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欧美当大师 >

第291章

重生欧美当大师-第291章

小说: 重生欧美当大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华境内的将近九百万国民,前来南华庆祝的一百多万海外人士,这天中午做到了千万人同一时间吃同一种食物。

    这种仪式经过广播的渲染,也让所有人都有一种同甘共苦,众志成城的神圣感觉。

    哪怕不是华人,那些少数民族在这一刻也没有任何的排斥感,感受到自己被接纳进了这个大家庭。

    当天下午,潘志成作为政府总理,一共接受了三十四个西方国家大使的国书。这些国家都是第一时间就承认了南华,即使短期内不建立大使馆,但是也会在这里设立一家外交机构。

    第二天上午,他又接见了十二个东方阵营的外交代表,同意了各国建立外交机构的申请。

    南华也将河心洲一大片沼泽区域化为了使馆区,这里因为到处都是沼泽地,原本就没有什么区民,被两条河包夹在其中,农业开发的余地也不算大。

    将这里作为使馆区虽然看来有些难为了其他国家,但是却受到了所有国家的一致欢迎。

    因为这里是沼泽地,只有不多的几条道路通行,在这里设立大使馆,虽然会增加一部分建筑成本,但是有天然的地形隔绝,沼泽里满是毒蛇和鳄鱼。

    只要简单地修建一个院子,每家大使馆都能变成一座座孤舟,安全性有了很大的保障。

    周南没有参加一系列的国事活动,除了少数几场庆祝活动,他一直在会见各界的学者们,还有企业家们。

    南华大学的建设还没有进入实质阶段,之所以时隔几个月还没有进入正式实施阶段,不是因为资金问题,也不是因为建设难度,而是因为总设计师梁先生被借用到政府部门,进行南华的城市规划建设。

    总设计师都被撬走了,大学的设计当然停滞下来了。不过梁先生一天当做两天用,每天都抽空进行一番设计,目前也快要完稿了。

    林先生跟着周南从瑞士回来之后,也加入了设计的团队。但是让周南苦恼的是,她对大学的设计也没有什么兴趣而是迷上了城市设计。

    大学的整体规划图已经接近完稿,林先生现在加入也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如果她能完成一座城市的整体规划,这种成就感远不是设计几套房子能比得上的。

    原本周南还很担心自己留不住梁先生,林先生夫妇俩,因为等到内战结束之后,这个时候的人们的爱国激情是后世根本不能比的,想拦恐怕也拦不住。

    不过这个问题被蔡老他们直接就解决了。

    因为在南华成立的第三天,就公布了一系列的政府任命名单,梁先生接受了住房改建部副部长的职位,之所以不是正职部长,是因为他也看上了南华大学建筑系院长的职务。

    周南在跟华人学者的见面会上,承诺将会继承国学,但是同时将会大力发展理工学科。目前五百万美元每年的教育拨款,将会有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的比例,都倾向于理工学科。

    除此之外,周南也承诺,以后南华大学接受的社会捐款,也将有一大半拨给理工学科,大力发展科技。

    至于国学科,之所以还能占据一小半的拨款,不是因为教育资源的投入,而是周南答应了来自内地的一些大学者们,将会把这一部分资金用在帮助国内院校教育投入上面。

    因为这个原因,周南才能挽留一部分大师,让他们愿意留在南华任教。

    商人立国,商人治国,除了荷兰,世界上还没有其他国家有过先例。

    不过正因为南华如今的宗主国荷兰就是依靠商人治国的,所以南华的发展也有了许多可以值得借鉴的经验。

    南华穷吗?很穷。现在的南华连一座像样的城市都没有,基础设施近乎没有。这个国家没有一寸合格的公路,也没有电。

    连国家的议会还只是商人捐出来的大院,总理府也不过是一座两层小楼。

    但是南华同时也很富裕,按照人均水平来说南华拥有的财富甚至能排在世界前列。

    现在的南华是整合了整个东南亚的资源,都流向了南华。除了东南亚,从内地也有许多富商因为战争的局势变化,移民来了南华,也带来了大笔的资金。

    从欧美返回南华的商人们,更是在国外赚钱来反哺南华。47年一年,光是这些人就从欧美带回了五亿美元的物资和资金,建设了数千家工厂。

    而现在南华已经正式建国了,除了华人们自己的力量,欧洲的资金和技术也开始源源不断地流向南华。

    就以水电投资为例,瑞士获得了在拉亚山修建一座大型水电站的合同,美国就不依了,他们提出甚至能以更优惠的条件,帮助南华也建设一座大型水电站。

    在北加里曼丹的马利瑙,那里有着比拉亚山更好的建设水电站自然条件,只是因为当地几乎没有开发,所以建设水电站了电也卖不出去。

    现在南华即将进入大开发阶段,再多的电也不够用。所以周南跟潘老他们沟通了之后,答应了美国人的条件。

    虽然明知道美国是想用这种方式来获得南华发展的红利,施加他们的影响力,但是这件事毕竟是对南华有利。

    至于环境保护……在经济没有发展起来之前,谈这个是傻叉。

    君不见英国为了发展,伦敦现在就变成了一座雾霾之城,这可比后世的京城要严重多了。

    58年一个冬天,因为环境污染死去的人有几千人,他们谈过环境保护吗?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经济的红利不仅仅是变得有钱,而是国家综合竞争实力的提升。为了比别人领先一步,一切都是值得的。

    只有等我的经济发展起来了,科技领先了。这个时候,环境保护才会成为遏制落后国家的武器,用来给后面追上来的人设置一些障碍。

    何况南华人少地多,近乎原始环境。现在又确定了工业兴国,商业兴国的基本政策,当然不会在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负面影响。

    你说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影响了当地生物的生长环境,影响了河里鱼的生长。

    周南会坚定地告诉他,一切都比不上南华的富强重要。

    商人立国,商人治国。

    用商人来管理商人,来治理商人,制定出来的政策,比外行制定出来的更合理,更没有漏洞。

    一个国家成立之初,大部分人的心态还是很端正的。加上南华并不是高枕无忧,在南方还有一个人口要多上将近十倍的邻国。

    现在南华又从他们身上咬下了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还有一个三十万人口的大城市,所以要提防对方的反扑。

第一三八章 飞机(迷一样的单身小伙盟主加更)

    周南楞了一下,然后明白了雅尼克的意思,忍不住笑了起来。他从壁炉前面来到了雅尼克的身边,在他身边蹲下,趴在了他的腿上说道:“雅尼克,我们是一家人,这一点不会改变。我没有拉上你一起投资,不是因为想要独自发展,而是因为其他方面的考虑。”

    周南斟酌了一下说道:“因为我没有想过,什么事都要一家人都参与进来。让我们联系在一起的,不是利益,而是感情。以后我们可以成立一个家族基金,盈利都转移到家族基金来,让我们的孩子们,以后也亲如一家。但是事业上也都掺和在一起,我们这一代或许还会有感情,那下一代,最多到了下下一代,就会只认利益了,甚至有可能为了利益翻脸。你说呢?”

    一家人几兄弟都会因为遗产闹的不可开交,更别说周南这种养子了。

    别人不说,就说波尔舍一家。因为获得了了大众在奥地利的销售权,保时捷公司又发达起来了。

    老波尔舍的大女婿和大儿子,现在就在明争暗斗,甚至于第三代继承人现在都互相仇视。

    雅尼克当然知道这些,他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你是真的长大的,考虑问题也更全面了。只是我的心里有点怪怪的,仿佛你不再是我的儿子了。”

    “不,我永远是你的儿子。”周南笑了笑,突然想起来说道:“有一件事我一直没有确定,不过应该是真的。在另一世,有一位叫维拉奥埃利霍夫曼的瑞士女人,一度成为了世界首富。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个人应该是我的妹妹。”

    雅尼克眉毛挑了一下,却没有笑出来,而是疑惑地问道:“如果按照你的说法,维拉应该拥有比你更大的社会资源,她找你应该很容易,但是为什么后来没有找你?”

    周南摇了摇头,苦笑着说道:“她应该是在恨我吧,当时的处境那么恶劣,在她们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却因为自己的冒失,深陷大牢,最后被遣送回国。后来发生了什么事,谁也不知道……”

    雅尼克经历了44年到45年的残酷,他还活着,还属于薄有家资的上等人。在那个时候,都有一种泰山压顶,撑不下去的感觉。

    想到卡洛琳一个人带三个孩子,还是在战争最残酷的汉堡,发生什么样的事都有可能。他打了一个冷战,安慰着周南说道:“一切都是一场梦,如今的霍夫曼家族如初升朝阳,没有什么能打垮我们。”

    周南也坚定地点了点头。“是的,没有什么能打垮我们。”

    父子俩在在冬夜的温暖壁炉旁,对未来又又进行了一番规划。对于霍夫曼家族来说,对于德国来说,48年将会是一个扭转颓势的年头。

    西德的成立,柏林危机,东西对立,都将会对未来几十年的局势产生深远的影响。

    危机是危险,也是生机,更是机遇。

    只要抓住这个机遇,奠定霍夫曼家族的基础,未必不能在德国诞生一个摩根家族。

    ……

    ……

    一个月都没有机会好好锻炼,今天周南围着农场的跑道跑了一圈,三公里,就让周南累的气喘吁吁。

    这种累不是身体机能的累,而完全是肌肉的累,所以休息几分钟,周南就又恢复了活力。

    奥黛丽被周南拉了起床,她比周南还要不堪,三公里还没有跑完,就只能以快走来走完剩下的路。

    休斯这个走了狗屎运的家伙穿了周南的一套华服,他的身高差不多195,比周南高了十三厘米,周南的别的衣服他穿不上,死皮赖脸地把周南的华服穿在了身上。

    他的助理已经出去给他买冬衣了,不过看他对身上这套华服的喜欢,周南很怀疑他会不会再脱下来。

    “约纳斯,这样的天气最适合滑雪,你真的不陪我一起去滑雪吗?”

    对于玩,周南着实佩服这个家伙,这个时代,缆车还没有应用到滑雪运动上来。想要滑雪,必须要先攀登到山顶,然后再滑下来。

    但是他觉得这些没劲儿,还没有到瑞士来,就让人买了一架崭新的贝尔47轻型直升机运到了周南的家里。

    他去滑雪,还专门配备一个服务团队,用直升机把他载到山顶,然后向下滑。

    周南也很想跟他一起去,但是着实没有时间。

    今天星期二了,明天又是瑞士联邦委员会一周一度的例会,这一次,有无数的决策需要周南他们做决定。

    除此之外,周南这段时间还有许多事务没有处理,学术界的应酬,回信,政坛的事务联络,总之今天是别想有空闲时间。

    更重要的是,第三届世界经济论坛还有一个月就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