那便是举兵先控制大明宫,而后在父皇跟太子回长安时,出其不意控制两人,而后便夺取兵权,回长安后逼迫父皇废掉李弘的太子之位,过的一两年,便让父皇禅位于自己。

    这样的计划,虽然是铤而走险、风险极大,但却是当时自己能够想到的唯一办法了。

    但今日经房先忠一番解惑,拨云见日后,一下子眼前明朗了起来,如此一来,自己还可以继续设局、策划一些事情,以此来阻挠李弘染指皇位。

    房先忠摇头笑了笑,说道:“沛王,非是臣打击您的士气,涨太子殿下志气,以兵力而言,您手里秘密掌握的那些兵力,完全不是太子手里部队的对手。您想要控制大明宫,可说的上是难上加难啊。”

    “哦?大明宫如今少了两万金吾卫,难道你认为我还拿不下来?”李贤有些不相信,自己现在暗中掌控的将领,所能够调动的兵马,最起码有五六万人了,难道倾全力还拿不下大明宫?

    虽然说大明宫易守难攻,经过李弘当初的参合设计,变得更加让人难以攻陷,但不代表就没有可能不是!

    房先忠此时脸上却是少了一丝笑意,多了一丝凝重的说道:“绝无成功的可能,虽然臣不知其中意味,但自从您跟英王、殷王离开大明宫后,后宫的守卫却是多了一千精兵,而这些精兵,却不是金吾卫,而是太子李弘当初出征辽东时,留下的一千浮屠营兵士。”说到最后,房先忠脸色更加凝重,一字一句的重重说道。

    “浮屠营!”李贤喃喃自语的念了一遍,脸上再次露出了凝重的神色。

    如果说以前他还对浮屠营没有什么概念的话,但这一次在辽东战事上,从格希元的字里行间,都能够看到格希元对浮屠营毫不掩饰的赞美之词,以及对强悍战斗力的钦佩之情。

    先是以三千人大破新罗、百济三万联军,后来又是凭借不到三百人冲锋新罗精兵三千多人,而且还又取得了一次酣畅淋漓的胜利!

    两次出战,都是以少胜多,相隔不到一天,都是以一当十的战斗!这就没办法用运气一词来囊括浮屠营了,只能说明浮屠营的战斗力确实是强悍。

    “你是说自从我们出宫后,这一千浮屠营就进驻了皇宫?”

    “是后宫。”房先忠脸色凝重的指正道:“虽然不知道此举是皇后之意,还是太子李弘之意,但都说明了两个问题……。”

    “什么问题?”

    “一个是,皇后更加恩宠太子李弘。还有便是……。”房先忠看了看李贤凝视着他的眸子,再次一字一顿的说道:“那就是太子李弘已经知道是谁,以李忠跟贺兰敏月的死来嫁祸于他了。”

    “不可能,怎么可能!”李贤看着房先忠的眼睛,彷佛里面有鬼一样,吓得从椅子上噌的蹦了起来,惊惶失色的急急否认道。

    “不可能不可能,我一直掩饰的很好,他怎么可能知道是我背后指使的?这绝无可能!这不可能!”李贤冲到房先忠跟前,面色狰狞、又显得极为害怕的重复说道。

    “沛王稍安勿躁。”房先忠抓住李贤那只把自己小臂抓的生疼的手,语气平和的安慰道:“沛王,臣只是在预测最坏的结果,如此一来,我们才好做万全的打算,还请沛王相信臣,臣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打诳语的。如今房慕青乃是准沛王妃,臣与沛王您乃是一家人,臣又如何敢在沛王面前信口开河?”

    “那我们接下来该如何是好?对,一定要更加隐蔽才行,绝对不能让李弘发现,我李贤有染指太子之位的意思。”李贤在房先忠的安抚下,脸色渐渐平静了下来,坐在椅子上喃喃说道。

    房先忠望着李贤的样子,无奈的叹口气,心道:‘沛王还是年少几岁啊,要是再成熟一些就好了,不过好在现在也不晚,形势还允许沛王在暗暗成长几年。’

451 室韦 靺鞨

    但房先忠却不知道,李弘从小在李贤心中烙下的影子太深了,深到连李贤自己都不知晓,自己一旦真正面对李弘时,会是怎么样一种情形。

    而李贤自己,甚至是从来就没有去想过,有朝一日,如果自己与李弘正面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