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贞观帝师 >

第713章

贞观帝师-第713章

小说: 贞观帝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孩儿们已然考虑到了。”李承乾上前说道:“故而,孩儿们想着我们几个先自行筹备资金,以夏少师私人的名义,先修一条从长安到洛阳的铁路。等这条铁路修成了,我们也从中得到了经验,完善了可能出现的问题之后,这条铁路就能体现出它的价值。一旦它的价值得以体现,证明了它是好东西,孩儿想,来自朝中和民间的阻力就会少了不少的。”

    李世民沉吟道:“这个法子倒也不错。百姓当中,有如此见识的人毕竟不多。就算是朕,若非是几年前就听贤婿讲过,亦会以为这东西是何方妖物了。的确不宜贸然直接以朝廷的名义修建。等到百姓们,还有朝中……呵呵,等他们看到了实打实的好处,想必便不会再有害怕的心思,说不定,反而会请求朝廷多修几条了。朕看报纸上面可以多宣传宣传嘛,也尽可能的减少百姓的疑惑,减少阻力。等百姓看到铁路的好处,朕再以朝廷的名义下令修建,便是水到渠成了。”

    “这么说,父亲您是准许了?”李承乾问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修一条这样的铁路,只怕代价也是不小的。这样,朕从内库里拨出一些钱来,以……恪儿的名义,也投入到里面。再者,修路过程中若有所需,朕会让有司大开方便之门。不过,修路的时候,也须处置好百姓,尽量不要引发民怨。”

    “多谢父亲!”李承乾大喜,立刻躬身行礼。

    “陛下圣明!”几个大佬的马屁也随着过去。

    说话间,火车前面已经传来呜呜的声音,只听得“咣当、咣当”的声音越来越快,众人只觉得身子一倒,继而就见外面的景物开始倒退起来。

第1127章 书院改革

    “呜呜呜”汽笛声响起,传彻了很远。

    “哐当哐当哐当……”车轮飞转,发出连续不断的声音。

    窗外的景色不停的向后而去,李世民坐在座位上,伸头看看车窗外面,又回头看看自己面前桌子上的水杯,再看看对面坐着的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不错,这火车跑起来稳,比马车稳多了。”

    “铁路的运输量极大,几列火车,就足以运送数十万民夫才能运送的东西。”长孙无忌捋着胡须:“倘若日后铁路能如同现如今的官道一般遍及大唐各地,那才真是叫一个四通八达了。”

    李世民频频点头,之后又叹了口气,说道:“朝中有些臣工,这里……”李世民抬起手指点了点太阳穴,苦笑道:“也太旧了。若是朝中臣工都如泾阳书院的学子一般,那这件事情又何须这么麻烦。”

    “毕竟多少年,多少辈都是这么过来的,猛一让他们都改变想法,也是快不来。”长孙无忌答道:“若非亲眼所见,又常随陛下开阔眼界,臣保不齐也会因循守旧,同他们一样。”

    李世民点头叹道:“说得在理啊。朕也知道,这不是一时半会能扭转过来的。可眼见这些对大唐大有脾益的东西不能马上推行开来,朕心里急啊。”

    夏鸿升等人坐在旁边,相视一眼,都笑了起来。

    李世民在猎场待了一天,坐了好几趟火车。看到火车不用掉头,前后两个车头,众人也不禁叫绝。

    自然,也见识了将十万斤土石用布袋装住放入货厢里面,满载之后的火车,更是眼中一片明晃晃的。

    这东西吓人啊!

    李世民不禁生出了一个自己都觉得大的可怕的幻想来一条条的铁路从大唐的各道延伸出去,阡陌交通,延伸到辽东,延伸到林邑,延伸到西域,延伸到波斯,延伸到大食……谁敢不符?十万大军坐上火车就去,这才需要几列?怕什么路远后勤不至?够十万大军用的后勤,才有几个十万斤?才用得了几列火车?大不了开它二十列火车过去,后勤什么都有了!

    还不用征调民夫!只要雇人装车卸车就行了!

    征伐辽东,用了十万大军。

    往幽州和前线运送粮草与后勤所需的民夫,却征调了二十万人!

    若那时候有了这火车……

    他脑子里面还回荡着今日李泰的一句话:“未来,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升级,八十年内,蒸汽火车的速度有望达到时速一百三十公里,即一个时辰二百六十公里,即使说,一个时辰能跑五百二十里里地!”

    一个时辰五百二十里地!那岂不是相当于一个时辰基本上就能从长安到洛阳打个来回了!可惜啊,朕是等不到眼见那般情形了。

    一日里面,李世民的心情几番起伏,离开之时,更是下令调来了特战队员和宫中禁卫一起里一层外一层的将这里保护了起来。

    回到了宫中,李世民也很久没和自己的儿子一道吃过饭了,因而便留了李承乾三人,又留下了夏鸿升。一起吃个饭,顺便商量了一番修建试验铁路的事情。

    李世民知道这东西的好处,自然是一路大开绿灯。让夏鸿升回去做个预算,然后一人两份分作五份,夏鸿升,三兄弟,还有他自己。不过,他出的钱明面上放到了李恪的名下。然后让李恪前去主持修路大小事宜。

    一场其乐融融的晚饭过去,众人也各自告退。只有夏鸿升留了下来。

    三兄弟知道夏鸿升另有事情,也不多问,径自告退离开了。

    “岳父大人,小婿还有一件事情,要禀告岳父大人。”用膳之后,李世民嫌热,便同夏鸿升一道出来,冷风一吹,打了一个激灵,正听见夏鸿升这话。

    “看你迟迟不去,便知道你还有事情。说。”李世民道。

    “小婿准备改革书院了。”夏鸿升对李世民说道:“确切来说,是改革整个泾阳县的教育体制。”

    “教育体制?”李世民摸摸下巴,怪不得今日里看火车的时候,这小子有事儿没事儿的走神不说,还时不时一副若有所思的神色,敢情是心里有事。可见在他心中,这件事情比火车更大。

    夏鸿升点了点头,开始背书:“所谓教育体制,乃是教育机构与教育规范的结合体、统一体,它是由教育的机构体系与教育的规范体系所组成。所谓教育的机构体系,就是自上而下实施教育的机构,所谓规范体系,便是这些教育机构应当以何种规范来进行教育。”

    “说人话。”李世民淡声一句,他早已经习惯夏鸿升嘴里面吧唧吧唧说出来一大堆听不懂的话来了。

    “是。”夏鸿升点头道:“就是说从上到下各级学校如何设置,还有这些学校应该以什么样的形式,遵从什么样的规范来进行教育活动。总合到一起的国家制定的教育政策,就是教育体制。”

    “泾阳县不是已经开始实施普及教育了么?”李世民问道:“你还要如何改?”

    “正是因为泾阳已经实施了普及教育,故而才要改。”夏鸿升说道:“改,是为了更好的进行普及教育。也是铺开一条路子。”

    “岳父大人,现在虽然有些地方已经推行了普及教育,但是究竟如何教,教什么,谁来教,却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教育体制改革,就是为了解决这三个问题。咱大唐现如今的教育体制,是国子监为管理机构,但实际上,国子监并没有完全起到管理的作用,对于各级各类学校,它没有规定你应该教什么,应该由谁来教。另外,虽然有科举,但是终究还是士族举荐更为主要。且学子们开始学习的时间不一,学习的内容也不一,只是片面而单薄。小婿的教育体制,就是要规定,但凡到了几岁,就该进入什么样的学校,就该学习什么样的东西,学到一定的层次之后,就该如何进行下一步的学习或人生规划。扫除年轻人中的文盲,使他们都变成对国家,对大唐有不同作用的,有用的人。”

    (唉,夏天了,大家吃东西可千万要注意。昨天晚上石肆九点多开始拉肚子,肠子剧痛,上吐下泻,喝着盐糖水还是给拉脱水了,半夜送到急诊输液。大家可千万不要乱吃东西啊tat)

第1128章 教育体制改革

    “具体要如何搞?”李世民问道。

    “小婿构想,将一个人受教育的阶段,以年龄为划分,分成不同的学段。”夏鸿升对李世民说道:“第一个,是学前教育阶段,实施教育的地方是幼儿园,所受教育者,乃四岁至六岁之间的孩童。这一阶段的教育,是为了让孩童养成良好的习惯,刺激他们头脑的发育。孩童时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李世民沉思一下,说道:“朕看你庄子上的幼儿,的确要更灵动一些,习性也不错,莫非就是在幼儿园中所学?”

    “正是。”夏鸿升说道:“从小养成好的习惯,终生受益。打下好的基础,更是受用无穷。此阶段学制三年。”

    “继续说。”李世民说道。

    “六岁之后,孩童离开学前教育阶段,进入初等教育阶段。此刻负责实施教育的地方,小婿起名叫小学。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孩童开始接受真正的知识的学习。初等教育,即是基础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打下文化知识基础,和作好初步生活准备的教育。此阶段学制五年。完成五年学习者,已经初步具备生活的能力,会认字,会写字,不再属于文盲。”夏鸿升继续说道:“但是也仅止于此了。”

    “就似你庄子上的学堂。”李世民说道。

    “是。不过,小婿庄子上的学堂并没有分的太细,日后学堂将会再分出一个阶段。”夏鸿升继续说道:“这个阶段在初等教育之上,名曰中等教育。中等教育分作两种,是在初等教育基础上继续实施的中等普通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实施中等教育的各类学校为中等学校。其中,普通中学是其主要部分,担负着为更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以及为国家建设培养劳动后备力量的双重任务。而中等专业学校,则主要以技术为教育内容,担负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培养中等专业技术人员的任务。普通中中学的学子,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各方面的更深一步的知识,为日后接受更高一等的教育打下基础,是于初等教育一脉相承的,依据知识的深浅,分作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学制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而专业中学,则是学习某一种专门的具体的技术,毕业之后,就可以直接到相对应的岗位上进行工作。”

    “就是如铁匠、船匠……各种工匠之类的。”李世民问道:“这倒是极为有用。”

    “不错,职业教育应当重视。”夏鸿升点头说道:“经过中等教育的分化,一部分人通过职业教育进入了社会,从事了更方面的不同工作。另一部分人接受了普通中等教育,升入了更高一级的学府,开始接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继中等教育之后进行的更高层次的教育。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为,小婿将其统称为大学。高等学校具有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比方说现在的泾阳书院上满六年的人,就属于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小婿准备改革的另一个重点,就是将泾阳书院划分学段。将属于中等教育的部分还给中等教育学校,而专门进行高等教育。这一部分,学制为四年。四年之后,有更高层级的研究和学习,就相当于现下书院的五六年级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