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贞观帝师 >

第715章

贞观帝师-第715章

小说: 贞观帝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多时,许敬宗便到了夏鸿升家里。

    果然见夏鸿升正坐在桌前,见他进来,站起了身来。

    这个举动让许敬宗更是心下激动难耐。

    “呵呵,许大人,快快请坐。”夏鸿升笑道。

    “下官拜见夏少师!”许敬宗很有礼数的过去行礼,然后等夏鸿升坐下来之后,自己才坐下。

    夏鸿升一摆手,旁边的下人便开始上菜了。

    只有二人!许敬宗心中又更加兴奋。

    果然,酒菜齐全之后,就见夏鸿升率先端起了酒杯,说道:“呵呵,先恭喜许大人了。”

    许敬宗心下一跳,暗道一声,果然!

    面上却不动声色,端起酒盅饮下一盏,问道:“夏少师为何会有此番言语?”

    却见夏鸿升面上带笑,手下一番,从袖中摸出一张信封来,一边递给许敬宗:“许大人且看这是什么。”

    许敬宗一愣,连忙双手接过信封,抽出来之后迅速展开,面上神情却是一惊,又连忙抬头看向夏鸿升。

    “这……”许敬宗激动不已:“这是陛……陛下……”

    “不错。”夏鸿升说道:“这是陛下亲笔写给许大人的信。陛下知道,许大人在泾阳委屈了。新法施行,大功一件。陛下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迟迟没有动静,不是忘了许大人,而是时机未成,陛下的计划还没有实施完。”

    许敬宗激动的低头看起来,夏鸿升心中窃笑。

    那信是他请李世民写的,就是为了哄哄许敬宗。许敬宗此人很有能力,但是人格不行。

    不得不说,施行新法能有这般成效,许敬宗在中间起了很大作用。眼下新法施行一年多,成果只有夏鸿升和李世民二人知道,还未公布。准备在看两年,若是每年都是如此,那所有人便无话可说。

    夏鸿升还需要许敬宗发挥能力,给他干活,稳固新法,实行教育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和事务,因此得给他些甜头和念想,让他甘心继续在县丞这个小位置上面干活。

    信里面的内容,也无非就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你做得很好,朕看好你,也记得你的功劳。但是朕的计划还没有实行完,暂时还得继续委屈委屈你,让你忍辱负重。因为朕信得过你的能力,觉得只有你才能将这些事情做好。你放心,等一系列的计划都完成之后,肯定不会亏待你之类的话。

    许敬宗将信看了又看,激动道:“承蒙陛下如此信重,微臣就是受些委屈,那又何妨!”

    说罢,当即起身朝着长安城的方向拜了又拜。

    “许大人,除了这封信,陛下另有东西,让我转交给许大人。”说着,夏鸿升又是手中一翻,摸出一枚玉珏来,一边递给许敬宗,一边说道:“这是陛下身上所带之物,陛下令我转交给许大人,再给许大人带句话陛下说,这枚玉珏给许大人,让许大人知道陛下没有忘记许大人的功劳。另外,也让许大人谨慎小心,处置事务时,做的如这枚玉珏般干净,不留瑕疵,不被那些人抓住把柄。”

    许敬宗慌忙站起身来,弯腰下去躬身行了一礼,双手捧过那枚玉珏,道:“微臣多谢陛下提醒!定然洁身自好,做事滴水不漏,断不教那些士族抓住一丝把柄!”

    “呵呵,许大人,快收下罢!”夏鸿升笑道:“来,来,快快坐下!许大人能得陛下如此挂念,我也是吃了一惊。当今朝中,除了大家都知道的那几位,其他人,我还真没有见过谁能让陛下如此放在心上的。看来,日后许大人定然是前途无量啊,哈哈哈哈……”

    “全赖陛下圣明!”许敬宗朝长安的方向拱了拱手,又对夏鸿升行了一礼:“也多亏是夏少师提携啊,不然,在下岂能得陛下如此信重?”

    夏鸿升笑了起来:“来,吃东西!咱们边吃边说。新法乃是陛下计划当中的第一环,许大人做得很好,陛下十分满意,倍感欣慰。陛下说,因许大人之功,眼下总算是可以开始第二环了!”

    “夏少师请讲!”许敬宗很是振奋,说道:“下官定当竭尽全力,绝不叫陛下失望!”

    “好!不愧是许大人!”夏鸿升笑道:“这第二环,乃是教育体制改革,此举若推开,能从根本上消除士族的影响……”

第1131章 地主家也没余粮啦

    夏鸿升忽悠了许敬宗继续给他干苦力,心里顿时就觉得轻松了许多。

    许敬宗的能力他还是信得过的,若是此人没有心术不正,单凭他的能力绝不亚于马周。可惜,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许敬宗的性子,怕也是难改。

    若非如此,夏鸿升倒还真愿意举荐举荐他。

    有了这些准备和吹风之后,就要召开一个真真正正的会议,来宣布此事了。

    由县衙牵头,发出了函本,泾阳县内所有的书院、山长、教席先生,全部都召集到了泾阳书院的大礼堂中开会。

    夏鸿升也令人做了个大红红的横幅,贴了大字挂到了顶上泾阳县第一届教育工作会。

    会议上,杨县令首先讲话,总结了近几年泾阳教育工作所作出的成绩,夏鸿升在讲话,宣布了教育体制改革的事情。最后,由许敬宗将具体的种种细节仔仔细细逐一做了讲解和解释。

    杨县令在泾阳干了这么久,是看着夏鸿升的种种举措在泾阳实施以后的好处的,对于夏鸿升,早已经是打心底的佩服。

    夏鸿升在忽悠许敬宗之前去找他吹风此事,他自然是没有二话。

    且,泾阳县如今已经普及教育,改革了教育体制,对于泾阳县眼下的学子来说,只不过是换换学校名字,意味着多上几年而已。再加上这些学校的教席多数都是泾阳书院的学子出身。故而宣布之后,在泾阳县内推行起来,并未有什么阻力。

    真正的阻力在外面,在于听说了泾阳的举措之后,害怕推行开开,触犯自己的利益的那些人。

    会议的时间很长,整整持续了一天,连中午饭,都是书院食堂送去的,直接在礼堂里面吃了的。

    第二天一早,一场风风火火的改革,就在泾阳开始了。

    首先,原本普及教育的时候,修建起来的那五所书院全部改名。泾阳县城中的那一所书院,更名为泾阳县第一小学,其他分别为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小学。

    接着,五所小学当中,各自都单独分出两院,筑墙与小学隔开,另起炉灶,相应的起名为泾阳县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幼儿园。

    办学狂魔夏鸿升以修建职业学院为借口征的地中,当中一所新的学校已经将近建成,正是泾阳县第一初级中学。仍有两所正在修建,距离完工还远,却是日后的泾阳县第一高级中学,以及日后的泾阳书院职业技术学院。

    现在还没有人上高中,甚至连初中都还不一定有人上。

    夏鸿升知道,人们的知识拖欠的太多,不是一下能补得过来的。泾阳有许多人,年龄已经可以上高中了,可是知识不一定比一年级的幼童多。夏鸿升也想在刚开始的时候,开放入学,只要想学,管你几岁都能入学,哪怕从一年级开始重新补呢。可惜,学校有限,条件暂时还不允许。

    夏鸿升只能狠狠心严格按照年龄入学,从贞观十年算起。贞观十年以前的,统统不算数。想学就只好等等,等待日后继续教育。

    看来还得继续建学。

    夏鸿升叹了一口气。小学暂时够用了,初中,眼下还没几个人能上,不过至少也还得再建一座备着。高中,除了眼下正在修着的,还得一所。继续教育学院,也是一所,还得能接纳许多人才行。

    这么一算下来,夏鸿升倍感压力山大。

    地倒是不缺,泾阳还有许多地,大不了距离县城远一些,也是可以的。

    关键是钱啊!

    泾阳书院虽大,名义上却还是一个私人书院。是个纯砸钱的地方,夏鸿升挣的钱大头都花进去了。

    还要往铁路上砸钱,修的第一条铁路,肯定是拿钱买经验,也是一个大头。

    再加上现如今正在进一步修缮的初中,和正在兴建中的高中、职业学院,哪一个不得投钱?

    地主家也快要没有余粮啦!

    挣钱!还是得挣钱!而且还要挣大钱!

    夏鸿升一拍桌子,他妈妈的,本公子为大唐做了这么多,皇帝不得给本公子开几条财路来?

    “来人,随便喊几个人过来!”夏鸿升一声暴喝。

    外面的家丁一激灵,连忙跑出去,左右喊了十多号人匆匆就过来堂外听令了。

    夏鸿升大步走了出去:“我问你,喝奶粉了没有?”

    “回公子,小的没舍得喝……”被问的家丁弱弱的答道:“想着歇息的时候回去送给老娘……”

    “你呢!”夏鸿升换了个人,又问道。

    “小的,小的也没喝……”那人见夏鸿升一脸杀气腾腾,顿时也弱弱的答道:“想着旬假的时候带回去捎给弟弟妹妹……”

    “你们是不是都没喝?”夏鸿升一眼扫了过去。

    “公子,小的喝了!”

    “公子,小的也喝了!”

    见有人喝了,夏鸿升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区区几口奶粉,带回去不嫌丢脸。本公子是那么小气的人么?本公子下令,管家给了你们多少,都给我自己喝了!随后在做出来,每人发五瓶带回去!”

    说罢,不等众人欢呼,夏鸿升又问喝过的人:“拉肚子了没有?”

    众人摇了摇头。

    “有甚子不适没有?”夏鸿升又问。

    众人继续摇头。

    “好!”夏鸿升打了个响指,转身走了。

    回去屋里,拿出来原本给李家三兄弟留着的六瓶奶粉,叫齐勇去找了个食盒装进去。

    “齐勇,随本公子去长安一趟。”夏鸿升道:“本公子要去要钱!”

    “好嘞!”齐勇得令,立刻去备好马车。

    马车拉着夏鸿升,飞快的奔向长安,不多时便到。

    “公子,长安已到,咱们去哪儿要账?”齐勇在外面问道。

    “不急,先回家里,我得准备一些道具。”夏鸿升吩咐道。

    齐勇赶了马车,奔回长安的宅邸,夏鸿升一下来马车,就让齐勇去叫厨子来见。

    “公子,小的拜见公子!”厨子屁颠屁颠的跑来了。

    夏鸿升点了点头,立刻吩咐:“去,给我做一碗稀面糊,搓一碗菜叶浆,挤一碗生羊奶,再挑俩不太熟透的柿子,揭了皮去了核儿,挤到碗里!”

    “啊?!”厨子一懵,登时傻了眼儿。

第1132章 忆苦思甜

    厨子虽然懵比,但还是照着夏鸿升的吩咐将东西都准备好了。

    一一端到了夏鸿升的面前,夏鸿升瞅瞅面前的几大碗东西,拿起了勺子来,依次各尝了一口。

    “不行,回去重做!”夏鸿升放下了勺子:“面糊里不要放糖,菜叶浆里面不要放盐。这四样东西,里面什么都不用放,任凭它越难吃越好。”

    “啊?!”厨子又懵了。

    “快去!”夏鸿升摆了摆手:“愣什么愣!”

    厨子心里暗道公子今日也不知道是咋了,只得又回去灶火,照着夏鸿升的吩咐,重又准备了四样,自己先盛出来少许尝了尝,顿时一脸的苦涩真难吃啊!

    重又端给了夏鸿升,夏鸿升尝过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