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贞观帝师 >

第433章

贞观帝师-第433章

小说: 贞观帝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李世民看着眼前,夏鸿升手中捧着的那一匹绢布。

    “这是天下。”夏鸿升举起双手,将那匹叠着的绢布捧到了李世民的面前。

    “朕已然坐拥天下。”李世民沉声说道,语气里按捺不住的傲然和睥睨:“四海四方!”

    夏鸿升笑了起来:“陛下说的天下,是这个大唐。微臣说的天下……”

    夏鸿升腾出了一只手来,高举起来向上指着:“是这天底下!”

    李世民眼中一凝,不知怎的,下意识的退后了一步。

    夏鸿升后退几步,拉住那匹绢布,两手用力一抖,绢布展开,足有将近一丈长宽的一面绢布,就这么摊开在了李世民的面前。

    那是一面地图!

    上面画的,是李世民见所未见的东西!

    线条曲蜒,标记的密密麻麻。

    蓦地,李世看到了一个字,心头一抽,两眼猛然一凝!

    唐!

    四周有一些曲折的红线,勾勒出了它的形状。

    大唐!这个在他眼中拥有四海四方的天下,在这张地图上,竟然连十之一分也不到!

    大唐……居然这么……小?

    “这……夏卿,这……”李世民惊讶的失神了,他从来不知道,从来没有想过,在大唐之外,居然还有如此的广博。

    夏鸿升看着李世民,相信他此刻的这份吃惊,这份失措,恐怕连他在面临杀死亲兄弟的抉择的时候,也都没有过。

    夏鸿升静静的等待着李世民,等待他从这震惊和失措中镇定下来,恢复过来。他丝毫没有吃惊于李世民的反应。在一个认为脚下的这片土地就是全世界了的时代,夏鸿升很清楚一个人见到了这个世界完整的样子之后的震惊。

    那已经不是震惊,而是对其世界观的颠覆和重塑。

    良久——真的是很久,久到外面的天色都暗了下来。

    “夏卿……”李世民似乎艰难的咽下了一口唾沫,才说出了话来:“可否……给朕说解一二……”

    夏鸿升点了点头:“陛下可教太子及诸位皇子前来,容臣为陛下及太子讲解一堂‘地理’课。”(未完待续。)

第622章 井底之蛙,坐井而观天

    “这是西域……这里是波斯……”李世民低头在那张地图上面辨认着:“再往西,这里只怕就是大秦?”

    “大秦在更西边的这里。”夏鸿升在地图上指了指拜占庭帝国的位置,对李世民说道:“咱们大唐的间谍如今已经足至大秦。陛下所指的位置,目前尚属于波斯,不过,依微臣看,再过两年,就要分割出去了。具咱们的间谍回报,这里出现了一个宗教,叫******教,它的教徒称作******,其宗教领袖正带领教徒趁着波斯与大秦之间的相互攻伐而崛起,而波斯已然是强弩之末,犹如秋叶,如今只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但这支宗教军队却正是教派初立,生命力旺盛的时候,却如春草。宗教信仰令这支军队无比团结,战斗力极其强大,绝不容小觑。也是如今这么一整块大地上面,唯三能同咱们大唐军队有一挣之力的军队之一。不出两年,波斯就会在这些******的进攻下败落乃至于灭亡。******教是一个扩张性极强的宗教,为了传教,可以不惜一切的发动圣战,向四面扩张。波斯一亡,其必继续东进,而西域诸国在其面前不过土鸡瓦狗,最终,他们会到达大唐西边的疆域,届时,大唐同其必有一战。”

    “什么?”李承乾惊呼一声:“他能从波斯一路打到咱们大唐?这中间可是万里之遥,如此长距离的奔袭,岂不是兵家大忌?”

    夏鸿升摇了摇头:“不,并不是这样。这股力量,在是一个国家之前,其先是一个宗教。所有的宗教,传教都是第一位的。只是这个宗教传教的方式有些不大一样。它通过征伐和占领来传教。教徒基于共同信仰的团结和狂热,是这股力量之所以疯狂而强大的根源。”

    李世民盯着地图看了看,长叹一声,说道:“《庄子》有云: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今朕何不若井底之蛙,坐井而观天!”

    “陛下,不可如此来论。”夏鸿升摇了摇头,说道:“之前,咱们大唐有突厥这个巨大威胁,所以我们理应将眼光聚在大唐周边,这样才能专注于大唐自身的发展和强大,专注于大唐的主要威胁,而不受到其他的扰乱。所以那时候,这份地图微臣也并未拿出来。而今,突厥既灭,周边再无能与大唐比肩者,林立之国皆对大唐俯首称臣,难免会令陛下松懈。所以,就是时候将这份地图交给陛下了。”

    “是啊!朕还不能松懈!”李世民低头看着那面世界地图:“这天下竟然是如此之大,这四海居然是如此之广!这世上仍有可比肩大唐之劲敌,朕绝不能松懈!”

    “陛下英明!”夏鸿升笑道:“不过,陛下也无需过于忧虑,咱们大唐已经领先于其他地方太多了,而且咱们大唐的各种技术仍旧在不断的改良和进步,会不断的领先下去,并将领先的差距拉的更大。只要咱们大唐国内的后勤供应能够跟得上,不至于拖垮了经济和百姓,那咱们大唐的军队目前来说几乎是无敌的。”

    “方才,夏卿所言,有唯三能与大唐军队比肩之军队,在哪里?”李世民盯着地图,目光很是狂热,那神色让夏鸿升想起来了李世民谋划突厥时候的样子。

    可能李世民跟毛爷爷是一类人吧?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

    只有面临威胁能够令他们感受到激情,只有消灭威胁能够令他们感受到乐趣。

    “这里,这里,还有这里。”夏鸿升手一挥,在地图上面用指尖画了三个圆圈,说道:“这里,这块大地的最西边,这些地方并非是一个国家,其类似于春秋之时分封割据,这些人善于联军作战,其也是宗教国家,信服一种基督教,因为宗教标志乃一十字架,故而其联军又号称十字军。这些十字军也是宗教军队,故而十分狂热,加之此地之人普遍高大壮硕,因而战斗力极强。”

    现在虽然距离十字军东征的年代还十分遥远,但是夏鸿升为了给李世民树立威胁和忧患意识,故而这么说了。

    “十字军……”李世民沉吟了一下,又说道:“下一个呢?”

    夏鸿升手指东移,又说道:“此地,便是咱们说的大秦。原本这一整块土地都属于一个国家,名曰罗马帝国。而后罗马分裂,西边就是方才所言,而东边,就是这个国家,东罗马帝国。此国三百年前立国,如今正值鼎盛。其国中之族,自号罗马人,数千年历史之悠久,文明之繁盛,技艺之先进,绝不亚于我华夏人。不过同波斯长久以来的战争,导致了它开始渐渐走向了下坡路。不就,他也会成为那些******们的目标。他也是那些胡商们西行的终点,从咱们大唐带去的货物,会在此国集散,传往更西边。希腊火,就是此国制胜之法宝。不过,比之大唐的汽油,却又相去远矣。”

    “东罗马帝国,朕记下了。”李世民点了点头:“下一个?”

    “这里,就是方才臣所言之******教教徒兴盛之地。其宗教领袖率教徒征战,如今依然是波斯西边最强大的政治、宗教和军事力量,其号为大食。”夏鸿升对李世民说道:“也是此三者之中,必定最先与我大唐发起冲突与争端的一个。”

    “大食!”李世民两眼灼灼,紧紧的盯着地图上面的阿拉伯半岛,目光在地图上来回了半晌,忽又指了指地图上的美洲大陆,问道:“重洋之外,这里呢?”

    夏鸿升伸出指头画了一大圈:“此皆无主之地,其上唯野人而已。不过……”

    夏鸿升又将手指移到了两块土地的衔接之处,往下画了一大圈,说道:“此地尤为神奇,广而无人,林木丛生。沿此山脉,有诸般粮食菜蔬之作物,皆可易种而高产,尤以土豆、番薯、玉米,此三种为最,适应性极强,山野平原皆可种植,且产量极高,绝不亚于占城稻!”

    “什么?!”李世民又一次倒抽了一口冷气。(未完待续。)

第623章 打铁先须自身硬

    “这正是我欲令陛下占据林邑同倭国之地的缘由。”夏鸿升不顾李世民的震惊,对李世民说道:“这一片土地,当今世上所知晓之人,已经唯余陛下,太子与微臣三人。大唐欲万世永昌,最先要保证解决的,就是百姓的口食。此地之粮食菜蔬作物,凡数百余种,若能得入大唐种植,则可使大唐不再缺粮,再无荒年。而欲得这些作物,就要想办法去到这片土地上。而要去往这片土地,只有两个办法。”

    “海船?”李世民看了看地图,说道:“可此地距离我大唐之间何止数万里,焉能有海船得以航行如此之远?”

    “不错,以咱们现在的船只,的确是不行的。这就需要林邑国的一种树木,最是适合造船,用这种树木做出的海船终年不腐,才可以胜任如此远洋之航行。”夏鸿升点了点头,对李世民说道:“若不用海船,则需往北而去,经辽东至于流鬼国,继续复向北而去,到这里……此地名曰夜叉国,沿夜叉国往东北而行,陛下看见了,这两块土地之间,此地距离最为接近。冬日此地极冷,且寒冻极久,可从冰上而过,至于此地,转而南下,终至此处。只是此举尤为凶险,比之海船更要凶险的多。夜叉国极冷,吐口唾沫,一离开嘴唇就已然成了冰,冰上也极其危险,有许多白熊。而走海路,除了需要林邑国的木材之外,也需要海港能够中转海船。我大唐夷洲之地,及倭国四岛,正可作为大唐出海之门户。”

    “这些东西……这些东西都是如何知晓的?!”李世民惊异道:“莫不是有人行于天上,方能得见此天之下之全貌?又瞬息万里,可至于各处,得知当地之事物?!”

    “哪儿能啊!”夏鸿升摇了摇头,说道:“这些都是华夏数千年来之积淀,可都是由人一点一点发现,这个见闻一些,那个见闻一点,又有人将这个见闻总结一下,那个见闻记叙一下,千年积累,方才有了这些发现。”

    “这……便如这个地方,如此遥远,海船不可达,人力不可及,又如何能有人到这里?得知此地有作物,还能再传回来?”李世民指着南美洲的地图,问道。

    呃,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夏鸿升挠了挠头,眼珠一转,解释道:“自然也是有人知晓的。陛下岂不闻《梁书》之中有扶桑传,说的就是这个地方?”

    “扶桑?”李承乾插话道:“扶桑不就是那倭国?”

    这夏鸿升当然知道,不过,这不是得自圆其说么,要不然李世民又该纠结在这地图是如何出来的这个问题上面了。

    扶桑国,在现代没有争议,是指日本。但是在古代,扶桑国没有特定的说法,一说为日本,一说为墨西哥。

    始倡扶桑就是墨西哥这种说法的人,是一个法国人,叫金捏,他于十八世纪提交的一个研究报告中说:根据中国史书,在公元五世纪时,中国已有人到达扶桑,而扶桑,他认为就是墨西哥。在中国学者中较早响应这种说的是章太炎,他在所著《文始》中也认为扶桑即墨西哥。金捏所说的中国史书,就是指《梁书·扶桑传》。这种说法认为,扶桑国应远在西半球的美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