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统御全球 >

第222章

统御全球-第222章

小说: 统御全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莫斯科已经是德国飞机的轰炸范围了,此时我们在莫斯科的各种企业,为了避免在德军的轰炸中被摧毁,必须尽快搬迁到乌拉尔山区去,并在那里建立我们新的工业基地。

    这样我们就有和德国长久地打下去的本钱,当我们把德国拖入泥潭,就有两个打算,第一是把战争拖入严酷的冬季,另外一个就是等国际形势的变化。

    我估计英美三国绝对不会坐视德国独占苏联巨大的领土和资源,他们一定会从背后对德国插刀,所以我建议斯大林同志立即派出特使到英美去求援。

    我想英美一定会支援同意支援我们很多武器装备,因为英美这辆资本主义国家,非常乐意看到我们红色苏联和德国佬拼过两败俱伤,而他们好坐收渔翁之利,苏联战败,是英美两国最不愿意看到的。

    另外,为了避免我们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我们必须马上派出人到日本去,最好是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哪怕这个条约只是暂时性的,我们也要暂时性地稳住日本。

    我们不是有情报显示,日本已经定下了南下策略,所以我们与日本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应该可以顺利实现,这样咱们就不用担心两线作战了,同时咱们还有一个比较安全的西伯利亚的大后方。

    我的话完了,请伟大的斯大林同志指示我幼稚和不成熟的想法。”

    “嗤嗤……嗤嗤……”

    其余参会的人,在没有斯大林发话之前,连给朱可夫鼓掌都不敢,朱可夫刚才说的策略,从军事到战术,在到外交,都是非常不错的建议。

    在坐的苏军高级将领不是不明白,但他们只能在心里为朱可夫喝彩,朱可夫的意见对不对,只有等斯大林表态赞成朱可夫的意见之后,在坐的苏军高级将领才能为朱可夫鼓掌。

    有斯大林参加的会议,掌声只能属于斯大林,而不是朱可夫,这个无容置疑。

    斯大林狠狠地吸了几口烟,然后看了看在座的人,然后在冷酷地说道:

    “我们是什么军队,我们是苏联红军,我们布尔什维克的军队,我们的战士就应该是死战到底的。

    苏联的革命军队,绝对不允许出现俘虏和逃兵的情况,所有的将士必须与阵地共存亡,谁敢没有命令就放弃阵地就是逃兵,对于逃兵我们要坚决地,无情的镇压。

    同时我们布尔什维克的军队也是不允许俘虏的出现,任何人不想着为国死战,而是选择可耻的投降,那里还是苏联革命军队,所以我们绝对不承认俘虏,所有俘虏的家属全部遣送西伯利亚劳改营,高级将领的家属枪毙流放。”

    “啪啪啪……啪啪啪……”掌声不绝于耳。

    “死战到底,绝不承认俘虏。”

    “死战到底,绝不承认俘虏。”口号声声入耳。

    斯大林一句话就葬送了东方防线290万苏联军队,他们绝对没有撤退的可能了,只能钉死在阵地上。

    如果他们不死战到底,哪么他们的家属就是送劳改营,斯大林想用这种冷酷无情的做法,来达到让所有苏联军队死战的目的。

    历史上斯大林也是这种做的,结果呢?还是有大量的苏军投降,只是希特勒没有很好地利用苏联内部的矛盾而已,以致希特勒最终功败垂成,现在有隆美尔这只蝴蝶出现,不知道斯大林这套残酷的政策,会带来什么效果。

    苏联这次高级军事会议,做出了几个重要的决定,差不多都是朱可夫建议的那几条,斯大林算是全盘接受了朱可夫的建议。

    斯大林这个冷酷无情的枭雄,绝对不是一个庸才,同时斯大林还下达了一个全国******,抽调苏联境内17—35岁的男人参军,苏联这个年龄阶段的男人总数大约为3000到4000万,此时苏联总人口是1。4亿,能用于战争的兵役男女不下5000万人。

    历史上的苏联就有很多的女兵,如果苏联地东方防线真的能拖住德国一个月的时间,苏联就有时间布置北二道和第三道防线,同时英美的援助也应该到了。

    到那时候,苏联就有把战争拖下去的足够本钱,等战争进入严酷的冬季,哪么战局的变化就大了,到时候英美再从德国背后捅一刀,那德国可就真的危险了。

    德国是死是活,其实主动权在隆美尔元首的手里,斯大林和朱可夫看到的外因,而不有去分析苏联内部存在的情况。

    由于斯大林的错误经济政策,比如工农业剪刀差,斯大林的这一政策,让苏联地农民天天吃不饱,穿不暖,甚至还饿死人。

    只要隆美尔元首利用好苏联的内部矛盾,并在苏联实行宽松的民族政策,充分利用苏联人对斯大林政权的不满,完全可以瓦解斯大林的政权的一切反扑。

    隆美尔元首从一开始就在做——给苏联人民自由、尊严、面包、工作。

    斯大林的残暴和错误经济政策,能否引起苏联人民的反噬,让我们拭目以待……

    【兄弟们觉得本章还可以,就随便意思下吧!月票,推荐,打赏,赠送章节等,礼轻人意重。】(未完待续。)

第386章 大西洋宪章

    德国几百万军队,对着苏联一路碾压而来,战争才开始就让苏军付出了十分惨重的代价,这让斯大林非常清楚地认识到了苏军的真实战斗力。

    兵力不占优势,兵员素质也不如轴心**队,武器和科技更不用说了,这种情况下的苏联,要想凭借自己的力量,独自打败轴心国的入侵,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所以斯大林接受了朱可夫的建议,他立即任命苏联驻英美的大使为特使,分别对英国首相丘吉尔和美国总统罗斯福求援,此时的斯大林也顾不得什么颜面了。

    英美两国领导人很快接见了苏联派出的高官,他们才知道苏联此时真是的境况,苏联在德军的闪电战之下,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苏联根本就顶不住德国的闪电战,差不多是一边倒的战斗,如果此时英美两国不搭理苏联,苏联怕是坚持不了几个月。

    丘吉尔和罗斯福都感觉到了,如果等德国彻底击败苏联之后,那时候说什么都已经晚了,现在必须给苏联援助。

    英美两国的国家领导人都知道,一旦德国消灭了苏联,轴心国再获得苏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矿产后,哪么轴心国的下一步就是掉头横扫英美两国了。

    英美不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吗?当然明白,不要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首脑都是白痴,那是种花家的在瞎吹。

    只是这些帝国主义国家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帮苏联可以,但现在直接出兵和德国作战不可能,德国此时还没有和苏联打得两败俱伤呢。

    当英美两国的领导人接到苏联的求援之后,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用武器装备去援助苏联,武装弱势一方的苏联,让他们去和德国拼得两败俱伤。

    那英美什么时候出兵参战最有利呢?当然是德国与苏联打得两败俱伤,筋疲力尽的时候,最好的情况就是最后一个轴心国士兵打死最后一个苏联士兵。

    然后英美两国每个国家出兵一人,消灭掉那仅剩的一个轴心国士兵,这样英美两国就可以瓜分胜利果实了,当然这只是英美两个帝国主义国家的美好愿望。

    丘吉尔和罗斯福于苏德战争爆发后9天,两国首脑于1941年5月30日,在大西洋北部纽芬兰阿金夏海湾的奥古斯塔号军舰上举行大西洋会议,并签署了《大西洋宪章》。

    该文件全文共8条,宣布两国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不承认轴心国通过侵略造成的领土变更。

    尊重各国人民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恢复被暴力剥夺的各国人民的主权,各国在贸易和原料方面享受平等待遇,促成一切国家在经济方面最全面的合作,摧毁纳粹暴政后重建和平,公海航行自由,各国必须放弃武力削减军备,解除侵略国家的武装。

    大西洋宪章提出的对轴心国国家作战的目的和重建战后的目标,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一般原则,对于国际反轴心国统一战线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但是“机会均等”、“海上自由”等内容有利于美国战后与英国争夺势力范围,取得世界“领导地位”。

    大西洋宪章中也反映出英、美存在争夺殖民利益的矛盾。美国依仗其经济实力而极力强调把“机会均等”、“海上自由”的原则塞进宪章。

    这反映了美国要争夺英国殖民地的心情,同时大西洋宪章实质标志就是英、美两国在反轴心国基础上的政治联盟。

    斯大林当然最希望出现这样的反轴心国同盟,苏联现在已经是岌岌可危,摇摇欲坠,如果英美两国在不伸出援助之手和直接参战,苏联根本挡不住德国的钢铁洪流,就连把战争拖入寒冷的冬季都不可能。

    这种情况下斯大林连忙表态,自己完全同意和支持《大西洋宪章》。

    《大西洋宪章》一签订,丘吉尔就急不可待地在英国伦敦召开了会议,时间是41年5月1日,美国,英国、苏联、比利时、卢森堡、荷兰、南斯拉夫、波兰(流亡)、捷克斯洛伐克(流亡)、希腊(流亡)、挪威和法国等参加了会议。

    共有二十一个国家和地区加入了《大西洋宪章》组织,这个组织也叫《大西洋同盟国》。实际上,《大西洋宪章》已成为这些国家的同盟条约。

    此时的美国还是没有对轴心国宣战,因为《租借法案》让美**火商大发其财,也让美国从幕后走了出来,这个《大西洋宪章》又让美国走上了主席台。

    走上主席台的美国,不等于美国就会立即宣战和参战,美国一定会综合评价,那种情况下获利最多,那个时候,美国才会宣战和参战,这是美国这个资本主义国家本质决定的。

    至少美国已经表达了自己反对轴心国的明确立场,这就是丘吉尔想要的,丘吉尔也知道,现在就要求美国派大兵去和德国血拼,那绝对是不现实的,这下丘吉尔放心了。

    支援武器弹药给苏联这个是必须的,就连吝啬的美国,此时也变得很大方了,直接送给斯大林一个航空师的p40战斗飞机,两个装甲师的坦克。

    斯大林可不管美国的飞机是不是拿到苏联战场来检验的,只要是武器装备,斯大林是来者不拒。

    英国通过北海给苏联送武器弹药很方便,丘吉尔为了让斯大林能够坚持下去,也大量地赠送武器弹药给苏联。

    美国给苏联的援助是通过白令海峡,送到西伯利亚的海参崴,再通过横贯苏联的西伯利亚铁路,把美国的援助用到莫斯科。

    英国对苏联的援助,容易遭到德军潜艇的偷袭,而美国给苏联的援助就安全得多了,德国的潜艇根本无法在白令海峡作战。

    不管德国潜艇如何的厉害,德国的空军如何轰炸,英美两国都有强大工业制造能力,只要苏联愿意和德国死磕,英美两国就有数不清的武器装备援助给苏联。

    战争是在苏联的国土上打,打烂的也是苏联的坛坛罐罐,死的也是德国和苏联人,英美只需要援助苏联一些武器装备,就可以达成自己的战略目的,英美何乐而不为呢!(未完待续。)

第387章 法西斯帮凶

    隆美尔元首此时正在柏林的办公室里面接见一个历史上颇具争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