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欧美当大师 >

第232章

重生欧美当大师-第232章

小说: 重生欧美当大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门学科实际上就是后世的新闻学科,不过这个时代刚刚兴起。

    1922年,沃尔特李普曼写了一本名叫《公众舆论》的书,首次把传播学这个概念与社会,政治联系了起来。

    在美国,许多大学已经开设了新闻学科,不过在欧洲,传播学更多与政治人文联系在一起。卢塞恩大学在人文学科方面一直走在欧洲的前列,去年的时候就提出了要开办一门这样的学科,得到了学校董事会的批准。

    今年秋季将会招收第一届的学生,招收人数只有五个,专职的教授也只有一个。除了新闻传播的教授是从美国招聘的,其他的学科都还要跟人文学科的其他学科学生一起上课。

    奥黛丽现在也是卢塞恩的名人,她的现代舞名气,拍电影的名气,再加上她是周南的妻子,这都给她加分不少。只要成绩不是太差,想上这个大学根本不用找关系。

    周南也要抓紧时间处理好古董的转运手续,返回瑞士了,因为瑞士国会已经连续通过了两个提案,要进行全民公投。

    这两个提案都跟周南有一些关系,为了能顺利通过全民公投,周南也必须回国进行一番宣传活动。

    第一个提案是瑞士移民法案。瑞士从来都不是一个移民国家,对外来移民有着非常严苛的制度和手续。

    二战期间,因为受到****的人太多,瑞士境内最少还滞留了二十万难民。如何处置他们,已经在瑞士国内进行了多次的投票,但是依旧没有一方能占据上风。

    目前的欧洲,也就瑞士和北欧几个国家的情况稍微好一点,这些难民都想留在瑞士,但是大部分人都找不到愿意接受的州。

    瑞士的州权力很大,在内政的许多政策方面,联邦政府根本无法干涉,这就造成了这些人拿不到合法的身份。

    没有合法的身份,就不能有效的管理,这些人对社会的安定影响非常大。

    针对这些人,周南拿出了一套后世新加坡和瑞士的移民政策的综合方法,交给了议会的一些****会,让他们与法院的法官们综合考量,制定出了现在的这套移民法案。

    简单来说,这套法案就是狗眼看人低,看菜下碟。

    首先,瑞士对移民的门槛极高。如果你身无特长,又没有钱,那就就别想移民进来,因为你根本达不到门槛的标准。

    如果你有学问,有技术,没钱,只是一个人的话,移民也容易一点,要是你有一大家子拖累,也会减分不少。

    对于投资移民,门槛更高,并且对于资金的会用还有非常严格的控制,不会让人今天拿了五十万,移民进来了,后面又把五十万花在别处。

    同时,因为二战结束,移民考察期从现在的两年变成了五年,家属移民的考察期最低十二年,最高二十年。十六岁以下的孩子,在瑞士生活一年算两年。

    总之,这是一套苛刻的法案,但是并没有堵死移民的大门。

    为了便于管理这些难民,周南也拿出了一个方案,那就是将国民分成国民,居民以及长期居住者。

    来瑞士上学的学生,因为工作来瑞士人员,都属于第三类的长期居住者,他们没有买房子的权利,但是能享受打工权利,不享受瑞士的一切福利待遇。

    居民可以在瑞士买房,工作,能享受基本福利,但基本福利绝对不够你在瑞士的养老开销。

    而国民可以享受所有的权利和福利,即使退休了,仍然能享受免费的教育,医疗和养老。

    这就不得不提到第二个法案了,第二个法案就是瑞士国民养老法案。

    这个法案在前世,也是47年提出来的,不过后来经过多次修改,才变成了世界第一的养老制度。

    瑞士的养老制度完善与先进绝对是世界第一,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相比。

    首先,瑞士不像北欧国家,以高昂的税收来平均财富。北欧各国的税收最高可以达到百分之六十五,但是瑞士呢?所有的税加在一起,不超过百分之二十五。

    看清,是所有税……

    全世界,除了少数几个免税港和小国,没有一个国家的税有瑞士的低。

    那么瑞士靠的是什么维持国民的高福利生活呢?主要分了三个方面。

    首先是基本养老金,凡是年满十七岁的自立者,都要开设自己的养老账户,从你拿到挣工资的第一个月开始,你个人就必须要缴纳百分之五点零五的养老金。使用你的公司也好,店铺也好,农场也好,都要承担另外的百分之五点零五。

    这百分之十一,组成了你的基本养老金。

    其次,是职业养老保险,职业养老保险是按照你收入的多少,只要超过了瑞士的平均生活保障水平,超额部分就必须要先缴纳养老金再缴税。

    像现在瑞士,每个月两百瑞郎可以维持基本生活保障,那么你收入三百,那一百就要缴纳一部分养老金作为基本养老金的补充。

    而且,缴纳养老保险金是可以免税的。

    第三就是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你可以选择保险公司投保,也可以直接像银行投保,投保方式灵活,同样投保的金额可以免税。

    这里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那就是杀富济贫,不过这个杀富济贫不是强制性的,而是自愿。

    瑞士现在虽然算不上富裕,因为资源缺乏,受到很大的发展制约。但一直以来都是欧洲各国的中立战场。

    不管是一战,二战,还是现在,世界各国有了矛盾都喜欢来瑞士解决。瑞士银行也因为这个原因和严格的职业保密方案发展了起来。

    许多国际贸易,也都通过了瑞士在谈判,所以瑞士普通人现在的生活水平不高,不代表有钱人不多。

    比如周南的家对面,隔湖相望的梅根,就住了三个国家的王室成员,可一点也不穷。

    瑞士推行了一套自愿保险方案,就是有钱人可以通过大额商业保险来保存家产,并且这些资产不仅免税,还具有优先继承权。

    虽然这套保险法案的回报并不高,比一般的商业保险低的多,但是却非常稳定。这也就造成了许多有钱人愿意买一份这样的保险,把家产稳定地传给后代,还不用缴纳遗产税。

    这个时代,瑞士还是有遗产税的,一直到了八十年代,瑞士的保险账户资金超过了五千亿美元,瑞士才取消了遗产税等多项税额。

    五千亿美元,这是一个极为恐怖的数字,因为当时的瑞士人才七百多万,没有一个大城市的人多,但是保险金就有五千亿美元。

    所以哪怕瑞士的银行在商业银行里面排名不算高,但是瑞士保险公司,瑞士再保险集团,一直都是世界各国基金里面的巨无霸。

    瑞士在后世从一个高福利国家,变成了一个保险制度国家,主要靠的就是47年通过的这套养老法案。

    而周南直接将一些需要完善的条款完善,一些现在不能施行的政策也圈定了一个活泛的尺度,让这套法案变的更完善和合理。

    给移民设立高门槛,却又提高国民的待遇,让一些优秀人才被吸纳进来,这就是周南的目的。

    周南现在是瑞士人,当然希望瑞士的发展更好,这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给东印度群岛的那个国家做一个好的榜样。

    他现在积极参政,也不是为了权力,实际上,他只参与了一开始的立法讨论,而没有参与后面的投票议案。

    但是,他要让那些华人看到他在许多政策制定方面的能力,这样他们才会更尊重自己的意见。

    只是这个想法,其他人还都不知道。

    现在谁也不确定荷兰的目的能不能达成,因为爪哇人又开始反抗了。他们以日惹为首都,掀起了新一轮的反抗。

    爪哇人不甘心自己只占据爪哇岛这一小块地方,虽然这里是东印度群岛最肥沃的土地,但是面积却小的可怜。

    不过这一次,没有其他民族陪他们一起战斗了,而荷兰人的军队也直接向他们的城市发起了攻击。

    这段时间,爪哇岛上无数的其他民族的居民都在向其他岛屿逃难,原本有许多舍不得自家产业的华人,也不得不离开了爪哇岛,前往婆罗洲。

    不管是苏联人,还是美国人,英国人,都派出了大量的船只接送难民。

    当然,这不是因为他们的人道主义精神高尚,而是因为东印度群岛的大片区域,已经成为了东西方阵营交锋的另一个战场。

第六十七章 返回瑞士

    周南非常清楚,他可以随便在欧洲事务上插手,欧美各国也需要他提供一些有建设性的提议。但是,他绝对不能插手军事方面的斗争,更别说是东西方之间的斗争。

    这是一条底线,如果他敢越线,那么等待他的可能就是双方毁灭性的打击。

    所以他从来不会主动去掺和这些事,为了避嫌,他也不止一次地自认不懂军事,从来不在这方面提出任何意见。

    发生在东印度群岛群岛的战争,虽然涉及到了自己的同胞,但是周南也闭紧了嘴巴,绝不肯有任何偏向性的发言。

    他唯一能插手的地方,就是在民政方面,这也是荷兰政府允许的地方。

    他甚至以写作的写作的名义闭门谢客,平时除了一些商业方面的客人,也就跟德国的一些学者进行学术方面的交流。

    但是他也一直密切关注着世界各国的反应,以便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

    六月二十三日的爪哇岛起义,也打乱了英国的计划,他们原定于在六月底宣布印巴分治,目前也暂时搁置,准备看一下后续发展。

    在另一世,爪哇人有众多的帮手,但是也只抵抗了五个月。如今,其他各族都不理爪哇人的号召,他们都一心想要建立自己的国家。

    只是靠爪哇人,他们根本抵挡不了荷兰人的进攻。

    不到一周的时间,爪哇岛上的大部分城市和港口又一次全部落在荷兰人的手中。而且,由于华人的不抵抗政策,在华人控制下的三宝垄和泗水,几乎是完整地落入了荷兰人的手中。

    而这两个城市以及周边的将近一百万华人,也都下定了决心,从爪哇岛迁移到婆罗洲去。

    那里将要成立一个华人掌权的国家,目前与荷兰人的关系也相处的不错,最少不会有战争的威胁。

    但是仍然有差不多二十万人留在了这两个地区,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家产都在这里,那些农田,甘蔗田,橡胶园可搬不走。

    整个东印度群岛,有华人大约六百万,其中一半都生活在爪哇岛。当华人建国的消息传开以后,就有一半的华人跨海到了婆罗洲和邦加勿里洞岛,以及纳土纳岛。

    这次战火重燃,大部分华人也都不得不离开了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前往属于自己的理想国。

    哪怕是那些舍不得产业,没有离开的华人们,也都将亲人们送到了那边,这边留下的都是青壮年,保护自己的产业。

    私人财富在荷兰的宪法里面是受到优先保护的,荷兰人也承诺,即使是爪哇人以后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仍然属于荷兰联邦,任何人的财富都不受侵害。

    这里的经济一直都是控制在华人的手中,如果华人全部离开,这里的经济也会崩溃。指望那些土人维持经济的稳定,不过是天方夜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