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欧美当大师 >

第319章

重生欧美当大师-第319章

小说: 重生欧美当大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晚餐时候,也是总结一天工作的时间,周南需要对发生的大事做一些安排。

    晚饭之后,一直到午夜,会继续专心创作。

    有时候,遇到创作瓶颈,他就会转移注意力,写《罗马假日》的剧本。

    时间来到了十一月初,第一场冬雪降下的时候,周南的第二本巨著《人类社会》终于完本了。

    这本《人类社会》与作为框架的《枪炮、病菌和钢铁》,在角度是一样的,但是在内容上,几乎没有相似的地方。

    《世界通史》周南有一半的内容是借鉴老斯的,但是这一本,最多有三成与原书有一些关系。

    周南新书的第一个读者这次不是奥黛丽了,而是一直住在他家的维特根斯坦。

    从被周南邀请到自己的家里来做客,身为奥地利人的维特根斯坦对瑞士也没有任何的不适应。

    他每天最喜欢做的事就是骑上一匹马,在湖边悠闲地散步,几乎不跟任何人打招呼。

    这不是因为他不喜欢理人,而是他的脑子里一直的考虑问题。

    他白天的时候几乎从不创作,就是晚上也很少动笔,许多东西他都只是在大脑里思考。

    只有到了冬天,户外不适宜运动了,他才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开始写东西。

    周南的文稿他一直是第一个读者,并且给周南提了许多的建议,完善了许多内容。

    要不是他反对,周南都想把他列为第四创作人了。

    周南的小说终于写好了,最开心就应该属英国的霍姆了,这本书,他已经等了快两年了。

    所以周南第一时间也给他发了电报,邀请他到瑞士来。

    穆勒却没有表现的太高兴,只是对周南表示了祝贺。他自认为自己贡献的资料只是一些基础东西,作为一个资料提供者,被列入作者行列有些不恰当。

    他也拒绝了周南要给他的版税,实际上,他也根本不在乎这些钱。

    他是巴塞尔医药公司的首席科学家,现在又是南华医科大的校长,他的实验室规模宏大,除了自己的实验室,他还管理着十几个实验室。

    特别是上个月,诺贝尔委员会宣布了今年的获奖名单,他获得了今年的生理和医学奖,这更是让他的名气越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当然,跟周南相比,他还是略逊一筹,因为周南今年又获奖了,这一次荣获的不是文学奖了,而是和平奖。

    实际上,去年周南就有很高的呼声,但是去年周南已经荣获了文学奖,所以诺布尔委员会考虑到这个问题,将他的名单改到了今年。

    周南的获奖理由是欧洲复兴计划,从今年欧洲复兴计划实施以来,欧洲经济的恢复有目共睹。

    加上今年欧洲没有遭遇极端天气,农产品虽然依旧供应不足,却也差的不远。

    南华那边还组织了大量商船往欧洲运送大米,大米不是欧洲人习惯的主食,但是最起码,人们不用饿肚子了。

    这一切,都让欧洲人们对周南感恩戴德,现在欧洲的媒体,不管是保守党还是激进党,不管是左牌还是右牌,没有任何一家会说周南的坏话,共同维护周南的声誉。

    因为只要谁敢说周南的坏话,那就是自绝于民众。

    闻知了周南的新书完稿,约纳斯农场立即变得热闹非凡起来。

    以前合作的各大出版社纷至沓来,各国关系好的学者也都前来先睹为快。

    但是最高兴的还不是他们,而是百代唱片公司。

    因为图书的出版合作是埃廷尼跟这些出版社一开始就已经谈好了,现在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但是百代唱片公司等了两年,他们甚至帮着周南整理了数十首世界经典小调,想让周南改编成箫曲,但是都被周南以写书更重要给拒绝了。

    如今三十三又三分之一转的唱片已经被广泛应用了,百代一直期待着周南能早点把书写好,就又能够大赚一笔了

    两年的时间,旧版一套五张的唱片就卖出了一千五百万套,这个销量虽然没有突破音乐唱片史的最高纪录,但是也排在了前三。

    唯二能超过周南的唱片销量的是两套舞曲合集,不过那都是融合了多位音乐家的著名作品的唱片集,跟周南的个人作品集没有可比性。

    比如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与莫扎特的费加罗婚礼在一套专辑里面,而这些唱片只要是舞会都用的上,所以根本不好比。

    纯音乐欣赏作品中,周南的个人作品销量,已经是最高的了。

    百代公司赚的盆满钵满,现在因为唱片升级换代,他们又把他的唱片重新发行在一张唱片里,依旧卖的非常好。

    海廷加的旗下就有三个律师整天在全球各地统计数据,版税方面,周南也是赚的盆满钵满。

    周南也早就做好了发行第二张唱片的准备,甚至有可能不止一张,因为他还准备把《梁祝》拿出来。

    《梁祝》的完整版本就有将近半个小时,差不多够一张唱片了。不过这还要看埃廷尼跟对方谈的结果,唱片公司也有可能会分成两次发行,保持周南的热度。

    约纳斯农场热闹起来了,维特根斯坦有些不习惯了。

    他跟自己的几个姐姐关系都很好,每年的冬天都会回到萨尔斯堡过圣诞节,所以这次他准备提前回去。

    周南却劝住了他:“再等几天,托马斯就会从南华回来,我们都准备去做一次全身检查,我希望你也一起去。”

    他摇了摇头笑道:“生命对于我来说可有可无,我更愿意接受上帝的裁决。”

    周南诚恳地说道:“路德维希,就当是为了我们这些朋友,好吗?”

    他迟疑了一下,点了点头。

    周南放下心来,希望穆勒的检查能查出来他的前列腺疾病,不要等到两年后,发现的时候变成了癌症,想治也治不好了。

第一七一章 复仇

    48年的十一月,周南一直在忙着各种应酬,他家里的客房几乎被好友住满了,以至于陈汉林他们几个学生,能跟一帮大学者住在一栋房子里,天天激动的不能自抑。

    他的新书也受到了各位学者的一致好评,各大出版社也都贼精,记录下了他们的话,专门做成合集,准备印刷在书的扉页。

    周南虽然每天忙着应酬,跟各位学者讨论学术,但是他的注意力却没有完全放在这上面。

    因为十一月最轰动的事情不是他的著作成书,也不是南华在苏门答腊岛接连胜利,已经快要完成预定战略目标。

    印巴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甚至包括柏林危机都不是最吸引世人眼球的事。而是持续了两年的东京大审判,终于结束了。

    所哟战犯得到应有的制裁,这个结局振奋人心,但是周南很清楚,除了几个首犯,还有许多人逃脱了制裁。

    更让人愤慨的是,在后面的几年里,麦克阿瑟特赦了许多战犯,而这些战犯,不仅又可以从政,还在政府里身居高位。

    虽然麦克阿瑟似乎有他的理由,这么做是为了不让日本染红。但是这种结果却是许多遭受了战争伤害的亚洲人民根本不能接受的。

    另一世,周南胳膊拗不过大腿。这个时候他已经被砸断了左手,变成了残疾人,然后被部队抛弃,辗转回到了绿岛。

    但是这一世,他已经有了改变时局的力量,就绝不会允许麦克阿瑟像个上帝一样在亚洲胡作非为。

    十二日,审判全部结束,有七人被判处绞刑,十六人被判处无期徒刑,在其他审判庭,九百多人被处死,四千多人被判处有期徒刑。

    荷兰特使乌特勒支大学法学教授贝尔特罗林随后就代表南华,与其他几个国家的特使一道,向日本方面发起了战争民事赔偿索赔书。

    但是,这一举动却让麦克阿瑟非常愤怒,因为这件事他事先根本不知情。

    他以国际法庭的审判庭在审判后已经失去了起职能效力为理由,拒绝了接受索赔。

    但是,随后这几个国家又直接向日本政府发出了外交照会。经过了一番角力,日本吉田茂政府在麦克阿瑟的授意下接下了外交照会书。

    但是,他们对赔偿事宜根本不提,将责任推到了麦克阿瑟的身上。

    在周南的计划里,这不过是他的障眼法,因为这些只是为了给麦克阿瑟施压,他的真正目的只在两个人的身上。

    第一个就是曾经担任侵华日军总司令的岗村次。在另一世,蓝党释放他,并且还聘用他当参谋,最后以礼相待,是周南永远不会原谅蓝党的原因。

    不管红党最后给他造成了多大的苦难,但是最后给了他一个腾飞的祖国,让他晚年幸福自豪。

    而且,红党在绝大多数时候,一切都以国家民族的发展为己任,这是他最信服的一点。

    侵华的首犯之一都能无罪释放,最后为了内战和谈,再想把他抓起来,却被汤恩波赶紧送回日本,让他逃脱制裁,每次想到这里,他都恨之入骨。

    所以,那个汤恩波不管做出多大贡献,多有才他都永远把他当做汉奸。何况,他后来还真是做了汉奸,跑去了日本。

    第二个就是731部队的出资人岸信结,他因为最后跟东条英机的闹翻,逃脱了制裁,还被美国人重用。

    但是这个人的危害,绝对要比岗村次更加大。

    因为他就是日被极右翼的鼻祖,战后日本仇恨中国的带头人。也是他,建立了极端敌视中国的自民党,篡改教科书,否认侵华历史,并且将仇恨一代代地传承了下去。

    在周南的记忆最后阶段,那个拼命跪舔美国,仇视中国的首相安倍,就是他的亲外孙。

    可以说,中日关系之所以一直紧张,主要就是因为他的原因。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仅仅因为跟东条英机在最后阶段吵了一架,竟然就以跟现届侵略政府是意见相左的政治家,也被无罪释放了。

    周南当然明白这是因为什么原因,还不是日共太猖狂,让麦克阿瑟失去了耐心,所以需要一把刀来对付他们。

    但是,任谁都可以,就是不能是岸信结,因为这个人的破坏力,一个人相当于十个人。

    不过,周南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影响力太小了。不要说他,就是荷兰人在这个法庭里也说不上话。

    十九日,也就是日本政府被迫接受外交照会的第二天,南华索赔考察团登上了日本的土地,这一次的考察团规模宏大,一共有两百多位来自南华各界的代表,大部分都是一些商业家族的代表。

    想要挖空日本的工业基础,政客是不管用的,只有商人才知道什么最值钱,什么最重要。

    话说同行是冤家,对手的手里有什么牌,我只管选你最大的挑就好了。

    而政客呢?为了政治影响,他们往往会出一些昏招,有可能抽的牌是最小的。

    而且,南华还不是一家前往,澳大利亚,菲律宾,新西兰,还有缅甸,所罗门群岛等一些国家的考察团,也都随后就到。

    虽然这次的考察团是潘老亲自带队,但是日本太上皇麦克阿瑟根本没有搭理他,只是给了一份一些美国的保护清单,就任由考察团到处折腾。

    但是现在的日本,没有美国人的允许和支持,想要到处去考察实际情况,非常困难。

    潘老等了一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